劉備在江東的另一個收穫是娶了比自己小三十歲、孫權的妹妹做妻子,通過政治聯姻來鞏固同盟。在中外外交史上,聯姻是常見的外交手段。
在孫劉結盟的第一個階段,麵對曹操的巨大壓力,同盟獲得了巨大的政治、軍事成功。劉備完成了與孫權的聯姻,從孫權手中換得江陵。劉備利益的獲得是孫權做出讓步的結果。當時致力於鞏固聯盟的是孫權,而不是劉備。在外交上,孫權的謀劃要比劉備深遠得多。1
局勢穩定後,孫、劉所麵臨的曹操壓力不像以前那般嚴重了,孫劉聯盟進入了爭奪荊州的第二階段。
圍繞荊州的是非
早在劉備去京口的時候,負責荊州事務、駐紮江陵的周瑜也去京口覲見了孫權。周瑜帶來了一個進攻益州的宏偉計劃。孫權同意了這個計劃。周瑜堅定反對將進攻益州的據點江陵轉交給劉備。劉備還在京口的時候,周瑜就返回江陵,準備整頓軍備進攻益州,以實際行動阻礙劉備奪取江陵。但是周瑜還沒回到防區,就在途中的巴丘病逝了。孫權勢力進攻益州的第一次嚐試失敗了。
劉備占領江陵後,沒有將主力指向荊州北部的曹軍,開始按部就班地實現《隆中策》占領益州的戰略步驟來。
當時的益州牧是劉璋。劉璋父子經營益州大部已經兩代人了;北部的漢中地區則由五鬥米教的張魯占領著。益州牧劉璋懦弱平庸,在他的治理下巴蜀地區綱維頹弛,人心渙散,軍事薄弱,根本不能抵禦外敵的進攻。但是,益州地區卻是亂世中的桃源,富庶完整。史載:蜀土富實,時俗奢侈,貨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傾家竭產。曹、劉、孫三方都覬覦它。
甘寧、周瑜曾先後勸孫權西取巴蜀。據說孫權還以此諮詢過劉備,並建議共同西進。東吳的使節對劉備說:米賊張魯在巴、漢之間稱王稱霸,成了曹操的耳目,覬覦益州。劉璋軟弱無力,難以自守。如果曹操得到巴蜀,荊州就危險了。現在我想先攻取劉璋,再進討張魯,首尾相連,一統吳楚。等我們占領了全部南方,就是有十個曹操,也不用害怕了。
劉備早已下定決心要自己單獨進取巴蜀,但還是將孫權聯合取蜀的建議放在陣營內部討論。有些人認為可以表麵贊同孫權的建議,因為東吳終究不能越過荊州而擁有巴蜀,巴蜀遲早是劉備的。但是荊州主簿殷觀卻認為:如果我們作為東吳的先驅,進未必能克蜀,敗退則為東吳所乘,到時候大勢就去了。我們可以贊同東吳伐蜀的建議,但要說明我們剛占領南方諸郡,未可興動。沒有我們的支持,東吳肯定不敢越過我軍地盤單獨去進攻巴蜀。如此進退之計,可以收吳、蜀之利。劉備非常讚賞殷觀的觀點。
劉備於是回復孫權說:益州國富民強,地形險要。劉璋雖弱,但還足以自守。張魯是一個虛偽的小人,未必會盡忠於曹操。現在如果我們暴師在蜀漢,後勤轉運於萬裏之間,即使是吳起和孫武再生,也不能保證一定能取得成功啊。曹操雖有無君之心,而有奉主之名,力量依舊。現在他三分天下已有其二,肯定會飲馬滄海,觀兵吳會,怎麽甘心於坐等老死呢?現在我們大軍出外攻伐,是給曹操創造機會,並非長遠之計。
正文 第17節:三、尋找平衡的聯盟(6)
劉備拒絕孫權的理由主要有三點。首先,劉璋的勢力相當強大,孫劉聯軍並沒有必勝的把握。其次,曹操正在威脅著荊州和江東,聯軍大兵遠征,可能給予曹軍可乘之機。第三,自己的地盤剛被占領,還不穩固,沒有能力與孫權聯軍向西。劉備的前兩點理由都是能夠成立的,貿然進攻益州的確存在巨大的風險。劉備不像孫權,他在等待有利的時機發動伐蜀之戰。
孫權沒有聽劉備的。建安十六年(211年),孫權派遣孫瑜率水軍進駐夏口,準備進軍益州。劉備不讓孫軍借道江陵。他對孫瑜說:我劉備與劉璋同為宗室,都以匡服漢朝為己任。如果劉璋有得罪東吳的地方,我不敢過問,但請原諒我的同宗。如果貴方堅持取蜀,我就披髮自我放逐,終老山林。劉備不僅態度異常堅決,而且部署關羽屯江陵,張飛屯秭歸,諸葛亮駐紮在南郡南部,劉備親自駐兵孱陵,擺出一副撕破臉死相爭的態勢。
孫權知道盟友的態度異常堅決,不想撕破臉皮。同時,他仔細考慮了劉備的理由,也頗為在理,於是召還了孫瑜。東吳進軍益州的第二次行動因為劉備的反對阻撓而自動放棄了。
當時,孫權方麵始終沒有放棄對巴蜀方麵的野心。同年,吳將呂岱督率郎將尹異等人,領兵兩千人向西引誘漢中的張魯到漢興城。這可以看做是東吳染指漢中的一次嚐試。張魯對東吳的這支奇兵不聞不問。孫權最後隻得召還呂岱。
但是劉備等到了進軍益州的絕妙機遇,這個機遇其實是曹操為他創造的。退回北方的曹操大力經營關中和涼州地區,並計劃進軍漢中,益州大部受到了嚴重威脅。已經成為內奸的張鬆、法正等人趁機勸劉璋向荊州劉備借兵助守,防衛曹軍。劉璋於是敞開大門迎進劉備,並供給劉備兵力和糧草。劉備在益州多年,不僅沒有北上防衛,反而在四川地區收買人心,幾年後反向成都進軍。214年,劉備進入成都,自稱益州牧。短短六年的時間,劉備沒費多大氣力就占據了荊州、益州各郡,勢力足以與孫權相抗衡。
在孫劉結盟的第一個階段,麵對曹操的巨大壓力,同盟獲得了巨大的政治、軍事成功。劉備完成了與孫權的聯姻,從孫權手中換得江陵。劉備利益的獲得是孫權做出讓步的結果。當時致力於鞏固聯盟的是孫權,而不是劉備。在外交上,孫權的謀劃要比劉備深遠得多。1
局勢穩定後,孫、劉所麵臨的曹操壓力不像以前那般嚴重了,孫劉聯盟進入了爭奪荊州的第二階段。
圍繞荊州的是非
早在劉備去京口的時候,負責荊州事務、駐紮江陵的周瑜也去京口覲見了孫權。周瑜帶來了一個進攻益州的宏偉計劃。孫權同意了這個計劃。周瑜堅定反對將進攻益州的據點江陵轉交給劉備。劉備還在京口的時候,周瑜就返回江陵,準備整頓軍備進攻益州,以實際行動阻礙劉備奪取江陵。但是周瑜還沒回到防區,就在途中的巴丘病逝了。孫權勢力進攻益州的第一次嚐試失敗了。
劉備占領江陵後,沒有將主力指向荊州北部的曹軍,開始按部就班地實現《隆中策》占領益州的戰略步驟來。
當時的益州牧是劉璋。劉璋父子經營益州大部已經兩代人了;北部的漢中地區則由五鬥米教的張魯占領著。益州牧劉璋懦弱平庸,在他的治理下巴蜀地區綱維頹弛,人心渙散,軍事薄弱,根本不能抵禦外敵的進攻。但是,益州地區卻是亂世中的桃源,富庶完整。史載:蜀土富實,時俗奢侈,貨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傾家竭產。曹、劉、孫三方都覬覦它。
甘寧、周瑜曾先後勸孫權西取巴蜀。據說孫權還以此諮詢過劉備,並建議共同西進。東吳的使節對劉備說:米賊張魯在巴、漢之間稱王稱霸,成了曹操的耳目,覬覦益州。劉璋軟弱無力,難以自守。如果曹操得到巴蜀,荊州就危險了。現在我想先攻取劉璋,再進討張魯,首尾相連,一統吳楚。等我們占領了全部南方,就是有十個曹操,也不用害怕了。
劉備早已下定決心要自己單獨進取巴蜀,但還是將孫權聯合取蜀的建議放在陣營內部討論。有些人認為可以表麵贊同孫權的建議,因為東吳終究不能越過荊州而擁有巴蜀,巴蜀遲早是劉備的。但是荊州主簿殷觀卻認為:如果我們作為東吳的先驅,進未必能克蜀,敗退則為東吳所乘,到時候大勢就去了。我們可以贊同東吳伐蜀的建議,但要說明我們剛占領南方諸郡,未可興動。沒有我們的支持,東吳肯定不敢越過我軍地盤單獨去進攻巴蜀。如此進退之計,可以收吳、蜀之利。劉備非常讚賞殷觀的觀點。
劉備於是回復孫權說:益州國富民強,地形險要。劉璋雖弱,但還足以自守。張魯是一個虛偽的小人,未必會盡忠於曹操。現在如果我們暴師在蜀漢,後勤轉運於萬裏之間,即使是吳起和孫武再生,也不能保證一定能取得成功啊。曹操雖有無君之心,而有奉主之名,力量依舊。現在他三分天下已有其二,肯定會飲馬滄海,觀兵吳會,怎麽甘心於坐等老死呢?現在我們大軍出外攻伐,是給曹操創造機會,並非長遠之計。
正文 第17節:三、尋找平衡的聯盟(6)
劉備拒絕孫權的理由主要有三點。首先,劉璋的勢力相當強大,孫劉聯軍並沒有必勝的把握。其次,曹操正在威脅著荊州和江東,聯軍大兵遠征,可能給予曹軍可乘之機。第三,自己的地盤剛被占領,還不穩固,沒有能力與孫權聯軍向西。劉備的前兩點理由都是能夠成立的,貿然進攻益州的確存在巨大的風險。劉備不像孫權,他在等待有利的時機發動伐蜀之戰。
孫權沒有聽劉備的。建安十六年(211年),孫權派遣孫瑜率水軍進駐夏口,準備進軍益州。劉備不讓孫軍借道江陵。他對孫瑜說:我劉備與劉璋同為宗室,都以匡服漢朝為己任。如果劉璋有得罪東吳的地方,我不敢過問,但請原諒我的同宗。如果貴方堅持取蜀,我就披髮自我放逐,終老山林。劉備不僅態度異常堅決,而且部署關羽屯江陵,張飛屯秭歸,諸葛亮駐紮在南郡南部,劉備親自駐兵孱陵,擺出一副撕破臉死相爭的態勢。
孫權知道盟友的態度異常堅決,不想撕破臉皮。同時,他仔細考慮了劉備的理由,也頗為在理,於是召還了孫瑜。東吳進軍益州的第二次行動因為劉備的反對阻撓而自動放棄了。
當時,孫權方麵始終沒有放棄對巴蜀方麵的野心。同年,吳將呂岱督率郎將尹異等人,領兵兩千人向西引誘漢中的張魯到漢興城。這可以看做是東吳染指漢中的一次嚐試。張魯對東吳的這支奇兵不聞不問。孫權最後隻得召還呂岱。
但是劉備等到了進軍益州的絕妙機遇,這個機遇其實是曹操為他創造的。退回北方的曹操大力經營關中和涼州地區,並計劃進軍漢中,益州大部受到了嚴重威脅。已經成為內奸的張鬆、法正等人趁機勸劉璋向荊州劉備借兵助守,防衛曹軍。劉璋於是敞開大門迎進劉備,並供給劉備兵力和糧草。劉備在益州多年,不僅沒有北上防衛,反而在四川地區收買人心,幾年後反向成都進軍。214年,劉備進入成都,自稱益州牧。短短六年的時間,劉備沒費多大氣力就占據了荊州、益州各郡,勢力足以與孫權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