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好酒壞暫且不論,單憑李愛卿這一番話,已然叫哀家心歡,愛卿一片拳拳之心,哀家記下了。”太後得李明浩一記馬屁,臉色稍緩。
“李大人,喜逢太後壽誕,滿朝文武,人人吟詩以頌,李大人才高八鬥,定然早已成竹在胸了吧?何不吟來,也好叫我等增聞博識啊。”呂夷簡見太後不但沒有怪罪李明浩,反而露出欣賞之意,怎肯善罷甘休,又上前挑拔。
“這個嘛,吟詩作對,實非下官所長,更不敢在呂相麵前班門弄斧,當著滿朝文武,呂相就放過下官吧。”李明浩似是真的才學有限,謙虛的道。
見李明浩如此,呂夷簡也是認定了李明浩隻會阿諛奉承,怎肯放過這大好機會:“李大人客氣了,這並非是為難大人,隻是我朝規矩如此,若是李大人再加推諉,可就是對太後不恭了。”
“是啊李愛卿,聞得範大人所言,他的《嶽陽樓記》,還是李大人幫助修改的,此篇題記,如今可是倍受天下文人推崇啊,李大人如此才華,何必再加推脫,不妨趁今日吟上一首吧。”皇上此時插嘴道。
李明浩參與修改《嶽陽樓記》一事,乃是範仲淹當初向皇上推薦他的時候奏與皇上的,所以皇上自是知曉,但其他人,卻均以為這全是範仲淹一人之功,就算有人知道題記上有屬李明浩的名字,也是誰也不知道李明浩是哪根蔥。
聞得皇上所言,那可真是滿朝皆驚,在好多人眼中,李明浩隻是憑著範仲淹推薦,加上自己善於奉承,才有如此地位,哪曾想竟還真是飽讀詩書之輩,怪不得能受天下第一文人範大人賞識,看來自己以前還真是過於小看此人了啊。
“李愛卿竟還有如此學識?那《嶽陽樓記》,哀家也是讀過,不想竟有愛卿之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何等胸懷?若非有大胸襟,大誌向之人,如何能出得此語?若我朝人人能以此自勉,何愁我朝不興?何愁天下不興?”太後言至此處,心潮洶湧,麵現激動。
殿下群臣,一個個也是為太後所言感染,人人麵現神往,停杯不飲。
隻有李明浩笑嘻嘻的朝四周抱拳為禮:“一時興起,偶然所得,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嘿嘿。”頗有一幅小人得誌的模樣。
本想擠兌李明浩的呂夷簡,見到自己竟引出這種效果,心下暗自著惱,不過他可是不信李明浩竟真的能幫範仲淹修改文章,怕是範仲淹為取信皇上,編出來的故事吧。一念至此,趕緊高聲打斷這由李明浩所帶來的震撼:“既然如此,快請李大人吟詩一首吧。”
正自陶醉的李明浩恨恨的剜了一眼呂夷簡,這傢夥,還真是不到黃河不死心哪,當下朝呂夷簡一笑道:“既然呂相一再相求,那下官恭敬不如從命,就吟上一首,也好叫呂相增增聞,博博識。”
呂夷簡這個氣啊,這怎麽就變成我一再相求了呢?自己說讓我等增聞博識,那隻是客套話,連這你也要當真哪?奈何自己確實是連催了兩遍,話又都是自己說的,一時之間,竟是進退維穀,落得個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看著呂夷簡那一臉苦相,李明浩朝其做了個鬼臉,又搖頭晃腦了一番,做足了姿態後,才緩緩行至殿前,歪頭看著太後,高聲吟道:“貌似不足雙十人”。
此言一出,殿上眾臣一片譁然,太後明明四十有多,偏偏你就給說成不到二十,這也太會奉承人了,見過無恥的,沒見過這麽無恥的。
範仲淹更是徹底無語了,他就知道,李明浩若是沒點驚人舉動,那也就不是他了。
甚至是太後與皇上,都是為此句頗為詫異,互相對視了一眼,臉上一片茫然,不知李明浩此言何意,所指為何。
李明浩神情自若,絲毫沒有理會眾人不解的目光,繼續吟道:“天安殿上辦壽辰。”
這一句倒沒有什麽,隻是一句承上啟下的普通詩句,因有了前麵的驚人之語,眾臣也不再感到奇怪,一個個目泛期待,靜靜等待下文。
“九天王母遙相祝,始知殿上千歲身。”李明浩一口氣吟完了後兩句,眼含微笑,靜身而立。
“好,好,”太後聽罷,叫了聲好。但明顯也隻是在敷衍。任誰都聽得出來,李明浩這首賀壽詩,除了恭維拍馬之外,並無什麽特別之處。所以,除了這“馬”感到極為舒暢之外,其它眾人皆是渾身直起雞皮疙瘩。縱觀大宋,善於阿諛奉承之輩並非沒有,但如李明浩這般,拍的這麽膽大,拍的這麽露骨的,拍的這麽自然的,卻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人來。如果李明浩承認第二,絕對沒人敢稱第一,李明浩這拍馬屁的功夫,當真可心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簡直就是拍中之神,馬中之聖,屁之鼻祖。眾臣現在甚至有些懷疑,剛才皇上所言,他曾幫範大人改過《嶽陽樓記》是否屬實。若非這話是皇上說的,恐怕眾人連這一點點懷疑都是不會有,直接視其為謠言。而且還會毫不猶豫的認定,謠言的製造者,定是李明浩自己。
第七十九章 太後壽誕(三)
更新時間:2011-6-5 10:01:33 字數:2832
“啪啪啪”,意想不到的掌聲傳來,眾人轉睛一看,原來這鼓掌之人是宰相呂夷簡。
“好詩啊,李大人,你吟的真是一首好詩啊。”呂夷簡語氣裏充滿了嘲諷,興災樂禍般的道。
“李大人,喜逢太後壽誕,滿朝文武,人人吟詩以頌,李大人才高八鬥,定然早已成竹在胸了吧?何不吟來,也好叫我等增聞博識啊。”呂夷簡見太後不但沒有怪罪李明浩,反而露出欣賞之意,怎肯善罷甘休,又上前挑拔。
“這個嘛,吟詩作對,實非下官所長,更不敢在呂相麵前班門弄斧,當著滿朝文武,呂相就放過下官吧。”李明浩似是真的才學有限,謙虛的道。
見李明浩如此,呂夷簡也是認定了李明浩隻會阿諛奉承,怎肯放過這大好機會:“李大人客氣了,這並非是為難大人,隻是我朝規矩如此,若是李大人再加推諉,可就是對太後不恭了。”
“是啊李愛卿,聞得範大人所言,他的《嶽陽樓記》,還是李大人幫助修改的,此篇題記,如今可是倍受天下文人推崇啊,李大人如此才華,何必再加推脫,不妨趁今日吟上一首吧。”皇上此時插嘴道。
李明浩參與修改《嶽陽樓記》一事,乃是範仲淹當初向皇上推薦他的時候奏與皇上的,所以皇上自是知曉,但其他人,卻均以為這全是範仲淹一人之功,就算有人知道題記上有屬李明浩的名字,也是誰也不知道李明浩是哪根蔥。
聞得皇上所言,那可真是滿朝皆驚,在好多人眼中,李明浩隻是憑著範仲淹推薦,加上自己善於奉承,才有如此地位,哪曾想竟還真是飽讀詩書之輩,怪不得能受天下第一文人範大人賞識,看來自己以前還真是過於小看此人了啊。
“李愛卿竟還有如此學識?那《嶽陽樓記》,哀家也是讀過,不想竟有愛卿之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何等胸懷?若非有大胸襟,大誌向之人,如何能出得此語?若我朝人人能以此自勉,何愁我朝不興?何愁天下不興?”太後言至此處,心潮洶湧,麵現激動。
殿下群臣,一個個也是為太後所言感染,人人麵現神往,停杯不飲。
隻有李明浩笑嘻嘻的朝四周抱拳為禮:“一時興起,偶然所得,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嘿嘿。”頗有一幅小人得誌的模樣。
本想擠兌李明浩的呂夷簡,見到自己竟引出這種效果,心下暗自著惱,不過他可是不信李明浩竟真的能幫範仲淹修改文章,怕是範仲淹為取信皇上,編出來的故事吧。一念至此,趕緊高聲打斷這由李明浩所帶來的震撼:“既然如此,快請李大人吟詩一首吧。”
正自陶醉的李明浩恨恨的剜了一眼呂夷簡,這傢夥,還真是不到黃河不死心哪,當下朝呂夷簡一笑道:“既然呂相一再相求,那下官恭敬不如從命,就吟上一首,也好叫呂相增增聞,博博識。”
呂夷簡這個氣啊,這怎麽就變成我一再相求了呢?自己說讓我等增聞博識,那隻是客套話,連這你也要當真哪?奈何自己確實是連催了兩遍,話又都是自己說的,一時之間,竟是進退維穀,落得個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看著呂夷簡那一臉苦相,李明浩朝其做了個鬼臉,又搖頭晃腦了一番,做足了姿態後,才緩緩行至殿前,歪頭看著太後,高聲吟道:“貌似不足雙十人”。
此言一出,殿上眾臣一片譁然,太後明明四十有多,偏偏你就給說成不到二十,這也太會奉承人了,見過無恥的,沒見過這麽無恥的。
範仲淹更是徹底無語了,他就知道,李明浩若是沒點驚人舉動,那也就不是他了。
甚至是太後與皇上,都是為此句頗為詫異,互相對視了一眼,臉上一片茫然,不知李明浩此言何意,所指為何。
李明浩神情自若,絲毫沒有理會眾人不解的目光,繼續吟道:“天安殿上辦壽辰。”
這一句倒沒有什麽,隻是一句承上啟下的普通詩句,因有了前麵的驚人之語,眾臣也不再感到奇怪,一個個目泛期待,靜靜等待下文。
“九天王母遙相祝,始知殿上千歲身。”李明浩一口氣吟完了後兩句,眼含微笑,靜身而立。
“好,好,”太後聽罷,叫了聲好。但明顯也隻是在敷衍。任誰都聽得出來,李明浩這首賀壽詩,除了恭維拍馬之外,並無什麽特別之處。所以,除了這“馬”感到極為舒暢之外,其它眾人皆是渾身直起雞皮疙瘩。縱觀大宋,善於阿諛奉承之輩並非沒有,但如李明浩這般,拍的這麽膽大,拍的這麽露骨的,拍的這麽自然的,卻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人來。如果李明浩承認第二,絕對沒人敢稱第一,李明浩這拍馬屁的功夫,當真可心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簡直就是拍中之神,馬中之聖,屁之鼻祖。眾臣現在甚至有些懷疑,剛才皇上所言,他曾幫範大人改過《嶽陽樓記》是否屬實。若非這話是皇上說的,恐怕眾人連這一點點懷疑都是不會有,直接視其為謠言。而且還會毫不猶豫的認定,謠言的製造者,定是李明浩自己。
第七十九章 太後壽誕(三)
更新時間:2011-6-5 10:01:33 字數:2832
“啪啪啪”,意想不到的掌聲傳來,眾人轉睛一看,原來這鼓掌之人是宰相呂夷簡。
“好詩啊,李大人,你吟的真是一首好詩啊。”呂夷簡語氣裏充滿了嘲諷,興災樂禍般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