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聖旨如同五雷轟頂,魏王左右侍衛將郭崇韜雙肩摁住,五花大綁。魏王李繼岌又令親兵拿下跟隨郭崇韜的兩個兒子,在宮中當即正法。魏王誅殺郭崇韜,接管西川兵馬之事飛章報奏洛陽,侍中景進又令禁軍查找郭府滅門三族。
郭崇韜滿門滅族,莊宗命太原尹孟知祥就任西川劍南節度使。
自從李嗣源離去,郭崇韜斬首,朝中百官如群龍無首,竟紛紛歸附伶官景進門下,百般奉承賄賂以求保官。莊宗李存勖原來文有郭崇韜、武有李嗣源,如今卻一再姑息伶官作亂。李存勖騎馬打仗勢驍勇果斷,而讓他坐在宮中治理國政,卻是根本坐不住。既然無仗可打,幹脆就四處打獵遊玩,也比坐在宮裏批奏章好。從此宮中奏章就全由景進、史彥瓊一群男寵獨斷專行。
前文曾表朱友謙本事朱溫養子,因受朱溫猜疑歸降了後唐。文武群臣皆是奉承伶官,惟有後梁降將朱友謙自歸順後唐以來,剛正不阿,對宮中伶官獨霸朝綱陷害朝臣甚為不滿。
伶官景進、史彥瓊等與宮中閹黨便懷恨在心。伶官景進、史彥瓊與宮中閹黨經過一番勾結,異口同辭向莊宗請殺朱友謙,景進言道:“河中有人告發,朱友謙任職河中之時曾與崇韜勾結謀叛,對陛下處死崇韜頗有微詞,當斷不斷,日後必亂。”
莊宗聞聽此言極為驚駭,問道:“友謙自歸順以來未見其有異心,與郭崇韜相互勾結恐是有人在其中離間?”
景進言道:“陛下不要忘記,朱友謙曾是朱溫的幹兒子,因反了朱溫才歸順陛下。昔日呂布殺丁原而降董卓,殺董卓而自立,以奴才之見朱友謙必是呂布之類的小人。”
莊宗悟道:“聽景進之言,也確有道理,不如先將朱友謙革職查辦,再論其罪。”
景進趕忙跪倒言道:“陛下萬萬不可,朱友謙手下黨羽眾多,皆是從朱梁一同歸順而來,若不一併處死,必會造反。”
莊宗猶豫一番才下狠言:“速令禁軍將朱友謙黨羽一併緝拿。”又連夜遣禁軍統領元行欽包圍朱友謙府第保衛,將朱友謙,長子朱令德、次子朱令錫、副將史武、薛敬容、周唐殷、楊師太、王景、白奉國等十人一併拿下。景進誣陷了一個勾結郭崇韜謀反的罪名,誅殺這十人九族,牽連者達近千人,皆斬於徽安門外。正是:
洛陽城下閻王愁,徽安門外冤血流。
良將滿門本無罪,男寵禍國幾時休?
朱友謙及其副將九族上千口被誅殺,震驚天下,沉冤四海。後唐同光四年二月,魏州太守趙在禮、邢州太守趙太、幽州太守高行周、漢州太守康延孝、博州刺史翟建,五路兵馬起兵造反,揚言“殺伶官,誅倡優”。
各州郡飛章急報洛陽,莊宗李存勖召見百官商議對策,太博學士馮道奏道:“臣啟陛下,五路兵馬造反來勢洶洶,臣以為可急招鎮州節度使李嗣源出兵討伐反兵。”
侍中景進言道:“李嗣源手握重兵一直對京師虎視眈眈,啟用李嗣源如同放虎歸山。”
大將軍藥彥稠奏道:“侍中之言雖有道理,但是眼下朝廷有累卵之急,萬民有倒懸之危,若不啟用李嗣源,別處調兵又費周折,請陛下三思。”
丞相豆盧革奏曰:“陛下,自柱國李存審病故,朝中兵馬久未操訓。李嗣源乃我大唐擎天得力柱,架海紫金梁,倘若不用,也無人可選。”
朝中群臣多有保奏起用李嗣源,莊宗實出無奈隻得降旨命鎮州節度使李嗣源為內外諸軍都招討,出兵討伐五路叛軍,又令魏王李繼岌率領入蜀兵馬返回京師。
單講李嗣源封疆於鎮州已近兩年,整日庭院賦閑。莊宗詔書傳至鎮州,李嗣源看過詔書,即可詔來左右副將商議對策。李從榮、李從珂、石敬瑭、安重誨、劉知會等眾人分作兩廂,李嗣源言道:“如今五路兵馬揭竿而反,聲言‘殺伶官,誅倡優’。聖上令我發兵,諸位意下如何?”
李從珂言道:“父帥不如按兵不動,讓萬歲也明白明白禍害忠良的報應。”左右眾人連聲響應。
安重誨言道:“主公若是按兵不動,諸侯必定蜂擁而起擋,中原必定大亂。倘若主公能平定五路亂兵,則中原收復三分天下有其二,霸業可成矣。”
李嗣源言道:“眾人之言,唯有重誨之言頗具遠見。傳令擺帳中軍,老夫要點將排兵。”正是:
賦閑兩載氣不衰,老驥猶慕點將台。
樂宇茫茫久未到,亂世浮沉卷土來。
李嗣源在鎮州點兵三萬,以李從珂為先鋒官先討刑州。刑州太守趙太聞李嗣源出兵城下,在城上打號炮三聲,親自出城迎戰。先鋒官李從珂手提雙錘不問姓名便催馬出戰,趙太揮大刀相迎,李從珂兩個回合便將趙太打落馬下。
刑州將士見李從珂勇猛無比,無人敢與之交鋒,便獻城歸降。李嗣源率兵進駐刑州,犒賞三軍,飛章告捷。
莊宗李存勖溫的李嗣源首戰告捷,傳詔重賞三萬將士,並急令出兵魏州。李嗣源得莊宗急詔,又率大軍南下魏州。
博州刺史翟建率五千援兵在魏州城內會合趙在禮,未過一日,李嗣源三萬大軍會集魏州城下。趙在禮、翟建二人來至城垛之上,見李嗣源命騎兵在前,步兵在後,射手壓陣在左右,排兵有序,列隊成陣。趙在禮心中暗暗佩服,對翟建言道:“當年大太保威震寰宇,今見其陣,果然名不虛傳。”
郭崇韜滿門滅族,莊宗命太原尹孟知祥就任西川劍南節度使。
自從李嗣源離去,郭崇韜斬首,朝中百官如群龍無首,竟紛紛歸附伶官景進門下,百般奉承賄賂以求保官。莊宗李存勖原來文有郭崇韜、武有李嗣源,如今卻一再姑息伶官作亂。李存勖騎馬打仗勢驍勇果斷,而讓他坐在宮中治理國政,卻是根本坐不住。既然無仗可打,幹脆就四處打獵遊玩,也比坐在宮裏批奏章好。從此宮中奏章就全由景進、史彥瓊一群男寵獨斷專行。
前文曾表朱友謙本事朱溫養子,因受朱溫猜疑歸降了後唐。文武群臣皆是奉承伶官,惟有後梁降將朱友謙自歸順後唐以來,剛正不阿,對宮中伶官獨霸朝綱陷害朝臣甚為不滿。
伶官景進、史彥瓊等與宮中閹黨便懷恨在心。伶官景進、史彥瓊與宮中閹黨經過一番勾結,異口同辭向莊宗請殺朱友謙,景進言道:“河中有人告發,朱友謙任職河中之時曾與崇韜勾結謀叛,對陛下處死崇韜頗有微詞,當斷不斷,日後必亂。”
莊宗聞聽此言極為驚駭,問道:“友謙自歸順以來未見其有異心,與郭崇韜相互勾結恐是有人在其中離間?”
景進言道:“陛下不要忘記,朱友謙曾是朱溫的幹兒子,因反了朱溫才歸順陛下。昔日呂布殺丁原而降董卓,殺董卓而自立,以奴才之見朱友謙必是呂布之類的小人。”
莊宗悟道:“聽景進之言,也確有道理,不如先將朱友謙革職查辦,再論其罪。”
景進趕忙跪倒言道:“陛下萬萬不可,朱友謙手下黨羽眾多,皆是從朱梁一同歸順而來,若不一併處死,必會造反。”
莊宗猶豫一番才下狠言:“速令禁軍將朱友謙黨羽一併緝拿。”又連夜遣禁軍統領元行欽包圍朱友謙府第保衛,將朱友謙,長子朱令德、次子朱令錫、副將史武、薛敬容、周唐殷、楊師太、王景、白奉國等十人一併拿下。景進誣陷了一個勾結郭崇韜謀反的罪名,誅殺這十人九族,牽連者達近千人,皆斬於徽安門外。正是:
洛陽城下閻王愁,徽安門外冤血流。
良將滿門本無罪,男寵禍國幾時休?
朱友謙及其副將九族上千口被誅殺,震驚天下,沉冤四海。後唐同光四年二月,魏州太守趙在禮、邢州太守趙太、幽州太守高行周、漢州太守康延孝、博州刺史翟建,五路兵馬起兵造反,揚言“殺伶官,誅倡優”。
各州郡飛章急報洛陽,莊宗李存勖召見百官商議對策,太博學士馮道奏道:“臣啟陛下,五路兵馬造反來勢洶洶,臣以為可急招鎮州節度使李嗣源出兵討伐反兵。”
侍中景進言道:“李嗣源手握重兵一直對京師虎視眈眈,啟用李嗣源如同放虎歸山。”
大將軍藥彥稠奏道:“侍中之言雖有道理,但是眼下朝廷有累卵之急,萬民有倒懸之危,若不啟用李嗣源,別處調兵又費周折,請陛下三思。”
丞相豆盧革奏曰:“陛下,自柱國李存審病故,朝中兵馬久未操訓。李嗣源乃我大唐擎天得力柱,架海紫金梁,倘若不用,也無人可選。”
朝中群臣多有保奏起用李嗣源,莊宗實出無奈隻得降旨命鎮州節度使李嗣源為內外諸軍都招討,出兵討伐五路叛軍,又令魏王李繼岌率領入蜀兵馬返回京師。
單講李嗣源封疆於鎮州已近兩年,整日庭院賦閑。莊宗詔書傳至鎮州,李嗣源看過詔書,即可詔來左右副將商議對策。李從榮、李從珂、石敬瑭、安重誨、劉知會等眾人分作兩廂,李嗣源言道:“如今五路兵馬揭竿而反,聲言‘殺伶官,誅倡優’。聖上令我發兵,諸位意下如何?”
李從珂言道:“父帥不如按兵不動,讓萬歲也明白明白禍害忠良的報應。”左右眾人連聲響應。
安重誨言道:“主公若是按兵不動,諸侯必定蜂擁而起擋,中原必定大亂。倘若主公能平定五路亂兵,則中原收復三分天下有其二,霸業可成矣。”
李嗣源言道:“眾人之言,唯有重誨之言頗具遠見。傳令擺帳中軍,老夫要點將排兵。”正是:
賦閑兩載氣不衰,老驥猶慕點將台。
樂宇茫茫久未到,亂世浮沉卷土來。
李嗣源在鎮州點兵三萬,以李從珂為先鋒官先討刑州。刑州太守趙太聞李嗣源出兵城下,在城上打號炮三聲,親自出城迎戰。先鋒官李從珂手提雙錘不問姓名便催馬出戰,趙太揮大刀相迎,李從珂兩個回合便將趙太打落馬下。
刑州將士見李從珂勇猛無比,無人敢與之交鋒,便獻城歸降。李嗣源率兵進駐刑州,犒賞三軍,飛章告捷。
莊宗李存勖溫的李嗣源首戰告捷,傳詔重賞三萬將士,並急令出兵魏州。李嗣源得莊宗急詔,又率大軍南下魏州。
博州刺史翟建率五千援兵在魏州城內會合趙在禮,未過一日,李嗣源三萬大軍會集魏州城下。趙在禮、翟建二人來至城垛之上,見李嗣源命騎兵在前,步兵在後,射手壓陣在左右,排兵有序,列隊成陣。趙在禮心中暗暗佩服,對翟建言道:“當年大太保威震寰宇,今見其陣,果然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