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土匪屬性的大臣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高季輔說這些新茶是馬家莊的人弄出來的新玩意,但是這幫官吏心裏都清楚,這其實就是王剪名字的新商品。
要知道馬家莊可是王剪的封地,那邊的人賦稅都是交到王剪的手上。
況且新茶這種新奇的玩意,馬家莊那幫大門都沒出過幾趟的泥腿子,怎麽可能會自己弄出來?
更別說他們花錢買下幾座茶山,專門用來栽種茶樹!
另一邊,王剪回到中書省的時候,先是看了一下當天的政務。
眼看太陽逐漸升到頭頂,王剪這才從一個櫃子裏麵拿出了幾袋極品新茶,隨後往尚書省的方向走去。
雖然恩師房玄齡說他把新茶拿到梁國公府中,但是房玄齡當著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顯然這是一句玩笑話。
而房玄齡的真實意思,是想讓王剪多拿點極品新茶,分一些給魏征和溫彥博這些重臣喝。
畢竟王剪此前得罪了不少人,現在給些新茶這些重臣,也算是大家互相照拂。
尚書省。
當王剪走進大堂時,裏麵的一眾官吏紛紛躬身行禮道。
“拜見王中書令!”
王剪朝他們微笑著點了點頭,隨後熟練地往尚書左仆射的辦公房走去。
就在王剪走到房間門口時,裏麵頓時傳來一道驚喜的聲音。
“老夫就說剪兒會拿新茶過來,你們這幫老家夥還不相信?”
“你們看剪兒手中的新茶數量,是不是跟我們的人數一樣?”
說話的人正是房玄齡,而房間內還有魏征、溫彥博、高士廉、虞世南、戴胄和孔穎達六人。
此時這幫人正圍在一個爐火前,並且每個人跟前都裝著一杯冒著熱氣的茶。
通過恩師房玄齡的話,王剪也知道恩師在跟這幫老臣打賭,說自己會不會帶著茶葉過來。
於是王剪也十分懂事,直接給這些老臣每人一小包極品新茶。
“諸位伯伯,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魏征和溫彥博等收到新茶的人,他們滿是皺紋的臉上,全都露出燦爛的笑容。
現在新茶還未正式對外販賣,他們手上能免費獲得這麽多的茶葉,也是托了房玄齡這個好友的福。
而且這些新茶的價格並不低,這一小袋估計都要一貫。
最後王剪把一大包新茶放到房玄齡的桌子上,並且若有所指地大聲說道。
“恩師,弟子手中就剩這點存貨了,喝完以後短時間可就沒有新茶喝了。”
“要想買到馬家莊的新茶,最快也要在明年開春以後才行!”
聽到王剪的這句話,房玄齡連忙把這大袋極品新茶拽在手中,並且準備在下值後把它帶回家慢慢喝。
不然再多的新茶放在這裏,都不夠魏征和高士廉這幫人喝。
魏征看到房玄齡的動作,他臉上帶著一抹壞笑說道。
“左仆射,王中書令給了你那麽一大包茶,你拿一點過來這邊泡著喝。”
“你就給這麽一小撮茶,泡了幾輪茶後,現在味道都喝沒了。”
緊接著虞世南和高士廉等人紛紛應和,想讓房玄齡拿一些過去泡茶喝。
而房玄齡吃了好幾次的虧,這次可不會再上他們的當,說什麽也不肯把新茶拿過去喝。
房玄齡沒好氣說道:“你們手中不是有新茶嗎?每人拿一點出來泡茶不就行了嗎?”
聽到房玄齡把主意打到他們幾人的身上,魏征和高士廉等人紛紛捂緊新茶,說什麽也不舍得拿出來用。
現在距離明年開春還有小半年時間,而這新茶可是個稀缺的玩意,平日談論公務和看書的時候不泡點茶喝,老感覺做事沒那麽舒暢。
王剪看著這幫老頑童一樣的重臣,隻是微笑著並沒有說話。
他那邊雖然還有不少新茶,但是不能一下拿出來給這幫大臣喝,不然李世民那邊就會有意見。
畢竟李世民是花真金白銀把馬家莊的極品新茶全都買走的人,王剪可不能讓這玩意爛大街,不然李世民就得反悔。
幾人開了一會玩笑,隨後也聊到其他事情。
王剪也沒有回中書省去,而是坐到一旁,安靜地聽他們幾人說話。
這幫重臣待在一起,主要聊的也是民生以及遼東疆域的經營問題。
而高士廉和房玄齡兩人,偶爾也會聊一下朝廷中有那些有能力的年輕官吏,到時候可以把他們提拔到合適的崗位。
雖然他們神色淡然,說的也比較輕巧,但是王剪知道他們提拔的後輩,其實也是該派係的人。
今日的這一場聊天,也讓王剪對這些重臣有了不一樣的認知。
聊到最後,幾個大臣也聊到李靖和程咬金兩幫人的戰事問題。
魏征轉頭看向一直未說話的王剪,並且挑了挑眉頭說道。
“王中書令,你是率兵連滅兩國的狠人,你來說說李靖將軍和程咬金將軍他們,究竟何時才能結束戰鬥?”
聽到魏征的話,辦公房內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王剪的身上來。
兩支大軍已經出征兩個多月,除了中途送了一封戰報回來,到現在也沒有收到他們送的戰報。
所以不僅李世民心裏擔心,他們這幫大臣的心裏同樣擔心不已。
王剪微笑著說道:“我猜測兩路大軍已經結束了戰鬥,並且戰報也在送來長安的路上。”
魏征好奇問道:“王中書令,你猜測的依據是什麽?”
他們這幫人都不會說空口無憑的話,而是得有自己的一番依據。
王剪接著解釋道:“程將軍那邊先前殲滅了20萬薛延陀步騎,而李靖將軍那邊殲滅了30萬西突厥步騎。”
“這兩個邦國的主力被殲滅大半,不可能對我們的唐軍精騎造成威脅。”
“而且還有半個月天氣就會變得嚴寒,兩支大軍如果先前不加快速度結束戰鬥,到了寒冬就會遇到不可控的危險。”
聽到王剪的這番解釋,他們幾人全都認可地點了點頭。
兩支大軍在千裏之外戰鬥,而且還是沒有持續的後勤補給,他們肯定會選擇快速結束戰鬥。
而且在他們幾人心裏,就沒想過唐軍會輸。
高士廉撫須誇讚道:“王中書令真是能文能武的全才啊!”
要知道馬家莊可是王剪的封地,那邊的人賦稅都是交到王剪的手上。
況且新茶這種新奇的玩意,馬家莊那幫大門都沒出過幾趟的泥腿子,怎麽可能會自己弄出來?
更別說他們花錢買下幾座茶山,專門用來栽種茶樹!
另一邊,王剪回到中書省的時候,先是看了一下當天的政務。
眼看太陽逐漸升到頭頂,王剪這才從一個櫃子裏麵拿出了幾袋極品新茶,隨後往尚書省的方向走去。
雖然恩師房玄齡說他把新茶拿到梁國公府中,但是房玄齡當著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顯然這是一句玩笑話。
而房玄齡的真實意思,是想讓王剪多拿點極品新茶,分一些給魏征和溫彥博這些重臣喝。
畢竟王剪此前得罪了不少人,現在給些新茶這些重臣,也算是大家互相照拂。
尚書省。
當王剪走進大堂時,裏麵的一眾官吏紛紛躬身行禮道。
“拜見王中書令!”
王剪朝他們微笑著點了點頭,隨後熟練地往尚書左仆射的辦公房走去。
就在王剪走到房間門口時,裏麵頓時傳來一道驚喜的聲音。
“老夫就說剪兒會拿新茶過來,你們這幫老家夥還不相信?”
“你們看剪兒手中的新茶數量,是不是跟我們的人數一樣?”
說話的人正是房玄齡,而房間內還有魏征、溫彥博、高士廉、虞世南、戴胄和孔穎達六人。
此時這幫人正圍在一個爐火前,並且每個人跟前都裝著一杯冒著熱氣的茶。
通過恩師房玄齡的話,王剪也知道恩師在跟這幫老臣打賭,說自己會不會帶著茶葉過來。
於是王剪也十分懂事,直接給這些老臣每人一小包極品新茶。
“諸位伯伯,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魏征和溫彥博等收到新茶的人,他們滿是皺紋的臉上,全都露出燦爛的笑容。
現在新茶還未正式對外販賣,他們手上能免費獲得這麽多的茶葉,也是托了房玄齡這個好友的福。
而且這些新茶的價格並不低,這一小袋估計都要一貫。
最後王剪把一大包新茶放到房玄齡的桌子上,並且若有所指地大聲說道。
“恩師,弟子手中就剩這點存貨了,喝完以後短時間可就沒有新茶喝了。”
“要想買到馬家莊的新茶,最快也要在明年開春以後才行!”
聽到王剪的這句話,房玄齡連忙把這大袋極品新茶拽在手中,並且準備在下值後把它帶回家慢慢喝。
不然再多的新茶放在這裏,都不夠魏征和高士廉這幫人喝。
魏征看到房玄齡的動作,他臉上帶著一抹壞笑說道。
“左仆射,王中書令給了你那麽一大包茶,你拿一點過來這邊泡著喝。”
“你就給這麽一小撮茶,泡了幾輪茶後,現在味道都喝沒了。”
緊接著虞世南和高士廉等人紛紛應和,想讓房玄齡拿一些過去泡茶喝。
而房玄齡吃了好幾次的虧,這次可不會再上他們的當,說什麽也不肯把新茶拿過去喝。
房玄齡沒好氣說道:“你們手中不是有新茶嗎?每人拿一點出來泡茶不就行了嗎?”
聽到房玄齡把主意打到他們幾人的身上,魏征和高士廉等人紛紛捂緊新茶,說什麽也不舍得拿出來用。
現在距離明年開春還有小半年時間,而這新茶可是個稀缺的玩意,平日談論公務和看書的時候不泡點茶喝,老感覺做事沒那麽舒暢。
王剪看著這幫老頑童一樣的重臣,隻是微笑著並沒有說話。
他那邊雖然還有不少新茶,但是不能一下拿出來給這幫大臣喝,不然李世民那邊就會有意見。
畢竟李世民是花真金白銀把馬家莊的極品新茶全都買走的人,王剪可不能讓這玩意爛大街,不然李世民就得反悔。
幾人開了一會玩笑,隨後也聊到其他事情。
王剪也沒有回中書省去,而是坐到一旁,安靜地聽他們幾人說話。
這幫重臣待在一起,主要聊的也是民生以及遼東疆域的經營問題。
而高士廉和房玄齡兩人,偶爾也會聊一下朝廷中有那些有能力的年輕官吏,到時候可以把他們提拔到合適的崗位。
雖然他們神色淡然,說的也比較輕巧,但是王剪知道他們提拔的後輩,其實也是該派係的人。
今日的這一場聊天,也讓王剪對這些重臣有了不一樣的認知。
聊到最後,幾個大臣也聊到李靖和程咬金兩幫人的戰事問題。
魏征轉頭看向一直未說話的王剪,並且挑了挑眉頭說道。
“王中書令,你是率兵連滅兩國的狠人,你來說說李靖將軍和程咬金將軍他們,究竟何時才能結束戰鬥?”
聽到魏征的話,辦公房內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王剪的身上來。
兩支大軍已經出征兩個多月,除了中途送了一封戰報回來,到現在也沒有收到他們送的戰報。
所以不僅李世民心裏擔心,他們這幫大臣的心裏同樣擔心不已。
王剪微笑著說道:“我猜測兩路大軍已經結束了戰鬥,並且戰報也在送來長安的路上。”
魏征好奇問道:“王中書令,你猜測的依據是什麽?”
他們這幫人都不會說空口無憑的話,而是得有自己的一番依據。
王剪接著解釋道:“程將軍那邊先前殲滅了20萬薛延陀步騎,而李靖將軍那邊殲滅了30萬西突厥步騎。”
“這兩個邦國的主力被殲滅大半,不可能對我們的唐軍精騎造成威脅。”
“而且還有半個月天氣就會變得嚴寒,兩支大軍如果先前不加快速度結束戰鬥,到了寒冬就會遇到不可控的危險。”
聽到王剪的這番解釋,他們幾人全都認可地點了點頭。
兩支大軍在千裏之外戰鬥,而且還是沒有持續的後勤補給,他們肯定會選擇快速結束戰鬥。
而且在他們幾人心裏,就沒想過唐軍會輸。
高士廉撫須誇讚道:“王中書令真是能文能武的全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