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年官吏的一番話,瞬間得到一眾官吏的附和,他們紛紛高舉著手出聲說道。
“楊司馬言之有理!”
“我們雖然也貪墨了銀兩,可我們貪墨的不過百貫,即便巡察使的人過來,也罪不至死啊?”
“刺殺巡察使大人的結果,隻有死路一條啊!”
“你們看宋州和德州刺史府的人,就是因為派人去刺殺巡察使,現在落了個家破人亡的局麵。”
“他們不少人貪墨的銀子並不多,可因為參與了謀害朝廷命官的行動,最終的結果就是三族被抓去長安。”
“如果不出意外,他們隻有被砍頭這一條路!”
別看齊州刺史府的這幫官吏官職不算太高,可他們心裏對各自所犯之事,比誰都清楚,
現在周邊的一眾州府的人,已經被巡察使抓捕的差不多,而他們處於孤立無援的局麵。
如何和巡察使硬碰硬,那就跟找死沒有什麽區別。
齊州刺史李思行看到一眾刺史府的官吏,全都被巡察使的人嚇破了膽,他白哲的臉色瞬間露出憤怒之色。
這幫人當時跟他一起貪墨銀子的時候,一個比一個還要喪心病狂。
而現在看到巡察使的人即將過來,一個比一個害怕,而且還跟他推辭自己的罪狀。
都是一窩老鼠,彼此之間貪墨多少銀子,他難道還不清楚麽?
“嗬嗬。”
李思行冷笑兩聲。
他隨後站起身來,銳利如鷹眼的目光在大堂內的一眾官吏身上劃過,過了數十息的時間後,他聲音冷冷地說道。
“你們現在跟我說這些話有用麽?”
“你們每個人貪墨了多少銀子,我想巡察使的人肯定比我還要清楚。”
“現在大家都跟我打啞謎,一個二個裝無辜,怕不是想的太多?”
“如果你們還這樣心存僥幸,我想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大家都是千年的老狐狸,沒必要在他麵前裝蒜。
所以李思行直接把問題用最直白的話說了出來,而且絲毫沒有顧忌這幫官吏的尊嚴和臉色。
現在都死到臨頭了,講這些虛禮還有什麽用?
大堂內,一眾官吏因為李思行的這番話,而變得鴉雀無聲起來。
沉默許久。
齊州司馬楊成賢再一次冷笑道:“李刺史,雖然我們大家都貪墨了不少的銀子,可我們和你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
“當時大家分贓的時候,你可是仗著刺史的威儀,直接要了六成的利。”
“現在出大事了,是不是也要你這個刺史來負主要責任?”
其餘齊州的一眾官吏,他們聽到司馬楊成賢的這番話後,原本動搖的心再一次堅定起來。
這幫原本被說的沉默不語的官吏,全都站起來神色激動說道。
“楊司馬說得對,李刺史拿的最多,這個時候應該出最大的力氣。”
“不能我們哪一點蠅頭小利,就冒著被夷三族的風險,去刺殺刺史大人吧?”
“我讚同楊司馬的話,讓刺史大人先上!”
“刺史大人府邸中,可是豢養著不少的死士,這些活由李刺史打頭陣最合適!”
他們打定主意,準備讓最沒有人緣的刺史李思行去做,他們看情況伺機而動。
即便到最後刺殺失敗,他們也能把所有的責任丟到李思行的頭上去。
看到這幫齊州刺史府的官吏如此無恥,李思行的臉上因為憤怒,而露出了一抹獰笑。
“你們作為本刺史的下屬,倒是打得了一手好算盤啊!”
“竟然讓本刺史去當這隻出頭鳥,誰給你們這麽大的臉?”
“是不是本刺史這些年太好說話,你們都忘了誰才是齊州的天麽?”
說實話,這些年因為他太好說話,而讓這幫官吏有些得寸進尺了。
因此隱忍了數年的李思行,這回麵對生死危機,徹底不裝了。
而刺史府的一眾官吏,平時欺負李思行習慣了,因此大家對他現在發怒,並沒有絲毫的懼怕。
特別是這些官吏的小頭領,齊州司馬楊成賢,他更是諷刺著是說道。
“李刺史,你也不必嚇唬人,大家都是朝廷命官誰又比誰高貴?”
“況且我們都是秦王府的老人,而你隻是齊王李元吉的麾下的人,你混在我們中間已經是陛下對你天大的恩賜!”
“難不成你還想倒反天罡,壓我們一頭不成?”
李思行曾經是齊王李元吉麾下第一謀士,在玄武門之變後,李元吉被李世民射殺,因此李元吉便改了門庭。
雖然李世民欣賞李思行的才能,可李世民的一幫下屬,可不怎麽看待得起他。
這也是齊王府的人,排斥李思行的最主要原因。
“呼呼~”
李思行深深地呼了幾口氣,他想把心中對著這些人的殺意壓抑住。
而就在這時,刺史府的別駕和長史,也紛紛站起來諷刺著說道。
“李刺史,既然大家都不想被巡察使的人一網打盡,而你又是我們齊州的最大的官吏。”
“不如你把這個重擔挑上,先派遣刺史府的死士先出手?”
“我們也組織家中的侍從,準備對刺史府的人進行第二波的襲殺?”
別看這些人說的大義凜然,可他們的話語全都透露著他們自私自利的性格。
作為曾經李元吉麾下的重要謀士,李思行對這幫鼠目寸光的人,心裏感到又可恨又可笑。
他最後的一絲耐心,也在這些蠢才的言語下消磨殆盡。
“鏘!”
李思行直接抽出腰間的長劍,指著這幫下屬說道。
“本刺史最後再說一遍,願意跟我一道襲殺巡察使的人,站在本刺史的左邊。”
“不願意襲殺巡察使的人,站在本刺史的右邊。”
“機會隻有一次,本官勸諸位要慎重選擇!”
李思行說完以後,雙目冷冷地看著這幫人,臉上的殺機盡顯。
大堂內,一眾官吏看到那邊閃爍著寒芒的利劍,心髒懼怕地劇烈跳動起來。
“難不成李思行玩真的?”
這幫官吏的心中,瞬間露出了這個荒唐的念頭。
可總有一些不怕死的人,以為持劍的人在開玩笑。
齊州司馬楊成賢厲聲嗬斥道:“李思行,你想造反不成?”
“楊司馬言之有理!”
“我們雖然也貪墨了銀兩,可我們貪墨的不過百貫,即便巡察使的人過來,也罪不至死啊?”
“刺殺巡察使大人的結果,隻有死路一條啊!”
“你們看宋州和德州刺史府的人,就是因為派人去刺殺巡察使,現在落了個家破人亡的局麵。”
“他們不少人貪墨的銀子並不多,可因為參與了謀害朝廷命官的行動,最終的結果就是三族被抓去長安。”
“如果不出意外,他們隻有被砍頭這一條路!”
別看齊州刺史府的這幫官吏官職不算太高,可他們心裏對各自所犯之事,比誰都清楚,
現在周邊的一眾州府的人,已經被巡察使抓捕的差不多,而他們處於孤立無援的局麵。
如何和巡察使硬碰硬,那就跟找死沒有什麽區別。
齊州刺史李思行看到一眾刺史府的官吏,全都被巡察使的人嚇破了膽,他白哲的臉色瞬間露出憤怒之色。
這幫人當時跟他一起貪墨銀子的時候,一個比一個還要喪心病狂。
而現在看到巡察使的人即將過來,一個比一個害怕,而且還跟他推辭自己的罪狀。
都是一窩老鼠,彼此之間貪墨多少銀子,他難道還不清楚麽?
“嗬嗬。”
李思行冷笑兩聲。
他隨後站起身來,銳利如鷹眼的目光在大堂內的一眾官吏身上劃過,過了數十息的時間後,他聲音冷冷地說道。
“你們現在跟我說這些話有用麽?”
“你們每個人貪墨了多少銀子,我想巡察使的人肯定比我還要清楚。”
“現在大家都跟我打啞謎,一個二個裝無辜,怕不是想的太多?”
“如果你們還這樣心存僥幸,我想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大家都是千年的老狐狸,沒必要在他麵前裝蒜。
所以李思行直接把問題用最直白的話說了出來,而且絲毫沒有顧忌這幫官吏的尊嚴和臉色。
現在都死到臨頭了,講這些虛禮還有什麽用?
大堂內,一眾官吏因為李思行的這番話,而變得鴉雀無聲起來。
沉默許久。
齊州司馬楊成賢再一次冷笑道:“李刺史,雖然我們大家都貪墨了不少的銀子,可我們和你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
“當時大家分贓的時候,你可是仗著刺史的威儀,直接要了六成的利。”
“現在出大事了,是不是也要你這個刺史來負主要責任?”
其餘齊州的一眾官吏,他們聽到司馬楊成賢的這番話後,原本動搖的心再一次堅定起來。
這幫原本被說的沉默不語的官吏,全都站起來神色激動說道。
“楊司馬說得對,李刺史拿的最多,這個時候應該出最大的力氣。”
“不能我們哪一點蠅頭小利,就冒著被夷三族的風險,去刺殺刺史大人吧?”
“我讚同楊司馬的話,讓刺史大人先上!”
“刺史大人府邸中,可是豢養著不少的死士,這些活由李刺史打頭陣最合適!”
他們打定主意,準備讓最沒有人緣的刺史李思行去做,他們看情況伺機而動。
即便到最後刺殺失敗,他們也能把所有的責任丟到李思行的頭上去。
看到這幫齊州刺史府的官吏如此無恥,李思行的臉上因為憤怒,而露出了一抹獰笑。
“你們作為本刺史的下屬,倒是打得了一手好算盤啊!”
“竟然讓本刺史去當這隻出頭鳥,誰給你們這麽大的臉?”
“是不是本刺史這些年太好說話,你們都忘了誰才是齊州的天麽?”
說實話,這些年因為他太好說話,而讓這幫官吏有些得寸進尺了。
因此隱忍了數年的李思行,這回麵對生死危機,徹底不裝了。
而刺史府的一眾官吏,平時欺負李思行習慣了,因此大家對他現在發怒,並沒有絲毫的懼怕。
特別是這些官吏的小頭領,齊州司馬楊成賢,他更是諷刺著是說道。
“李刺史,你也不必嚇唬人,大家都是朝廷命官誰又比誰高貴?”
“況且我們都是秦王府的老人,而你隻是齊王李元吉的麾下的人,你混在我們中間已經是陛下對你天大的恩賜!”
“難不成你還想倒反天罡,壓我們一頭不成?”
李思行曾經是齊王李元吉麾下第一謀士,在玄武門之變後,李元吉被李世民射殺,因此李元吉便改了門庭。
雖然李世民欣賞李思行的才能,可李世民的一幫下屬,可不怎麽看待得起他。
這也是齊王府的人,排斥李思行的最主要原因。
“呼呼~”
李思行深深地呼了幾口氣,他想把心中對著這些人的殺意壓抑住。
而就在這時,刺史府的別駕和長史,也紛紛站起來諷刺著說道。
“李刺史,既然大家都不想被巡察使的人一網打盡,而你又是我們齊州的最大的官吏。”
“不如你把這個重擔挑上,先派遣刺史府的死士先出手?”
“我們也組織家中的侍從,準備對刺史府的人進行第二波的襲殺?”
別看這些人說的大義凜然,可他們的話語全都透露著他們自私自利的性格。
作為曾經李元吉麾下的重要謀士,李思行對這幫鼠目寸光的人,心裏感到又可恨又可笑。
他最後的一絲耐心,也在這些蠢才的言語下消磨殆盡。
“鏘!”
李思行直接抽出腰間的長劍,指著這幫下屬說道。
“本刺史最後再說一遍,願意跟我一道襲殺巡察使的人,站在本刺史的左邊。”
“不願意襲殺巡察使的人,站在本刺史的右邊。”
“機會隻有一次,本官勸諸位要慎重選擇!”
李思行說完以後,雙目冷冷地看著這幫人,臉上的殺機盡顯。
大堂內,一眾官吏看到那邊閃爍著寒芒的利劍,心髒懼怕地劇烈跳動起來。
“難不成李思行玩真的?”
這幫官吏的心中,瞬間露出了這個荒唐的念頭。
可總有一些不怕死的人,以為持劍的人在開玩笑。
齊州司馬楊成賢厲聲嗬斥道:“李思行,你想造反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