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李承乾聽訟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剪把王天五單獨叫了過來。
“天五,這次你們隨段尚書南下籌的是軍糧,是個絕密的消息。”
“千萬不要跟下麵的兄弟說,他們的大嘴巴子不嚴實。”
“待會你讓下麵的人提前查閱好資料,看那些地方的糧食已經收成,段尚書問你的時候,你也能準確回答。”
“一定要認真對待,全力配合,做的好就是大功一件!”
王剪臉色嚴肅地叮囑王天五,生怕他掉以輕心耽誤大事。
“侯爺我明白。”王天五臉色凝重地點了點頭。
他在軍伍混了差不多八年,知道軍糧籌備的難度,更知道保密的重要性。
亂說話泄露了作戰秘密,那可是殺頭的大罪。
“時間緊迫,現在就去安排吧。”王剪揮手說道。
“是,侯爺。”王天五行了一個禮後,腳步匆匆地離開。
下值後,王剪日常去魏國公府隨房玄齡學習。
等王剪練了半個時辰的字後,房玄齡並沒有跟他論政,而是說了一件大事。
“剪兒,今日陛下私下跟我說,準備讓太子去尚書省聽訟。”
“而且陛下還說,以後尚書省的事要讓太子來決斷。”
雖然隻是聽訟,可對年不滿十二的李承乾來說,絕對可以得到極大鍛煉。
“恩師,陛下這是有意向的培養太子的為君之道和政治能力。”王剪十分讚成李世民的做法。
如果沒有實操,隻會照本宣科念文章,到頭來狗屁學不會。
一邊聽訟,一邊慢慢學習朝政的能力,才能夠全方位提升能力。
“嗯。”房玄齡點了點頭,隨即無奈地說道“教導太子的重擔,全落我頭上來了。”
雖然李靖尚書省升為尚書右仆射,可他當前還兼任著定襄道行軍總管,統籌指揮北擊突厥的戰爭。
所以李靖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呆在長安,而是外出帶兵。
“嘿嘿,恩師能者多勞。”王剪嬉笑道。
說起來房玄齡還擔任太子少師,這也是拜王剪所賜。
“剪兒,太子聽訟,你們詹事府恐怕也不能置身事外。”房玄齡搖著頭,輕聲說道。
李承乾到尚書省聽訟,遇到有爭議的事情需要他來決斷。
這個活,年幼的太子肯定做不來,到最後還是落到詹事府的頭上。
“額,我倒是沒想到這一點。”王剪的笑容戛然而止。
這麽算下來,他現在的活也不輕鬆。
屯田司還好一些,有員外郎魏成書和心腹王天五協助,倒不用他怎麽操心。
他作為少詹事,需要和於誌寧處理詹事府的一大堆活,現在還要幫李承乾搞定尚書省遇到的問題。
翌日,朝會。
李世民正式下詔書,當著百官的麵,宣讀讓太子李承乾進尚書省聽訟。
詔書一出,百官瞬間激動起來,太子終於開始參政了!
以前不想在東宮掛職的人,也開始生出了小心思,準備在裏麵掛一個職。
東宮是縮小版的朝堂機構,在裏麵一直待著的官員,等太子登基後,就可順利轉正。
而沒有在東宮掛職的人,也會慢慢被排擠出權力中心。
詔書下達後,李承乾就被李世民叫去尚書省。
“左仆射,如果高明有做的不對的地方,還請指正。”
李承乾臉上帶著興奮的表情,他朝房玄齡拱手說道。
自從木作坊賺到大錢,加上麗質打井司的分紅,東宮和皇宮的財政支出綽綽有餘。
父皇和母後對他的誇讚也越來越多了,讓李承乾做事越來越有勁頭。
現在父皇又下詔讓他聽訟,擺明是提前鍛煉他的政事能力,現在一步一步向利好的方向發展。
“太子殿下,陛下讓你到尚書省聽訟,並不是一時之興,而是長期以往。”
“你要做好長期擔大任的準備,不可帶著玩心,而荒廢國事。”
房玄齡臉色嚴肅地告誡李承乾。
他現在的壓力很大,太子可以說完全經他手調教,如果教的不好,叫他有何顏麵麵對陛下。
“左仆射放心,孤一定會認真學習。”李承乾捏著拳頭,認真地說道。
下午,越王李泰的寢宮。
“父皇為何如此偏心!”
“把王剪重新放進東宮不說,現在又讓太子聽訟!”
李泰怒氣衝衝地把裏麵的東西一頓掃,花瓶和書冊掉了一地。
就在幾天前,李泰眼看過了這麽久,打算去甘露殿找父皇,讓王剪擔任越王府長史。
等他父皇同意後,他再登門縣侯府請王剪。
計劃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李泰興致衝衝地去找父皇說這件事時,沒想到父皇當場拒絕他,並說對王剪已經有了新安排。
李泰當時委屈的差點落淚。
因為他去找父皇的時候,可是提前打聽清楚,王剪還是處於被罷官的狀態。
果不其然,僅僅過了三天不到,就傳來王剪立功重新被啟用的消息。
這種落差感,讓李泰失眠了幾天,胃口也變得不怎麽好。
今日聽到父皇下詔,讓太子去尚書省聽訟的消息,直接讓他破防了。
“叩叩叩。”
“越王殿下,宗正丞長孫衝求見。”
門外,侍衛統領武成輕輕地叩門,語氣忐忑地說道。
前幾天,越王殿下黑著臉從甘露殿回來後,把他一頓喝斥。
說如果不是因為他,王剪早就被收入越王府麾下。
武成委屈的啊,王剪選擇太子那一邊,也不是他這個小小裨將可以左右的。
等了十來個呼吸的時間,房間裏麵傳來李泰冷冷的聲音。
“把我表哥請進來。”
“是,殿下。”武成站在門外,恭敬地抱拳行禮。
長孫衝走進李泰的寢宮後,看到遍地狼藉,於是皺著眉頭提醒道。
“越王殿下,如果被陛下和皇後看到你這副模樣,恐怕會對你大失所望。”
“太子聽訟是必然的,如果殿下繼續保持優秀,陛下又豈會不給你機會?”
長孫衝作為李泰的表哥,才敢說這樣的話。
果然,聽到長孫衝的話,李泰眼神變得慌亂起來。
“來人,收拾一下。”李泰朝著門外大喊一聲。
很快,四個宮女走進來,利索地收拾起來,不一會的功夫便收拾好。
她們退出門以後,武成連忙把大門關上。
齊國公嫡子找越王談事,可不是他們這些下人能偷聽的。
“表哥,你來找我有什麽事?”李泰冷靜下來後,腦子也變得清明。
長孫衝湊到李泰耳邊,低聲說道。
“我爹讓我來告誡你,不要因太子聽訟而自亂陣腳,陛下和皇後娘娘對你的寵愛依舊。”
越王李泰年僅九歲,就被受封為揚州大都督與越州都督,而且封地多達22州。
同時受封的三皇子李恪,封地隻有8州。
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可見一斑,這也是李承乾擔心李泰搶他太子之位的原因。
“舅舅讓你來!”李泰大喜。
這是不是意味著,舅舅已經站到他這一邊!
“天五,這次你們隨段尚書南下籌的是軍糧,是個絕密的消息。”
“千萬不要跟下麵的兄弟說,他們的大嘴巴子不嚴實。”
“待會你讓下麵的人提前查閱好資料,看那些地方的糧食已經收成,段尚書問你的時候,你也能準確回答。”
“一定要認真對待,全力配合,做的好就是大功一件!”
王剪臉色嚴肅地叮囑王天五,生怕他掉以輕心耽誤大事。
“侯爺我明白。”王天五臉色凝重地點了點頭。
他在軍伍混了差不多八年,知道軍糧籌備的難度,更知道保密的重要性。
亂說話泄露了作戰秘密,那可是殺頭的大罪。
“時間緊迫,現在就去安排吧。”王剪揮手說道。
“是,侯爺。”王天五行了一個禮後,腳步匆匆地離開。
下值後,王剪日常去魏國公府隨房玄齡學習。
等王剪練了半個時辰的字後,房玄齡並沒有跟他論政,而是說了一件大事。
“剪兒,今日陛下私下跟我說,準備讓太子去尚書省聽訟。”
“而且陛下還說,以後尚書省的事要讓太子來決斷。”
雖然隻是聽訟,可對年不滿十二的李承乾來說,絕對可以得到極大鍛煉。
“恩師,陛下這是有意向的培養太子的為君之道和政治能力。”王剪十分讚成李世民的做法。
如果沒有實操,隻會照本宣科念文章,到頭來狗屁學不會。
一邊聽訟,一邊慢慢學習朝政的能力,才能夠全方位提升能力。
“嗯。”房玄齡點了點頭,隨即無奈地說道“教導太子的重擔,全落我頭上來了。”
雖然李靖尚書省升為尚書右仆射,可他當前還兼任著定襄道行軍總管,統籌指揮北擊突厥的戰爭。
所以李靖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呆在長安,而是外出帶兵。
“嘿嘿,恩師能者多勞。”王剪嬉笑道。
說起來房玄齡還擔任太子少師,這也是拜王剪所賜。
“剪兒,太子聽訟,你們詹事府恐怕也不能置身事外。”房玄齡搖著頭,輕聲說道。
李承乾到尚書省聽訟,遇到有爭議的事情需要他來決斷。
這個活,年幼的太子肯定做不來,到最後還是落到詹事府的頭上。
“額,我倒是沒想到這一點。”王剪的笑容戛然而止。
這麽算下來,他現在的活也不輕鬆。
屯田司還好一些,有員外郎魏成書和心腹王天五協助,倒不用他怎麽操心。
他作為少詹事,需要和於誌寧處理詹事府的一大堆活,現在還要幫李承乾搞定尚書省遇到的問題。
翌日,朝會。
李世民正式下詔書,當著百官的麵,宣讀讓太子李承乾進尚書省聽訟。
詔書一出,百官瞬間激動起來,太子終於開始參政了!
以前不想在東宮掛職的人,也開始生出了小心思,準備在裏麵掛一個職。
東宮是縮小版的朝堂機構,在裏麵一直待著的官員,等太子登基後,就可順利轉正。
而沒有在東宮掛職的人,也會慢慢被排擠出權力中心。
詔書下達後,李承乾就被李世民叫去尚書省。
“左仆射,如果高明有做的不對的地方,還請指正。”
李承乾臉上帶著興奮的表情,他朝房玄齡拱手說道。
自從木作坊賺到大錢,加上麗質打井司的分紅,東宮和皇宮的財政支出綽綽有餘。
父皇和母後對他的誇讚也越來越多了,讓李承乾做事越來越有勁頭。
現在父皇又下詔讓他聽訟,擺明是提前鍛煉他的政事能力,現在一步一步向利好的方向發展。
“太子殿下,陛下讓你到尚書省聽訟,並不是一時之興,而是長期以往。”
“你要做好長期擔大任的準備,不可帶著玩心,而荒廢國事。”
房玄齡臉色嚴肅地告誡李承乾。
他現在的壓力很大,太子可以說完全經他手調教,如果教的不好,叫他有何顏麵麵對陛下。
“左仆射放心,孤一定會認真學習。”李承乾捏著拳頭,認真地說道。
下午,越王李泰的寢宮。
“父皇為何如此偏心!”
“把王剪重新放進東宮不說,現在又讓太子聽訟!”
李泰怒氣衝衝地把裏麵的東西一頓掃,花瓶和書冊掉了一地。
就在幾天前,李泰眼看過了這麽久,打算去甘露殿找父皇,讓王剪擔任越王府長史。
等他父皇同意後,他再登門縣侯府請王剪。
計劃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李泰興致衝衝地去找父皇說這件事時,沒想到父皇當場拒絕他,並說對王剪已經有了新安排。
李泰當時委屈的差點落淚。
因為他去找父皇的時候,可是提前打聽清楚,王剪還是處於被罷官的狀態。
果不其然,僅僅過了三天不到,就傳來王剪立功重新被啟用的消息。
這種落差感,讓李泰失眠了幾天,胃口也變得不怎麽好。
今日聽到父皇下詔,讓太子去尚書省聽訟的消息,直接讓他破防了。
“叩叩叩。”
“越王殿下,宗正丞長孫衝求見。”
門外,侍衛統領武成輕輕地叩門,語氣忐忑地說道。
前幾天,越王殿下黑著臉從甘露殿回來後,把他一頓喝斥。
說如果不是因為他,王剪早就被收入越王府麾下。
武成委屈的啊,王剪選擇太子那一邊,也不是他這個小小裨將可以左右的。
等了十來個呼吸的時間,房間裏麵傳來李泰冷冷的聲音。
“把我表哥請進來。”
“是,殿下。”武成站在門外,恭敬地抱拳行禮。
長孫衝走進李泰的寢宮後,看到遍地狼藉,於是皺著眉頭提醒道。
“越王殿下,如果被陛下和皇後看到你這副模樣,恐怕會對你大失所望。”
“太子聽訟是必然的,如果殿下繼續保持優秀,陛下又豈會不給你機會?”
長孫衝作為李泰的表哥,才敢說這樣的話。
果然,聽到長孫衝的話,李泰眼神變得慌亂起來。
“來人,收拾一下。”李泰朝著門外大喊一聲。
很快,四個宮女走進來,利索地收拾起來,不一會的功夫便收拾好。
她們退出門以後,武成連忙把大門關上。
齊國公嫡子找越王談事,可不是他們這些下人能偷聽的。
“表哥,你來找我有什麽事?”李泰冷靜下來後,腦子也變得清明。
長孫衝湊到李泰耳邊,低聲說道。
“我爹讓我來告誡你,不要因太子聽訟而自亂陣腳,陛下和皇後娘娘對你的寵愛依舊。”
越王李泰年僅九歲,就被受封為揚州大都督與越州都督,而且封地多達22州。
同時受封的三皇子李恪,封地隻有8州。
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可見一斑,這也是李承乾擔心李泰搶他太子之位的原因。
“舅舅讓你來!”李泰大喜。
這是不是意味著,舅舅已經站到他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