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杜如晦之殤
大唐:別鬧我隻想發財 作者:小蝸牛爬啊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郎,高明這段時間讀書提不起興致,我估摸也是因為王剪被罷官。”
“麗質也是,她不止一次問我,王剪什麽時候重新被啟用。”
長孫無垢說話的時候,一雙溫柔的眼睛一直看著李世民,臉上也帶著嬌羞的表情。
他們夫妻二人在一起十餘年,早已心意相通,彼此間一個眼神和動作,都能知道對方在想什麽。
“觀音婢放心,我不會讓王剪這個大才閑太久。”李世民抓起長孫無垢的柔荑,輕聲說道。
觀音婢深明大義,不會輕易幹涉朝政的事,這次竟然費盡苦心為王剪說話。
這裏麵固然有李承乾和李麗質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觀音婢看中王剪這個準駙馬了。
“二哥,右仆射的身體,現在如何了?”長孫無垢把頭貼在李世民的胸口上,關切地問道。
朝堂上的不平靜,就連後宮也有所波及。
一幫和李氏皇族沾親帶故的大臣,不斷登門遊走於嬪妃背後的家族,想讓她們在陛下耳邊吹吹枕邊風。
就連遠在絳州的舅舅高士廉,也給她和長孫無忌寫了一封信。
信中所寫,高士廉既感傷年歲已高,又充滿對他們兄妹的想念。
聰慧的長孫無垢,又怎麽會不清楚舅舅的心思呢,隻是她有她的難處。
“哎,恐怕時日無多了。”李世民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現在杜如晦就剩半條命在那裏吊著,這幾天東西一點吃不下,整個人瘦的僅剩一具骨架。
...
時間來到五月初,一句流言引爆朝堂。
“右仆射快不行了!”
一時間朝廷震動,百官心思各異。
“混賬,是誰傳出謠言!”
“李君羨,你給我徹查,傳出謠言者重罰!”
李世民非常生氣,就連桌子都被他給掀翻了。
這幫朝臣鬥的越來越過火了,也一次次觸碰到李世民的底線。
朝廷中暗流湧動,而王剪每天過著鹹魚的生活。
番薯移苗已經完成,王剪現在每天睡到日曬三更才去屯田司,去到那邊也是跟何倫妥在喝茶聊天。
“王兄,右仆射現在身體究竟如何,你那邊可打探到什麽消息?”何倫妥一臉八卦地問道。
“何兄,一群三四品的大佬在爭鬥,你就別瞎摻和這件事,免得惹火燒身。”王剪沒搭理他。
前兩日他和房玄齡去探望杜如晦,情況和流言說的一樣,杜如晦的身體很差。
“王兄,這段時間你沒有上朝,你可能不知道,朝堂上的爭鬥越來越激烈了。”何倫妥一臉後怕。
他作為一個看戲的人,都覺得觸目驚心。
“何兄,我都被罷官了,朝廷的事你們操心去吧。”王剪搖著頭站起來,接著說道“到點下值,我先回去了。”
王剪每日和房玄齡論政務,知道的內幕怎麽可能比何倫妥少呢。
現在關鍵時期,話不能亂說,不然饒是他深受李世民的欣賞,也會出事。
五月初三。
今日朝會剛舉行一半,王德忽然湊到李世民耳邊說悄悄話。
李世民臉色大喜,直接說了一句退朝,隨後腳步急匆匆地離開太極殿。
朝中百官一臉霧水,不知道何事讓陛下這麽開心。
甘露殿內。
去終南山一個多月的牛進達,終於回來了。
“陛下,行不辱命,末將把孫神醫請來長安了。”牛進達單膝跪地,朝李世民恭敬地抱拳行禮。
在他身旁,站著一位精神矍鑠的半百老者。
“牛愛卿辛苦了。”李世民滿臉激動地點了點頭,言語裏滿是寬慰。
沒想到在這個危急時刻,牛進達竟然把孫思邈帶到長安。
“孫神醫,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李世民走到孫思邈的跟前,帶著幾分歉意說道“本該讓你歇息一晚,隻是右仆射現在情況危急,還請你先去醫治一番。”
李世民說完後,竟然給孫思邈躬身行了一個禮。
“陛下,萬萬不可。”牛進達和孫思邈一齊出聲。
對於李世民這樣的仁君,孫思邈也深受感動,於是連忙說道。
“陛下,事不宜遲,我們現在去看看吧。”
杜如晦府邸。
孫思邈看到病床上的杜如晦,麵容枯黃,雙腿腫脹,出氣比進氣還要多。
他的臉色陡然大變。
經過一番把脈和詢診後,孫思邈站起身,搖著頭對李世民說道。
“陛下,右仆射已燈枯油盡,如果早個兩年醫治,興許還有機會。”
“現在這種情況,老朽也無能為力。”
聽到孫思邈的話,李世民腳步一個踉蹌,臉上露出幾分悲苦。
而杜構和杜荷幾兄弟,則無力地跪倒在病榻邊,哭的撕心裂肺。
最後的機會破滅了!
如今大唐,還有誰能救他們的父親?
李世民身後,房玄齡和魏征等人,同樣心痛不已,沒想到就連孫思邈也沒有辦法。
“孫神醫,他還有多久活頭?”李世民語氣顫抖地問道。
“快則三日,慢則七日,盡早準備後事吧。”孫思邈搖著頭,可惜地說道。
這個右仆射之所以病的這麽重,除了長時間嗜酒,吃的藥也有問題。
禦醫開的藥從病情上看沒有錯,一開始確實能緩解他的病情,可是藥三分毒,日積月累之下,反而拖垮他的身體。
不過這些話不他會說出去,不然一幫無辜的禦醫,恐怕因此而人頭落地。
“多謝孫神醫。”李世民再一次朝他拱手,隨後對牛進達說道“你帶孫神醫下去,好好招待。”
“陛下,草民告退。”孫思邈行禮後,跟著牛進達走了。
孫思邈的話,讓房間裏的溫度一下冷了下來,所有人都沉默不語。
“咳咳,扶我起來!”杜如晦劇烈咳嗽幾聲後,語氣虛弱地說道。
一旁,杜構和杜荷連忙把父親扶起來,讓他靠在床邊。
杜如晦瘦的眼窩都深陷進去,可一雙眼睛依舊深邃。
“你們出去吧,我有話跟陛下說。”杜如晦吃力地擺著手,說話十分艱難。
等所有人都出去後,李世民連忙坐到床榻上,扶著隨時要倒下來的杜如晦。
“杜愛卿,躺著說吧。”李世民心疼地說道。
杜如晦緩緩搖頭,他怕一躺下去,再也沒有坐起來的力氣。
“陛下,我死後尚書右仆射一職,可讓兵部尚書李靖擔任。”
“他在軍中威望太高,長久在外帶兵恐怕會出問題,不如把他留在長安。”
“吏部尚書考察百官,非公正廉明與忠直之人不可擔任,老臣認為戴胄和高士廉均合適。 ”
看到杜如晦臨死前,仍然為他著想,李世民感動的痛哭流涕。
“呼呼~”
杜如晦大喘著氣,他緊緊抓著李世民的手,表情凝重地說道。
“陛下,王剪此子是個治國能臣,而且為人純善,對陛下和太子忠心耿耿,可擔大任。”
“也因為他年輕和性子直率,有時候做事不拘小節,陛下要多容忍。”
杜如晦雖然臥病在床,朝廷上下的大事,也有人專門跟他匯報。
得知王剪被罷官,他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克明,朕知道。”李世民握著他幹瘦的手,含淚點頭。
“麗質也是,她不止一次問我,王剪什麽時候重新被啟用。”
長孫無垢說話的時候,一雙溫柔的眼睛一直看著李世民,臉上也帶著嬌羞的表情。
他們夫妻二人在一起十餘年,早已心意相通,彼此間一個眼神和動作,都能知道對方在想什麽。
“觀音婢放心,我不會讓王剪這個大才閑太久。”李世民抓起長孫無垢的柔荑,輕聲說道。
觀音婢深明大義,不會輕易幹涉朝政的事,這次竟然費盡苦心為王剪說話。
這裏麵固然有李承乾和李麗質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觀音婢看中王剪這個準駙馬了。
“二哥,右仆射的身體,現在如何了?”長孫無垢把頭貼在李世民的胸口上,關切地問道。
朝堂上的不平靜,就連後宮也有所波及。
一幫和李氏皇族沾親帶故的大臣,不斷登門遊走於嬪妃背後的家族,想讓她們在陛下耳邊吹吹枕邊風。
就連遠在絳州的舅舅高士廉,也給她和長孫無忌寫了一封信。
信中所寫,高士廉既感傷年歲已高,又充滿對他們兄妹的想念。
聰慧的長孫無垢,又怎麽會不清楚舅舅的心思呢,隻是她有她的難處。
“哎,恐怕時日無多了。”李世民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現在杜如晦就剩半條命在那裏吊著,這幾天東西一點吃不下,整個人瘦的僅剩一具骨架。
...
時間來到五月初,一句流言引爆朝堂。
“右仆射快不行了!”
一時間朝廷震動,百官心思各異。
“混賬,是誰傳出謠言!”
“李君羨,你給我徹查,傳出謠言者重罰!”
李世民非常生氣,就連桌子都被他給掀翻了。
這幫朝臣鬥的越來越過火了,也一次次觸碰到李世民的底線。
朝廷中暗流湧動,而王剪每天過著鹹魚的生活。
番薯移苗已經完成,王剪現在每天睡到日曬三更才去屯田司,去到那邊也是跟何倫妥在喝茶聊天。
“王兄,右仆射現在身體究竟如何,你那邊可打探到什麽消息?”何倫妥一臉八卦地問道。
“何兄,一群三四品的大佬在爭鬥,你就別瞎摻和這件事,免得惹火燒身。”王剪沒搭理他。
前兩日他和房玄齡去探望杜如晦,情況和流言說的一樣,杜如晦的身體很差。
“王兄,這段時間你沒有上朝,你可能不知道,朝堂上的爭鬥越來越激烈了。”何倫妥一臉後怕。
他作為一個看戲的人,都覺得觸目驚心。
“何兄,我都被罷官了,朝廷的事你們操心去吧。”王剪搖著頭站起來,接著說道“到點下值,我先回去了。”
王剪每日和房玄齡論政務,知道的內幕怎麽可能比何倫妥少呢。
現在關鍵時期,話不能亂說,不然饒是他深受李世民的欣賞,也會出事。
五月初三。
今日朝會剛舉行一半,王德忽然湊到李世民耳邊說悄悄話。
李世民臉色大喜,直接說了一句退朝,隨後腳步急匆匆地離開太極殿。
朝中百官一臉霧水,不知道何事讓陛下這麽開心。
甘露殿內。
去終南山一個多月的牛進達,終於回來了。
“陛下,行不辱命,末將把孫神醫請來長安了。”牛進達單膝跪地,朝李世民恭敬地抱拳行禮。
在他身旁,站著一位精神矍鑠的半百老者。
“牛愛卿辛苦了。”李世民滿臉激動地點了點頭,言語裏滿是寬慰。
沒想到在這個危急時刻,牛進達竟然把孫思邈帶到長安。
“孫神醫,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李世民走到孫思邈的跟前,帶著幾分歉意說道“本該讓你歇息一晚,隻是右仆射現在情況危急,還請你先去醫治一番。”
李世民說完後,竟然給孫思邈躬身行了一個禮。
“陛下,萬萬不可。”牛進達和孫思邈一齊出聲。
對於李世民這樣的仁君,孫思邈也深受感動,於是連忙說道。
“陛下,事不宜遲,我們現在去看看吧。”
杜如晦府邸。
孫思邈看到病床上的杜如晦,麵容枯黃,雙腿腫脹,出氣比進氣還要多。
他的臉色陡然大變。
經過一番把脈和詢診後,孫思邈站起身,搖著頭對李世民說道。
“陛下,右仆射已燈枯油盡,如果早個兩年醫治,興許還有機會。”
“現在這種情況,老朽也無能為力。”
聽到孫思邈的話,李世民腳步一個踉蹌,臉上露出幾分悲苦。
而杜構和杜荷幾兄弟,則無力地跪倒在病榻邊,哭的撕心裂肺。
最後的機會破滅了!
如今大唐,還有誰能救他們的父親?
李世民身後,房玄齡和魏征等人,同樣心痛不已,沒想到就連孫思邈也沒有辦法。
“孫神醫,他還有多久活頭?”李世民語氣顫抖地問道。
“快則三日,慢則七日,盡早準備後事吧。”孫思邈搖著頭,可惜地說道。
這個右仆射之所以病的這麽重,除了長時間嗜酒,吃的藥也有問題。
禦醫開的藥從病情上看沒有錯,一開始確實能緩解他的病情,可是藥三分毒,日積月累之下,反而拖垮他的身體。
不過這些話不他會說出去,不然一幫無辜的禦醫,恐怕因此而人頭落地。
“多謝孫神醫。”李世民再一次朝他拱手,隨後對牛進達說道“你帶孫神醫下去,好好招待。”
“陛下,草民告退。”孫思邈行禮後,跟著牛進達走了。
孫思邈的話,讓房間裏的溫度一下冷了下來,所有人都沉默不語。
“咳咳,扶我起來!”杜如晦劇烈咳嗽幾聲後,語氣虛弱地說道。
一旁,杜構和杜荷連忙把父親扶起來,讓他靠在床邊。
杜如晦瘦的眼窩都深陷進去,可一雙眼睛依舊深邃。
“你們出去吧,我有話跟陛下說。”杜如晦吃力地擺著手,說話十分艱難。
等所有人都出去後,李世民連忙坐到床榻上,扶著隨時要倒下來的杜如晦。
“杜愛卿,躺著說吧。”李世民心疼地說道。
杜如晦緩緩搖頭,他怕一躺下去,再也沒有坐起來的力氣。
“陛下,我死後尚書右仆射一職,可讓兵部尚書李靖擔任。”
“他在軍中威望太高,長久在外帶兵恐怕會出問題,不如把他留在長安。”
“吏部尚書考察百官,非公正廉明與忠直之人不可擔任,老臣認為戴胄和高士廉均合適。 ”
看到杜如晦臨死前,仍然為他著想,李世民感動的痛哭流涕。
“呼呼~”
杜如晦大喘著氣,他緊緊抓著李世民的手,表情凝重地說道。
“陛下,王剪此子是個治國能臣,而且為人純善,對陛下和太子忠心耿耿,可擔大任。”
“也因為他年輕和性子直率,有時候做事不拘小節,陛下要多容忍。”
杜如晦雖然臥病在床,朝廷上下的大事,也有人專門跟他匯報。
得知王剪被罷官,他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克明,朕知道。”李世民握著他幹瘦的手,含淚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