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決戰會不會是煙霧
劇辛回到營中悶悶不樂,想要撤兵回國,怎奈已在燕王姬喜麵前誇下海口;如果不撤兵,又難以取勝。正在躊躇之間,忽然守營軍士來報:“趙軍有信使到。”劇辛拆開嚴嚴封裹的帛書,默讀道:“代郡郡守李牧現已率軍襲擊你的背後,切斷你的後路,你應當盡快撤兵回去,不然就來不及了。我們有過四十多年的交情,所以我特意來勸告你。”劇辛知道這是龐煖的書信,心裏想:當年與龐煖一起在趙國時就不睦,龐煖怎麽會如此善心呢?想到這,便對手下說道:“龐煖想動搖我們軍心啊!即使李牧兵到了,我又害怕什麽!”劇辛告訴趙軍信使,約定第二天決一死戰。
趙軍信使走後,栗元對劇辛說:“龐煖的話不能不信。萬一李牧帶兵襲擊我們背後,兩麵受敵,我們怎麽辦呢?”劇辛本就想撤兵,於是順水推舟、笑著說道:“我也想到這些,我剛才之所以那麽說,是為了穩住軍心。你現在秘密傳達軍令,虛設營寨,連夜撤兵,我親自斷後,擋住追擊的趙軍。”
且說趙軍信使回報龐煖,龐煖心裏道:“第二天決戰會不會是煙霧?掩護燕軍撤離?”便命人探聽燕軍。聞聽燕軍虛設營寨,便同樂乘、樂閑分三路追來,劇辛率軍邊戰邊退。走出不到百裏,軍士來報:“前麵有很多旌旗,塞滿了道路,聽說是代郡兵馬。”劇辛大吃一驚說:“龐煖果真沒有騙我!”於是不敢再往北走,改往東行。龐煖的追兵趕到,與燕軍大戰一場。劇辛戰敗,長嘆說:“被趙國俘虜我,我還有什麽臉麵呢?”便自刎而死。栗元被樂閑活捉斬首,燕軍死傷二萬餘人,其餘四散逃走或者投降趙國,趙軍大勝。
龐煖和李牧一路前進,占領了燕國武遂、方城等地。燕王姬喜見大勢不妙,親自到將渠門前,央求他為使節到趙軍中去認罪求和、臣服趙國。將渠答應。龐煖與將渠曾一起救魏抗秦,交情不錯,且將渠有德於趙國,龐煖便答應撤兵,率趙軍凱旋而歸。李牧仍然回代郡駐守。
猶如這隻驚弓之鳥
趙悼襄王到城外去迎接龐煖,慰勞他說:“相國這樣英勇,真好像廉頗仍在趙國啊!”龐煖雖是名將,但卻在不久前被秦國蒙驁和張唐屢屢打敗,因此記恨在心,此時藉機奏道:“燕國已經認罪臣服了,應當趁這機會聯合各國,齊心合力去對付秦國,這樣才能保證將來不生災禍。”趙悼襄王同意。於是,趙國相國龐煖推行合縱抗秦策略、聯合各國伐秦。除了齊國中了秦國遠交近攻之計、繼續追隨秦國以外,韓、魏、楚、燕都派了精銳兵馬,多者四五萬,少的也有二三萬。
因是龐煖發起,趙悼襄王便想拜他為聯軍主將。趙國大夫魏加諫道:“臣喜歡射箭,所以臣想用射箭做個比喻好不好?”趙悼襄王說:“可以。”魏加奏道:“有一天,魏臣更羸和魏王站在高台之下,抬頭看見一隻飛鳥。這時更羸對魏王說:‘臣隻要虛撥一弓弦,就可以把鳥射死在大王麵前。’魏王說:‘射技有這麽高超嗎?’更羸說:‘是的。’這時,這隻鴻雁慢慢飛來,更羸虛射一箭,鴻雁果真被射落在地。魏王驚奇地問:‘你是虛射呀,怎麽會把它射下來呢?’更羸說:‘因為這是一隻病雁。’魏王說:‘你怎麽知道?’更羸說:‘這隻雁飛得很緩慢,叫得聲音又悲切。飛得緩慢是因為它舊傷疼痛,叫的悲切是因它離開了雁群,身負舊傷且心存驚懼,一聽見弓弦的聲音就嚇得拚命高飛,以致它的舊傷破裂,因此掉落下來。’”魏加頓了頓說道:“現在的相國龐煖,不久前被秦軍屢屢打敗,猶如這隻驚弓之鳥,雖然一心想報秦之恨,但卻心緒不穩,所以派他去擔任抗秦主將是不妥當的。”趙悼襄王想想也是,便不打算拜龐煖為主將。因為楚國春申君黃歇威望高,且對秦國熟悉,所以五國共同推舉黃歇為主將。
黃歇把各國將軍召集到一起,商議道:“秦國西有大散關,東有函穀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四方關隘,再加上秦嶺這道天然屏障,將這塊棗核狀的八百裏秦川圍定,使關中易守難攻。秦國人可以隨意出去侵略它國,而我們五國卻很難攻進秦國。歷來我們討伐秦國,都是出師就近的函穀關,然而函穀關防守嚴密,所以我們每次都沒有成功。其實除了這四關之外,還有一處渡口也能攻入秦國。這是個黃河渡口,名為蒲津,扼守該渡口的重鎮叫蒲阪。如果我們取道蒲阪,從華州向西,直接奔襲渭南,這就是兵法所說的出其不意。你們看怎樣?”大家都表示贊同,於是五國兵馬從蒲關而過,沿驪山一路進發,直接攻打渭南。然而攻秦路線雖然新奇,但攻打渭南卻很困難。
呂不韋會同秦將王翦、李信率軍迎戰
秦國丞相呂不韋會同秦將王翦、李信率軍迎戰,在渭南紮下五座營寨,排列成星狀。王翦對呂不韋說:“用五國兵力圍攻一小小地方而不克,可見他們的無能了。‘三晉’離秦國很近,已經習慣與秦軍作戰,而楚軍在南方,走的路遠,所以他們最疲最弱。如果能從我們五營軍馬中挑選一些精兵強將,合力進攻楚軍,楚軍一定支持不住。打敗了牽頭的楚軍,其餘四支兵馬定會望風而逃。”呂不韋依計而行,命令各營照常設置高壘,遍插旌旗,暗地裏每營挑出一萬精兵,約定聽到四更鼓響,一齊出發襲擊楚軍營寨。
劇辛回到營中悶悶不樂,想要撤兵回國,怎奈已在燕王姬喜麵前誇下海口;如果不撤兵,又難以取勝。正在躊躇之間,忽然守營軍士來報:“趙軍有信使到。”劇辛拆開嚴嚴封裹的帛書,默讀道:“代郡郡守李牧現已率軍襲擊你的背後,切斷你的後路,你應當盡快撤兵回去,不然就來不及了。我們有過四十多年的交情,所以我特意來勸告你。”劇辛知道這是龐煖的書信,心裏想:當年與龐煖一起在趙國時就不睦,龐煖怎麽會如此善心呢?想到這,便對手下說道:“龐煖想動搖我們軍心啊!即使李牧兵到了,我又害怕什麽!”劇辛告訴趙軍信使,約定第二天決一死戰。
趙軍信使走後,栗元對劇辛說:“龐煖的話不能不信。萬一李牧帶兵襲擊我們背後,兩麵受敵,我們怎麽辦呢?”劇辛本就想撤兵,於是順水推舟、笑著說道:“我也想到這些,我剛才之所以那麽說,是為了穩住軍心。你現在秘密傳達軍令,虛設營寨,連夜撤兵,我親自斷後,擋住追擊的趙軍。”
且說趙軍信使回報龐煖,龐煖心裏道:“第二天決戰會不會是煙霧?掩護燕軍撤離?”便命人探聽燕軍。聞聽燕軍虛設營寨,便同樂乘、樂閑分三路追來,劇辛率軍邊戰邊退。走出不到百裏,軍士來報:“前麵有很多旌旗,塞滿了道路,聽說是代郡兵馬。”劇辛大吃一驚說:“龐煖果真沒有騙我!”於是不敢再往北走,改往東行。龐煖的追兵趕到,與燕軍大戰一場。劇辛戰敗,長嘆說:“被趙國俘虜我,我還有什麽臉麵呢?”便自刎而死。栗元被樂閑活捉斬首,燕軍死傷二萬餘人,其餘四散逃走或者投降趙國,趙軍大勝。
龐煖和李牧一路前進,占領了燕國武遂、方城等地。燕王姬喜見大勢不妙,親自到將渠門前,央求他為使節到趙軍中去認罪求和、臣服趙國。將渠答應。龐煖與將渠曾一起救魏抗秦,交情不錯,且將渠有德於趙國,龐煖便答應撤兵,率趙軍凱旋而歸。李牧仍然回代郡駐守。
猶如這隻驚弓之鳥
趙悼襄王到城外去迎接龐煖,慰勞他說:“相國這樣英勇,真好像廉頗仍在趙國啊!”龐煖雖是名將,但卻在不久前被秦國蒙驁和張唐屢屢打敗,因此記恨在心,此時藉機奏道:“燕國已經認罪臣服了,應當趁這機會聯合各國,齊心合力去對付秦國,這樣才能保證將來不生災禍。”趙悼襄王同意。於是,趙國相國龐煖推行合縱抗秦策略、聯合各國伐秦。除了齊國中了秦國遠交近攻之計、繼續追隨秦國以外,韓、魏、楚、燕都派了精銳兵馬,多者四五萬,少的也有二三萬。
因是龐煖發起,趙悼襄王便想拜他為聯軍主將。趙國大夫魏加諫道:“臣喜歡射箭,所以臣想用射箭做個比喻好不好?”趙悼襄王說:“可以。”魏加奏道:“有一天,魏臣更羸和魏王站在高台之下,抬頭看見一隻飛鳥。這時更羸對魏王說:‘臣隻要虛撥一弓弦,就可以把鳥射死在大王麵前。’魏王說:‘射技有這麽高超嗎?’更羸說:‘是的。’這時,這隻鴻雁慢慢飛來,更羸虛射一箭,鴻雁果真被射落在地。魏王驚奇地問:‘你是虛射呀,怎麽會把它射下來呢?’更羸說:‘因為這是一隻病雁。’魏王說:‘你怎麽知道?’更羸說:‘這隻雁飛得很緩慢,叫得聲音又悲切。飛得緩慢是因為它舊傷疼痛,叫的悲切是因它離開了雁群,身負舊傷且心存驚懼,一聽見弓弦的聲音就嚇得拚命高飛,以致它的舊傷破裂,因此掉落下來。’”魏加頓了頓說道:“現在的相國龐煖,不久前被秦軍屢屢打敗,猶如這隻驚弓之鳥,雖然一心想報秦之恨,但卻心緒不穩,所以派他去擔任抗秦主將是不妥當的。”趙悼襄王想想也是,便不打算拜龐煖為主將。因為楚國春申君黃歇威望高,且對秦國熟悉,所以五國共同推舉黃歇為主將。
黃歇把各國將軍召集到一起,商議道:“秦國西有大散關,東有函穀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四方關隘,再加上秦嶺這道天然屏障,將這塊棗核狀的八百裏秦川圍定,使關中易守難攻。秦國人可以隨意出去侵略它國,而我們五國卻很難攻進秦國。歷來我們討伐秦國,都是出師就近的函穀關,然而函穀關防守嚴密,所以我們每次都沒有成功。其實除了這四關之外,還有一處渡口也能攻入秦國。這是個黃河渡口,名為蒲津,扼守該渡口的重鎮叫蒲阪。如果我們取道蒲阪,從華州向西,直接奔襲渭南,這就是兵法所說的出其不意。你們看怎樣?”大家都表示贊同,於是五國兵馬從蒲關而過,沿驪山一路進發,直接攻打渭南。然而攻秦路線雖然新奇,但攻打渭南卻很困難。
呂不韋會同秦將王翦、李信率軍迎戰
秦國丞相呂不韋會同秦將王翦、李信率軍迎戰,在渭南紮下五座營寨,排列成星狀。王翦對呂不韋說:“用五國兵力圍攻一小小地方而不克,可見他們的無能了。‘三晉’離秦國很近,已經習慣與秦軍作戰,而楚軍在南方,走的路遠,所以他們最疲最弱。如果能從我們五營軍馬中挑選一些精兵強將,合力進攻楚軍,楚軍一定支持不住。打敗了牽頭的楚軍,其餘四支兵馬定會望風而逃。”呂不韋依計而行,命令各營照常設置高壘,遍插旌旗,暗地裏每營挑出一萬精兵,約定聽到四更鼓響,一齊出發襲擊楚軍營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