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吳光在密室裏知道大事已成,就把自己武士全放出來,兩下裏好一場混戰。這一邊知道專諸得手,加了十倍威風;那一邊看見吳王僚被刺,減了三分銳氣。結果吳王僚的衛兵一半被殺,一半逃走。街道上的衛兵,也都被伍子胥領著勇士們殺得四散奔逃。
公子吳光乘車上朝,把眾官召集起來,先把吳王僚違背先王遺訓,沒有立吳季劄為王罪行,向他們講述一遍,又向全國百姓宣布:“並不是公子吳光貪圖王位,實是因為吳王僚不講仁義。現在由公子吳光暫理國政,等吳季劄回國,再擁戴他稱王。”吳光命人把吳王僚安葬,又親自厚葬專諸,封專諸之子專毅為大夫。因伍子胥一時不願剪髮,吳光便拜伍子胥為客卿,以貴賓之禮相待。因為舉薦伍子胥有功,被離被吳光拜為大夫。封賞完畢,吳光命人開倉放糧,救濟窮苦百姓,國內逐漸安定下來。
你好不容易才混到這一步
公子吳光提防吳慶忌,派探子暗中監視,自己親率大軍,駐紮在江邊等待。吳慶忌回來路上,聽說國內政變、父王被殺,急忙掉轉車頭就逃。吳光率軍緊追不捨,命令手下一齊放箭。吳慶忌一一用手接住飛箭,連根毫毛也沒傷到。吳光知道吳慶忌捉不住,就命邊境嚴加戒備,然後返回國都梅裏。
過了幾天,吳季劄從晉國回來,知道吳王僚已死,就直奔吳王僚墓,穿上喪服,回報完成任務經過,然後痛哭一番。吳光親到墓地來見吳季劄,要擁戴他稱王,吳季劄說:“你好不容易才混到這一步,又何必再讓給別人?隻要國家和百姓平安無事,誰當大王我都沒意見。”吳光也就不再勉強他,當天即位吳王,改名闔閭。吳國王宮珍藏的湛廬、勝邪等寶劍,此時盡歸吳王闔閭所有。吳季劄恥於爭權奪利,就在延陵養老,世人都很崇敬他。
再說吳掩餘、吳燭庸被困在潛邑,久不見救兵,便琢磨著脫身之法。忽然聽到吳光殺吳王僚自立,兩人便放聲大哭。吳掩餘對吳燭庸說:“吳光既然殺死大王篡取王位,一定容不下咱倆。要是投奔楚國,又怕楚國殺害我們。現在真是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呀!”吳燭庸說:“老這麽困守著,總不是長久之計,不如半夜偷偷逃出去,投奔個小國,再作以後打算。”吳掩餘說:“楚軍圍得水泄不通,我們就像小鳥飛進了籠子,怎麽逃得了?”吳燭庸說:“我有個主意,可以傳令部下,就說明天要和楚軍決戰,到了半夜,咱倆換上便服偷偷逃走,楚軍一定不會防備。”吳掩餘同意。吳軍將士聽到命令,礪兵秣馬,枕戈待旦。吳掩餘、吳燭庸和幾個心腹,扮成哨馬探子,半夜逃出了營寨。吳掩餘投奔了徐國,吳燭庸投奔了鍾吾國(在今江蘇省宿遷東北)。
第二天清晨,吳軍將士找不著主將,立刻大亂,都去搶船往吳國跑,丟下了不少沒來得及跑的軍士和鎧甲兵器。這可便宜了楚國兵馬,楚軍眾將士都要求乘著吳國內亂,一鼓作氣攻打吳國,伯子惡說:“吳國乘我們有喪事來進攻就是不講仁義,我們怎麽能跟他們一樣呢?”於是就和沈尹戍一塊兒撤兵回朝,獻上俘虜和兵器。
楚昭王重賞楚軍將士,伯子惡身為左尹,位高權重,獲賞最多,俘獲的吳國兵器一半給了他。以後遇到事,楚昭王都找伯子惡商議,對他特別敬重。伯子惡在朝中一紅,費無極就嫉恨,擔心其與自己爭奪令尹。費無極日夜思考,心生一計,決心要害伯子惡。
伯子惡信以為真
費無極心裏清楚:伯子惡與鄢將師一個為左尹,一個為右尹,權力相近,內心互不服氣,可以利用鄢將師。費無極便秘密找鄢將師結盟,合力算計伯子惡,二人一拍即合。
費無極開始離間令尹囊瓦與左尹伯子惡關係,他欺騙囊瓦道:“伯子惡想請您去赴宴,托我來探探您的口風,不知道您肯不肯賞臉?”囊瓦說:“他要請我,哪有不去的道理?”費無極又去對伯子惡說:“令尹囊瓦跟我說,他想到你家和你一塊兒喝酒,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就讓我來問問你。”伯子惡不知道這是個圈套,爽快答道:“我是令尹下屬,他要是肯屈尊到我家來,實在是我的榮幸!明天我就準備薄酒侍候,麻煩您去打個招呼。”費無極說:“你要招待令尹,拿什麽表示敬意呢?”伯子惡說:“不知道令尹喜歡什麽?”費無極說:“令尹最喜歡的東西,就是堅固盔甲和鋒利兵器。他之所以要到你家來喝酒,就因為俘獲吳國的那些戰利品,一半給了你,因此他想到你這兒看看。你可以把那些好東西都拿出來,我幫你挑挑。”伯子惡信以為真,就把楚平王賞賜以及家裏收藏的兵器甲冑,都取出來讓費無極看。
費無極從中挑出盔甲、兵器各五十件,然後對伯子惡說道:“你把這些都用布簾擋上,放在門後。令尹來了,肯定愛不釋手,到時你再送給他。”伯子惡非常興奮,就按費無極所說,安了布簾,把兵器盔甲放在後麵。然後置辦宴會,托費無極去請囊瓦。
囊瓦剛要動身,費無極說:“人心隔肚皮。我先替您去他府上察看一下,然後您再去。”沒過多久,費無極跌跌撞撞地跑了回來,上氣不接下氣地對囊瓦說:“我差點兒把您給害了。伯子惡今天請您,可沒安好心,他要對您下毒手呀!我剛才看見他把兵器都藏在門簾後麵,您要去了,肯定要遭殃!”囊瓦驚訝道:“伯子惡一向和我相處很好,哪會這樣呢?”費無極編造說:“他現在仗著大王的寵信,想代替您做令尹,而且我還聽說他私通吳國,援救潛邑那一仗,本來眾將士都要趁勢去攻打吳國,但伯子惡暗地裏接受了吳國的賄賂,藉口乘人之危不義,強迫眾人班師回朝。吳國趁我們辦喪事發兵,我們也趁他們內亂發兵,正好一報還一報,他憑什麽阻攔?要不是收了吳國的賄賂,怎麽肯違眾將士意見、輕易就撤回來?伯子惡要是得了勢,我們楚國命運可就懸了!”
公子吳光乘車上朝,把眾官召集起來,先把吳王僚違背先王遺訓,沒有立吳季劄為王罪行,向他們講述一遍,又向全國百姓宣布:“並不是公子吳光貪圖王位,實是因為吳王僚不講仁義。現在由公子吳光暫理國政,等吳季劄回國,再擁戴他稱王。”吳光命人把吳王僚安葬,又親自厚葬專諸,封專諸之子專毅為大夫。因伍子胥一時不願剪髮,吳光便拜伍子胥為客卿,以貴賓之禮相待。因為舉薦伍子胥有功,被離被吳光拜為大夫。封賞完畢,吳光命人開倉放糧,救濟窮苦百姓,國內逐漸安定下來。
你好不容易才混到這一步
公子吳光提防吳慶忌,派探子暗中監視,自己親率大軍,駐紮在江邊等待。吳慶忌回來路上,聽說國內政變、父王被殺,急忙掉轉車頭就逃。吳光率軍緊追不捨,命令手下一齊放箭。吳慶忌一一用手接住飛箭,連根毫毛也沒傷到。吳光知道吳慶忌捉不住,就命邊境嚴加戒備,然後返回國都梅裏。
過了幾天,吳季劄從晉國回來,知道吳王僚已死,就直奔吳王僚墓,穿上喪服,回報完成任務經過,然後痛哭一番。吳光親到墓地來見吳季劄,要擁戴他稱王,吳季劄說:“你好不容易才混到這一步,又何必再讓給別人?隻要國家和百姓平安無事,誰當大王我都沒意見。”吳光也就不再勉強他,當天即位吳王,改名闔閭。吳國王宮珍藏的湛廬、勝邪等寶劍,此時盡歸吳王闔閭所有。吳季劄恥於爭權奪利,就在延陵養老,世人都很崇敬他。
再說吳掩餘、吳燭庸被困在潛邑,久不見救兵,便琢磨著脫身之法。忽然聽到吳光殺吳王僚自立,兩人便放聲大哭。吳掩餘對吳燭庸說:“吳光既然殺死大王篡取王位,一定容不下咱倆。要是投奔楚國,又怕楚國殺害我們。現在真是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呀!”吳燭庸說:“老這麽困守著,總不是長久之計,不如半夜偷偷逃出去,投奔個小國,再作以後打算。”吳掩餘說:“楚軍圍得水泄不通,我們就像小鳥飛進了籠子,怎麽逃得了?”吳燭庸說:“我有個主意,可以傳令部下,就說明天要和楚軍決戰,到了半夜,咱倆換上便服偷偷逃走,楚軍一定不會防備。”吳掩餘同意。吳軍將士聽到命令,礪兵秣馬,枕戈待旦。吳掩餘、吳燭庸和幾個心腹,扮成哨馬探子,半夜逃出了營寨。吳掩餘投奔了徐國,吳燭庸投奔了鍾吾國(在今江蘇省宿遷東北)。
第二天清晨,吳軍將士找不著主將,立刻大亂,都去搶船往吳國跑,丟下了不少沒來得及跑的軍士和鎧甲兵器。這可便宜了楚國兵馬,楚軍眾將士都要求乘著吳國內亂,一鼓作氣攻打吳國,伯子惡說:“吳國乘我們有喪事來進攻就是不講仁義,我們怎麽能跟他們一樣呢?”於是就和沈尹戍一塊兒撤兵回朝,獻上俘虜和兵器。
楚昭王重賞楚軍將士,伯子惡身為左尹,位高權重,獲賞最多,俘獲的吳國兵器一半給了他。以後遇到事,楚昭王都找伯子惡商議,對他特別敬重。伯子惡在朝中一紅,費無極就嫉恨,擔心其與自己爭奪令尹。費無極日夜思考,心生一計,決心要害伯子惡。
伯子惡信以為真
費無極心裏清楚:伯子惡與鄢將師一個為左尹,一個為右尹,權力相近,內心互不服氣,可以利用鄢將師。費無極便秘密找鄢將師結盟,合力算計伯子惡,二人一拍即合。
費無極開始離間令尹囊瓦與左尹伯子惡關係,他欺騙囊瓦道:“伯子惡想請您去赴宴,托我來探探您的口風,不知道您肯不肯賞臉?”囊瓦說:“他要請我,哪有不去的道理?”費無極又去對伯子惡說:“令尹囊瓦跟我說,他想到你家和你一塊兒喝酒,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就讓我來問問你。”伯子惡不知道這是個圈套,爽快答道:“我是令尹下屬,他要是肯屈尊到我家來,實在是我的榮幸!明天我就準備薄酒侍候,麻煩您去打個招呼。”費無極說:“你要招待令尹,拿什麽表示敬意呢?”伯子惡說:“不知道令尹喜歡什麽?”費無極說:“令尹最喜歡的東西,就是堅固盔甲和鋒利兵器。他之所以要到你家來喝酒,就因為俘獲吳國的那些戰利品,一半給了你,因此他想到你這兒看看。你可以把那些好東西都拿出來,我幫你挑挑。”伯子惡信以為真,就把楚平王賞賜以及家裏收藏的兵器甲冑,都取出來讓費無極看。
費無極從中挑出盔甲、兵器各五十件,然後對伯子惡說道:“你把這些都用布簾擋上,放在門後。令尹來了,肯定愛不釋手,到時你再送給他。”伯子惡非常興奮,就按費無極所說,安了布簾,把兵器盔甲放在後麵。然後置辦宴會,托費無極去請囊瓦。
囊瓦剛要動身,費無極說:“人心隔肚皮。我先替您去他府上察看一下,然後您再去。”沒過多久,費無極跌跌撞撞地跑了回來,上氣不接下氣地對囊瓦說:“我差點兒把您給害了。伯子惡今天請您,可沒安好心,他要對您下毒手呀!我剛才看見他把兵器都藏在門簾後麵,您要去了,肯定要遭殃!”囊瓦驚訝道:“伯子惡一向和我相處很好,哪會這樣呢?”費無極編造說:“他現在仗著大王的寵信,想代替您做令尹,而且我還聽說他私通吳國,援救潛邑那一仗,本來眾將士都要趁勢去攻打吳國,但伯子惡暗地裏接受了吳國的賄賂,藉口乘人之危不義,強迫眾人班師回朝。吳國趁我們辦喪事發兵,我們也趁他們內亂發兵,正好一報還一報,他憑什麽阻攔?要不是收了吳國的賄賂,怎麽肯違眾將士意見、輕易就撤回來?伯子惡要是得了勢,我們楚國命運可就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