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實證明,無論什麽國家都不可能一家獨大。作為皇帝他想維護自己的絕對權力,不想被限製,所以第一印象就是這些人結黨營私,想奪取他的江山,從而開始大加剿滅。
這些結黨的人為了自保,為了打擊其他黨派,對抗皇權必然是奮起反擊。國家首先承受的是內亂,隻有外敵進入的時候,才鞥暫時聯合起來,一旦沒有外來的力量威脅,內鬥又開始了。這樣無形中消弱了國家發展力量,弄得國家虛弱不堪。
暗箱操作是最不可取的,他是一切問題根源。所以,淩芸不斷接見各方麵人士,對內閣方麵的人發出警告,提出她對各黨派的要求,第一,是維護漢華的和平穩定團結,第二,國家利益和共同所有權,第三,以協商和談判進行解決政治分歧,在法律的監督下行使一切權利和爭論,第四,任何黨派不許有武裝力量。
爭奪權利拉攏民眾公開進行,通過宣傳講解和協商達到自己的目的,但絕對不許用武力解決。黨派不許插手軍隊,漢華軍隊是國家的,也就是淩芸的,不遵守上麵的規定,觸犯漢華的皇帝權威,下場不言而喻。
對於都經過新民主主義運動,也接受過新思想的這些人來說,淩芸在一步步走向共和,他們看得出來。漢華畢竟人口有限,所以爭取民眾支持就很重要。本來淩芸不想這麽快推進民主運動,因為集權對戰爭還是有好處的,和平建設需要民主,對外戰爭卻不能那樣,會失去決斷的機會和時間。
但淩芸也不能不承認自己也無力阻止發展,民意是不可阻擋的。所謂阻不如疏,那就公開來。以淩芸的政治威望,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一點,失去淩芸的支持,誰也生存不下去。為此,各黨派也就隻好在維護淩芸的基礎上,展開自己的政治宣傳。如此一來,淩芸把自己上升到議會監督的地位,本身一個人代替了憲法。
她的明智和正義,公正和絕對權威,比憲法還有效果,讓漢華的政治一直比較清明。司法的健全和司法獨立,保證了對錯誤的處理和政府廉潔,漢華無論是科技還是經濟都在長足發展。
讓漢華能在短時間進入正常軌道是有兩個因素,一個因素是漢華有很好的資源渠道。本來史達林是反對漢蘇貿易的,那樣等於在資助漢華。可是,德國的進攻,大批的工廠被迫遷移,大片工業區被占領,讓蘇聯不得不在漢華方麵尋求物資幫助。把大量的資源出賣給漢華,換取產品支撐。衛國戰爭這一往一返,為漢華的貿易順差匯入強大動力,而漢華成為最大的加工製造基地。另一個就是中國方麵廣大的地區,眾多的人口,貧困落後的科技,讓中國成為一個吸不飽水的海綿。漢華的工廠根本無法供應中國方麵的需求。
日本在中國方麵力量的減弱,讓全世界都能看出來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國共雙方都在加緊準備,漢華成為中共最大的供應商,一個無限資源,有廣大市場的國家,經濟想不發達都不可能。
但所有人都不明白,淩芸卻堅決不向蒙古進行出口。無論史達林方麵怎麽要求,喬巴山如何派人談判,漢華的武器和技術對蒙古是全麵封鎖,讓蒙古方麵十分難受。
由此也引得大量蒙古人進入漢華,特別是蒙古原貴族階層。他們是蒙古共和國鬥爭的對象,通過漢蒙邊境大量聚集在漢華境內。
對此,漢華外交部,情報處和漢華內閣都是睜一眼閉一眼,大開方便之門。對於蒙古國王在漢華境內積蓄力量,組成蒙古光復軍這件事,漢華採取了默認的態度。對於蒙古方麵提出了抗議,胡啟忠張嘴就罵,就是指名道姓,根本不給喬巴山麵子。
中共支持蒙古回歸,蒙古人大量聚集在中國東北和內蒙古地區。中共方麵更加快速,竟然境內出現蒙古人單獨組成的部隊。這一切,史達林又怎麽會不明白,中國一直不承認蒙古獨立。
原來中共為了蘇聯的支持,採取了默認的態度。但是,隨著中共不斷掌握東北,態度越來越強硬。延安七大會議竟然免除了在共產國際的王明權力,排除他在中央的地位,中共已脫離蘇聯掌控,這讓史達林有些憂鬱又憤怒。
但德國的軍事壓力,讓蘇聯毫無辦法,史達林隻能看著漢華一天天強大。暗暗下狠心,準備將來解決漢華,還不敢露出來,因為他的兵力全在西線對抗德國,遠東和西伯利亞方麵沒什麽軍事力量。對淩芸這個女皇帝能幹什麽,蘇聯也沒有底。所以,漢日戰爭蘇聯希望日本強大才好呢,那樣可以牽製漢華的力量。可是,讓史達林來氣的是,日本也不爭氣,竟然被漢華打得連還手的能力都沒有。
由蘇聯支持的朝鮮民主同盟黨幾乎被排除開外,金九是中共支持的人,周永泰也是,李東寧是中國國民黨支持的,李青山也是,樸正楠也是,美國支持的李承晚沒有會朝鮮,蘇聯支持的金光照、崔永喜、李浩完全被排除,連內閣都沒進去,蘇聯已失去對朝鮮的控製。
李垠這個傀儡皇帝完全倒向漢華。朝鮮成為漢華附屬衛星國,這是鐵定事實。朝鮮一天天在穩定,有漢華在支持,經濟和社會也在發展,連美國方麵也不得不承認,有朝鮮和中國東北,再到內蒙古北部,此時漢華聯合的力量已然十分龐大。所掌握的資源、人口和地域麵積,已不是輕易可以打敗的,日本失敗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方向。
這些結黨的人為了自保,為了打擊其他黨派,對抗皇權必然是奮起反擊。國家首先承受的是內亂,隻有外敵進入的時候,才鞥暫時聯合起來,一旦沒有外來的力量威脅,內鬥又開始了。這樣無形中消弱了國家發展力量,弄得國家虛弱不堪。
暗箱操作是最不可取的,他是一切問題根源。所以,淩芸不斷接見各方麵人士,對內閣方麵的人發出警告,提出她對各黨派的要求,第一,是維護漢華的和平穩定團結,第二,國家利益和共同所有權,第三,以協商和談判進行解決政治分歧,在法律的監督下行使一切權利和爭論,第四,任何黨派不許有武裝力量。
爭奪權利拉攏民眾公開進行,通過宣傳講解和協商達到自己的目的,但絕對不許用武力解決。黨派不許插手軍隊,漢華軍隊是國家的,也就是淩芸的,不遵守上麵的規定,觸犯漢華的皇帝權威,下場不言而喻。
對於都經過新民主主義運動,也接受過新思想的這些人來說,淩芸在一步步走向共和,他們看得出來。漢華畢竟人口有限,所以爭取民眾支持就很重要。本來淩芸不想這麽快推進民主運動,因為集權對戰爭還是有好處的,和平建設需要民主,對外戰爭卻不能那樣,會失去決斷的機會和時間。
但淩芸也不能不承認自己也無力阻止發展,民意是不可阻擋的。所謂阻不如疏,那就公開來。以淩芸的政治威望,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一點,失去淩芸的支持,誰也生存不下去。為此,各黨派也就隻好在維護淩芸的基礎上,展開自己的政治宣傳。如此一來,淩芸把自己上升到議會監督的地位,本身一個人代替了憲法。
她的明智和正義,公正和絕對權威,比憲法還有效果,讓漢華的政治一直比較清明。司法的健全和司法獨立,保證了對錯誤的處理和政府廉潔,漢華無論是科技還是經濟都在長足發展。
讓漢華能在短時間進入正常軌道是有兩個因素,一個因素是漢華有很好的資源渠道。本來史達林是反對漢蘇貿易的,那樣等於在資助漢華。可是,德國的進攻,大批的工廠被迫遷移,大片工業區被占領,讓蘇聯不得不在漢華方麵尋求物資幫助。把大量的資源出賣給漢華,換取產品支撐。衛國戰爭這一往一返,為漢華的貿易順差匯入強大動力,而漢華成為最大的加工製造基地。另一個就是中國方麵廣大的地區,眾多的人口,貧困落後的科技,讓中國成為一個吸不飽水的海綿。漢華的工廠根本無法供應中國方麵的需求。
日本在中國方麵力量的減弱,讓全世界都能看出來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國共雙方都在加緊準備,漢華成為中共最大的供應商,一個無限資源,有廣大市場的國家,經濟想不發達都不可能。
但所有人都不明白,淩芸卻堅決不向蒙古進行出口。無論史達林方麵怎麽要求,喬巴山如何派人談判,漢華的武器和技術對蒙古是全麵封鎖,讓蒙古方麵十分難受。
由此也引得大量蒙古人進入漢華,特別是蒙古原貴族階層。他們是蒙古共和國鬥爭的對象,通過漢蒙邊境大量聚集在漢華境內。
對此,漢華外交部,情報處和漢華內閣都是睜一眼閉一眼,大開方便之門。對於蒙古國王在漢華境內積蓄力量,組成蒙古光復軍這件事,漢華採取了默認的態度。對於蒙古方麵提出了抗議,胡啟忠張嘴就罵,就是指名道姓,根本不給喬巴山麵子。
中共支持蒙古回歸,蒙古人大量聚集在中國東北和內蒙古地區。中共方麵更加快速,竟然境內出現蒙古人單獨組成的部隊。這一切,史達林又怎麽會不明白,中國一直不承認蒙古獨立。
原來中共為了蘇聯的支持,採取了默認的態度。但是,隨著中共不斷掌握東北,態度越來越強硬。延安七大會議竟然免除了在共產國際的王明權力,排除他在中央的地位,中共已脫離蘇聯掌控,這讓史達林有些憂鬱又憤怒。
但德國的軍事壓力,讓蘇聯毫無辦法,史達林隻能看著漢華一天天強大。暗暗下狠心,準備將來解決漢華,還不敢露出來,因為他的兵力全在西線對抗德國,遠東和西伯利亞方麵沒什麽軍事力量。對淩芸這個女皇帝能幹什麽,蘇聯也沒有底。所以,漢日戰爭蘇聯希望日本強大才好呢,那樣可以牽製漢華的力量。可是,讓史達林來氣的是,日本也不爭氣,竟然被漢華打得連還手的能力都沒有。
由蘇聯支持的朝鮮民主同盟黨幾乎被排除開外,金九是中共支持的人,周永泰也是,李東寧是中國國民黨支持的,李青山也是,樸正楠也是,美國支持的李承晚沒有會朝鮮,蘇聯支持的金光照、崔永喜、李浩完全被排除,連內閣都沒進去,蘇聯已失去對朝鮮的控製。
李垠這個傀儡皇帝完全倒向漢華。朝鮮成為漢華附屬衛星國,這是鐵定事實。朝鮮一天天在穩定,有漢華在支持,經濟和社會也在發展,連美國方麵也不得不承認,有朝鮮和中國東北,再到內蒙古北部,此時漢華聯合的力量已然十分龐大。所掌握的資源、人口和地域麵積,已不是輕易可以打敗的,日本失敗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