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知道當今地官家是支持新法的,可是所謂的新法大勢已去,必然是舊法黨人的出頭之日,蘇軾知道自己的機會不遠,卻不知曉如何去把握,所以才吟出“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的言語。


    總的來說蘇軾已經感覺到自己應該做些什麽了,卻是瞻前顧後的不敢去做。


    朝雲好似看穿了蘇軾的心思,麵色平靜輕描淡寫的說道:“蘇相關詩文最是雄壯豪邁,為妾身所仰慕為世人所稱道,何必做雄壯之舉為天下之先……”


    蘇軾想了好半晌子還是猶豫不決,有些心煩的將盞子一推:“你們退下的吧,我好生的思量思量!”


    眾人應聲而走,朝雲亦是知情知趣的蹲身行禮而下,隻留下蘇軾一人於廊下。


    外麵的雨水雖是不大,卻是綿綿密密的緊了,看這樣子一時半會兒是止不住的。


    蘇軾雖不在京樞,卻能夠預料到朝廷裏的動向,聽聞現在的新法黨人已經大多倒戈,舊法黨重新執掌朝局,雖然很多人站出來要求徹底的廢除新法,神宗皇帝也是迫於壓力廢除了新立的法度,卻還沒有動搖新法的根基。


    王安石等人力主富國強兵,力主對西夏遼國強硬,是典型的主戰派。不過新法在第二次實行的過程中出現許多波折不說,更是用人不當,使得新法的效果大打折扣,使得大宋在麵對戰爭時候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如今那李二率兩淮饑民橫反,更是雪上加霜,想來如今的朝廷已經是焦頭爛額了吧。


    想來官家依舊堅持新法的心思也是到了強弩之末的。


    “王獾郎吶王獾郎。當初在歐陽醉翁門下時候,便是苦勸於你,終究是不曾聽了進去地,事到如今,把朝廷折騰的山窮水盡不說,自家也是到了末路窮途……”


    雖然蘇軾不王安石要年輕許多,不過二人當初都是通過歐陽修的路子才開始嶄露頭角。那時候的王安石雖然已經小有名氣。甚至上書皇帝,卻不為皇帝所重,他那變革法度的條陳直接就被擱置起來無人問津。


    眾人皆以為王安石是把變革法度作為自家上位的一種方法,以為王安石是用這種“標新立異”的法子來引起朝廷地重視好達到飛黃騰達的目的。


    當初蘇軾和王安石都不曾有如今的地位,曾經對王安石說過變革祖宗法度是條走不通的路子。王安石所上地那萬言書也不會為朝廷所重視的。


    果不其然,王安石費勁心血的萬言書被束之高閣塵封甚久,還真是叫蘇軾說中了的。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王安石地那萬言書卻是引起了當今官家的注意(當然那時候的神宗皇帝還不是皇帝。),並且如獲至寶地一再研讀。


    後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的了。神宗皇帝繼位不久,王安石開始主政,並且大刀闊斧的開始革新法度。這個時候蘇軾才明白變法之事並非是王安石的手段。而是他的目的。


    變法是王安石一生的抱負,雖然不曾成功終於落個悲慘收場,但是他變法地初衷是不必懷疑的。


    對於王安石不為私利不畏艱難的變法,蘇軾也很是佩服起個人的魄力,不過蘇軾和王安石不同,他反對變法並非是處於公心,而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如今局麵雖還不是十分地確定,卻是已經逐漸的明朗。王安石等人大勢已去,應該給他們最後地一擊了。


    蘇軾想通了這個關節,提筆在手:“……臣曾聞商鞅之變法,不顧人言,終成就暴秦、、。雖能驟至富強。亦召怨天下。強秦一掃六國雖得天下,旋踵而亡。……夫國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淺深,而不在乎強與弱;故亞聖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歷數之所以長短者,在風俗之厚薄,而不在乎富與貧。道德誠深,風俗誠厚,雖貧且弱,不害於長而存;道德誠淺,風俗誠薄,雖強且富,不救於短而亡。


    洋洋灑灑的寫就大篇文字,蘇軾終於輕鬆的出口長氣:“或許朝廷裏也有許多人在等這樣的文字吧……”


    按照蘇大才子的說法,一個國家越是富強就滅亡的越是迅速,越是積貧積弱才能夠千秋萬代。甚至把秦朝的滅亡說成是商鞅變法的必然結果,就差沒有說秦車裂商鞅大宋也應該處死王安石而不是叫他去做什麽判江寧事了。能有這樣的邏輯真懷疑他的腦袋是不是被驢踢過,而且不止踢過一回。


    但是當時朝廷裏的大老爺們,沒有人對於蘇軾的邏輯感到驚奇,甚至拿他這篇“嘔心瀝血”的文字大做文章。


    王安石是倒了,但是新法還沒有完全被廢除,而此文終於成為最後壓垮新法的那根稻草,本書不是重點討論王安石的新法,所以不做重點分析,是對是錯讀者自然是心中有數。


    *解釋一下,作者本人很是喜歡蘇軾的文字,但是不等於贊同他的為人。本章沒有絲毫攻擊蘇軾的意思,但蘇軾所書的文字乃是史實,白紙黑字不是作者杜撰。


    蘇軾是個文學家,但他也僅僅是個文學家罷了。他的為人和同時期的司馬光等人比起來,差了不少。


    第338章-風花雪月rr;


    這幾日李二一直在密切關注著河東路的局麵,由於當時通訊技術的落後和災民難以得到比較及時的信息,李二所知道的情形已經是大大的落後於實際了。


    李二隻是知道遼軍精騎突破了西北的那個突出角落,進展神速的勢如破竹,好似已經到了石州了吧?按照遼軍這樣的氣勢和進展,現在應該是已經把石州拿在手裏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駙馬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短頭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短頭髮並收藏駙馬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