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八路軍一一五師征戰實錄 作者:李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毛澤東看人看得很準,羅榮桓確實沒有辜負毛澤東對他的期望。
1944年8月28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題為《山東捷報》的社論,對山東軍民的勝利進行了評述。社論指出:這一連串的勝利,說明我軍已由反“掃蕩”為重點的防禦作戰,轉為主動進攻作戰,不僅能攻破敵人設防堅固的據點,而且開始攻入和收復敵占縣城。
是啊!日本鬼子已經“掃蕩”了我們7年,這下顛倒了位置,八路軍開始“掃蕩”日偽軍了。
攻心為上
1944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書記鄧小平和八路軍前總參謀長滕代遠致電毛澤東和彭德懷,電報說:“半年來,(我軍)勝利最大且最突出者是山東,而山東距日本最近,海岸線很長,必為敵人所重視。現局勢既已打開,應採取……以鞏固為主的方針,埋頭鞏固新開闢地區工作。”
其實,這段話包括兩方麵的內容:一是山東在最近一段時間內取得了巨大成績;另一方麵是指山東由於地理位置重要,將會麵臨更為嚴峻的形勢。對於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的表揚和關注,羅榮桓非常重視。他決定採取行動發展自己,保存最有利的反攻陣地,爭取迅速打通鐵路線以內的各個根據地之間的聯繫,使之聯成一片。這次行動的方針就是:以軍事攻勢和政治攻勢相配合,軟硬兼施,攻心為上,既要殲滅敵人,又要爭取偽軍的起義。
在山東的各種力量中,偽軍的人數眾多。雖然他們的實力最強,但也是最受氣的。他們經常遭到八路軍的打擊,也經常遭到國民黨軍隊的打擊,還要受日本人的氣。這些人成份複雜,既有原來的土匪,有日軍招降的國民黨軍隊,也有日軍占領山東後新組建的部隊。這些部隊的頭,多數都是些見風使舵的人,誰的勢力大,就跟誰走。在他們感到走投無路時,是很容易做通工作,舉行起義的。
早在1944年7月,八路軍的政治攻勢就取得了成功。當時,渤海軍區為了縮短與魯中區的聯繫,便以12個連加上一些地方武裝出擊。這時,偽軍建國軍暫編第1師王道部駐紮在壽光縣西北的豐城。此前,王道部倍受日本人的氣,在渤海八路軍的強大政治攻勢下,準備棄暗投明。羅榮桓得知這一情況後,就派山東軍區參議室主任牟宜之去做王道的工作。牟宜之,日照人,是王道的同鄉和在日本留學時的同學。他原是沈鴻烈所委任的樂陵縣縣長,當蕭華1938年抵達冀魯邊時,他將政權和武裝全部交出,接受八路軍的領導。他曾去過重慶,在周恩來的領導下做過統戰工作,還到過延安謁見過毛澤東,後又回到山東。牟宜之到達王道的駐地後,便與王促膝長談,對王講形勢,講共產黨的政策,講消滅劉桂棠和討伐吳化文的戰鬥……經過半年的工作,王道決心脫離敵偽,當渤海軍區部隊出擊時,他率領1600餘人宣布起義,以後該部編為山東軍區獨立第1旅,王道任旅長。
羅榮桓決定對偽軍採取強大的政治攻勢,也是從王道起義這一事件中得到啟發的。
1944年11月,八路軍的政治攻勢又取得了成效,爭取了偽保安大隊長莫正民起義,攻克了莒縣縣城。莒縣是山東的大縣,處於濱海區中心,當時就有91萬人。它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日軍歷次對魯中、濱海兩區進行“掃蕩”的重要基地,城防工事經營了5年多。莒縣偽保安大隊莫正民部共30個中隊,其中16個中隊駐城內,14個中隊分布在外圍據點及莒縣枳溝一帶,城內另駐有日軍一個中隊百餘人。
莫正民是莒縣人,貧苦人家出身,抗戰初期曾與共產黨員王東年共拉隊伍,並參加過中華民族抗日先鋒隊,後來所部被國民黨高樹勛部編為一個獨立旅,莫正民任旅長。他脫離高樹勛部隊後,在日軍的壓迫下當了偽軍。1942年7月,該部配合日軍由莒縣向南蠶食時,曾遭到濱海八路軍的嚴重打擊。莫正民為緩和局麵,派人與八路軍聯繫。於是,八路軍在該部建立了聯絡站,開始爭取工作。起初,由於缺乏經驗,拉得多,打得少,鬥爭不夠,工作沒有多大進展。1944年3月,八路軍計劃消滅莒縣南部夏莊一帶的日軍,本已同莫正民聯繫好,讓他們放棄莒縣南部,駐守北部。然而,當八路軍向日軍發動進攻時,莫正民部的第2大隊反而堅守待援,於是八路軍在消滅日軍一個小隊後,捎帶著將他的第2大隊擊潰,俘獲大隊長劉振亞,然後給莫正民寫了一封義正詞嚴的信,指出他們言而無信,咎由自取。隨後,山東軍區又派牟宜之與莫正民會晤,勸莫要改邪歸正,戴罪立功。
為了促使莫正民反正,羅榮桓決定對莫部反動分子王介千所率的第3大隊進行打擊。莫正民親自帶領三個中隊增援,半路上遭到八路軍阻擊,傷亡慘重。事後,莫正民又主動派人與八路軍聯繫,表示要重新搞好關係,並同意八路軍加派聯絡人員,在他的一些據點裏設立了秘密聯絡站。從此,莫正民態度好轉,與八路軍的關係也漸漸密切起來。後來,八路軍放回了在夏莊戰鬥中俘虜的劉振亞,莫正民更是深受感動。不久,他又聽說7月間率部投奔八路軍的王道被殺了,他又開始懷疑動搖。於是八路軍乘他的副官長來聯絡的機會,讓王道同其會麵。副官長回去後,立即將這個消息告訴了莫正民。莫這才算放了心,立即表示:“我姓莫的抗日走在王道的後麵,但一定要辦得比他漂亮。”
1944年8月28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題為《山東捷報》的社論,對山東軍民的勝利進行了評述。社論指出:這一連串的勝利,說明我軍已由反“掃蕩”為重點的防禦作戰,轉為主動進攻作戰,不僅能攻破敵人設防堅固的據點,而且開始攻入和收復敵占縣城。
是啊!日本鬼子已經“掃蕩”了我們7年,這下顛倒了位置,八路軍開始“掃蕩”日偽軍了。
攻心為上
1944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書記鄧小平和八路軍前總參謀長滕代遠致電毛澤東和彭德懷,電報說:“半年來,(我軍)勝利最大且最突出者是山東,而山東距日本最近,海岸線很長,必為敵人所重視。現局勢既已打開,應採取……以鞏固為主的方針,埋頭鞏固新開闢地區工作。”
其實,這段話包括兩方麵的內容:一是山東在最近一段時間內取得了巨大成績;另一方麵是指山東由於地理位置重要,將會麵臨更為嚴峻的形勢。對於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的表揚和關注,羅榮桓非常重視。他決定採取行動發展自己,保存最有利的反攻陣地,爭取迅速打通鐵路線以內的各個根據地之間的聯繫,使之聯成一片。這次行動的方針就是:以軍事攻勢和政治攻勢相配合,軟硬兼施,攻心為上,既要殲滅敵人,又要爭取偽軍的起義。
在山東的各種力量中,偽軍的人數眾多。雖然他們的實力最強,但也是最受氣的。他們經常遭到八路軍的打擊,也經常遭到國民黨軍隊的打擊,還要受日本人的氣。這些人成份複雜,既有原來的土匪,有日軍招降的國民黨軍隊,也有日軍占領山東後新組建的部隊。這些部隊的頭,多數都是些見風使舵的人,誰的勢力大,就跟誰走。在他們感到走投無路時,是很容易做通工作,舉行起義的。
早在1944年7月,八路軍的政治攻勢就取得了成功。當時,渤海軍區為了縮短與魯中區的聯繫,便以12個連加上一些地方武裝出擊。這時,偽軍建國軍暫編第1師王道部駐紮在壽光縣西北的豐城。此前,王道部倍受日本人的氣,在渤海八路軍的強大政治攻勢下,準備棄暗投明。羅榮桓得知這一情況後,就派山東軍區參議室主任牟宜之去做王道的工作。牟宜之,日照人,是王道的同鄉和在日本留學時的同學。他原是沈鴻烈所委任的樂陵縣縣長,當蕭華1938年抵達冀魯邊時,他將政權和武裝全部交出,接受八路軍的領導。他曾去過重慶,在周恩來的領導下做過統戰工作,還到過延安謁見過毛澤東,後又回到山東。牟宜之到達王道的駐地後,便與王促膝長談,對王講形勢,講共產黨的政策,講消滅劉桂棠和討伐吳化文的戰鬥……經過半年的工作,王道決心脫離敵偽,當渤海軍區部隊出擊時,他率領1600餘人宣布起義,以後該部編為山東軍區獨立第1旅,王道任旅長。
羅榮桓決定對偽軍採取強大的政治攻勢,也是從王道起義這一事件中得到啟發的。
1944年11月,八路軍的政治攻勢又取得了成效,爭取了偽保安大隊長莫正民起義,攻克了莒縣縣城。莒縣是山東的大縣,處於濱海區中心,當時就有91萬人。它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日軍歷次對魯中、濱海兩區進行“掃蕩”的重要基地,城防工事經營了5年多。莒縣偽保安大隊莫正民部共30個中隊,其中16個中隊駐城內,14個中隊分布在外圍據點及莒縣枳溝一帶,城內另駐有日軍一個中隊百餘人。
莫正民是莒縣人,貧苦人家出身,抗戰初期曾與共產黨員王東年共拉隊伍,並參加過中華民族抗日先鋒隊,後來所部被國民黨高樹勛部編為一個獨立旅,莫正民任旅長。他脫離高樹勛部隊後,在日軍的壓迫下當了偽軍。1942年7月,該部配合日軍由莒縣向南蠶食時,曾遭到濱海八路軍的嚴重打擊。莫正民為緩和局麵,派人與八路軍聯繫。於是,八路軍在該部建立了聯絡站,開始爭取工作。起初,由於缺乏經驗,拉得多,打得少,鬥爭不夠,工作沒有多大進展。1944年3月,八路軍計劃消滅莒縣南部夏莊一帶的日軍,本已同莫正民聯繫好,讓他們放棄莒縣南部,駐守北部。然而,當八路軍向日軍發動進攻時,莫正民部的第2大隊反而堅守待援,於是八路軍在消滅日軍一個小隊後,捎帶著將他的第2大隊擊潰,俘獲大隊長劉振亞,然後給莫正民寫了一封義正詞嚴的信,指出他們言而無信,咎由自取。隨後,山東軍區又派牟宜之與莫正民會晤,勸莫要改邪歸正,戴罪立功。
為了促使莫正民反正,羅榮桓決定對莫部反動分子王介千所率的第3大隊進行打擊。莫正民親自帶領三個中隊增援,半路上遭到八路軍阻擊,傷亡慘重。事後,莫正民又主動派人與八路軍聯繫,表示要重新搞好關係,並同意八路軍加派聯絡人員,在他的一些據點裏設立了秘密聯絡站。從此,莫正民態度好轉,與八路軍的關係也漸漸密切起來。後來,八路軍放回了在夏莊戰鬥中俘虜的劉振亞,莫正民更是深受感動。不久,他又聽說7月間率部投奔八路軍的王道被殺了,他又開始懷疑動搖。於是八路軍乘他的副官長來聯絡的機會,讓王道同其會麵。副官長回去後,立即將這個消息告訴了莫正民。莫這才算放了心,立即表示:“我姓莫的抗日走在王道的後麵,但一定要辦得比他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