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八路軍一一五師征戰實錄 作者:李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乙、假定第一步有利,又能過河,又能得到國民黨同意,則實行第二步。兩旅並列,分數路突然渡河,轉入山東境內,在津浦路東山東全境作戰,並以魯南山地為指揮根據地,並發展至徐海南北。在此步驟內依情況盡可能持久,然後實行第三步。
…………”
當時毛澤東準備派部隊去山東的目的,並不是因為山東缺少主力部隊,而是要“轉入安徽,以鄂豫皖邊為指揮根據地,為保衛武漢而作戰”。由此可見,當時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對中國的抗日事業真是耿耿忠心,不遺餘力。
1938年4月,黎玉赴延安向毛澤東匯報工作時,向毛澤東提出,要求派一個主力團去山東。毛澤東當即表示同意,並認為,一個團是不夠的,說:“看來還要多去一些。”
既然決心已定,八路軍就把決心付諸實施。
1938年6、7月間,以115師343旅685團第2營為基礎組成的永興支隊(支隊長曾國華)和129師工兵連與抗大分校的48位幹部組成的津浦支隊(支隊長孫繼先),奉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的命令,挺進山東省北部德州附近的冀魯邊地區。他們是最早進入山東的八路軍主力部隊。7月上旬,這兩個支隊到達樂陵、寧津縣,協同當地抗日武裝開展遊擊戰爭,先後在慶雲縣西北黑牛王莊、寧津城殲滅偽軍2000餘人,打開了抗戰的局麵。
與此同時,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又決定調115師政治部副主任兼343旅政委蕭華率一批幹部去黃魯邊區,統一領導那裏的武裝鬥爭。隨後,蕭華率領旅部機關幹部100餘人由晉西南進抵山東省樂陵縣。9月27日,成立了冀魯邊軍政委員會,並將該地區部隊整編為八路軍東進抗日縱隊,蕭華任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克明任參謀長,符竹庭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5支隊、津浦支隊和第6支隊(由冀魯邊地方武裝編成)。第5支隊長曾國華,政治委員王敘坤,參謀長劉正,政治部主任劉賢權,下轄第4團(團長褚連三,政治委員朱廷憲)、第5團(團長龍書金,政治委員曾慶洪)、第6團(團長張策平,政治委員賴國清)。第6支隊長邢仁甫,政治委員周貫五,副支隊長馮鼎平,參謀長程政傑,政治部主任王輝球,下轄第7團(團長李子英,政治委員崔月楠)、第8團(團長楊柳新,政治委員陳德)、第9團(團長楊錚侯)、津浦支隊(支隊長孫繼先,政治委員潘壽才)。
部隊整編後,進一步開展遊擊戰爭,並成立了幾個遊擊支隊。
1938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在延安召開。在這次全會上,毛澤東批評“一切經過統一戰線”的口號時說:“在敵後,隻有根據國民黨已經許可的東西(例如國民黨的《抗戰建國綱領》),獨立自主地去做,無法‘一切經過’。或者估計國民黨可能許可的,先斬後奏。例如設置行政專員,派兵去山東之類,先經過則行不通。”
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指示115師所採取的上述行動,就屬於“先斬後奏”的性質。
1938年10月,日軍占領廣州、武漢,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軍加緊對國民黨實行政治誘降,而把主要兵力對付共產黨的抗日武裝。與此相呼應,國民黨頑固派也轉為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加緊給共產黨和八路軍製造麻煩。而山東起義後組織起來的武裝既缺經驗,又缺幹部,派主力部隊去山東已是刻不容緩。於是,中共中央決定派115師343旅685團去山東微山湖以西地區,進行抗日鬥爭。
11月25日,毛澤東、王稼祥、滕代遠致電彭德懷,指出“陳、羅率部及陳光旅的主力(兩個主力團)全部去山東、淮北為適宜……陳羅東進時,擬分布於新老黃河間廣大地區,包括津浦(路)東西、膠濟(路)南北在內。尚昆、小平認為可行。”
12月間,朱德,彭德懷向陳光和羅榮桓下達了命令,要求已到達晉東南附近的685團以蘇魯支隊名義先行入魯。先是首戰韓莊、崔莊,殲滅偽軍王顯臣部800餘人。不久,蘇魯支隊到達湖西與湖西人民武裝起義力量組成的山東抗日義勇隊第2總隊進行合併,並改稱蘇魯豫支隊(支隊的活動範圍還包括河南的夏邑縣)。當時,彭明治任支隊長,吳文玉(吳法憲)任政治委員,支隊的任務是鞏固和發展湖西抗日根據地。
隨後,按照軍委部署,115師師部和686團在陳光和羅榮桓的帶領下,也於12月20日晚從山西西部的靈石縣雙池鎮出發東進。部隊冒著紛紛大雪,越過日軍封鎖的汾河和同蒲路,翻越了白雪皚皚的綿山,到達了晉東南的八路軍總部駐地屯留附近。陳光和羅榮桓與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等在敵後相會,感到分外親切。朱德還特地到115師駐地看望指戰員,給幹部們作了形勢和任務的報告,還應羅榮桓的請求,為115師的《戰士報》題寫了報頭。羅榮桓等去總部匯報工作時,朱總司令留他們吃飯,並親自下夥房,給羅榮桓等人炒了一盤辣椒豬肚,大家高高興興地吃了一頓飯。
就在這時,國民黨為了限製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發展,決定在敵後成立蘇魯和冀察兩個司令部,並無理要求115師歸還第2戰區建製,並要求八路軍在山東的地方部隊統一由蘇魯戰區總司令於學忠(同時兼任第51軍軍長)指揮。
…………”
當時毛澤東準備派部隊去山東的目的,並不是因為山東缺少主力部隊,而是要“轉入安徽,以鄂豫皖邊為指揮根據地,為保衛武漢而作戰”。由此可見,當時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對中國的抗日事業真是耿耿忠心,不遺餘力。
1938年4月,黎玉赴延安向毛澤東匯報工作時,向毛澤東提出,要求派一個主力團去山東。毛澤東當即表示同意,並認為,一個團是不夠的,說:“看來還要多去一些。”
既然決心已定,八路軍就把決心付諸實施。
1938年6、7月間,以115師343旅685團第2營為基礎組成的永興支隊(支隊長曾國華)和129師工兵連與抗大分校的48位幹部組成的津浦支隊(支隊長孫繼先),奉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的命令,挺進山東省北部德州附近的冀魯邊地區。他們是最早進入山東的八路軍主力部隊。7月上旬,這兩個支隊到達樂陵、寧津縣,協同當地抗日武裝開展遊擊戰爭,先後在慶雲縣西北黑牛王莊、寧津城殲滅偽軍2000餘人,打開了抗戰的局麵。
與此同時,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又決定調115師政治部副主任兼343旅政委蕭華率一批幹部去黃魯邊區,統一領導那裏的武裝鬥爭。隨後,蕭華率領旅部機關幹部100餘人由晉西南進抵山東省樂陵縣。9月27日,成立了冀魯邊軍政委員會,並將該地區部隊整編為八路軍東進抗日縱隊,蕭華任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克明任參謀長,符竹庭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5支隊、津浦支隊和第6支隊(由冀魯邊地方武裝編成)。第5支隊長曾國華,政治委員王敘坤,參謀長劉正,政治部主任劉賢權,下轄第4團(團長褚連三,政治委員朱廷憲)、第5團(團長龍書金,政治委員曾慶洪)、第6團(團長張策平,政治委員賴國清)。第6支隊長邢仁甫,政治委員周貫五,副支隊長馮鼎平,參謀長程政傑,政治部主任王輝球,下轄第7團(團長李子英,政治委員崔月楠)、第8團(團長楊柳新,政治委員陳德)、第9團(團長楊錚侯)、津浦支隊(支隊長孫繼先,政治委員潘壽才)。
部隊整編後,進一步開展遊擊戰爭,並成立了幾個遊擊支隊。
1938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在延安召開。在這次全會上,毛澤東批評“一切經過統一戰線”的口號時說:“在敵後,隻有根據國民黨已經許可的東西(例如國民黨的《抗戰建國綱領》),獨立自主地去做,無法‘一切經過’。或者估計國民黨可能許可的,先斬後奏。例如設置行政專員,派兵去山東之類,先經過則行不通。”
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指示115師所採取的上述行動,就屬於“先斬後奏”的性質。
1938年10月,日軍占領廣州、武漢,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軍加緊對國民黨實行政治誘降,而把主要兵力對付共產黨的抗日武裝。與此相呼應,國民黨頑固派也轉為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加緊給共產黨和八路軍製造麻煩。而山東起義後組織起來的武裝既缺經驗,又缺幹部,派主力部隊去山東已是刻不容緩。於是,中共中央決定派115師343旅685團去山東微山湖以西地區,進行抗日鬥爭。
11月25日,毛澤東、王稼祥、滕代遠致電彭德懷,指出“陳、羅率部及陳光旅的主力(兩個主力團)全部去山東、淮北為適宜……陳羅東進時,擬分布於新老黃河間廣大地區,包括津浦(路)東西、膠濟(路)南北在內。尚昆、小平認為可行。”
12月間,朱德,彭德懷向陳光和羅榮桓下達了命令,要求已到達晉東南附近的685團以蘇魯支隊名義先行入魯。先是首戰韓莊、崔莊,殲滅偽軍王顯臣部800餘人。不久,蘇魯支隊到達湖西與湖西人民武裝起義力量組成的山東抗日義勇隊第2總隊進行合併,並改稱蘇魯豫支隊(支隊的活動範圍還包括河南的夏邑縣)。當時,彭明治任支隊長,吳文玉(吳法憲)任政治委員,支隊的任務是鞏固和發展湖西抗日根據地。
隨後,按照軍委部署,115師師部和686團在陳光和羅榮桓的帶領下,也於12月20日晚從山西西部的靈石縣雙池鎮出發東進。部隊冒著紛紛大雪,越過日軍封鎖的汾河和同蒲路,翻越了白雪皚皚的綿山,到達了晉東南的八路軍總部駐地屯留附近。陳光和羅榮桓與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等在敵後相會,感到分外親切。朱德還特地到115師駐地看望指戰員,給幹部們作了形勢和任務的報告,還應羅榮桓的請求,為115師的《戰士報》題寫了報頭。羅榮桓等去總部匯報工作時,朱總司令留他們吃飯,並親自下夥房,給羅榮桓等人炒了一盤辣椒豬肚,大家高高興興地吃了一頓飯。
就在這時,國民黨為了限製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發展,決定在敵後成立蘇魯和冀察兩個司令部,並無理要求115師歸還第2戰區建製,並要求八路軍在山東的地方部隊統一由蘇魯戰區總司令於學忠(同時兼任第51軍軍長)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