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第一階段,時輪同誌指揮第7、第10、第11三個縱隊,阻擊徐


    州東援之敵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保障主力圍殲碾莊圩地區的黃百韜兵團。


    敵在坦克、飛機支援下拚死猛攻,時輪同誌指揮部隊沉著應戰,堅守陣地,


    血戰十晝夜,圓滿地完成了阻擊任務。


    1949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實施統一整編,時輪同誌任第3野戰軍第


    9兵團司令員,率部南下,與第7兵團組成中突擊集團,參加渡江戰役。4


    月20日晚,中突擊集團首先發起渡江,順利突破敵之江防。沿江之敵紛紛向


    南潰逃。爾後,時輪同誌率領主力日行百裏,晝夜兼程向東疾進,與第 10


    ----------------------- 頁麵 214-----------------------


    兵團封閉了敵南逃通路,經兩晝夜激戰,將逃敵五個軍全殲於郎溪、廣德地


    區。


    緊接著,時輪同誌第9兵團指揮5個軍,會同第10兵團在粟裕同誌統一


    指揮下發起上海戰役。中共中央和華東局要求力爭完整地占領上海,尤其要


    避免使市區遭到炮火破壞。時輪同誌根據上級意圖和要求,先以兩個軍迅速


    楔入高行、高橋,會同在浦西作戰的第10兵團,壓迫市區的敵人向北收縮。


    爾後又指揮另三個軍進入市區,強渡蘇州河,會同第10兵團殲滅了吳淤以南


    的敵軍主力,圓滿地實現了既完整占領上海,又有效地殲滅了敵人主力的戰


    役目的。


    新中國建立後,1950年6月美國發動了侵略朝鮮的戰爭。中國人民組織


    誌願軍進行了聞名中外的抗美援朝戰爭。11月初,時輪同誌被任命為誌願軍


    第9兵團司令員兼政委,率部赴朝作戰,立下了新的戰功。


    第9兵團入朝後,第一仗就獨立擔負朝鮮東線作戰,在長津湖地區求殲


    美國海軍陸戰第1師。美陸戰第1師,是美軍歷史較長、戰鬥力最強的部隊


    之一。而當時我軍裝備很落後,倉促入朝,防寒裝備很差,11月的長津湖地


    區,最低氣溫達—30c左右。但時輪同誌堅決執行中央軍委和誌願軍司令部


    的命令,按時發起戰役,反擊開始的當夜,即將美陸戰第1師全部和美第7


    師一部分割包圍於長津湖地區。苦戰13晝夜,斃傷俘敵1.39萬餘人,給美


    軍該兩師以殲滅性打擊,迫使殘餘美軍撤至三八線以南地區。這一仗,打出


    了國威、軍威。


    1951年春,時輪同誌率部參加了第五次戰役,後被任命為誌願軍副司令


    員,參加指揮了1951年夏秋季防禦作戰和1952年春夏鞏固陣地作戰,直至


    1952年7月奉調回國,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取得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三


    時輪同誌一貫堅持從嚴治軍的原則,重視以毛澤東軍事思想武裝指戰


    員,重視部隊的訓練,重視實戰經驗的總結。他帶部隊、辦學校、搞科研,


    都突出一個“嚴”字,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嚴謹治學。


    在解放戰爭中,時輪同誌任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司令員達兩年之久,對


    這支由地方武裝改為野戰部隊的建設,花費了大量心血。在時輪等同誌的帶


    領下,第10縱隊在解放戰爭中,成長為一支思想好、作風硬、紀律嚴、能攻


    善守的華野主力部隊之一。


    1952年夏,時輪同誌從朝鮮前線回國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步兵學校校


    長。他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和以教學為中心的辦校方針,強調學習馬列主義、


    毛澤東軍事思想,注意總結我軍的作戰經驗。他從嚴治校,嚴格要求,嚴格


    訓練,樹立起良好的學風和校風,為我軍培養出一批深受部隊歡迎的中級指


    揮員和政治工作人員。


    他在軍事科學院工作期間,為發展和繁榮我國軍事科學,作出了卓越貢


    獻。退居二線以後,直至彌留之際,他仍然十分關心我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


    經常找一些同誌座談研究。


    時輪同誌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人民武裝力量的建設,貢獻了畢生的


    精力,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正當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在以江澤


    民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中央軍委的領導下,滿懷豪情地為我國我軍的現代


    化建設而努力奮進的時候,時輪同誌與世長辭了。但是,他堅強的革命精神,


    艱苦樸素、勤奮好學、廉潔奉公、從嚴治軍的作風,將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


    ----------------------- 頁麵 215-----------------------


    學習。


    痛悼我的摯友楊勇同誌


    當我懷著沉痛的心情向楊勇同誌遺體告別的時候,林彬同誌對我說:“你


    又失去了一位知心朋友。”是的,病魔無情地奪走了一位忠誠的共產主義戰


    士,一位馳騁沙場、戰功卓著的良將,也奪走了我的一位患難與共、情同手


    足的摯友。


    我認識楊勇同誌是在1934年,當時我在中央直屬幹部團任政委,他是紅


    三軍團中一名優秀的團政委,我們一起跋涉千山萬水,經過二萬五千裏長征,


    勝利到達陝北。我初次和楊勇同誌共事,是在抗日戰爭後期。 1944年5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任窮回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任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任窮並收藏宋任窮回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