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與時代並進
一氓同誌是一位以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武裝起來、富於哲理的人,是一位
勤於思考、緊跟時代前進的人。他堅信馬克思主義是普遍真理,同時又隨著
客觀世界的變化而不斷發展。他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看問題能由表
及裏,認清本質,大處著眼,抓住關鍵。因此,直到耄耋之年,他始終保持
思想活躍而不僵化。能夠經常提出新鮮問題和精闢見解而不因循守舊。
這種情形,在他認識時代,分析歷史,處理國際關係問題方麵都有鮮明
的表現。
他從哲學的高度,讚揚我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開放路線。他說,
“我以為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否定之否定這個原則,還是有根據的。否
定前者,正是為後者開闢道路,使新的事物前進,並且要求在前進的過程中,
不斷地克服幹擾和障礙,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停滯、因循、復古是消極的。
奮發、改革、前進是輝煌的。”又說,“作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存在,
----------------------- 頁麵 209-----------------------
總得要求發展,要求前進,要求變革。”這一番話,反映了一氓同誌的現實
感和時代精神是很強的。一氓同誌在一次理論務虛會上,以書麵形式係統闡
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堅決批判唯心主義和形上學而發表的宏論,許
多同誌記憶猶新。
一氓同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和處理國際關係和世界共運中的重大
問題,更有建樹。1978年他率領代表團到南斯拉夫作實地考察,排除歷史上
形成的偏見,為實現中南兩黨關係正常化進行了重要的準備,隨後又在中央
領導下為完成這種正常化做了大量實際工作。在他主持日常工作期間,中聯
部向中央提出了一係列政策建議,包括辯證地認識意識形態問題與時代發展
的關係,將其放在適當的位置加以正確對待,堅持求同存異和互相尊重、互
不幹涉內部事務等原則,從而打開了我黨同包括社會黨在內的世界各國政黨
關係的新局麵。
陳雲同誌提出,要不唯書,不唯上,隻唯實。在這方麵,一氓同誌作出
了榜樣。求實堅定信念,無私方能無畏。這也正是數十年來一氓同誌保持言
必行、行必果的大膽潑辣作風之源泉所在。
一氓同誌的徹底革命精神,最後集中地體現在他如何對待自己生後而留
下的感人肺腑的遺言之中:“我的後事從簡。隻稱一個老共產黨人,不要任
何其他稱謂。不開告別會和追悼會。火化後我的骨灰撒在淮陰平原的大地
上。”李一氓同誌的徹底唯物主義的寬廣胸懷、共產主義者的高尚情操和一
個老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將作為我們黨和人民的巨大精神財富而永存。
悼念陳再道同誌
陳再道同誌與世長辭了。我軍這位傑出的戰將,以卓著的戰功、堅強的
黨性、磊落的人格,走完了他光輝的一生。
悼念逝者本來就是哀痛的,何況又是這樣一位同生死、共患難的老戰友。
我們和陳再道同誌相識在紅軍時期的艱難歲月,和他一起經歷過抗日戰爭的
烽火硝煙,解放戰爭的金戈鐵馬,以及和平年代的憂患奮進,深知他的逝世
對我們黨我們軍隊是多麽重大的損失。
在我們人民軍隊的輝煌戰史上,陳再道同誌的英勇善戰是出名的。毛澤
東同誌說他是“一員戰將”,陳毅同誌盛讚“再道之勇”。而這“一員戰將”,
這“再道之勇”,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長期革命戰爭烈火鍛造出來的。
陳再道同誌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殘酷的階級鬥爭現實,使他一心
嚮往革命事業。1926年,他17歲時就參加了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大革
命失敗以後,麵對濃重的白色恐怖和反動派的屠刀,陳再道同誌不但沒有動
搖,反而更加勇猛地參加了1927年9月大別山南麓的秋收暴動,並於同年
11月參加了著名的黃(安)麻(城)起義。起義遭到敵人的血腥鎮壓,有人
對革命前途喪失信心,生怕自己腦殼搬家,悄悄離開了隊伍,甚至投敵叛變,
成了叛徒。可陳再道同誌懷著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與僅存的一部分起義
人員毅然奔向黃肢縣木蘭山地區,堅持武裝鬥爭,是著名的木蘭山七十二名
遊擊英雄戰士之一。1928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條件下,
他隨紅四方麵軍拚殺於鄂豫皖根據地的歷次反“圍剿”鬥爭,馳騁在川陝革
命根據地反“三路圍攻”和反“六路圍攻”等戰役中。他和他指揮的部隊,
攻空山壩,保萬源城,渡嘉陵江,三過雪山草地,歷經無數惡仗、大仗。由
於他驍勇善戰,忠誠於黨的事業,幾年間,從班長、徘長、連長、營長、團
長到師長、軍長,成長為我軍早期的優秀指揮員。
一氓同誌是一位以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武裝起來、富於哲理的人,是一位
勤於思考、緊跟時代前進的人。他堅信馬克思主義是普遍真理,同時又隨著
客觀世界的變化而不斷發展。他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看問題能由表
及裏,認清本質,大處著眼,抓住關鍵。因此,直到耄耋之年,他始終保持
思想活躍而不僵化。能夠經常提出新鮮問題和精闢見解而不因循守舊。
這種情形,在他認識時代,分析歷史,處理國際關係問題方麵都有鮮明
的表現。
他從哲學的高度,讚揚我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開放路線。他說,
“我以為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否定之否定這個原則,還是有根據的。否
定前者,正是為後者開闢道路,使新的事物前進,並且要求在前進的過程中,
不斷地克服幹擾和障礙,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停滯、因循、復古是消極的。
奮發、改革、前進是輝煌的。”又說,“作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存在,
----------------------- 頁麵 209-----------------------
總得要求發展,要求前進,要求變革。”這一番話,反映了一氓同誌的現實
感和時代精神是很強的。一氓同誌在一次理論務虛會上,以書麵形式係統闡
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堅決批判唯心主義和形上學而發表的宏論,許
多同誌記憶猶新。
一氓同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和處理國際關係和世界共運中的重大
問題,更有建樹。1978年他率領代表團到南斯拉夫作實地考察,排除歷史上
形成的偏見,為實現中南兩黨關係正常化進行了重要的準備,隨後又在中央
領導下為完成這種正常化做了大量實際工作。在他主持日常工作期間,中聯
部向中央提出了一係列政策建議,包括辯證地認識意識形態問題與時代發展
的關係,將其放在適當的位置加以正確對待,堅持求同存異和互相尊重、互
不幹涉內部事務等原則,從而打開了我黨同包括社會黨在內的世界各國政黨
關係的新局麵。
陳雲同誌提出,要不唯書,不唯上,隻唯實。在這方麵,一氓同誌作出
了榜樣。求實堅定信念,無私方能無畏。這也正是數十年來一氓同誌保持言
必行、行必果的大膽潑辣作風之源泉所在。
一氓同誌的徹底革命精神,最後集中地體現在他如何對待自己生後而留
下的感人肺腑的遺言之中:“我的後事從簡。隻稱一個老共產黨人,不要任
何其他稱謂。不開告別會和追悼會。火化後我的骨灰撒在淮陰平原的大地
上。”李一氓同誌的徹底唯物主義的寬廣胸懷、共產主義者的高尚情操和一
個老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將作為我們黨和人民的巨大精神財富而永存。
悼念陳再道同誌
陳再道同誌與世長辭了。我軍這位傑出的戰將,以卓著的戰功、堅強的
黨性、磊落的人格,走完了他光輝的一生。
悼念逝者本來就是哀痛的,何況又是這樣一位同生死、共患難的老戰友。
我們和陳再道同誌相識在紅軍時期的艱難歲月,和他一起經歷過抗日戰爭的
烽火硝煙,解放戰爭的金戈鐵馬,以及和平年代的憂患奮進,深知他的逝世
對我們黨我們軍隊是多麽重大的損失。
在我們人民軍隊的輝煌戰史上,陳再道同誌的英勇善戰是出名的。毛澤
東同誌說他是“一員戰將”,陳毅同誌盛讚“再道之勇”。而這“一員戰將”,
這“再道之勇”,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長期革命戰爭烈火鍛造出來的。
陳再道同誌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殘酷的階級鬥爭現實,使他一心
嚮往革命事業。1926年,他17歲時就參加了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大革
命失敗以後,麵對濃重的白色恐怖和反動派的屠刀,陳再道同誌不但沒有動
搖,反而更加勇猛地參加了1927年9月大別山南麓的秋收暴動,並於同年
11月參加了著名的黃(安)麻(城)起義。起義遭到敵人的血腥鎮壓,有人
對革命前途喪失信心,生怕自己腦殼搬家,悄悄離開了隊伍,甚至投敵叛變,
成了叛徒。可陳再道同誌懷著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與僅存的一部分起義
人員毅然奔向黃肢縣木蘭山地區,堅持武裝鬥爭,是著名的木蘭山七十二名
遊擊英雄戰士之一。1928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條件下,
他隨紅四方麵軍拚殺於鄂豫皖根據地的歷次反“圍剿”鬥爭,馳騁在川陝革
命根據地反“三路圍攻”和反“六路圍攻”等戰役中。他和他指揮的部隊,
攻空山壩,保萬源城,渡嘉陵江,三過雪山草地,歷經無數惡仗、大仗。由
於他驍勇善戰,忠誠於黨的事業,幾年間,從班長、徘長、連長、營長、團
長到師長、軍長,成長為我軍早期的優秀指揮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