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號高原最常見的馬棚兼住宿的簡易板房。樹筒劈開的薄板上扭曲的紋路和扭結還清晰可見,周圍盡是馬糞便,屋旁木樁下還有飲馬桶、馬口料袋和鬆解的韁繩套籠等。潮濕的馬糞尿氣味迎麵撲來,我有點澀澀地捏了下鼻子。剛才看見的人呢?我警覺地轉頭四望,遠遠傳來空山鳥語,給這陰冷林間帶來一點活力。令人不解的是,四野無人,孤零一處,小木屋板壁一側竟歪歪斜斜地貼了些“反擊----”“批判-----”之類的標語,雖風雨剝蝕,仍怵目驚心!我跳下馬來,板棚破舊簡陋,地上卻攤了兩張新床單,上麵有些煤球大的斑斑印跡,這是幹什麽?床單上留下的一個柔柔絨毛的幹果引起了我的注意,撿起來一看是個曬幹的野桃,另一張床單角上又不顯眼地出現了一個。
西藏有些野桃是很好吃的,我原先在的部隊就經常有戰士打來解饞。中印邊境東段雅魯藏布江一帶,人說西藏江南好地方,部隊沒有水果,蔬菜供應緊張,這個人倒挺會享受的啊!嗬嗬,這倒可以理解。我順手拈起一個往嘴中一咬,喲,酸酸的,帶著苦澀,幹桃和鮮桃就是不一樣啊!
“這----人呢?”
-
四下張望,寂靜無聲。木屋門未關,我低頭跨進去,陰暗的油毛氈板房裏散發出一股濃烈鬆油氣味,屋頂牆壁上熏得老黑煙垢,“嗬,這可是個老馬號了!”窗前有張小桌,桌上堆著厚厚一摞洗淨的破軍裝,一條攤開的軍褲上還連著針線----這是幹什麽,還開縫補廠嗎?桌腳放著一小瓶英雄牌藍黑墨水,旁邊是一支纏了膠布的破舊鋼筆,這可是個寶貝,西藏兵用來寫家書的!桌上方煙燻得黝黑的柱上吊了兩盞用墨水瓶自製的小煤油燈,一盞高一些,是用來照亮整個屋子的;一盞低一些,嗬嗬,可能是用來桌上看書用的。可是,在當前西藏的條件下,會有什麽書看呢?目光順著桌子溜過去,挨著桌子的牆角堆了幾麻包米和一箱豬肉罐頭,嗬,還是南充產的呢!
靠門邊支著一張木樁鬆條簡易床,薄氈下露著厚厚的鬆毛,上覆一張舊床單,一幅洗得發白的軍被整齊地疊放床頭,軍被上端正地放了一頂單軍帽——這,或許還是個早年復員留藏支邊的老兵呢?!不過,他怎麽會住在這 “大批判----”標語的棚屋裏呢?什麽樣的政治風雨還能飄進這孤遠荒偏破爛簡陋的馬棚屋呢?真是匪夷所思!按說地方文革是不能介入部隊的,可能的解釋是,很早以前這裏曾是地方上的林工駐地,後來部隊移防到此,借用了這間老屋----不管怎麽說,住在這裏,聯想到附近還有部隊,文革的播及廣遠,令人不禁寒慄!
-
我的目光繼續往前尋梭,枕邊有一個熟悉的扁扁小布包,心頭忽一熱,是西藏兵用來緊急集合的“小包袱”!戰場上就是野宿的枕頭,打開了就是最後的衣裝!用一層透明塑料布包得嚴嚴整整,眼前一亮:裏麵還別了副嶄新鮮紅的領章帽徽!現役軍人!?他是附近連隊的嗎?門邊一口圓鍋裏似乎還有熱氣,揭開蓋,不禁大吃一驚:煮的竟是山上挖來的草根野菜,摻的些蠶豆類的馬料!放著整包未開封的大米罐頭,小屋的主人吃的這個?!真是怪事!西藏兵家窮,大多來自四川一些貧苦山區,有些戰士把平時單獨執勤中發放的給養存起來,復員時偷偷帶回去,按說是不允許的,看來這還得查一查!
小屋靠後還有一間大棚,一扇板門半掩著,一股清香的氣味滲過來。我推開門,嗬,竟像個大倉庫——十來副大木架上堆了鼓鼓囊囊的大麻袋,裝的什麽?用手按,硬硬的圓圓的,馬料?不像!清香氣味還在瀰漫----門口地上就是一些斧頭鋸子類的木工具,我滿腹狐疑,這個人到底在這兒幹什麽!?哪個連隊的馬號還安排些這樣的怪差事!?他打架子----他----
傳來了戰馬的噅叫聲,我邁出庫房的後門,一隻野鴿咕咕叫向我踱來,又潑啦啦向林間飛去,這才發現滿頭的桃花,從屋後林地一直壓向一條小河,伸延到台邊地,幾裏方圓是一片野桃林。我看了一下天色,不早了——軍令規定18點前我必須到任,這附近一定有部隊!躍上馬,沒跑多遠,就聽到一陣騾馬嘶鳴,一個光頭軍士出現了。他身子瘦長而顯得單薄,頂多20多歲光景,身上是綴滿補丁的破軍裝,寬闊的前額下嵌了雙晶亮的眼睛。陡然間我覺得哪裏見過,好生麵熟!他沒看見我,神情有點呆癡,下了馬,顧自從吆喝的馬群中一匹騾子背上卸下一隻裝得滿滿的大麻袋,弓著腰,“吭哧哧”地,扛在肩上向小屋庫房走去——又是馬料,果然是連隊飼馬員。
這樣一個庸常鈍智的餵馬軍士不像是個能奏出激揚軍樂的三角琴彈撥手!
-
平台山坡下去就是八連山口營房。馬跑得快,不過5分鍾就到,晚飯在二排吃脫水菜幹糧時,我的任命為連隊指導員的命令也到了。
3. 桃花山口
3. 桃花山口
-
這是1976年4月上旬的一天。就在護覆著邊防軍軍徽的粉紅桃花山口不多高處,4000米雪線上悄然終年覆蓋著神聖無言的潔雪。高原紫色的太陽莊嚴地升起來,把她那慈愛無邊的光芒和暖氣吹向這片邊境的冰冷世界。
上午,連長熊維德領我巡看營區。連隊駐防在德龍雪峰千仞壁穀中x對峙的土倫山廓一帶。遠遠望去,一線哨卡掩隱在一片冰雪薄暮之中,肅穆蕭殺!一段開闊地過去,玉色銀光覆蓋中閃現的帳幕地堡壕溝工事就是x方布防。此刻,敵對的雙方正潛伏刀光劍影,隨時準備迎受戰神的倏然一擊!
西藏有些野桃是很好吃的,我原先在的部隊就經常有戰士打來解饞。中印邊境東段雅魯藏布江一帶,人說西藏江南好地方,部隊沒有水果,蔬菜供應緊張,這個人倒挺會享受的啊!嗬嗬,這倒可以理解。我順手拈起一個往嘴中一咬,喲,酸酸的,帶著苦澀,幹桃和鮮桃就是不一樣啊!
“這----人呢?”
-
四下張望,寂靜無聲。木屋門未關,我低頭跨進去,陰暗的油毛氈板房裏散發出一股濃烈鬆油氣味,屋頂牆壁上熏得老黑煙垢,“嗬,這可是個老馬號了!”窗前有張小桌,桌上堆著厚厚一摞洗淨的破軍裝,一條攤開的軍褲上還連著針線----這是幹什麽,還開縫補廠嗎?桌腳放著一小瓶英雄牌藍黑墨水,旁邊是一支纏了膠布的破舊鋼筆,這可是個寶貝,西藏兵用來寫家書的!桌上方煙燻得黝黑的柱上吊了兩盞用墨水瓶自製的小煤油燈,一盞高一些,是用來照亮整個屋子的;一盞低一些,嗬嗬,可能是用來桌上看書用的。可是,在當前西藏的條件下,會有什麽書看呢?目光順著桌子溜過去,挨著桌子的牆角堆了幾麻包米和一箱豬肉罐頭,嗬,還是南充產的呢!
靠門邊支著一張木樁鬆條簡易床,薄氈下露著厚厚的鬆毛,上覆一張舊床單,一幅洗得發白的軍被整齊地疊放床頭,軍被上端正地放了一頂單軍帽——這,或許還是個早年復員留藏支邊的老兵呢?!不過,他怎麽會住在這 “大批判----”標語的棚屋裏呢?什麽樣的政治風雨還能飄進這孤遠荒偏破爛簡陋的馬棚屋呢?真是匪夷所思!按說地方文革是不能介入部隊的,可能的解釋是,很早以前這裏曾是地方上的林工駐地,後來部隊移防到此,借用了這間老屋----不管怎麽說,住在這裏,聯想到附近還有部隊,文革的播及廣遠,令人不禁寒慄!
-
我的目光繼續往前尋梭,枕邊有一個熟悉的扁扁小布包,心頭忽一熱,是西藏兵用來緊急集合的“小包袱”!戰場上就是野宿的枕頭,打開了就是最後的衣裝!用一層透明塑料布包得嚴嚴整整,眼前一亮:裏麵還別了副嶄新鮮紅的領章帽徽!現役軍人!?他是附近連隊的嗎?門邊一口圓鍋裏似乎還有熱氣,揭開蓋,不禁大吃一驚:煮的竟是山上挖來的草根野菜,摻的些蠶豆類的馬料!放著整包未開封的大米罐頭,小屋的主人吃的這個?!真是怪事!西藏兵家窮,大多來自四川一些貧苦山區,有些戰士把平時單獨執勤中發放的給養存起來,復員時偷偷帶回去,按說是不允許的,看來這還得查一查!
小屋靠後還有一間大棚,一扇板門半掩著,一股清香的氣味滲過來。我推開門,嗬,竟像個大倉庫——十來副大木架上堆了鼓鼓囊囊的大麻袋,裝的什麽?用手按,硬硬的圓圓的,馬料?不像!清香氣味還在瀰漫----門口地上就是一些斧頭鋸子類的木工具,我滿腹狐疑,這個人到底在這兒幹什麽!?哪個連隊的馬號還安排些這樣的怪差事!?他打架子----他----
傳來了戰馬的噅叫聲,我邁出庫房的後門,一隻野鴿咕咕叫向我踱來,又潑啦啦向林間飛去,這才發現滿頭的桃花,從屋後林地一直壓向一條小河,伸延到台邊地,幾裏方圓是一片野桃林。我看了一下天色,不早了——軍令規定18點前我必須到任,這附近一定有部隊!躍上馬,沒跑多遠,就聽到一陣騾馬嘶鳴,一個光頭軍士出現了。他身子瘦長而顯得單薄,頂多20多歲光景,身上是綴滿補丁的破軍裝,寬闊的前額下嵌了雙晶亮的眼睛。陡然間我覺得哪裏見過,好生麵熟!他沒看見我,神情有點呆癡,下了馬,顧自從吆喝的馬群中一匹騾子背上卸下一隻裝得滿滿的大麻袋,弓著腰,“吭哧哧”地,扛在肩上向小屋庫房走去——又是馬料,果然是連隊飼馬員。
這樣一個庸常鈍智的餵馬軍士不像是個能奏出激揚軍樂的三角琴彈撥手!
-
平台山坡下去就是八連山口營房。馬跑得快,不過5分鍾就到,晚飯在二排吃脫水菜幹糧時,我的任命為連隊指導員的命令也到了。
3. 桃花山口
3. 桃花山口
-
這是1976年4月上旬的一天。就在護覆著邊防軍軍徽的粉紅桃花山口不多高處,4000米雪線上悄然終年覆蓋著神聖無言的潔雪。高原紫色的太陽莊嚴地升起來,把她那慈愛無邊的光芒和暖氣吹向這片邊境的冰冷世界。
上午,連長熊維德領我巡看營區。連隊駐防在德龍雪峰千仞壁穀中x對峙的土倫山廓一帶。遠遠望去,一線哨卡掩隱在一片冰雪薄暮之中,肅穆蕭殺!一段開闊地過去,玉色銀光覆蓋中閃現的帳幕地堡壕溝工事就是x方布防。此刻,敵對的雙方正潛伏刀光劍影,隨時準備迎受戰神的倏然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