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天生麗質,性格堅毅,喜好讀書,聰明能幹,多有謀略。皇太極執政時,她就是得力助手。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暴疾而逝。是時,孝莊方三十二歲,她施展謀略,爭取各方支持,終於使其子福臨繼位。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病逝,由玄燁繼位,她又精心撫育培養玄燁,授以治國方略,指導處理各種政務,終使康熙成為中國歷史上很有作為的一代君主。康熙二十六年九月,孝莊因病辭世,享年七十五歲。但孝莊死後三十八年方才葬於清東陵風水牆之外的昭西陵。
肅親王豪格
愛新覺羅豪格生於1609年,死於1648年,母葉赫那拉氏。
皇太極共有十一個兒子,豪格是皇長子,但他一生並不順利,備受挫折。其一生重挫有四次:第一次,崇德元年(1636)被降爵;第二次,崇德八年(1643)與皇位失之交臂;第三次,順治元年(1644)被廢爵號,貶為庶人;第四次,順治五年(1648),多爾袞坐豪格徇隱部將冒功、及擢用罪人揚善之弟吉賽,係豪格於獄,因此殞命。
肅親王豪格的府邸現為北京市政府辦公所在地,原有建築至今保存完好。
禮親王代善
愛新覺羅代善,生於1583年8月19日,卒於1648年11月25日,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次子。
在努爾哈赤的諸子中,代善是最長壽的。在宮廷傾軋中,代善也是相當幸運的,盡管他身歷多次內部爭鬥,總是有驚無險,一直活到清入關後的第五年(1648),六十六歲時壽終正寢。幹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
在努爾哈赤諸子中,代善係族還是最顯赫的一支。在他的八個兒子中,有三人被封為親王,二人被封為郡王。在清朝世襲罔替的八大“鐵帽子王”中,代善祖孫三代就占了三個。
代善家族墳位於香山附近的門頭村,是現存的重要王墳遺蹟。
範文程
範文程(1597-1666),字憲鬥,號輝,遼東瀋陽衛(今瀋陽市)人。範文程出身於明朝官宦之家,是宋朝名臣範仲淹的後裔。其自幼聰明好學,精通經史。天命三年(公元1618年),努爾哈赤攻陷撫順,範文程“仗劍謁軍門”,自願投效,參加後金政權。太宗時,為主要謀士之一。
清世祖福臨定鼎北京,範文程提出了一係列措施,以安人心。由於他功勞卓著,順治九年授議政大臣,先後晉少保兼太子太保﹑太傅兼太子太師。範文程歷事四朝,對清朝政權的建立和發展,多有貢獻。
卒後葬於懷柔紅螺山,清聖祖玄燁親寫祭文悼念,立碑紀績,諡文肅,禦書祠額曰“元輔高風”。
洪承疇
洪承疇(1593-1665),福建南安人,字彥演,號亨九。洪承疇自幼聰明好學,思緒敏捷,深受老師喜愛。老師寫了“家駒千裏,國石萬鈞”的評語,讚揚洪承疇年少就胸懷大誌。崇禎三年,洪承疇遷延綬巡撫,鎮壓農民起義軍。崇禎十四年,洪承疇授命率十三萬軍隊出山海關駐鎮寧遠。後洪承疇兵敗鬆山被俘。崇禎以為其殉節而死,慟哭輟朝,賜祭九壇。當時洪承疇已降清,後屢受重用。洪承疇對清朝的政權建設、穩定社會秩序提出了一係列措施,做出了一定貢獻。
康熙四年二月十七日,洪承疇病逝,終年七十三歲,葬於北京西直門外八裏莊。
洪承疇宅在地安門東大街南鑼鼓巷五十九號,宅門在現方磚廠東口路北,現僅存北房三間,其他的均已改建。
肅親王豪格
愛新覺羅豪格生於1609年,死於1648年,母葉赫那拉氏。
皇太極共有十一個兒子,豪格是皇長子,但他一生並不順利,備受挫折。其一生重挫有四次:第一次,崇德元年(1636)被降爵;第二次,崇德八年(1643)與皇位失之交臂;第三次,順治元年(1644)被廢爵號,貶為庶人;第四次,順治五年(1648),多爾袞坐豪格徇隱部將冒功、及擢用罪人揚善之弟吉賽,係豪格於獄,因此殞命。
肅親王豪格的府邸現為北京市政府辦公所在地,原有建築至今保存完好。
禮親王代善
愛新覺羅代善,生於1583年8月19日,卒於1648年11月25日,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次子。
在努爾哈赤的諸子中,代善是最長壽的。在宮廷傾軋中,代善也是相當幸運的,盡管他身歷多次內部爭鬥,總是有驚無險,一直活到清入關後的第五年(1648),六十六歲時壽終正寢。幹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
在努爾哈赤諸子中,代善係族還是最顯赫的一支。在他的八個兒子中,有三人被封為親王,二人被封為郡王。在清朝世襲罔替的八大“鐵帽子王”中,代善祖孫三代就占了三個。
代善家族墳位於香山附近的門頭村,是現存的重要王墳遺蹟。
範文程
範文程(1597-1666),字憲鬥,號輝,遼東瀋陽衛(今瀋陽市)人。範文程出身於明朝官宦之家,是宋朝名臣範仲淹的後裔。其自幼聰明好學,精通經史。天命三年(公元1618年),努爾哈赤攻陷撫順,範文程“仗劍謁軍門”,自願投效,參加後金政權。太宗時,為主要謀士之一。
清世祖福臨定鼎北京,範文程提出了一係列措施,以安人心。由於他功勞卓著,順治九年授議政大臣,先後晉少保兼太子太保﹑太傅兼太子太師。範文程歷事四朝,對清朝政權的建立和發展,多有貢獻。
卒後葬於懷柔紅螺山,清聖祖玄燁親寫祭文悼念,立碑紀績,諡文肅,禦書祠額曰“元輔高風”。
洪承疇
洪承疇(1593-1665),福建南安人,字彥演,號亨九。洪承疇自幼聰明好學,思緒敏捷,深受老師喜愛。老師寫了“家駒千裏,國石萬鈞”的評語,讚揚洪承疇年少就胸懷大誌。崇禎三年,洪承疇遷延綬巡撫,鎮壓農民起義軍。崇禎十四年,洪承疇授命率十三萬軍隊出山海關駐鎮寧遠。後洪承疇兵敗鬆山被俘。崇禎以為其殉節而死,慟哭輟朝,賜祭九壇。當時洪承疇已降清,後屢受重用。洪承疇對清朝的政權建設、穩定社會秩序提出了一係列措施,做出了一定貢獻。
康熙四年二月十七日,洪承疇病逝,終年七十三歲,葬於北京西直門外八裏莊。
洪承疇宅在地安門東大街南鑼鼓巷五十九號,宅門在現方磚廠東口路北,現僅存北房三間,其他的均已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