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英國天文學家洛基爾研究後宣布:站在巨石陣中心望去,93 號石正指向


    5 月6 日和8 月8 日日落的位置,而91 號石則指向2 月5 日和11 月8 日日


    出的位置,他推論:巨石陣標明了一種一年分八個節氣的曆法。


    60 年代,牛津大學霍金斯教授用電腦推演了全部石頭所連的20700 根直


    線的意義,最後認定,這群石頭竟然是一台推演天文曆法的“計算機”,它


    以日月的光照作為流動的原件,與石柱的投影搭配,恰好組成了一組極其簡


    便而且極其可靠的曆法推演程序,柱與柱之間的連線與穿過召門的月光,構


    成了曆法上某一時刻的標記,而透過石窗與石門的日月之光又能準確無誤地


    表示日食、月食。


    使人迷惑不解的是:5000 年前英倫三島的原始人類,怎麽知道用這樣粗


    陋的石塊,來完成現代天文台用精密的計算機才能完成的任務?


    石列、石棚和八陣圖


    在法國布列塔尼半島上,有著名的卡納克石列,數量集中,約3000 塊,


    平均排列,延伸3 公裏之遙,其時代距今4000 年左右。


    在愛爾蘭東岸,有著名的紐格蘭吉石棚,長約19 米,內高約6 米,下為


    墓室,約建於公元前4 世紀。冬至時,初升的太陽光穿過石棚走廊,可直射


    到石棚盡頭。


    在衣索比亞的古代首都阿可蘇姆遺址上,屹立著十幾根四棱形的巨大


    石柱,每根高達35 米,重量達二三百噸,都是用整塊花崗岩雕刻製成的。


    在黎巴嫩巴爾別克小村,有一個原始部落的神殿遺址,神殿外圍城牆的


    三塊巨石,估計都超過1000 噸,另一塊被稱為“南方巨石”的巨石,長20.8


    米,寬、高各超過4 米,重達1200 噸以上,僅這一塊石塊,就可造三幢高5


    層,正麵寬6 米,深12 米的公寓大樓,牆厚可達30 厘米。那些石器時代的


    古人怎樣開採、搬運這個龐然大物的?


    中國三峽淺灘上的“八陣圖”,也是耐人尋味的。在千餘米長,數百米


    寬的淺灘上,石岩散亂,漫不可辨。一旦登高俯瞰,則八八六十四壘,星羅


    棋布,排列森嚴,中間的方陣為中軍,四周有“天、地、風、雲、龍、虎、


    鳥、蛇”八陣,陣後設24 隊遊騎,相傳為諸葛亮教演兵法的場所。


    石球和風動石


    最叫人驚訝的是南美洲的石球。這些石球是1930 年,聯合果品公司的地


    界標定人在哥斯大黎加的森林和沼澤地帶發現的。球麵圓整光滑,曲率處處


    一樣,直徑從幾厘米到幾米不等,小的重幾磅,大的重13.5 噸,總計有數百


    個之多,球麵上還鏤刻著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梯形等縱橫交錯的幾何圖


    案,疏密有致,宛如夜空的星星,又像某種神秘的巨人拋置的玩具。


    一般認為,這是2000 年前印第安人的作品。他們有加工如此堅硬的花崗


    岩的工具嗎?沒有。他們有把如此堅硬的花崗岩加工成標準球體的技術嗎?


    沒有。附近沒有花崗岩;他們有從遙遠的地方把這樣笨重的石球運送到這裏


    來的能力嗎?似乎也沒有。


    最神秘的是它的用途,有人認為它是“星際模型”的教具。但在遙遠的


    衣不蔽體、食不裹腹的古代,是誰製作了這些教具,又向誰傳授高深莫測、


    浩渺無垠的宇宙知識呢?


    在我國福建南隅的東山島上,有一塊上大下小的巨石,長寬高都將近5


    米,重約200 多噸,座落在一塊臥地磐石上,接觸麵不到一二尺見方,海風


    吹來,微微晃動,仿佛是一個懸空的搖籃,人們看見它搖搖欲墜的樣子,膽


    戰心驚,然而它卻穩如泰山。


    1918 年2 月13 日,東山島發生了一次7.5 級的地震,山


    崩地裂,屋毀人亡,風動石卻安然無恙。日寇侵華時,曾用鋼繩套住巨


    石,開動軍艦,企圖把它拉倒,然而也是枉費心機,正如明朝詩人程朝京詠


    嘆的:


    萬夫欲舉移不動,


    天風撼之動不休。


    人們說:這是造山運動的傑作,之所以搖而不倒,是因為重心低和相貼


    麵小的緣故。但是,石大底小,搖搖晃晃,重心偏低而又不斷轉移,何低之


    有?況且接觸麵小,更容易放置不穩。


    當然,200 噸的巨石,終非人力所為,大自然在茫茫大海之上,製造了


    這樣一個靈動的奇蹟,是不是在表示一種永恆的召喚呢?


    雙塔山和會飛的石頭


    從著名的承德避暑山莊向西行10 公裏,就有一道南北向綿延的山脊,山


    脊之上,矗立著兩根粗大的紅色岩柱,倚天拔地,一南一北,比肩兀立,尤


    如用紅磚砌成的南北雙塔,這就是有名的雙塔山。幹隆皇帝曾賦詩讚嘆:


    東峙奇峰若雙塔,


    天成勝景自洪荒。


    由於地質作用,形成這種地貌也並非十分奇特,雙塔山奇就奇在,在這


    淩空出世的山頂上,確有兩座真正的磚塔,北塔塔小,看不清,南塔由下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找文明遺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章誌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章誌彪並收藏尋找文明遺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