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王列在長長的名冊上,刻在印鑑和錢幣上,這使得我們懷疑,我們的


    笑聲裏是不是流露出由於無知而造成的淺薄!


    事實上,在加科貝,在巴拉多斯汀,發現的燧石加工場,估計至少有三


    四萬年的歷史;在沙尼達洞窯中發現的成人骨骸,據碳14 測定,他們竟生活


    在45000 年前。


    蘇美爾人的天文非常發達,他們的天文台測得月球的自轉值,和今天的


    觀察結果相差不到0.4 秒。


    阿卡德畫版中的星星和我們今天的描繪是一樣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這些星星周圍都有大大小小的行星,蘇美爾人缺乏我們今天的觀天技術,他


    們是如何知道一個恆星周圍會有行星的呢?在他們的圖畫中,人的頭上頂著


    星星,有的則乘坐在帶有翅膀的球上,還有一張圖畫使人立即聯想到原子的


    模型,許多球一個接一個地排成一圈,並且交錯地放射著光芒。在庫容吉克


    山上,人們發現一道計算題,該題的答


    案按照我們的寫法是:195,955,200,000,000,一個15 位數的天文


    數字,將近200 萬億,原始的蘇美爾人要這麽大的數字幹什麽?同時的文明


    古國埃及,在向神祈禱時,才提出一個慷慨的7 位數,即100 萬的數字;而


    西方文化的祖先——希臘人,即使在文明鼎盛時期,也從來沒有超過10000


    的數,超過這個數就被簡單地稱為“無限”。


    史前飛行器


    在印度古代的史詩中,曾多次寫到有關天上來的“噴火車”的景況。


    一部史詩中這樣寫道:


    “從遠方捲來一陣塵土,天撼地動,最後,太陽神出現了,他乘坐一輛


    噴火的天車,用其巨大的輪停泊在地上,天車的周圍都是眼睛,下麵有會爬


    行的輪子。


    在那人身後,我看到一輛火輪車,每個輪子滿是眼睛,輪子上是一個寶


    座,車的四周是一團火。”


    應該注意的是:


    這兩段描述中都提到了“眼睛”二字,那一定是舷窗之類的東西,可惜


    的是,在沒有現代化交通工具的古代印度,“舷窗”這個詞不可能產生,可


    能產生的隻能是有關“眼睛”的聯想。


    他們還很詳盡地介紹了這些飛行器升空及飛行的原理,這和幾千年後才


    發現、才使用的種種發動機原理,非常相近,書中寫道:


    船的力量來源於船中央的大鐵箱,船頭和船尾各有一個管道接受“力”,


    如果想要起飛,就把“力”輸入向下伸出的八根管道中,下活閥打開,上活


    閥悶死,“氣流”猛然噴出,船就上升,船上升後,下活閥關閉二分之一,


    船就浮行於空中,如果“氣”進入尾部的管道,船就前進。


    有的還這樣描述一輛“飛天馬車”的質地和工作原理:


    它們由輕質材料製成,而且無比堅固。機體內部設有裝水銀和鐵製加熱


    裝置的機器,飛船就依靠這水銀產生渦旋的力量,乘坐該馬車的人,可在空


    中飛向遙遠的地方..


    我們知道,這裏所說的“水銀”並不是現在意義上的水銀,也許是一種


    我們還有所不知的液態金屬元素,它也許可以經過化學作用或者加熱,而產


    生巨大的能量。


    古人的知識是非常有限的,他們樸素的思想根本無法領悟高深的科學理


    論,但是,他們最原始、最純樸的直觀,也許能為我們解開許許多多的世界


    之謎,提供最直接的線索。


    在史詩《摩嗬婆羅多》中,不隻講述了許多飛行器飛行的原理,甚至還


    介紹了如何拍攝敵機照片,如何消滅對方飛行器的方法。


    古人決不憑空臆造,他們想像的空間非常有限,在《大榫傳》中有這樣


    一段對話,現代人看了也不得不大吃一驚。


    羅摩說:“這輛絕妙的飛車動得好像不一樣了。”


    威悉夏拉:“飛車已經離開地球,來到中央世界了。”


    悉達:“怎麽,白天都能看到..星環嗎?”


    羅摩:“妙極了!果真是星環,但是,由於距離太遠我們白天看不見,


    因為我們的眼睛被陽光弄模糊了,現在由於飛車升高,避開了太陽。”


    這種景觀,在今天,也隻是太空人們才能觀看到的,我們不得不懷疑古


    印度人了,他們,是不是由於某種超自然力量的幫助,確乎到達了在20 世紀


    還隻有太空人才能達到的高度。


    摩亨佐達羅


    摩亨佐達羅是印度河流域的一座古城遺址,1922 年,它被考古學家發掘


    出來。


    距今5000 年的歷史滄桑,並未掩蓋古址文明的光輝。在這座古城裏,街


    道排列整齊,十字交叉,排成棋盤形狀,街區內許多小巷又劃分為許多小方


    格,這顯然是有嚴密的規劃的。


    城內的建築全部用磚砌成,而且和現代的砌磚技術完全一樣,遠遠超出


    了當時人們用泥土築城的水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找文明遺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章誌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章誌彪並收藏尋找文明遺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