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我綁架了一艘航空母艦 作者:就值一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級給我們的時間是三天!我們必須保證要拖住航空母艦三天!大家有沒有信心完成任務?”
“有!”
我聽到的是齊刷刷地一陣怒吼!我看到兩個客人也是麵紅耳赤地扯著喉嚨在喊!
“現在請海軍研究所的兩位專家介紹一下為執行這次任務我艇的設備改裝情況和背負的特種設備的性能和用處!然後大家討論一下我們突破航空母艦編隊強大反潛網的具體方案!”
李項研究員站了起來,扶了扶他那碩大的眼鏡,準備說話。
“報告!”
門外有人高聲報告。我一聽,就知道是機要員的聲音。
我起身接過機要員手中的電報,打開一看,上麵寫著:
敵已上鉤,鷹已出動,按計劃行動!”
第五章不暴露通信的難題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孫子》
訴我你在哪裏,還不能讓我找到你在哪裏。這是不是世界上最荒誕的要求?
200*年4月18日12:30
潛艇的作戰指揮中心。
周圍艙壁上,是一排排的電子屏幕。各個部門的人員全都麵壁而坐。在左邊新改裝的一個監控平台前,兩位海軍研究員正在緊張地調試著他們的設備。
我的潛艇後背上背著的那根粗大管子,就是由這裏進行控製的。耳邊不由響起了李項研究員的介紹。
“這根管子叫無人潛水器,英文縮寫uuv,也有人叫他水下機器人。”
李項一口軟綿綿的江浙口音,聽到耳朵裏舒服極了。
“從上個世紀80~90年代,由於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uuv已經實現了跨越性地進步。很多人肯定記得66年美國curv水下機器人與‘阿爾文’有人深潛器一起在西班牙沿海將失落的氫彈從856米的大洋深處打撈上來的經典案例。而今天,這一切都顯得太過平常了!目前,世界上下潛深度最大的uuv是日本的‘海溝’號,那是日本為了探索距離我們現在位置不遠的馬裏亞納海溝而用了6年時間研製的。他的最大下潛深度達到10000米!”
軍官會議室裏傳出驚訝地噓聲。
“日本人用的水下機器人的學名叫‘帶纜自由航行式水下機器人’,他帶有5個水下電視攝影頭,用光纖連接、傳送控製信號和電視圖象。由於不存在誘導噪音的影響,光纖製導的水下機器人可靠性很高,而且定位精度很好。但是,他所背著的那根長長的光纖臍帶纜也給他的應用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李研究員打開了一張掛圖。
“大家請看!這就是我們潛艇背負的這根管子。他是一個複合型的大型uuv係統。他的組成有5部分。1、控製台和聲納站。這些已經改裝到你們潛艇上,顯示屏和控製外設在你們的作戰指揮室裏。2、動力箱。電源是用你們潛艇的儲備電力。3、收放係統。就是大家看到的連接潛艇和這個係統的支架。4、中繼器。就是大家看到的係統圓柱體的外殼,他的裏麵存放著兩台水下機器人。5、uuv水下機器人。我們的係統裏使用兩台uuv。個頭小一點的,是和日本的類似的帶纜自由航行式;個頭較大的是我們的無纜自主式水下機器人,他的下潛深度是6000米!”會議室裏又是一片喧譁。
“大家不必吃驚。其實,這種技術我們上個世紀90年代末就掌握了。當時tv報導了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所和俄羅斯聯合研製的無纜自主水下機器人在太平洋上下潛到了6000米的深度。這是96年的事情。當時大家都被大規模的對台軍事演習給吸引住了,沒有引起大家的關注!而恰恰就是這個新聞吸引了我們的腫艇長!”
大家的目光向我看了過來!
“我記得當時鍾華同誌還是一名副艇長!”李項研究員接著說。“當他拿著海軍的介紹信來到我們研究所,邀請我們和他一起到瀋陽研究uuv改裝背負到核潛艇上的可行性的時候。他給我們介紹的用途是用核潛艇開發研究大洋的深洋環境和海洋地貌!我當時就有點懷疑,這些事好象是國土資源部和海洋研究院的事情嗎,怎麽海軍開始不務正業了!”大家哄堂大笑。
“這就是我們的uuv的具體情況。可是,到底他在你們的行動中能起什麽作用,我可是到現在還是一頭霧水!這就要靠鍾艇長的運籌帷幄了!”
“艇長!聲納信號!”
突然,聲納業務長的報告把我的回憶一下子打斷了。
“報告方位,辨別性質!”我命令。
指揮室一下子安靜了下來。甚至可以聽到主機停止工作後空調器發出的“絲絲”的微弱聲響。
“是我們的艦隊!有167、有137!他們倆的聲音最響!這哥倆打嗝、噴嚏我都能分辨清楚!”聲納業務長興奮地報告著,末了還加了一句俏皮話!
“乒!——啪!”
突然,我們的潛艇外殼上響起了好象冰雹打在汽車車頂的聲音。那是我們的艦隊在使用主動聲納搜索我們。
“撲通”……“蓬蓬”
水中還傳來不規則地輕微爆炸聲。那是我們的反潛直升機在投放反潛聲納浮標。他自己攜帶少量的炸藥,靠爆炸發出聲波探測。當然,他的壽命是一次性的。
“有!”
我聽到的是齊刷刷地一陣怒吼!我看到兩個客人也是麵紅耳赤地扯著喉嚨在喊!
“現在請海軍研究所的兩位專家介紹一下為執行這次任務我艇的設備改裝情況和背負的特種設備的性能和用處!然後大家討論一下我們突破航空母艦編隊強大反潛網的具體方案!”
李項研究員站了起來,扶了扶他那碩大的眼鏡,準備說話。
“報告!”
門外有人高聲報告。我一聽,就知道是機要員的聲音。
我起身接過機要員手中的電報,打開一看,上麵寫著:
敵已上鉤,鷹已出動,按計劃行動!”
第五章不暴露通信的難題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孫子》
訴我你在哪裏,還不能讓我找到你在哪裏。這是不是世界上最荒誕的要求?
200*年4月18日12:30
潛艇的作戰指揮中心。
周圍艙壁上,是一排排的電子屏幕。各個部門的人員全都麵壁而坐。在左邊新改裝的一個監控平台前,兩位海軍研究員正在緊張地調試著他們的設備。
我的潛艇後背上背著的那根粗大管子,就是由這裏進行控製的。耳邊不由響起了李項研究員的介紹。
“這根管子叫無人潛水器,英文縮寫uuv,也有人叫他水下機器人。”
李項一口軟綿綿的江浙口音,聽到耳朵裏舒服極了。
“從上個世紀80~90年代,由於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uuv已經實現了跨越性地進步。很多人肯定記得66年美國curv水下機器人與‘阿爾文’有人深潛器一起在西班牙沿海將失落的氫彈從856米的大洋深處打撈上來的經典案例。而今天,這一切都顯得太過平常了!目前,世界上下潛深度最大的uuv是日本的‘海溝’號,那是日本為了探索距離我們現在位置不遠的馬裏亞納海溝而用了6年時間研製的。他的最大下潛深度達到10000米!”
軍官會議室裏傳出驚訝地噓聲。
“日本人用的水下機器人的學名叫‘帶纜自由航行式水下機器人’,他帶有5個水下電視攝影頭,用光纖連接、傳送控製信號和電視圖象。由於不存在誘導噪音的影響,光纖製導的水下機器人可靠性很高,而且定位精度很好。但是,他所背著的那根長長的光纖臍帶纜也給他的應用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李研究員打開了一張掛圖。
“大家請看!這就是我們潛艇背負的這根管子。他是一個複合型的大型uuv係統。他的組成有5部分。1、控製台和聲納站。這些已經改裝到你們潛艇上,顯示屏和控製外設在你們的作戰指揮室裏。2、動力箱。電源是用你們潛艇的儲備電力。3、收放係統。就是大家看到的連接潛艇和這個係統的支架。4、中繼器。就是大家看到的係統圓柱體的外殼,他的裏麵存放著兩台水下機器人。5、uuv水下機器人。我們的係統裏使用兩台uuv。個頭小一點的,是和日本的類似的帶纜自由航行式;個頭較大的是我們的無纜自主式水下機器人,他的下潛深度是6000米!”會議室裏又是一片喧譁。
“大家不必吃驚。其實,這種技術我們上個世紀90年代末就掌握了。當時tv報導了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所和俄羅斯聯合研製的無纜自主水下機器人在太平洋上下潛到了6000米的深度。這是96年的事情。當時大家都被大規模的對台軍事演習給吸引住了,沒有引起大家的關注!而恰恰就是這個新聞吸引了我們的腫艇長!”
大家的目光向我看了過來!
“我記得當時鍾華同誌還是一名副艇長!”李項研究員接著說。“當他拿著海軍的介紹信來到我們研究所,邀請我們和他一起到瀋陽研究uuv改裝背負到核潛艇上的可行性的時候。他給我們介紹的用途是用核潛艇開發研究大洋的深洋環境和海洋地貌!我當時就有點懷疑,這些事好象是國土資源部和海洋研究院的事情嗎,怎麽海軍開始不務正業了!”大家哄堂大笑。
“這就是我們的uuv的具體情況。可是,到底他在你們的行動中能起什麽作用,我可是到現在還是一頭霧水!這就要靠鍾艇長的運籌帷幄了!”
“艇長!聲納信號!”
突然,聲納業務長的報告把我的回憶一下子打斷了。
“報告方位,辨別性質!”我命令。
指揮室一下子安靜了下來。甚至可以聽到主機停止工作後空調器發出的“絲絲”的微弱聲響。
“是我們的艦隊!有167、有137!他們倆的聲音最響!這哥倆打嗝、噴嚏我都能分辨清楚!”聲納業務長興奮地報告著,末了還加了一句俏皮話!
“乒!——啪!”
突然,我們的潛艇外殼上響起了好象冰雹打在汽車車頂的聲音。那是我們的艦隊在使用主動聲納搜索我們。
“撲通”……“蓬蓬”
水中還傳來不規則地輕微爆炸聲。那是我們的反潛直升機在投放反潛聲納浮標。他自己攜帶少量的炸藥,靠爆炸發出聲波探測。當然,他的壽命是一次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