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蘇德戰爭 1941-1945 作者:[英]艾伯特·西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政治方麵說,這次炸彈爆炸事件,向德國的盟友證實了它們早已清楚的事,那就是德國必敗無疑。謀殺事件和隨之而來的清洗,從根本上動搖了德國陸軍。德國陸軍領導層失去了德國公眾和野戰部隊對它的極大尊重和信任。自從中央集團軍群慘敗以來,關於謀反的密談早已廣泛流傳,而此刻人們不僅聽到了這些傳聞,而且信以為真。在陸軍內部,軍事領導人和國家社會主義督導官之間常常發生磨擦和互不信任的情況,因此後者更加密切注視指揮官們的行動。因他們自己人投寄的匿名揭發信致使指揮官下獄或者降為士兵的事例時常發生。最高統帥部和軍事組織就這樣被內部的傾軋損害著肌體,而且是在德軍在法國已被擊敗,以及整個中央集團軍群在東線瀕於崩潰這樣一個戰爭最危急的時刻。此外,希特勒還突然撤了蔡茨勒的職。雖然據人們所知,他與這次密謀事件毫無牽連,但他的上司卻認為他應該對最高統帥部和參謀總部的罪行負責。前段時期,蔡茨勒生病,爾後又因失寵而離職。他讓位給前機動部隊總監古德裏安。古德裏安並不比蔡茨勒更勝任參謀總長的職務,不過希特勒已把參謀總長的職位降到一個辦事員的水平,就是在總司令與各個集團軍群司令官之間充當中間人和話務員。參謀總長再也沒有絲毫的權威和自主權了。
古德裏安到臘斯登堡發現,陸軍總部的參謀總部各辦公室幾乎空無一人。蔡茨勒已經離去。豪辛格和施蒂夫被罷官。許多部門的負責人被蓋世太保突然搞掉。陸軍總部所屬的一部分已從東普魯士遷回到總部舊址柏林市郊措森。古德裏安毫不畏縮,正象他的前任蔡茨勒一樣,鼓起勁頭開始幹起來,盡管元首前不久絕對禁止他擅自發布任何命令。古德裏安同莫德爾和弗裏斯納似乎很快就出現了分歧。弗裏斯納仍迫切要求撤出愛沙尼亞,莫德爾想將魏斯的第2集團軍從布勒斯特地區撤出,並將預備隊集中在維斯拉河的西岸,以便以攻為守地掩護他暴露的兩翼。古德裏安墮入了元首虛構的幻境,他揚言說,隻要從羅馬尼亞調二三個師,局勢就可恢復。7月24日,希特勒命令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堅守陣地,並命令弗裏斯納與舍爾納對調職務。舍爾納是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官,而且還是國家社會主義製度的忠實信徒。為了安慰弗裏斯納,他被晉升為上將,並被調到一個所謂寂靜而無戰事的戰區。
這時,蘇軍最高統帥部命令羅利索夫斯基的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和科涅夫的第1烏克蘭方麵軍,在華沙兩邊到維斯洛卡河口這一寬為一百三十英裏的正麵上,向西進發渡過維斯拉河。維斯拉河雖然是一條寬約二百碼的大河,但有些地方水深至多六英尺,與蘇軍曾經渡過的國內許多河流相比,它隻是一個小小的障礙。7月28、29兩日,第1烏克蘭方麵軍所屬的戈爾多夫的第3近衛集團軍、普霍夫的第13集團軍和卡圖科夫的第1近衛坦克集團軍一抵達維斯拉河,便開始用五十噸的重型舟橋,以及十六噸普通較輕型的門橋渡河。起初,第1烏克蘭方麵軍由於抵抗輕微而進展很快,在河西約二十五英裏的縱深處建立了橋頭堡。但在8月10日,巴爾克的第4裝甲集團軍得到從東南方向上的第1裝甲集團軍調來的三個裝甲師的增援,便對這個橋頭堡進行反擊,將蘇軍擊退好幾英裏,暫時控製了局勢。科涅夫的第1烏克蘭方麵軍此時已感兵力不足。
北麵的拉濟耶夫斯基的第2坦克集團軍,仍在華沙近郊普拉加,並正設法通過鐵路橋進入華沙市內。這時華沙舉行了8月1日起義。駐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對蘇聯存有戒心,它有理由懷疑蘇聯解放波蘭的用心,因此它支持並指揮一個稱作國民軍的波蘭愛國地下軍。國內這支愛國的軍隊截獲了第4裝甲集團軍發出的無線電報,了解到德軍打算撤退到維斯拉河以西,之後,該軍舉行了起義,力圖搶在蘇軍前麵奪取華沙,以便趕走德軍,並向蘇聯表明它才是蘇聯必須與之打交道的波蘭真正軍事、政治力量。正如蘇聯所報導的,這次起義安排在波蘭流亡政府總理米科拉伊契克訪問莫斯科期間,可能正是為了加強他在克裏姆林宮談判中的地位。蘇聯政府埋怨說,它在起義開始以後才得到這次起義的通知。這種埋怨不是沒有道理的。不過,蘇軍最高統帥部本身早已空投了傳單,鼓動被蘭人民拿起武器反對德軍,而且7月29日莫斯科電台也是這樣號召華沙人民的,這也是事實。但是,蘇聯的意圖卻是,這樣一種起義應該完全從屬於共產黨和蘇聯的利益而不能由一個得到英國支持的民族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流亡組織來指揮。這個組織象反對德國一樣,也瘋狂地反共、反蘇,因為波蘭人在過去的四年中,無淪在德國法西斯統治下,還是在蘇聯共產黨的手下都留遭到極其野蠻的對待。蘇聯政府一向是有深謀遠慮的,它早就組建和訓練了一個波蘭集團軍,由派遣的蘇聯軍官和政工人員進行監視,並施以適當的教育。該集團軍在波蘭舊軍隊的一位軍官貝爾林統率之下,將肩負兩大任務;一是給波蘭本土徵集的那支為蘇聯事業而戰的新部隊輸送骨幹;二是給波蘭共產黨傀儡政權(莫斯科打算將它建在盧布林以對付倫敦的流亡政府)提供必要的公開警察支援。蘇聯政府這樣做的目的是想給人一種假象,即解放了的波蘭是由波蘭人而不是實際上由俄國人統治的。貝爾林集團軍的士兵,是從監獄、戰俘營和集中營徵集來的。由於蘇聯有不少被囚禁的外國人,因而捷克斯洛伐克軍隊和波羅的海國家的軍隊,也是如法炮製的。
古德裏安到臘斯登堡發現,陸軍總部的參謀總部各辦公室幾乎空無一人。蔡茨勒已經離去。豪辛格和施蒂夫被罷官。許多部門的負責人被蓋世太保突然搞掉。陸軍總部所屬的一部分已從東普魯士遷回到總部舊址柏林市郊措森。古德裏安毫不畏縮,正象他的前任蔡茨勒一樣,鼓起勁頭開始幹起來,盡管元首前不久絕對禁止他擅自發布任何命令。古德裏安同莫德爾和弗裏斯納似乎很快就出現了分歧。弗裏斯納仍迫切要求撤出愛沙尼亞,莫德爾想將魏斯的第2集團軍從布勒斯特地區撤出,並將預備隊集中在維斯拉河的西岸,以便以攻為守地掩護他暴露的兩翼。古德裏安墮入了元首虛構的幻境,他揚言說,隻要從羅馬尼亞調二三個師,局勢就可恢復。7月24日,希特勒命令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堅守陣地,並命令弗裏斯納與舍爾納對調職務。舍爾納是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官,而且還是國家社會主義製度的忠實信徒。為了安慰弗裏斯納,他被晉升為上將,並被調到一個所謂寂靜而無戰事的戰區。
這時,蘇軍最高統帥部命令羅利索夫斯基的第1白俄羅斯方麵軍和科涅夫的第1烏克蘭方麵軍,在華沙兩邊到維斯洛卡河口這一寬為一百三十英裏的正麵上,向西進發渡過維斯拉河。維斯拉河雖然是一條寬約二百碼的大河,但有些地方水深至多六英尺,與蘇軍曾經渡過的國內許多河流相比,它隻是一個小小的障礙。7月28、29兩日,第1烏克蘭方麵軍所屬的戈爾多夫的第3近衛集團軍、普霍夫的第13集團軍和卡圖科夫的第1近衛坦克集團軍一抵達維斯拉河,便開始用五十噸的重型舟橋,以及十六噸普通較輕型的門橋渡河。起初,第1烏克蘭方麵軍由於抵抗輕微而進展很快,在河西約二十五英裏的縱深處建立了橋頭堡。但在8月10日,巴爾克的第4裝甲集團軍得到從東南方向上的第1裝甲集團軍調來的三個裝甲師的增援,便對這個橋頭堡進行反擊,將蘇軍擊退好幾英裏,暫時控製了局勢。科涅夫的第1烏克蘭方麵軍此時已感兵力不足。
北麵的拉濟耶夫斯基的第2坦克集團軍,仍在華沙近郊普拉加,並正設法通過鐵路橋進入華沙市內。這時華沙舉行了8月1日起義。駐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對蘇聯存有戒心,它有理由懷疑蘇聯解放波蘭的用心,因此它支持並指揮一個稱作國民軍的波蘭愛國地下軍。國內這支愛國的軍隊截獲了第4裝甲集團軍發出的無線電報,了解到德軍打算撤退到維斯拉河以西,之後,該軍舉行了起義,力圖搶在蘇軍前麵奪取華沙,以便趕走德軍,並向蘇聯表明它才是蘇聯必須與之打交道的波蘭真正軍事、政治力量。正如蘇聯所報導的,這次起義安排在波蘭流亡政府總理米科拉伊契克訪問莫斯科期間,可能正是為了加強他在克裏姆林宮談判中的地位。蘇聯政府埋怨說,它在起義開始以後才得到這次起義的通知。這種埋怨不是沒有道理的。不過,蘇軍最高統帥部本身早已空投了傳單,鼓動被蘭人民拿起武器反對德軍,而且7月29日莫斯科電台也是這樣號召華沙人民的,這也是事實。但是,蘇聯的意圖卻是,這樣一種起義應該完全從屬於共產黨和蘇聯的利益而不能由一個得到英國支持的民族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流亡組織來指揮。這個組織象反對德國一樣,也瘋狂地反共、反蘇,因為波蘭人在過去的四年中,無淪在德國法西斯統治下,還是在蘇聯共產黨的手下都留遭到極其野蠻的對待。蘇聯政府一向是有深謀遠慮的,它早就組建和訓練了一個波蘭集團軍,由派遣的蘇聯軍官和政工人員進行監視,並施以適當的教育。該集團軍在波蘭舊軍隊的一位軍官貝爾林統率之下,將肩負兩大任務;一是給波蘭本土徵集的那支為蘇聯事業而戰的新部隊輸送骨幹;二是給波蘭共產黨傀儡政權(莫斯科打算將它建在盧布林以對付倫敦的流亡政府)提供必要的公開警察支援。蘇聯政府這樣做的目的是想給人一種假象,即解放了的波蘭是由波蘭人而不是實際上由俄國人統治的。貝爾林集團軍的士兵,是從監獄、戰俘營和集中營徵集來的。由於蘇聯有不少被囚禁的外國人,因而捷克斯洛伐克軍隊和波羅的海國家的軍隊,也是如法炮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