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道光皇帝,後人大約隻記得關於他的兩件事:
第一件事,道光是個衣著“儉樸”的皇帝,甚至到了“異裝癖”的程度。
一般來說,皇帝龍袍稍微髒一點就不再穿了,因為龍袍是不能洗的,那個時候洗衣服要用棒子打,若是打龍袍就成了打真龍天子,這可使不得。
可道光不在乎,衣裝方麵極盡儉樸之能事,龍袍穿了就洗,洗完接著穿。
他不穿龍袍的時候,就非穿打補丁的衣服和褲子不可,以示勤儉節約,其迷戀程度有點像如今的“異裝癖”。用他自己的話來講,這叫節儉。但他可能不知道,他衣服上的每一個補丁都需要五兩銀子來“製造”,因為他的補丁都是運到蘇州打的,蘇工手藝最好,工費自然高,而且還有來回的“快遞費”。
第二件事,他在任期間,即1842年打輸了第一次鴉片戰爭,被迫簽了幾個辱國的條約,譬如《中英南京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
香港被割,閉關鎖國之門大開,中國被開放了。
順便一提,美國人與法國人的條約可不是打來的,而是借英國人的光“嚇”出來的。原來,道光一見英國人這麽厲害,以為同為白種人的美國人和法國人也是一樣的強悍,因此就乖乖地在中美、中法條約上簽字了事。
但是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位老兄連賣老祖宗的基業都沒賣利落,他與美國人簽的《中美望廈條約》裏有一條“十二年期滿雙方可協商修約”的規定(所有貿易及海麵各款恐不無稍有變通之處,應俟十二年後,兩國派員公平酌辦——《中美望廈條約》),給列強留下了無盡的遐思,也給自己留下了無盡的後患。
到了1854年左右的時候,靠向中國和印度倒騰鴉片發了橫財的大毒梟英國,覺得《南京條約》已經不能滿足自己在中國擴大業務的需要了,一時間不知道怎麽再找清國皇帝要點好處,驀然回首,突然發現了《中美望廈條約》裏的“十二年修約”條文。
剛好《南京條約》已經簽了十二年。於是,英國大使理直氣壯地找到了鹹豐,並質問他:你為什麽厚此薄彼,美國人能十二年期滿修約,我大英帝國為什麽不可以?我也要修約!
英國的要求讓鹹豐覺得自尊很受傷,他十分氣憤地告訴來使:我是不會跟你們修約的!
鹹豐之所以會這麽跩,主要是因為他完全不清楚當時的天下大勢,還一直以為大清國世界第一,不知道科技這個玩意兒已經改變了整個時代,以為英國最多隻是在大清屁股後麵多追了幾步而已。至於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那隻是一次巧合,勝敗乃兵家常事也。
鹹豐的態度讓英國人氣急敗壞,英國來使對鹹豐說,既然你不給一個痛快話,那我們就隻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談崩了之後,英國人很快做好了開戰的一切準備,士兵、彈藥都很充足,但他們還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開戰的理由。
3、不要臉的俄國人
1856年發生了兩件事情——與英國人有關的“亞羅號事件”、與法國人有關的“馬神甫事件”。至於事件真相如何,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兩件事給英法找到了師出有名的直接藉口。
1856年底,英法聯軍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聯軍從廣州出發,勢如破竹,一路北上,秒殺清軍火力最強的天津大沽炮台,於1860年在北京遠郊通州八裏橋擊潰清軍最後一支精銳之後,直逼紫禁城下!
雖然清朝有死節之臣,也有忠勇之兵,可是弓箭長矛確實打不過步槍大炮,平均下來,打死一名英法聯軍士兵需要犧牲五百名清軍,這仗還怎麽打!譬如北京通州八裏橋發生的那一場“激烈戰鬥”,清軍死傷超過一千二百人,法軍死了三人,英軍死了兩人,足見差距之大。
這樣的戰局讓鹹豐皇帝失去了抵抗的信心,他也顧不得在圓明園享樂了,匆匆給臣民們交代了一聲:我要北狩熱河了!之後便專心思考“北狩”時應該帶哪幾位愛妃同行之類的“高深”問題去了。
也就是說鹹豐在國家處於危急存亡的關頭,藉口北上熱河打獵,實則自己跑路了。
這熱河也就是如今河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交界地帶,其省會就是今天大家都知道的一個地方——承德,一個夏天避暑的好地方。
於是鹹豐帶著愛妃杏貞,一路惶惶逃到了熱河。
一個月後,英法聯軍攻下了北京城。
在北京,聯軍燒殺搶掠,無所不為。值得一提的是,原本英法聯軍並不知道圓明園在哪兒,後來在一群中國人的帶領下,才闖進了這個天下聞名的皇家花園,上演了“火燒圓明園”的一幕。據說,這群毫無羞恥地給聯軍帶路的中國人,其為首的竟是晚清大思想家龔自珍的兒子龔橙!
戰爭不是遊戲,國都丟掉了,度假村圓明園也被燒了,實為奇恥大辱。實力不如人的鹹豐決定低頭認輸。他找到弟弟恭親王奕說:你去跟該死的英國人和法國人說,隻要他們願意停戰,我願意跟他們重新修約!
奕不負鹹豐厚望,在跟英國人、法國人又簽了幾個不平等的賣國條約之後,英法聯軍終於不打了。
第一件事,道光是個衣著“儉樸”的皇帝,甚至到了“異裝癖”的程度。
一般來說,皇帝龍袍稍微髒一點就不再穿了,因為龍袍是不能洗的,那個時候洗衣服要用棒子打,若是打龍袍就成了打真龍天子,這可使不得。
可道光不在乎,衣裝方麵極盡儉樸之能事,龍袍穿了就洗,洗完接著穿。
他不穿龍袍的時候,就非穿打補丁的衣服和褲子不可,以示勤儉節約,其迷戀程度有點像如今的“異裝癖”。用他自己的話來講,這叫節儉。但他可能不知道,他衣服上的每一個補丁都需要五兩銀子來“製造”,因為他的補丁都是運到蘇州打的,蘇工手藝最好,工費自然高,而且還有來回的“快遞費”。
第二件事,他在任期間,即1842年打輸了第一次鴉片戰爭,被迫簽了幾個辱國的條約,譬如《中英南京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
香港被割,閉關鎖國之門大開,中國被開放了。
順便一提,美國人與法國人的條約可不是打來的,而是借英國人的光“嚇”出來的。原來,道光一見英國人這麽厲害,以為同為白種人的美國人和法國人也是一樣的強悍,因此就乖乖地在中美、中法條約上簽字了事。
但是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位老兄連賣老祖宗的基業都沒賣利落,他與美國人簽的《中美望廈條約》裏有一條“十二年期滿雙方可協商修約”的規定(所有貿易及海麵各款恐不無稍有變通之處,應俟十二年後,兩國派員公平酌辦——《中美望廈條約》),給列強留下了無盡的遐思,也給自己留下了無盡的後患。
到了1854年左右的時候,靠向中國和印度倒騰鴉片發了橫財的大毒梟英國,覺得《南京條約》已經不能滿足自己在中國擴大業務的需要了,一時間不知道怎麽再找清國皇帝要點好處,驀然回首,突然發現了《中美望廈條約》裏的“十二年修約”條文。
剛好《南京條約》已經簽了十二年。於是,英國大使理直氣壯地找到了鹹豐,並質問他:你為什麽厚此薄彼,美國人能十二年期滿修約,我大英帝國為什麽不可以?我也要修約!
英國的要求讓鹹豐覺得自尊很受傷,他十分氣憤地告訴來使:我是不會跟你們修約的!
鹹豐之所以會這麽跩,主要是因為他完全不清楚當時的天下大勢,還一直以為大清國世界第一,不知道科技這個玩意兒已經改變了整個時代,以為英國最多隻是在大清屁股後麵多追了幾步而已。至於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那隻是一次巧合,勝敗乃兵家常事也。
鹹豐的態度讓英國人氣急敗壞,英國來使對鹹豐說,既然你不給一個痛快話,那我們就隻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談崩了之後,英國人很快做好了開戰的一切準備,士兵、彈藥都很充足,但他們還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開戰的理由。
3、不要臉的俄國人
1856年發生了兩件事情——與英國人有關的“亞羅號事件”、與法國人有關的“馬神甫事件”。至於事件真相如何,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兩件事給英法找到了師出有名的直接藉口。
1856年底,英法聯軍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聯軍從廣州出發,勢如破竹,一路北上,秒殺清軍火力最強的天津大沽炮台,於1860年在北京遠郊通州八裏橋擊潰清軍最後一支精銳之後,直逼紫禁城下!
雖然清朝有死節之臣,也有忠勇之兵,可是弓箭長矛確實打不過步槍大炮,平均下來,打死一名英法聯軍士兵需要犧牲五百名清軍,這仗還怎麽打!譬如北京通州八裏橋發生的那一場“激烈戰鬥”,清軍死傷超過一千二百人,法軍死了三人,英軍死了兩人,足見差距之大。
這樣的戰局讓鹹豐皇帝失去了抵抗的信心,他也顧不得在圓明園享樂了,匆匆給臣民們交代了一聲:我要北狩熱河了!之後便專心思考“北狩”時應該帶哪幾位愛妃同行之類的“高深”問題去了。
也就是說鹹豐在國家處於危急存亡的關頭,藉口北上熱河打獵,實則自己跑路了。
這熱河也就是如今河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交界地帶,其省會就是今天大家都知道的一個地方——承德,一個夏天避暑的好地方。
於是鹹豐帶著愛妃杏貞,一路惶惶逃到了熱河。
一個月後,英法聯軍攻下了北京城。
在北京,聯軍燒殺搶掠,無所不為。值得一提的是,原本英法聯軍並不知道圓明園在哪兒,後來在一群中國人的帶領下,才闖進了這個天下聞名的皇家花園,上演了“火燒圓明園”的一幕。據說,這群毫無羞恥地給聯軍帶路的中國人,其為首的竟是晚清大思想家龔自珍的兒子龔橙!
戰爭不是遊戲,國都丟掉了,度假村圓明園也被燒了,實為奇恥大辱。實力不如人的鹹豐決定低頭認輸。他找到弟弟恭親王奕說:你去跟該死的英國人和法國人說,隻要他們願意停戰,我願意跟他們重新修約!
奕不負鹹豐厚望,在跟英國人、法國人又簽了幾個不平等的賣國條約之後,英法聯軍終於不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