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黑色軍團:希姆萊與黨衛隊 作者:麥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裝黨衛隊首先是當攻擊部隊的尖兵,擔任德國入侵其他國家的先頭部隊。
“消滅敵人和視死如歸”是武裝黨衛隊為實現希特勒稱霸世界的野心而確立的最高難則。 他們在作戰中,宛狂至極,亡命衝殺,成 為軍人愚頑盡忠、盲目犧牲的一個無比慘烈的縮影。
武裝黨衛隊兇殘無比!
武裝黨衛隊對戰爭的狂熱,從戰場上歇斯底裏的發泄,轉而又投入到對戰俘的滅絕人性的摧殘和屠殺。他們在戰場上抓到俘虜後不送交所屬司令部,不進行任何審訊,而是在對其殘忍地瘋狂報復之後進行就地槍決,從而把戰爭的惡果擴大到極限。把人類自相殘殺的歷史推到了顛峰。
1941年4月初,希姆萊又建立了一支武裝黨衛隊內的武裝黨衛隊,這是專供他本人搞政治鬥爭派用場的私人部隊,用來監視部隊的一切行動。
黨衛隊保安處十萬名人員的影子部隊,時刻監視著德國國民和被占領區的人民群眾的思想動態。這些影子部隊來自機關、廠礦、企業、農村、學校……他們監視周圍的每一個人,任何一點一滴對他們有用的情況,都被收集起來,上報給柏林的黨衛隊保安處。
黨衛隊還領導一支由蓋世太保(秘密警察的代號)、保安警察和風紀警察所組成的龐大的督察機構。據1944年的統計,僅警察機構的人數就高達四十三萬人。但實際的人數究竟是多少,根本無法統計。
黨衛隊是一個由狂熱的空想家和傷天害理的統治者所組成、受一種魔鬼般意誌所驅使、鐵板一塊的組織。首先在納粹黨內。然後在德國,繼而在歐洲,形成了黨衛隊之目的完整機構。他們逐漸攝取了第三帝國的一切權柄。他們的黑手伸向黨、政、軍、財經、文化各個部門,形成了黨衛隊之國。
他們是阿迫夫·希待勒在德國和歐洲的真正統治者。
集中營是黨衛隊之國的模式。
“黨衛隊的成員,既有罪犯,也有理想主義者;既有笨蛋,也有博才多學的博士。”這是德裔美籍新聞記者卡爾·歐·佩特爾在1954年的看法。但不論是罪犯,還是理想主義者,不論是笨蛋,還是博才多學的博士,他們所幹的一切,都是在迫使八千萬德國國民屈從於一個統一的中央意誌,即阿道夫·希特勒的領袖意誌,也隻能有一個世界觀,即納粹黨的世界觀。
德國人從上學開始就要牢牢記住“元首原則”。所謂“元首原則”通俗一點的解釋就是絕對服眾領袖的一切旨意。不管是國家的公務人員,還是黨員,大家所追求的是實現元首的政治計劃,建立他多年幻想的幹年帝國,優化種族,實現世界殖民化。
這是一條堅定不移的原則,任何反對它的人,都被視為“國家的敵人”,納粹黨員和黨衛隊員也不例外。用希姆萊的話說:“誰要是不忠於元首,哪怕隻是一個想法,也要被開除,而且要當心從活人的世界消失掉!”
對於納粹黨員和黨衛隊員都如此嚴厲,對於其他人物以至平民百姓的監督和懲治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四節 帝國的“長刀之夜”
黨衛隊血洗衝鋒隊 希特勒殺害他的老友、 衝鋒隊參謀長羅姆 將軍諜血 博士喪命 黨衛隊公報私仇 大搜捕、大屠殺
希特勒的領導藝術之一是:在他的親密的政治夥伴之間經常變換政治權力的中心,以防止權力過分集中於某一人而出現勁敵。一切大權由他獨攬,不允許出現任何限製他獨斷專行的政治組織和法律機構。
然而,恩期待·羅姆卻對希特勒的獨裁統治構成了威脅。
在希特勒的眼裏,衝鋒隊主要是一個政治宣傳工具。然而,羅姆及其衝鋒隊的領袖們卻要把他們的隊伍搞成真正的軍隊,並配以足夠的武器。這使希特勒很不舒服。羅姆指揮著一支四百五十萬人的大軍,從數量上就是國防軍的五倍。即使這樣,他仍不滿足,還想擴大勢力和占據東部邊防部隊中的有職有權的領導位置。尤其是他還要求控製國防軍在東部地區的軍火庫。
羅姆的無理要求,觸怒了國防軍的將軍們。他們和希特勒同樣感到羅姆和衝鋒隊是他們的心腹大患!
1934年2月28日,希特勒為了緩和國防軍與衝鋒隊針鋒相對的局麵,出麵做調解。不料,會議剛剛結束,羅姆便大罵希特勒“言而無倍,少說也得去休假。”還聲稱“希特勒不願一起幹,我們就撒開他來幹!”
這話被漢諾瓦衝鋒隊副總指揮維克多·盧策報告了希特勒。之後,他又寫信給當時正在布勞思費爾斯進行野營訓練的馮·萊希瑙少將,提醒他警惕羅姆的新的反國防軍運動。
盧策並不知道,萊希聯將軍在接到他的信之前,就跟黨衛隊的領袖們有過接觸,商討了解決羅姆的一係列措施。
當時,秘密警察處處長兼黨衛隊保安處處長職務的萊因哈德·海德裏希,決心消滅羅姆及整個衝鋒隊領導集團。
黨衛隊領袖希姆萊最初還有些猶豫,認為消滅了羅姆,將使黨衛隊和衝鋒隊結下怨仇,將來伯是水無寧日。但同時他也感到,沒有戈林就無法掌握秘密警察,不消滅羅媳就不能同戈林結成同盟。因為身為普魯士總理的赫爾曼·戈林,最害伯羅姆。羅姆以其在各地任警察局長的衝鋒隊成員和各級地方政府首腦身邊擔任顧問的衝鋒隊員,時刻威脅著戈林在普魯士內政部的權力,同時堵塞著他擔任國防軍統帥的道路。
“消滅敵人和視死如歸”是武裝黨衛隊為實現希特勒稱霸世界的野心而確立的最高難則。 他們在作戰中,宛狂至極,亡命衝殺,成 為軍人愚頑盡忠、盲目犧牲的一個無比慘烈的縮影。
武裝黨衛隊兇殘無比!
武裝黨衛隊對戰爭的狂熱,從戰場上歇斯底裏的發泄,轉而又投入到對戰俘的滅絕人性的摧殘和屠殺。他們在戰場上抓到俘虜後不送交所屬司令部,不進行任何審訊,而是在對其殘忍地瘋狂報復之後進行就地槍決,從而把戰爭的惡果擴大到極限。把人類自相殘殺的歷史推到了顛峰。
1941年4月初,希姆萊又建立了一支武裝黨衛隊內的武裝黨衛隊,這是專供他本人搞政治鬥爭派用場的私人部隊,用來監視部隊的一切行動。
黨衛隊保安處十萬名人員的影子部隊,時刻監視著德國國民和被占領區的人民群眾的思想動態。這些影子部隊來自機關、廠礦、企業、農村、學校……他們監視周圍的每一個人,任何一點一滴對他們有用的情況,都被收集起來,上報給柏林的黨衛隊保安處。
黨衛隊還領導一支由蓋世太保(秘密警察的代號)、保安警察和風紀警察所組成的龐大的督察機構。據1944年的統計,僅警察機構的人數就高達四十三萬人。但實際的人數究竟是多少,根本無法統計。
黨衛隊是一個由狂熱的空想家和傷天害理的統治者所組成、受一種魔鬼般意誌所驅使、鐵板一塊的組織。首先在納粹黨內。然後在德國,繼而在歐洲,形成了黨衛隊之目的完整機構。他們逐漸攝取了第三帝國的一切權柄。他們的黑手伸向黨、政、軍、財經、文化各個部門,形成了黨衛隊之國。
他們是阿迫夫·希待勒在德國和歐洲的真正統治者。
集中營是黨衛隊之國的模式。
“黨衛隊的成員,既有罪犯,也有理想主義者;既有笨蛋,也有博才多學的博士。”這是德裔美籍新聞記者卡爾·歐·佩特爾在1954年的看法。但不論是罪犯,還是理想主義者,不論是笨蛋,還是博才多學的博士,他們所幹的一切,都是在迫使八千萬德國國民屈從於一個統一的中央意誌,即阿道夫·希特勒的領袖意誌,也隻能有一個世界觀,即納粹黨的世界觀。
德國人從上學開始就要牢牢記住“元首原則”。所謂“元首原則”通俗一點的解釋就是絕對服眾領袖的一切旨意。不管是國家的公務人員,還是黨員,大家所追求的是實現元首的政治計劃,建立他多年幻想的幹年帝國,優化種族,實現世界殖民化。
這是一條堅定不移的原則,任何反對它的人,都被視為“國家的敵人”,納粹黨員和黨衛隊員也不例外。用希姆萊的話說:“誰要是不忠於元首,哪怕隻是一個想法,也要被開除,而且要當心從活人的世界消失掉!”
對於納粹黨員和黨衛隊員都如此嚴厲,對於其他人物以至平民百姓的監督和懲治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四節 帝國的“長刀之夜”
黨衛隊血洗衝鋒隊 希特勒殺害他的老友、 衝鋒隊參謀長羅姆 將軍諜血 博士喪命 黨衛隊公報私仇 大搜捕、大屠殺
希特勒的領導藝術之一是:在他的親密的政治夥伴之間經常變換政治權力的中心,以防止權力過分集中於某一人而出現勁敵。一切大權由他獨攬,不允許出現任何限製他獨斷專行的政治組織和法律機構。
然而,恩期待·羅姆卻對希特勒的獨裁統治構成了威脅。
在希特勒的眼裏,衝鋒隊主要是一個政治宣傳工具。然而,羅姆及其衝鋒隊的領袖們卻要把他們的隊伍搞成真正的軍隊,並配以足夠的武器。這使希特勒很不舒服。羅姆指揮著一支四百五十萬人的大軍,從數量上就是國防軍的五倍。即使這樣,他仍不滿足,還想擴大勢力和占據東部邊防部隊中的有職有權的領導位置。尤其是他還要求控製國防軍在東部地區的軍火庫。
羅姆的無理要求,觸怒了國防軍的將軍們。他們和希特勒同樣感到羅姆和衝鋒隊是他們的心腹大患!
1934年2月28日,希特勒為了緩和國防軍與衝鋒隊針鋒相對的局麵,出麵做調解。不料,會議剛剛結束,羅姆便大罵希特勒“言而無倍,少說也得去休假。”還聲稱“希特勒不願一起幹,我們就撒開他來幹!”
這話被漢諾瓦衝鋒隊副總指揮維克多·盧策報告了希特勒。之後,他又寫信給當時正在布勞思費爾斯進行野營訓練的馮·萊希瑙少將,提醒他警惕羅姆的新的反國防軍運動。
盧策並不知道,萊希聯將軍在接到他的信之前,就跟黨衛隊的領袖們有過接觸,商討了解決羅姆的一係列措施。
當時,秘密警察處處長兼黨衛隊保安處處長職務的萊因哈德·海德裏希,決心消滅羅姆及整個衝鋒隊領導集團。
黨衛隊領袖希姆萊最初還有些猶豫,認為消滅了羅姆,將使黨衛隊和衝鋒隊結下怨仇,將來伯是水無寧日。但同時他也感到,沒有戈林就無法掌握秘密警察,不消滅羅媳就不能同戈林結成同盟。因為身為普魯士總理的赫爾曼·戈林,最害伯羅姆。羅姆以其在各地任警察局長的衝鋒隊成員和各級地方政府首腦身邊擔任顧問的衝鋒隊員,時刻威脅著戈林在普魯士內政部的權力,同時堵塞著他擔任國防軍統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