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位天才的演奏家此刻已經失去了她那位最忠實的聽眾,元帝毫不客氣地冷嘲熱諷:
“堂堂昭儀,竟然如此狼狽!平日裏說得多好聽啊!什麽比翼雙飛、同生共死,一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這倒真應了那句老話了: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傅昭儀這時候的臉色才由慘白變為通紅,那不是精神煥發,而是羞愧難當!
元帝挽起馮媛的柔臂:
“婕妤今日立下大功,朕要好好犒勞犒勞你!擺駕,回宮!”
這天晚上,元帝抖擻精神,結結實實地犒勞了馮婕妤一頓。具體情景我們不得而知,但據當夜值班的宮女們說,寢殿裏的響動一夜未停,陛下好像在練習口技,獅子老虎狗熊野豬,各種猛獸的嗥叫聲音都被他模仿遍了。而那位在悍熊麵前麵不改色心不跳的女英雄,好像一直在求饒,顫巍巍的嬌喘聲也很有節奏地響了一夜。
從那一夜起,馮媛的地位就起了重大的變化,首先是被鄭重告知,每天,特別是太陽落山前後,必須隨時作好迎接聖駕的充分準備,未經許可不得擅離職守,以免聖上撲空;其次是奉命在不需要或不方便接駕的日子裏,抓緊時間對她的兒子劉興進行有關的禮儀教育,以便在適當的時候接受封王的詔命;至於馮捷好本身的深造,也被列入了議事日程,正在學習作為一位“昭儀”所必需掌握的知識。
一切準備停當之後,元帝子息中的第二位王爺產生了,劉興被封為信都王。而按照當時定下的規矩,信都王的生母,鬥獸英雌馮媛也從婕妤的位置上升了一級,成為大漢歷史上的第二位昭儀。
馮昭儀的榮升,對於傅昭儀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這位天籟苑主的演奏機會明顯減少,元帝似乎有棄文習武的傾向,對她的“仙音妙藝”似乎不再感到有當初那種特殊的樂趣,而幾乎每夜都要到馮昭儀那裏去討教鬥獸搏熊的膽氣與技巧,而且經常親自扮演猛獸的角色,與鬥獸英雌一比高低,結局當然可以預料,那曾經令悍熊卻步的英雌卻每每難敵聖威,一陣一陣地望風披靡。從她那裏得到滿足的元帝,當真自以為雄風大振,頗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但是,對於王政君來說,馮昭儀的受寵,卻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至少可以分散傅昭儀的注意力,轉移她的仇視與敵對。三個女人之間,開始形成一種互相排斥而又互相牽製的微妙關係,這是一種三角關係,而根據物理學的原理,三角形的結構是最不容易打破的。
趁著兩位昭儀各顯手段去爭奪元帝的空隙,王政君獲得了難得的機會,她可以定下心來培養兒子劉驁好讓他的太子地位更加穩固。
這本來是順理成章、手拿把攥的事,但萬萬沒想到,劉驁是個扶不起的太子,是塊上不得台麵的狗肉。短短幾年中,竟接連出了幾樁毛病,惹惱了本來沉醉於溫柔鄉中的元帝,重新想起曾經許諾過博昭儀的廢立之事,劉騖的太於地位受到了嚴重的動搖,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其實,劉騖的不招元帝待見,並不全是由於傅汕音受寵的關係,就他本身的所作所為來看.即使是依照當時的道德標準,也很難歸入“少年才俊”之列。《漢書·成帝紀》中說他“壯好經書,寬博謹慎”,“善修容儀”,還說他像孔老夫子那樣“升車正立,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意思是說他乘車外出的時候,很注意自己的舉上。扶著車橫杆端端正正地站著,不東張西望,不用急促的命令催促馭手,也不親自指揮怎麽走,以免幹擾馭手的駕駛。而在他當了皇帝臨朝的時候,更是擺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尊嚴若神,可謂穆穆天子之容也。”又說他博覽古今,用博大胸懷虛心接受臣下的批評,使得“公卿稱職,奏議可述,遭世承平,上下和睦。”照班氏父子的意思,劉驁簡直是一位“有道的明君”了。但是作者要提醒大家注意,班氏父子和劉驁是親戚關係,班彪的姑姑、班固的姑奶奶是劉驁的小老婆,在劉驁的後宮裏也作到婕妤的地步。成帝紀的執筆者班彪,得管劉驁叫一聲姑爹呢!在班彪的筆下,當然得為姑爹多寫點優點,少提點毛病。但作者把一部漢書翻得稀爛,除了上麵引述的那些空泛的讚美之詞外,能作為劉驁的“先進事跡”的,大概也隻有一件事,那就是劉驁的“不敢絕馳道”。
馳道是怎麽回事呢?據考證,馳道是貫通長安城南北的中心大街,全長十華裏,幅寬五十米。馳道中央七米寬的路麵,是供皇帝專用的禦道,任何人不得任意跨越(也就是“絕”),更不得在馳道中央行走。這倒有點像今天馬路上的隔離墩,起到禁止橫穿馬路的作用,不過馳道的管理可要比隔離墩嚴厲得多,根據《漢令·乙》的規定,“騎乘車馬行‘馳道’中,已論者沒入車馬被縣”,“諸使有《製》,得行馳道中,著行旁道,無得行馳道中央三丈(漢製三丈,即今七米)。”
對於馳道的這種嚴格管理,當然是為了保證皇帝的絕對安全,因此,除了皇帝他老人家之外,別說普通老百姓了,就是王公大臣,甚至太子、公主,也不敢輕易違反規定。劉騖當太子的時候,有一度住在桂宮,正巧趕上元帝有事急召他,他出了龍樓門,不敢橫越馳道直接去未央宮見駕,而是一路奔西,繞到直城門,那裏是十字路口,允許橫過,他從這裏過了馳道,又返過頭直奔作室門,才進了未央宮。元帝怪他動作太慢,他就一五一十把馳道隔阻的事情一奏,元帝這才轉怒為喜,龍顏“大悅”,並下令從今以後,太子可以破例橫穿馳道。
“堂堂昭儀,竟然如此狼狽!平日裏說得多好聽啊!什麽比翼雙飛、同生共死,一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這倒真應了那句老話了: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傅昭儀這時候的臉色才由慘白變為通紅,那不是精神煥發,而是羞愧難當!
元帝挽起馮媛的柔臂:
“婕妤今日立下大功,朕要好好犒勞犒勞你!擺駕,回宮!”
這天晚上,元帝抖擻精神,結結實實地犒勞了馮婕妤一頓。具體情景我們不得而知,但據當夜值班的宮女們說,寢殿裏的響動一夜未停,陛下好像在練習口技,獅子老虎狗熊野豬,各種猛獸的嗥叫聲音都被他模仿遍了。而那位在悍熊麵前麵不改色心不跳的女英雄,好像一直在求饒,顫巍巍的嬌喘聲也很有節奏地響了一夜。
從那一夜起,馮媛的地位就起了重大的變化,首先是被鄭重告知,每天,特別是太陽落山前後,必須隨時作好迎接聖駕的充分準備,未經許可不得擅離職守,以免聖上撲空;其次是奉命在不需要或不方便接駕的日子裏,抓緊時間對她的兒子劉興進行有關的禮儀教育,以便在適當的時候接受封王的詔命;至於馮捷好本身的深造,也被列入了議事日程,正在學習作為一位“昭儀”所必需掌握的知識。
一切準備停當之後,元帝子息中的第二位王爺產生了,劉興被封為信都王。而按照當時定下的規矩,信都王的生母,鬥獸英雌馮媛也從婕妤的位置上升了一級,成為大漢歷史上的第二位昭儀。
馮昭儀的榮升,對於傅昭儀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這位天籟苑主的演奏機會明顯減少,元帝似乎有棄文習武的傾向,對她的“仙音妙藝”似乎不再感到有當初那種特殊的樂趣,而幾乎每夜都要到馮昭儀那裏去討教鬥獸搏熊的膽氣與技巧,而且經常親自扮演猛獸的角色,與鬥獸英雌一比高低,結局當然可以預料,那曾經令悍熊卻步的英雌卻每每難敵聖威,一陣一陣地望風披靡。從她那裏得到滿足的元帝,當真自以為雄風大振,頗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但是,對於王政君來說,馮昭儀的受寵,卻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至少可以分散傅昭儀的注意力,轉移她的仇視與敵對。三個女人之間,開始形成一種互相排斥而又互相牽製的微妙關係,這是一種三角關係,而根據物理學的原理,三角形的結構是最不容易打破的。
趁著兩位昭儀各顯手段去爭奪元帝的空隙,王政君獲得了難得的機會,她可以定下心來培養兒子劉驁好讓他的太子地位更加穩固。
這本來是順理成章、手拿把攥的事,但萬萬沒想到,劉驁是個扶不起的太子,是塊上不得台麵的狗肉。短短幾年中,竟接連出了幾樁毛病,惹惱了本來沉醉於溫柔鄉中的元帝,重新想起曾經許諾過博昭儀的廢立之事,劉騖的太於地位受到了嚴重的動搖,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其實,劉騖的不招元帝待見,並不全是由於傅汕音受寵的關係,就他本身的所作所為來看.即使是依照當時的道德標準,也很難歸入“少年才俊”之列。《漢書·成帝紀》中說他“壯好經書,寬博謹慎”,“善修容儀”,還說他像孔老夫子那樣“升車正立,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意思是說他乘車外出的時候,很注意自己的舉上。扶著車橫杆端端正正地站著,不東張西望,不用急促的命令催促馭手,也不親自指揮怎麽走,以免幹擾馭手的駕駛。而在他當了皇帝臨朝的時候,更是擺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尊嚴若神,可謂穆穆天子之容也。”又說他博覽古今,用博大胸懷虛心接受臣下的批評,使得“公卿稱職,奏議可述,遭世承平,上下和睦。”照班氏父子的意思,劉驁簡直是一位“有道的明君”了。但是作者要提醒大家注意,班氏父子和劉驁是親戚關係,班彪的姑姑、班固的姑奶奶是劉驁的小老婆,在劉驁的後宮裏也作到婕妤的地步。成帝紀的執筆者班彪,得管劉驁叫一聲姑爹呢!在班彪的筆下,當然得為姑爹多寫點優點,少提點毛病。但作者把一部漢書翻得稀爛,除了上麵引述的那些空泛的讚美之詞外,能作為劉驁的“先進事跡”的,大概也隻有一件事,那就是劉驁的“不敢絕馳道”。
馳道是怎麽回事呢?據考證,馳道是貫通長安城南北的中心大街,全長十華裏,幅寬五十米。馳道中央七米寬的路麵,是供皇帝專用的禦道,任何人不得任意跨越(也就是“絕”),更不得在馳道中央行走。這倒有點像今天馬路上的隔離墩,起到禁止橫穿馬路的作用,不過馳道的管理可要比隔離墩嚴厲得多,根據《漢令·乙》的規定,“騎乘車馬行‘馳道’中,已論者沒入車馬被縣”,“諸使有《製》,得行馳道中,著行旁道,無得行馳道中央三丈(漢製三丈,即今七米)。”
對於馳道的這種嚴格管理,當然是為了保證皇帝的絕對安全,因此,除了皇帝他老人家之外,別說普通老百姓了,就是王公大臣,甚至太子、公主,也不敢輕易違反規定。劉騖當太子的時候,有一度住在桂宮,正巧趕上元帝有事急召他,他出了龍樓門,不敢橫越馳道直接去未央宮見駕,而是一路奔西,繞到直城門,那裏是十字路口,允許橫過,他從這裏過了馳道,又返過頭直奔作室門,才進了未央宮。元帝怪他動作太慢,他就一五一十把馳道隔阻的事情一奏,元帝這才轉怒為喜,龍顏“大悅”,並下令從今以後,太子可以破例橫穿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