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啊,虎將的寶刀!
◎許世友夜半磨刀
潢光戰役勝利結束的第二天,潢川縣城街頭歌聲如海,人流如潮。全城的人都跑出家門,婦女抱著娃娃,年輕人攙著老人,從四麵八方湧到街頭,慶祝潢川城的解放。
那象徵著勝利的鞭炮在街頭、各家的門前到處爆響,伴著鍾聲齊鳴,在蔚藍的天空中、金色的陽光下迴蕩。廟堂裏充滿了歡樂的謝恩聲。娛樂場所擠得透不過氣來,酒館的老闆也不顧以後如何營業,把最後剩下的酒全部賣給了顧客。櫃檯前擠滿了一群群情緒激奮的人,人人都在叫著、笑著。在他們戰後倖存的日子裏,他們把積聚的熱情全部傾瀉出來。
然而在這歡樂的街頭,卻有一隊全副武裝的紅軍士兵走過來,惹人注目。街上的行人不少駐了腳,看他們從身邊走過來。隻見這支別具一格的隊伍,像是遊行又不像是遊行。他們總共十二人,像是一個班。個個身高馬大,英姿颯爽。最招人注目的是這十二人中那中間的四人,他們煞有聲勢地抬著一柄寒光刺目的大刀。大刀上裹著紅綾布。這隊人馬正是許世友的團部手槍班,這柄戰刀,不說自明,是許世友四次戰役斬殺八百多名白匪頭顱的功勳偃月刀。如今這刀負傷,他們打聽到這城東有個馬家鐵匠爐,許世友命令手槍班抬刀去修理。
他們穿街走巷,片刻便來到城東馬鐵匠家。這是臨街的三間平房。門前挑掛有一個長條門牌。那牌子黃色透紅,煙燻火燎,顯得多少有些陳舊。上寫“馬家祖傳鐵匠爐”,風一吹,牌子稍稍晃動,那牌子下方不引人注目的鈴兒隱隱作響。再瞧這屋內,偌大的三間房,中間支著鐵匠爐,爐內沒有生火,旁邊那木風箱好大,足有一人多高。沒有三個大漢,這風箱準是拉不動的。東間的椽子上吊著打好的鋤、鏟、鐮刀和犁等;窗台上擺著幾把新打好的菜刀;四周牆上的釘上掛著各種用具或產品。再看地下,亂極了,滿屋狼藉,桌子被打翻,水缸被砸爛,缸水溢出在外,稍不留心,會使你踩一腳泥。馬家父子五人正在收拾這殘局。說起此事,也令馬家父子傷心。原來,國民黨軍駐潢川的師長張鍅,早聽馬家鐵匠爐鍛打的鋼刀聞名遐邇,就下令馬鐵匠給他鍛打一把。誰知他們昨天撤離前,派兵取刀,馬鐵匠裝作不知,惹惱了這幫禽獸,摔盆砸碗,並把馬鐵匠五花大綁起來,推推揉揉,要出城東門,幸好被我紅軍大部隊救下來。
此刻,馬鐵匠和兒子們正在收拾屋內殘局,聽說紅軍有事來求,馬上騰出手來,笑臉相迎。他把手槍班讓進屋來,又吩咐兒子們熱情招待。親人相見,馬老漢自然又提起了昨天脫險一幕,若不是紅軍及時趕來,怕是他這把老骨頭也撒在荒野了。
“哪裏,哪裏,不要這麽說,救窮人是我們的職責!”手槍班班長傅德勝哈哈笑道,“馬老伯,聽說您老的手藝不錯,我們奉許團長的命令,來給這把戰刀治治傷。麻煩您老了。”傅德勝說完把刀遞給馬老伯瞧看。
“不麻煩,不麻煩。”馬老伯接過戰刀,在他的下身束裙上蹭了兩下,然後細心端詳著。末了他把目光落在那一行隱隱約約的小字上。突然間,他眉頭一挑,眼睛一亮,驚呼道:“好啊!這是我們馬家鍛打的寶刀哇!”戰士們都被馬老漢的這種神情驚呆了。傅德勝連忙道:“老伯,你認識此刀?”“認識,認識!”此時馬老伯異常激動,連忙轉過頭來問:“你們快說說,這刀是準的?他是怎麽得到這把刀的?”原來馬老伯過去曾聽前輩說過此刀之事,可從來沒見過此刀。今日相見,他如得到寶貝似的,心情分外激動。
“這刀是我們團長的。”
“你們團長是準?”
“許世友。”
“是不是那個少林出身的許世友?”
“怎麽,你認識?”
“不,隻是聽說過,不認識。”
“對,就是他。我們團長的刀功超群。”
“這刀使到這程度,你們團長少說也砍掉他們兩個營的人頭!”馬老漢端洋著道。
“豈止兩個營,團長已用此刀砍下能統計出來的就有一千多個白匪的頭顱。僅最近的黃安、商潢、蘇家埠、潢光四大戰役,他就斬殺了八百多個哩!”傅德勝答道,話語中包含著他對團長的崇敬和欽佩。
“好樣的!就沖這一條,老漢我也得給你們團長鍛打復原!”老漢手捋鬍鬚哈哈笑道。接著,他便講起了這刀的異常經歷:
“這把戰刀是我們馬家匠爐第一代室刀。馬家匠爐到我們這代,已經有三十多代了。據上了年紀的人講,這刀出於隋末唐初年間,十三棍僧救唐王那陣,我們馬家的刀已聞名全國。唐王李世民為了感謝少林十三棍僧救命之恩,特邀先輩打下了十三把青龍偃月刀,分贈十三僧。沒想到,千年歷史過去,這寶刀竟落到了你們團長手裏,真是奇蹟呀!”馬老漢越說越激動:“這刀的打法,雖然原始,也很特殊。那祖傳線裝書上都有記載。”接著,馬老漢又從櫃中翻出祖傳家書,清晰的文字現在眾人麵前,他禁不住地輕聲念起來:
少林之寶偃月刀,出自鐵匠馬石濤。
人老八輩當鐵匠,一代更比一代強。
◎許世友夜半磨刀
潢光戰役勝利結束的第二天,潢川縣城街頭歌聲如海,人流如潮。全城的人都跑出家門,婦女抱著娃娃,年輕人攙著老人,從四麵八方湧到街頭,慶祝潢川城的解放。
那象徵著勝利的鞭炮在街頭、各家的門前到處爆響,伴著鍾聲齊鳴,在蔚藍的天空中、金色的陽光下迴蕩。廟堂裏充滿了歡樂的謝恩聲。娛樂場所擠得透不過氣來,酒館的老闆也不顧以後如何營業,把最後剩下的酒全部賣給了顧客。櫃檯前擠滿了一群群情緒激奮的人,人人都在叫著、笑著。在他們戰後倖存的日子裏,他們把積聚的熱情全部傾瀉出來。
然而在這歡樂的街頭,卻有一隊全副武裝的紅軍士兵走過來,惹人注目。街上的行人不少駐了腳,看他們從身邊走過來。隻見這支別具一格的隊伍,像是遊行又不像是遊行。他們總共十二人,像是一個班。個個身高馬大,英姿颯爽。最招人注目的是這十二人中那中間的四人,他們煞有聲勢地抬著一柄寒光刺目的大刀。大刀上裹著紅綾布。這隊人馬正是許世友的團部手槍班,這柄戰刀,不說自明,是許世友四次戰役斬殺八百多名白匪頭顱的功勳偃月刀。如今這刀負傷,他們打聽到這城東有個馬家鐵匠爐,許世友命令手槍班抬刀去修理。
他們穿街走巷,片刻便來到城東馬鐵匠家。這是臨街的三間平房。門前挑掛有一個長條門牌。那牌子黃色透紅,煙燻火燎,顯得多少有些陳舊。上寫“馬家祖傳鐵匠爐”,風一吹,牌子稍稍晃動,那牌子下方不引人注目的鈴兒隱隱作響。再瞧這屋內,偌大的三間房,中間支著鐵匠爐,爐內沒有生火,旁邊那木風箱好大,足有一人多高。沒有三個大漢,這風箱準是拉不動的。東間的椽子上吊著打好的鋤、鏟、鐮刀和犁等;窗台上擺著幾把新打好的菜刀;四周牆上的釘上掛著各種用具或產品。再看地下,亂極了,滿屋狼藉,桌子被打翻,水缸被砸爛,缸水溢出在外,稍不留心,會使你踩一腳泥。馬家父子五人正在收拾這殘局。說起此事,也令馬家父子傷心。原來,國民黨軍駐潢川的師長張鍅,早聽馬家鐵匠爐鍛打的鋼刀聞名遐邇,就下令馬鐵匠給他鍛打一把。誰知他們昨天撤離前,派兵取刀,馬鐵匠裝作不知,惹惱了這幫禽獸,摔盆砸碗,並把馬鐵匠五花大綁起來,推推揉揉,要出城東門,幸好被我紅軍大部隊救下來。
此刻,馬鐵匠和兒子們正在收拾屋內殘局,聽說紅軍有事來求,馬上騰出手來,笑臉相迎。他把手槍班讓進屋來,又吩咐兒子們熱情招待。親人相見,馬老漢自然又提起了昨天脫險一幕,若不是紅軍及時趕來,怕是他這把老骨頭也撒在荒野了。
“哪裏,哪裏,不要這麽說,救窮人是我們的職責!”手槍班班長傅德勝哈哈笑道,“馬老伯,聽說您老的手藝不錯,我們奉許團長的命令,來給這把戰刀治治傷。麻煩您老了。”傅德勝說完把刀遞給馬老伯瞧看。
“不麻煩,不麻煩。”馬老伯接過戰刀,在他的下身束裙上蹭了兩下,然後細心端詳著。末了他把目光落在那一行隱隱約約的小字上。突然間,他眉頭一挑,眼睛一亮,驚呼道:“好啊!這是我們馬家鍛打的寶刀哇!”戰士們都被馬老漢的這種神情驚呆了。傅德勝連忙道:“老伯,你認識此刀?”“認識,認識!”此時馬老伯異常激動,連忙轉過頭來問:“你們快說說,這刀是準的?他是怎麽得到這把刀的?”原來馬老伯過去曾聽前輩說過此刀之事,可從來沒見過此刀。今日相見,他如得到寶貝似的,心情分外激動。
“這刀是我們團長的。”
“你們團長是準?”
“許世友。”
“是不是那個少林出身的許世友?”
“怎麽,你認識?”
“不,隻是聽說過,不認識。”
“對,就是他。我們團長的刀功超群。”
“這刀使到這程度,你們團長少說也砍掉他們兩個營的人頭!”馬老漢端洋著道。
“豈止兩個營,團長已用此刀砍下能統計出來的就有一千多個白匪的頭顱。僅最近的黃安、商潢、蘇家埠、潢光四大戰役,他就斬殺了八百多個哩!”傅德勝答道,話語中包含著他對團長的崇敬和欽佩。
“好樣的!就沖這一條,老漢我也得給你們團長鍛打復原!”老漢手捋鬍鬚哈哈笑道。接著,他便講起了這刀的異常經歷:
“這把戰刀是我們馬家匠爐第一代室刀。馬家匠爐到我們這代,已經有三十多代了。據上了年紀的人講,這刀出於隋末唐初年間,十三棍僧救唐王那陣,我們馬家的刀已聞名全國。唐王李世民為了感謝少林十三棍僧救命之恩,特邀先輩打下了十三把青龍偃月刀,分贈十三僧。沒想到,千年歷史過去,這寶刀竟落到了你們團長手裏,真是奇蹟呀!”馬老漢越說越激動:“這刀的打法,雖然原始,也很特殊。那祖傳線裝書上都有記載。”接著,馬老漢又從櫃中翻出祖傳家書,清晰的文字現在眾人麵前,他禁不住地輕聲念起來:
少林之寶偃月刀,出自鐵匠馬石濤。
人老八輩當鐵匠,一代更比一代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