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春,峰巒疊嶂的大別山,芳草返青,百花爭艷,春意盎然,一派勃勃生機。鄂豫皖邊區的革命鬥爭,也開始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4、5月間,鄂豫皖邊區根據黨中央的指示,成立了以郭述申為書記的中共鄂豫皖邊特區委員會,紅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師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許繼慎任軍長,曹大駿任政委。許世友所在的紅三十一師改編為第一師,其餘為第二師、第三師,另編一個獨立旅。全軍共兩幹一百餘人。
許世友所在的紅一師的師長由副軍長徐向前同誌兼任,政委是李榮桂同誌。當時的紅一師對外號稱五個團(實際上沒有團、營、連的編製),對內稱五個大隊,大隊下麵設隊,隊下麵設排。英雄許世友在第五大隊任排長。全排有三十多個同誌。當年的排長陳再道同誌已任隊長。
且說鄂豫皖特委和紅一軍的成立,使鄂豫邊、豫東西、皖西三塊革命根據地在組織領導上形成了統一的整體,使當地的三支紅軍隊伍成為統一指揮的武裝力量,對促進當地的革命鬥爭以更大規模地向前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像一個牛犄角揳入了敵人的心腹,敵人恨它怕它,但又顧不上吃掉它。
再說紅一軍組建之時,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軍閥大混戰在冀魯豫三省爆發。蔣介石為了給這場角逐增加獲勝的籌碼,陸續將位於鄂豫皖邊區的夏鬥寅第十三師、徐源泉第四十八師、陳耀漢警備第二旅等部隊北調參戰。在我根據地周圍,除新調來的郭汝棟第二十軍(後改編為第二十六師)布防於鄂東地區外,其它據點多為地方反動武裝駐守,兵力極其空虛。這就給紅軍造成了向外發展、實施進攻作戰的良好機會。
我軍完成組建工作後,決定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主動出擊消滅敵人,向外發展擴大根據地。6、7月間軍部率第二、第三師東進皖西,先後攻占了霍山、黃山兩座縣城,消滅了大量敵人,促進了當地革命鬥爭的開展。許世友所在的紅一師在徐向前同誌的指揮下,向京漢鐵路南段出擊,連戰皆捷,殲滅了敵人整營整團的正規軍,打出了我軍的聲威,同時進行了三次大的擴編,許世友這個槍林刀叢中的漢子也官升三級。
對許世友來說,早在軍閥的隊伍中,他看不上吳佩孚的傲慢,也看不起那小個子班長李仁善的權欲薰心,一氣之下走出隊列,智鬥、勇鬥吳佩孚,幹幹淨淨、利利索索,抱下了吳佩孚的“千鈞臂”,令軍閥兵個個瞠目結舌,使他由一個列兵榮升副連座。
人們敬仰榮譽和官銜,然則許世友在紅軍隊伍中的榮譽和官銜都是從一條坎坷不平的路和刀刃上走過來的。正如許世友自己所講:“在這短短三年裏,我由一名普通士兵當排長,當連長,直至當了團長,用現在的話來說,是比較快的。為什麽快呢?人被打得沒有了,你是共產黨員,不幹不行。從戰士到團長,我打了上千次的仗,有些小仗一天打幾次,算也算不清。”(摘自《我在紅軍十年》一書)神奇而又似乎使人不理解的故事便從這裏開始。
◎王樹聲寶刀相送,許世友執意不收
且說許世友傷愈後,又接連打了三次惡仗。哪三仗?這便是陽平口設伏殲敵,花園鎮出奇製勝,四姑墩誘敵聚殲。終因沒有可手寶刀,戰績不佳。按照許世友當時的話講:“若有偃月刀在手,我阿友今非昔比,至少可以多砍幾十個賊首!”
現下許世友手中的這把戰刀正是團長王樹聲的刀。許世友的刀落敵手後,王樹聲同誌作為首長來瞧看身負重傷的許世友,二人炕頭促膝相談,無話不講,整整兩個小時。當王樹聲從中得知許世友的寶刀失落敵手,戰士李瓶兒為奪寶刀命喪九泉,許世友正為寶刀大犯心病,傷情驟然惡化時,王樹聲當機立斷,取下身旁佩刀,送到世友麵前。
“世友小弟,此刀送與你。”
“不,不。”許世友連擺手道,“團長,我曉得你愛刀如命。這刀也來之不易,還是你留下的好。等俺阿友傷好再戰,定奪回那柄偃月刀。”
許世友清楚,團長王樹聲的這把戰刀,原是反動白槍隊“戴五爺”的隨身寶刀。此刀雖比不上偃月刀的重量,但也小巧玲瓏,紅纓飛穗,削鐵如泥,光閃奪目。傳說當年王樹聲帶領部隊攻打戴家寨這個土圍子的時候,因內有土雷、暗器設防,犧牲士兵不下三十餘人。為殺五爺,其中王樹聲最心愛的小號兵也慘死在這柄削鐵如泥的寶刀之下。
“此刀先歸你用,等奪回你那偃月刀,我再收回還不行嗎?”王樹聲按著許世友的手。
“一言為定,這刀我收下。”許世友道,“團長,我有一請求,今後有攻打孟雲清的任務、奪回偃月刀的機會,我許世友一馬當先。”
“那好,那好,我一定牢記此事。”王樹聲手拍許世友的肩膀,“注意養傷,還有惡仗在等待著你哩!”
“團長,我明白了。今天我就提前休息。”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春天,大別山的春天。最先是朝陽的山坡處的雪在融化,慢慢地露出黃黑色的地皮;雪水滋潤著泥土,浸濕了被雪蓋著過了冬的草根,它們漸漸倔強有力地生長起來。
山的背陰處雖然還寒氣凜凜,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漸漸衰竭。朝陽處的溫暖雪水順著斜穀流過來,融化了硬硬的雪層,沖開山澗溪水的冰麵。那巨大的凍結在岩層上的瀑布也開始活動了,流水聲一天天越來越大地響起來,最後成為一股洶湧的奔流,衝到山下流進河裏,那河間的冰層就咯嚓咯嚓碎裂成塊,擁擠著向下流淌去。
許世友所在的紅一師的師長由副軍長徐向前同誌兼任,政委是李榮桂同誌。當時的紅一師對外號稱五個團(實際上沒有團、營、連的編製),對內稱五個大隊,大隊下麵設隊,隊下麵設排。英雄許世友在第五大隊任排長。全排有三十多個同誌。當年的排長陳再道同誌已任隊長。
且說鄂豫皖特委和紅一軍的成立,使鄂豫邊、豫東西、皖西三塊革命根據地在組織領導上形成了統一的整體,使當地的三支紅軍隊伍成為統一指揮的武裝力量,對促進當地的革命鬥爭以更大規模地向前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像一個牛犄角揳入了敵人的心腹,敵人恨它怕它,但又顧不上吃掉它。
再說紅一軍組建之時,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軍閥大混戰在冀魯豫三省爆發。蔣介石為了給這場角逐增加獲勝的籌碼,陸續將位於鄂豫皖邊區的夏鬥寅第十三師、徐源泉第四十八師、陳耀漢警備第二旅等部隊北調參戰。在我根據地周圍,除新調來的郭汝棟第二十軍(後改編為第二十六師)布防於鄂東地區外,其它據點多為地方反動武裝駐守,兵力極其空虛。這就給紅軍造成了向外發展、實施進攻作戰的良好機會。
我軍完成組建工作後,決定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主動出擊消滅敵人,向外發展擴大根據地。6、7月間軍部率第二、第三師東進皖西,先後攻占了霍山、黃山兩座縣城,消滅了大量敵人,促進了當地革命鬥爭的開展。許世友所在的紅一師在徐向前同誌的指揮下,向京漢鐵路南段出擊,連戰皆捷,殲滅了敵人整營整團的正規軍,打出了我軍的聲威,同時進行了三次大的擴編,許世友這個槍林刀叢中的漢子也官升三級。
對許世友來說,早在軍閥的隊伍中,他看不上吳佩孚的傲慢,也看不起那小個子班長李仁善的權欲薰心,一氣之下走出隊列,智鬥、勇鬥吳佩孚,幹幹淨淨、利利索索,抱下了吳佩孚的“千鈞臂”,令軍閥兵個個瞠目結舌,使他由一個列兵榮升副連座。
人們敬仰榮譽和官銜,然則許世友在紅軍隊伍中的榮譽和官銜都是從一條坎坷不平的路和刀刃上走過來的。正如許世友自己所講:“在這短短三年裏,我由一名普通士兵當排長,當連長,直至當了團長,用現在的話來說,是比較快的。為什麽快呢?人被打得沒有了,你是共產黨員,不幹不行。從戰士到團長,我打了上千次的仗,有些小仗一天打幾次,算也算不清。”(摘自《我在紅軍十年》一書)神奇而又似乎使人不理解的故事便從這裏開始。
◎王樹聲寶刀相送,許世友執意不收
且說許世友傷愈後,又接連打了三次惡仗。哪三仗?這便是陽平口設伏殲敵,花園鎮出奇製勝,四姑墩誘敵聚殲。終因沒有可手寶刀,戰績不佳。按照許世友當時的話講:“若有偃月刀在手,我阿友今非昔比,至少可以多砍幾十個賊首!”
現下許世友手中的這把戰刀正是團長王樹聲的刀。許世友的刀落敵手後,王樹聲同誌作為首長來瞧看身負重傷的許世友,二人炕頭促膝相談,無話不講,整整兩個小時。當王樹聲從中得知許世友的寶刀失落敵手,戰士李瓶兒為奪寶刀命喪九泉,許世友正為寶刀大犯心病,傷情驟然惡化時,王樹聲當機立斷,取下身旁佩刀,送到世友麵前。
“世友小弟,此刀送與你。”
“不,不。”許世友連擺手道,“團長,我曉得你愛刀如命。這刀也來之不易,還是你留下的好。等俺阿友傷好再戰,定奪回那柄偃月刀。”
許世友清楚,團長王樹聲的這把戰刀,原是反動白槍隊“戴五爺”的隨身寶刀。此刀雖比不上偃月刀的重量,但也小巧玲瓏,紅纓飛穗,削鐵如泥,光閃奪目。傳說當年王樹聲帶領部隊攻打戴家寨這個土圍子的時候,因內有土雷、暗器設防,犧牲士兵不下三十餘人。為殺五爺,其中王樹聲最心愛的小號兵也慘死在這柄削鐵如泥的寶刀之下。
“此刀先歸你用,等奪回你那偃月刀,我再收回還不行嗎?”王樹聲按著許世友的手。
“一言為定,這刀我收下。”許世友道,“團長,我有一請求,今後有攻打孟雲清的任務、奪回偃月刀的機會,我許世友一馬當先。”
“那好,那好,我一定牢記此事。”王樹聲手拍許世友的肩膀,“注意養傷,還有惡仗在等待著你哩!”
“團長,我明白了。今天我就提前休息。”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春天,大別山的春天。最先是朝陽的山坡處的雪在融化,慢慢地露出黃黑色的地皮;雪水滋潤著泥土,浸濕了被雪蓋著過了冬的草根,它們漸漸倔強有力地生長起來。
山的背陰處雖然還寒氣凜凜,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漸漸衰竭。朝陽處的溫暖雪水順著斜穀流過來,融化了硬硬的雪層,沖開山澗溪水的冰麵。那巨大的凍結在岩層上的瀑布也開始活動了,流水聲一天天越來越大地響起來,最後成為一股洶湧的奔流,衝到山下流進河裏,那河間的冰層就咯嚓咯嚓碎裂成塊,擁擠著向下流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