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陳澄波軍在西門外激戰之時,楊載雲出牛埔,會同吳湯興軍自雞卵麵山進攻南門。日軍早有準備。俟楊、吳軍出現於山頭,其中大部分下到山腰時,日軍炮兵才開始發射榴霞彈。楊、吳軍也“落下旗幟,猛烈炮擊”。注12楊、吳軍無法靠近南門,又會合傅德升軍從東南路進。不料日軍已先占據城東二裏許之十八尖山,則下山邀擊。吳湯興熟悉山路,亟先應戰。楊載雲、傅德升軍左右並進。“日軍憑山發炮,我軍先後奮迅爭上,奪其山,自山下發抬炮,彈丸及城中。日軍則發大炮,我軍伏避炮,十八尖(山)復為日軍據。我軍或從山後東逕擊其腰,日軍復退下山。一上一下,如是者數次。新竹人從屋上觀,錯愕嘆兩軍壯烈。……謂:‘來軍有大炮,則克矣!’我軍卒以無大炮,乏子彈,被驅下山。”注13
在楊、吳等軍搶攻十八尖山的同時,徐驤率一百人從北路攻城。將近城,登高四望,聞槍炮聲交加,見楊、吳等軍在城東激戰,轉而向南拊敵之背,以牽製日軍兵力。日軍在城頭見徐軍人少,率隊攻之。“徐驤見其眾,分隊散行,避人箐以誘之。敵不敢入,發彈射不能中。徐驤則誡無妄發槍。敵圍久,徐驤驟分兩隊出,一攻其前,一抄其後。日已暮,敵遂退。徐驤從山道全軍歸。”注14
繼徐驤軍之後,薑紹祖率所部從東道進,越十八尖山至新竹東門。“將奪城,城上兵吹號發槍,城下軍驟至”,從三麵散開,對薑軍實行包圍。薑軍退至車站之停車場時,被敵人沖為兩段:一部因無人指揮,四散奔潰;一部約一百七十餘人隨薑紹祖退向枕頭山竹林中,進入一無人居住的空宅。“枕頭山者,十八尖山下平坡也,距東門一裏。紹祖望見十八尖山之戰,則從屋上發槍擊山半敵軍。”注15起初,日軍追逐潰勇,無暇躡薑紹祖之後,及見薑軍在此空宅,便“麾兵將其包圍,以猛烈炮火射擊”。薑軍固守宅院,匿而不出。日軍靠近宅院,則又遭到猛射。最後,日軍縱火燒房,薑軍“被燒死及槍殺者有五十餘人,另有一百一十九人被俘”。注16當天,日軍即將被俘義軍將士關押在新竹縣監獄,薑紹祖亦在其中。
薑紹祖(一八七五——一八九五注17),幼名金韞,號纘堂,新竹北埔人。原籍廣東陸豐縣。北埔墾首薑秀鑾之曾孫,“家巨富,為一方豪”。注18薑紹祖捐監生,“赴福州試秋闈,未售”。注19迨中日戰起,即奔走國事,散家財募勇,得五百人,稱敢字營,訓練於桃澗堡南崁。及日軍登陸澳底,即率義勇一營北上,擬防滬尾。因唐景崧內渡,遂率軍返新竹。適吳湯興率軍自苗栗至,薑紹相與之會師,進駐大湖口。六月十四、十五兩日,薑紹祖等義軍與南犯日軍激戰,日軍奔中壢。二十日,日軍增兵南下,薑紹祖又在枋寮抗敵,因力量懸殊而戰敗。乃回北埔,增募義勇,稱繼字軍。並積極聯絡新楚軍及各路義軍,決定收復新竹,進而恢復台北。他以書生拍案而起,“結髮束袴,肩長槍,佩百子彈丸袋,遊奕往來,以殺敵致果為事,人不知其為書生也。”注20在七月十日反攻新竹的戰鬥中,他不幸被俘入獄。初入獄,日人尚不知其為薑紹祖。是夜,新竹街市的總理馬玉花向日人告密說:“薑非尋常匪徒可比,必須將其捆綁,嚴加看管。”第二天,日人急至獄中查找薑紹祖,但為時已晚,他已在夜間同其他七名義軍戰士“越獄而逃”。注21不久,在一次戰鬥中,他又與敵人相遇,“死於亂槍之中”。對於薑紹祖之犧牲,時人論之曰:“(薑紹祖)聞台北一破,慷慨散家財,募團勇,不顧成敗利鈍,與日軍接戰,身先士卒。雖曾被擒而脫虎口,然其誌百折不回,再接再厲,竭力抵禦,身中數槍陣亡。以翩翩貴胄妙齡,敢衝鋒破陣,縱身化為猿鶴,故鄉父老至今猶能道其軼事,嘖嘖稱其能軍雲。”注22
楊、吳等軍第二次進攻新竹失敗後,並未遠離,仍在新竹附近活動。七月二十五日,又對新竹發動了第三次進攻。是日午夜,“時值月夜,咫尺難辨”。抗日聯軍試圖摸城,但被日軍的巡邏哨兵發現,當即開槍鳴警,並飛報阪井重季。阪井出新竹西門,指揮炮兵用山炮射擊:抗日聯軍“仍從三麵包圍,炮擊相當準確”。“在長達三千餘公尺的戰線上,槍聲與炮聲相合,戰鬥一度非常激烈。”但敵人的火力太猛,且有良好的掩體,抗日聯軍雖奮力抗禦,然處境不利,傷亡慘重,僅犧牲者即達一百三十餘人,而日軍才“死一傷五”。注23戰至上午八時三十分,抗日聯軍向南撤退。
黎景嵩不願黑旗軍北上增援,坐失良機,致使三次進攻新竹未克。對此,時人頗譏評之。有詩雲:“回思乙未六月間,台島治兵如絲棼。伊時廉藺不交歡,南北將帥門戶分。”注24廉藺不交歡,蓋指黎景嵩不服劉永福也。詩人不禁為之嘆息不止!
注釋:
注1 楊載雲,又作楊紫雲或楊再雲。
注2 《台海思痛錄》第12頁。
注3 據《義民統領吳湯興求餉稟文》,見《民族英雄吳湯興文獻》,《台灣風物》第9卷,第5、6期。
注4 《黎景嵩布告》,轉見《吳湯興事跡考證》,《台灣文獻》第9卷,第3期。
在楊、吳等軍搶攻十八尖山的同時,徐驤率一百人從北路攻城。將近城,登高四望,聞槍炮聲交加,見楊、吳等軍在城東激戰,轉而向南拊敵之背,以牽製日軍兵力。日軍在城頭見徐軍人少,率隊攻之。“徐驤見其眾,分隊散行,避人箐以誘之。敵不敢入,發彈射不能中。徐驤則誡無妄發槍。敵圍久,徐驤驟分兩隊出,一攻其前,一抄其後。日已暮,敵遂退。徐驤從山道全軍歸。”注14
繼徐驤軍之後,薑紹祖率所部從東道進,越十八尖山至新竹東門。“將奪城,城上兵吹號發槍,城下軍驟至”,從三麵散開,對薑軍實行包圍。薑軍退至車站之停車場時,被敵人沖為兩段:一部因無人指揮,四散奔潰;一部約一百七十餘人隨薑紹祖退向枕頭山竹林中,進入一無人居住的空宅。“枕頭山者,十八尖山下平坡也,距東門一裏。紹祖望見十八尖山之戰,則從屋上發槍擊山半敵軍。”注15起初,日軍追逐潰勇,無暇躡薑紹祖之後,及見薑軍在此空宅,便“麾兵將其包圍,以猛烈炮火射擊”。薑軍固守宅院,匿而不出。日軍靠近宅院,則又遭到猛射。最後,日軍縱火燒房,薑軍“被燒死及槍殺者有五十餘人,另有一百一十九人被俘”。注16當天,日軍即將被俘義軍將士關押在新竹縣監獄,薑紹祖亦在其中。
薑紹祖(一八七五——一八九五注17),幼名金韞,號纘堂,新竹北埔人。原籍廣東陸豐縣。北埔墾首薑秀鑾之曾孫,“家巨富,為一方豪”。注18薑紹祖捐監生,“赴福州試秋闈,未售”。注19迨中日戰起,即奔走國事,散家財募勇,得五百人,稱敢字營,訓練於桃澗堡南崁。及日軍登陸澳底,即率義勇一營北上,擬防滬尾。因唐景崧內渡,遂率軍返新竹。適吳湯興率軍自苗栗至,薑紹相與之會師,進駐大湖口。六月十四、十五兩日,薑紹祖等義軍與南犯日軍激戰,日軍奔中壢。二十日,日軍增兵南下,薑紹祖又在枋寮抗敵,因力量懸殊而戰敗。乃回北埔,增募義勇,稱繼字軍。並積極聯絡新楚軍及各路義軍,決定收復新竹,進而恢復台北。他以書生拍案而起,“結髮束袴,肩長槍,佩百子彈丸袋,遊奕往來,以殺敵致果為事,人不知其為書生也。”注20在七月十日反攻新竹的戰鬥中,他不幸被俘入獄。初入獄,日人尚不知其為薑紹祖。是夜,新竹街市的總理馬玉花向日人告密說:“薑非尋常匪徒可比,必須將其捆綁,嚴加看管。”第二天,日人急至獄中查找薑紹祖,但為時已晚,他已在夜間同其他七名義軍戰士“越獄而逃”。注21不久,在一次戰鬥中,他又與敵人相遇,“死於亂槍之中”。對於薑紹祖之犧牲,時人論之曰:“(薑紹祖)聞台北一破,慷慨散家財,募團勇,不顧成敗利鈍,與日軍接戰,身先士卒。雖曾被擒而脫虎口,然其誌百折不回,再接再厲,竭力抵禦,身中數槍陣亡。以翩翩貴胄妙齡,敢衝鋒破陣,縱身化為猿鶴,故鄉父老至今猶能道其軼事,嘖嘖稱其能軍雲。”注22
楊、吳等軍第二次進攻新竹失敗後,並未遠離,仍在新竹附近活動。七月二十五日,又對新竹發動了第三次進攻。是日午夜,“時值月夜,咫尺難辨”。抗日聯軍試圖摸城,但被日軍的巡邏哨兵發現,當即開槍鳴警,並飛報阪井重季。阪井出新竹西門,指揮炮兵用山炮射擊:抗日聯軍“仍從三麵包圍,炮擊相當準確”。“在長達三千餘公尺的戰線上,槍聲與炮聲相合,戰鬥一度非常激烈。”但敵人的火力太猛,且有良好的掩體,抗日聯軍雖奮力抗禦,然處境不利,傷亡慘重,僅犧牲者即達一百三十餘人,而日軍才“死一傷五”。注23戰至上午八時三十分,抗日聯軍向南撤退。
黎景嵩不願黑旗軍北上增援,坐失良機,致使三次進攻新竹未克。對此,時人頗譏評之。有詩雲:“回思乙未六月間,台島治兵如絲棼。伊時廉藺不交歡,南北將帥門戶分。”注24廉藺不交歡,蓋指黎景嵩不服劉永福也。詩人不禁為之嘆息不止!
注釋:
注1 楊載雲,又作楊紫雲或楊再雲。
注2 《台海思痛錄》第12頁。
注3 據《義民統領吳湯興求餉稟文》,見《民族英雄吳湯興文獻》,《台灣風物》第9卷,第5、6期。
注4 《黎景嵩布告》,轉見《吳湯興事跡考證》,《台灣文獻》第9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