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日為止,除劉公島和日島外,威海全區都處於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之下。日軍在旅順的暴行,曾引起世界正義人土的譴責,斥之為披著文明人皮的野獸。而今,剛踏上威海的土地,又充分暴露了其貪婪的本質和嗜血的獸性。日軍官兵挨門逐戶搜尋財物,遇到店鋪更是動手搶劫一空。“民間雞豕竟吞噬,器皿錢財一掠空!”注18其姦淫燒殺的罪行,尤為令人髮指。當時有一篇悼念死難者的祭文,曾記述日軍的暴行和威海各村人民流離失所的悲慘情景:“倭寇鴟張,兵馬劫擾,突圍村莊,操戈入室,持刀登堂,拆毀我房屋,搜取我衣裳,糟蹋我黍稷稻粱,屠殺我雞犬牛羊。一至黃昏,四起火光。當此時也,朔風凜冽,天氣慘涼,饑寒之兒童暮寢雪地,困憊之婦女夜走山崗……奈何變生不測,事出倉皇?欲救禍反遭奇禍,欲消殃竟罹凶殃。當其時,或以子救父而首犯鋒芒,或以弟救兄而身被旗槍,或被髮纓冠以救鄉鄰,不轉瞬而仆屍道旁。是以幸子悌弟仁人義士之骨肉,能不令人痛心疾首,而嘆天道之茫茫?”注19威海人民也對日本侵略者進行了各種形式的鬥爭。日軍為搬運輜重,到各村徵用民夫,便遭到大多數村民的抵製。連日方記載也不得不承認:“山東地方以不可通車輛,多募人夫,到處勸誘土民,又多遁亡,應者甚稀,是以搬運甚困。”注20各村群眾還開展自發的對敵鬥爭,伺機消滅進村幹壞事的敵人。長峰村便提出了“進村就趕,進家就打”注21的口號,對敵人進行堅決的鬥爭。日軍對反抗的群眾進行了殘酷的鎮壓,如長峰村有叢德等十七人被殺,九家疃村有鄒宿等八人被殺,海埠村有邵錦安等二十多人被殺,等等。


    日本侵略者一麵在威海全區進行血腥鎮壓,一麵積極準備對北洋艦隊的進攻。於是,保衛劉公島的戰鬥便開始了。


    注釋:


    注1 《日清戰爭實記》第20編,第34頁。


    注2 《日方記載的中日戰史》,《中日戰爭》(1),第270頁。


    注3 《徐雲秀口述》(1958年記錄稿)。按:徐雲秀,威海湯河西村人,鞏軍前營哨旗兵,當年23歲。


    注4 戰鬥後,日軍檢查戰場,發現清軍僅遺屍即有一百二、三十具。(見《日清戰爭實記》第20編,第36頁)。


    注5 《日清戰爭實記》第20編,第36頁。


    注6 《山東巡撫來電》,《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2398),第30卷,第15頁。按:原電將“閻得勝”誤作“譚得勝”,茲據《山東巡撫衙門檔》校改。


    注7 《李秉衡致孫萬齡電》,《山東巡撫衙門檔》(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注8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11卷,第384頁。


    注9 《日清戰爭實記》,第20編,第36頁。


    注10 《隋紀明口述》(1959年記錄稿)。隋紀明,威海港頭村人,當年16歲。


    注11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11卷,第383- 384頁。


    注12 《日清戰爭實記》第20編,第36頁。


    注13 《日清戰爭實記》第20編,第37頁。


    注14 《北洋大臣來電》,《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2482),第31卷,第16頁。


    注15 戴緒賢等:《訃聞》。見《叢氏鈔存》(抄本)。


    注16 《陳學海口述》(1956年記錄稿)。按:陳學海,威海衛城裏人,來遠艦水手。


    注17 池仲祐:《甲午戰事記》,見《清末海軍史料》,第325頁。


    注18 嶽曉岩:《日本軍》,《蝸廬雜詠》(抄本)。


    注19 《祭乙未殉難諸公文》,《叢氏鈔存》(抄本)。


    注20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11卷,第386頁。


    注21 《叢維祖口述》(1958年記錄稿)。按:叢維祖,威海長峰村人,當年26歲。


    第四節 北洋艦隊的覆沒


    一 劉公島保衛戰


    早在日本第二軍總攻威海南幫炮台之前,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伊東祐亨中將即在加緊籌劃對劉公島的進攻。這既是日軍在山東地區的最後一戰,也是北洋艦隊生死存亡之戰。為了牽製清軍在山東半島西部的兵力,日軍採取了如下兩種措施:


    一是繼續炮擊登州。一月二十四日,伊東祐亨命令聯合艦隊第三遊擊隊的天龍、海門二艦,伺機對登州進行炮擊。當天,天龍、海門駛至登州近海,“向城內開炮,登防營亦開炮還擊,遂向東駛去”。注1二十八日,天龍,海門再次駛至登州近海,“又相持一日而退”。注2


    一是散布將要占領煙臺的消息。煙臺乃是一八五八年英國強迫清政府訂立的《天津條約》所規定的通商口岸,故此地的安全頗為西方列強所關注。在此以前,義大利外交大臣布朗克即曾提請日本駐意公使高平小五郎注意:日軍“不可侵占煙臺”。注3高平深知,布朗克的意見反映了英國政府的態度。力求避免列強插手中日戰爭的日本政府,當然不會做出進占煙臺的不策略決定。但是,日軍為牽製清軍起見,在炮擊登州的同時,還是“聲言有攻煙臺之議”。對此,李秉衡疑信參半。認為:“雖係牽製我軍,難保不乘虛登岸。”注4在總攻南幫炮台的前兩天,日本方麵又通過英國駐煙臺領事阿林格向登萊青道劉含芳轉告:日軍“欲至煙臺,不向開炮”,要求清軍“亦不開炮”。李秉衡認為;“兩國構兵,斷無不開炮而讓其遂踞之理。”並致電總理衙門表示:如日軍至煙臺,“必當開炮轟擊;如英國執意阻攔,斷不可曲從”。注5孫家灘戰鬥後,李秉衡“深恐賊乘銳西犯”,因退“扼萊(州)境而東,以固省垣門戶”。注6英國領事勸劉含芳避入租界,劉答曰,“此我死所,出一步非職也。”注7慷慨誓死。其夫人郝氏“復手鴆一盂”,以堅其誌。注8當時煙臺頗有即將淪陷之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甲午戰爭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戚其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戚其章並收藏甲午戰爭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