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21 《日清戰爭實記》第20編,第28頁。
注22 據《謝增口述》(1958年記錄稿)。按:謝增,百尺崖所人,當年16歲。
注23 《張文宣致李秉衡電》,見《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2412),第30卷,第20頁。按:皂埠嘴炮台所擊沉之日艦,艦名無從考證,頗令人懷疑其真實性。經多方調查, 證實確有此事。參見《中日甲午威海之戰》第66頁注1。
注24 《李振槐口述》(1958年記錄稿)。按:李振槐,威海南岸百尺崖所人,當年20歲。
注25 《丁提督來電》,《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9卷,第44頁。
注26 《寄丁提督劉鎮》,《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9卷,第45頁。
注27 《中東戰紀本末》第4卷,見《中日戰爭》(1),第189頁。
注28 《北洋大臣來電》,《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2410),第30卷,第19頁。
注29 見阿英編:《甲午中日戰爭文學集》,第356頁。
注30 《北洋大臣來電》,《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2469)第31卷,第12頁。
注31 《英兵部蒲雷東方觀戰紀實》,《中東戰紀本末三遍》第2卷,第23頁。
注32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11卷,第381頁。
注33 《日清戰爭實記》第20編,第32頁。按:間,日本長度單位。一間合1.818公尺,六、七間約合十一二公尺。
注34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11卷,第381頁。
注35 《清史稿》,列傳281,《黃祖蓮傳》。
注36 據《邵啟元口述》(1950年記錄稿)。
注37 《日清戰爭實記》第20編,第33頁。
注38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11卷,第382頁。
三 南幫炮台外圍戰鬥和北幫炮台棄守
在日軍右路縱隊進攻南幫炮台的同時,其左路縱隊也向南幫炮台外圍的清軍發起了攻擊。
先是在一月二十九日,日軍右路縱隊到達江家口村。三十日,占領溫泉湯後,即將第二師團司令部設於溫泉湯。當天午夜,第二軍司令部發布了總攻威海衛的命令。佐久間左馬太中將遂將全師團重新進行編製如下:右翼支隊,包括步兵第三旅團(缺第四聯隊之一個大隊)、騎兵第二大隊的一個小隊及炮兵第二聯隊第三大隊,以步兵第三旅團長陸軍少將山口素臣為司令官,左翼支隊,包括步兵第四旅團(缺兩個中隊)、騎兵第二大隊本部及兩個小隊、炮兵第一聯隊第三大隊(缺一個中隊),以步兵第四旅團長陸軍少將伏見貞愛親王為司令官;預備隊,包括步兵第十七聯隊的一個大隊、騎兵第二大隊的半個小隊、炮兵第一聯隊第三大隊的半個小隊、以及炮兵第二聯隊本部和第一大隊;通信隊,包括步兵第四聯隊的一個大隊和騎兵第二大隊的一個中隊(缺一個分隊);軍直轄部隊,包括步兵第十七聯隊(缺一個大隊)和騎兵第二大隊的半個小隊。注1
一月三十日淩晨四時五十分,伏見貞愛以步兵第五聯隊第三大隊為左翼支隊之前鋒,在其大隊長石原廬的率領下由集合地先行,他本人率大隊繼後,同向虎山進發。虎山是僅有幾十戶人家的小山村,左右皆山,前臨湯河,有一山口北通威海衛,形勢頗為險要,是威海南部的交通孔道。白馬河戰鬥後,戴宗騫命劉樹德帶三營綏軍在此駐守,並配給行營炮八門。上午六時許,日軍左翼支隊前鋒逼近虎山,企圖搶占山口東麵的高地。清軍立即發炮轟擊。
石原命第九中隊停止前進,向清軍射擊;第十一、第十二兩個中隊展開隊形,攻占清軍炮兵陣地。於是,戰鬥趨於激烈。據日方記載說:“(我兵)欲奪敵兵的炮兵陣地,敵兵據住便利的陣地,猛烈向我軍瞰射,我兵甚是苦戰。”交戰中,日軍步兵第五聯隊第三大隊死二人,傷四人;清軍也有兩名士兵陣亡。不久,日軍左翼支隊後隊趕到。伏見貞愛命炮兵第一聯隊第三大隊長櫻井庫五郎少佐,在湯河對岸的欒家店附近架設山炮,以掩護步兵作戰。在猛烈炮火的掩護下,日軍第十一、第十二兩個中隊進至虎山南麓。劉樹德見敵兵靠近,竟不堅持戰鬥,棄軍北走。三營綏軍隨之潰散。日軍進入虎山,在清軍陣地上繳獲了被遺棄的四門行營炮。其第十中隊執行追擊任務,又繳獲了清軍丟齊在半路上的四門行營炮。八門火炮竟如此輕易地落入敵手!上午九時三十分,日軍左翼支隊前鋒追至宋家窪村時,扼於北洋艦隊諸艦的炮火,未敢繼續前進。“此日嚴寒,號兵要吹傳令號,亦因管口凍冰不能吹。”注2左翼支隊前鋒隻得住宿於宋家窪。
是日上午六時,山口素臣也率日軍右翼支隊從溫泉湯出發,向南、北虎口村進擊。日軍進至南虎口山南麓,列布陣勢,開始射擊。山上守軍為綏軍正營和副營,由戴宗騫親自率領,頭一天剛從南、北竹島營地趕來,綏軍有行營炮四門,占據有利地形,向敵炮擊,使日軍步兵難以前進。至九時十五分,日軍在虎口南麵的高地布置炮兵陣地,開始炮擊。日軍步兵第十六聯隊第一大隊的三個中隊,在大隊長江田國容少佐的指揮下,在炮兵陣地前麵展開。戴宗騫見日軍攻勢變猛,便率兩營綏軍撤出陣地。當這兩營綏軍經老北集、楊家灘撒至長峰寨時,士兵多已潰散。戴宗騫隻帶少數部眾回到了北幫炮台。十時三十分,日軍又向北虎口發起了攻擊。北虎口守軍約七百人,是從鞏軍中、前兩營挑選的奮勇,剛從城子、溝北營地趕來。他們士氣旺盛,“冒著敵人的炮火,前仆後繼,在山上布置炮兵陣地”。注3但日軍漫山遍野,勢如潮湧,奮勇七百人已死傷大半注4,力難抵禦,終於戰敗。日軍步兵第十六聯隊第二大隊,在其大隊長岡田昭義少佐率領下,越過北虎口山,占領溝北鞏軍中營、城子鞏軍前營兩處營盤,並懸掛起日本旗。然後,岡田又率隊沿海岸向楊家灘行進,對清軍實行追擊。此時已近正午,北洋艦隊十餘艘艦艇,突然駛近海岸,向日軍隊伍猛擊。日軍猝不及防,急忙向後倒奔。在北洋艦隊的這次突襲中,日軍死三十八人,傷五十一人注5,因遭到意想不到的慘重損失,不得不退向鳳林集。
注22 據《謝增口述》(1958年記錄稿)。按:謝增,百尺崖所人,當年16歲。
注23 《張文宣致李秉衡電》,見《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2412),第30卷,第20頁。按:皂埠嘴炮台所擊沉之日艦,艦名無從考證,頗令人懷疑其真實性。經多方調查, 證實確有此事。參見《中日甲午威海之戰》第66頁注1。
注24 《李振槐口述》(1958年記錄稿)。按:李振槐,威海南岸百尺崖所人,當年20歲。
注25 《丁提督來電》,《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9卷,第44頁。
注26 《寄丁提督劉鎮》,《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9卷,第45頁。
注27 《中東戰紀本末》第4卷,見《中日戰爭》(1),第189頁。
注28 《北洋大臣來電》,《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2410),第30卷,第19頁。
注29 見阿英編:《甲午中日戰爭文學集》,第356頁。
注30 《北洋大臣來電》,《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2469)第31卷,第12頁。
注31 《英兵部蒲雷東方觀戰紀實》,《中東戰紀本末三遍》第2卷,第23頁。
注32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11卷,第381頁。
注33 《日清戰爭實記》第20編,第32頁。按:間,日本長度單位。一間合1.818公尺,六、七間約合十一二公尺。
注34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11卷,第381頁。
注35 《清史稿》,列傳281,《黃祖蓮傳》。
注36 據《邵啟元口述》(1950年記錄稿)。
注37 《日清戰爭實記》第20編,第33頁。
注38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11卷,第382頁。
三 南幫炮台外圍戰鬥和北幫炮台棄守
在日軍右路縱隊進攻南幫炮台的同時,其左路縱隊也向南幫炮台外圍的清軍發起了攻擊。
先是在一月二十九日,日軍右路縱隊到達江家口村。三十日,占領溫泉湯後,即將第二師團司令部設於溫泉湯。當天午夜,第二軍司令部發布了總攻威海衛的命令。佐久間左馬太中將遂將全師團重新進行編製如下:右翼支隊,包括步兵第三旅團(缺第四聯隊之一個大隊)、騎兵第二大隊的一個小隊及炮兵第二聯隊第三大隊,以步兵第三旅團長陸軍少將山口素臣為司令官,左翼支隊,包括步兵第四旅團(缺兩個中隊)、騎兵第二大隊本部及兩個小隊、炮兵第一聯隊第三大隊(缺一個中隊),以步兵第四旅團長陸軍少將伏見貞愛親王為司令官;預備隊,包括步兵第十七聯隊的一個大隊、騎兵第二大隊的半個小隊、炮兵第一聯隊第三大隊的半個小隊、以及炮兵第二聯隊本部和第一大隊;通信隊,包括步兵第四聯隊的一個大隊和騎兵第二大隊的一個中隊(缺一個分隊);軍直轄部隊,包括步兵第十七聯隊(缺一個大隊)和騎兵第二大隊的半個小隊。注1
一月三十日淩晨四時五十分,伏見貞愛以步兵第五聯隊第三大隊為左翼支隊之前鋒,在其大隊長石原廬的率領下由集合地先行,他本人率大隊繼後,同向虎山進發。虎山是僅有幾十戶人家的小山村,左右皆山,前臨湯河,有一山口北通威海衛,形勢頗為險要,是威海南部的交通孔道。白馬河戰鬥後,戴宗騫命劉樹德帶三營綏軍在此駐守,並配給行營炮八門。上午六時許,日軍左翼支隊前鋒逼近虎山,企圖搶占山口東麵的高地。清軍立即發炮轟擊。
石原命第九中隊停止前進,向清軍射擊;第十一、第十二兩個中隊展開隊形,攻占清軍炮兵陣地。於是,戰鬥趨於激烈。據日方記載說:“(我兵)欲奪敵兵的炮兵陣地,敵兵據住便利的陣地,猛烈向我軍瞰射,我兵甚是苦戰。”交戰中,日軍步兵第五聯隊第三大隊死二人,傷四人;清軍也有兩名士兵陣亡。不久,日軍左翼支隊後隊趕到。伏見貞愛命炮兵第一聯隊第三大隊長櫻井庫五郎少佐,在湯河對岸的欒家店附近架設山炮,以掩護步兵作戰。在猛烈炮火的掩護下,日軍第十一、第十二兩個中隊進至虎山南麓。劉樹德見敵兵靠近,竟不堅持戰鬥,棄軍北走。三營綏軍隨之潰散。日軍進入虎山,在清軍陣地上繳獲了被遺棄的四門行營炮。其第十中隊執行追擊任務,又繳獲了清軍丟齊在半路上的四門行營炮。八門火炮竟如此輕易地落入敵手!上午九時三十分,日軍左翼支隊前鋒追至宋家窪村時,扼於北洋艦隊諸艦的炮火,未敢繼續前進。“此日嚴寒,號兵要吹傳令號,亦因管口凍冰不能吹。”注2左翼支隊前鋒隻得住宿於宋家窪。
是日上午六時,山口素臣也率日軍右翼支隊從溫泉湯出發,向南、北虎口村進擊。日軍進至南虎口山南麓,列布陣勢,開始射擊。山上守軍為綏軍正營和副營,由戴宗騫親自率領,頭一天剛從南、北竹島營地趕來,綏軍有行營炮四門,占據有利地形,向敵炮擊,使日軍步兵難以前進。至九時十五分,日軍在虎口南麵的高地布置炮兵陣地,開始炮擊。日軍步兵第十六聯隊第一大隊的三個中隊,在大隊長江田國容少佐的指揮下,在炮兵陣地前麵展開。戴宗騫見日軍攻勢變猛,便率兩營綏軍撤出陣地。當這兩營綏軍經老北集、楊家灘撒至長峰寨時,士兵多已潰散。戴宗騫隻帶少數部眾回到了北幫炮台。十時三十分,日軍又向北虎口發起了攻擊。北虎口守軍約七百人,是從鞏軍中、前兩營挑選的奮勇,剛從城子、溝北營地趕來。他們士氣旺盛,“冒著敵人的炮火,前仆後繼,在山上布置炮兵陣地”。注3但日軍漫山遍野,勢如潮湧,奮勇七百人已死傷大半注4,力難抵禦,終於戰敗。日軍步兵第十六聯隊第二大隊,在其大隊長岡田昭義少佐率領下,越過北虎口山,占領溝北鞏軍中營、城子鞏軍前營兩處營盤,並懸掛起日本旗。然後,岡田又率隊沿海岸向楊家灘行進,對清軍實行追擊。此時已近正午,北洋艦隊十餘艘艦艇,突然駛近海岸,向日軍隊伍猛擊。日軍猝不及防,急忙向後倒奔。在北洋艦隊的這次突襲中,日軍死三十八人,傷五十一人注5,因遭到意想不到的慘重損失,不得不退向鳳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