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反攻,時在一月二十二日。清軍參加反攻的部隊與第一次相同。
清軍第一次反攻失敗後,退守東起甘泉堡西至耿莊子一線。一月十八、十九兩日,雙方前哨迭有接觸。十九日拂曉,野津道貫一行返回岫巖。是日,為日軍第三師團傷亡最多的缸瓦寨戰鬥一周月。桂太郎為了安撫部下和鼓舞士氣,便在海城南小門內舉行招魂祭。他在祭文中贊這些成為異鄉之鬼的死者:“夏則炎天,冬則冱寒,忠節盡國,不厭其艱”,“或死彈丸,或斃厲疾”,雖“魂魄在天,地無影跡”,卻“氏名在牒”。最後則祈禱這些亡靈佑助:“我武之揚,此靈惟藉。”注19桂太郎估計清軍還會重整旗鼓來攻,所以這次招魂祭實際上是戰前的一次精神動員。在依克唐阿看來,“若不急圖攻計,誠恐再一漫溢,則無險可扼之區,辦理更形棘手。”注20因此,他再次與長順商定,約期各出隊夾攻海城。
一月二十二日上午八時,清軍仍分東西兩路向海城進逼,但在戰術上略有改變,即長、依兩軍又各分兩路進攻,以分散敵人的兵力。長順命親軍統領明順等帶隊自正北從雙龍、歡喜二山之間進擊,將炮兵陣地布置在三裏橋以北高地以為掩護;豐升阿、蔣尚鈞、丁春喜帶隊經頭河堡、二台子繞過雙龍山,以攻海城東北的雙山子。依克唐阿命慶德、韓登舉等營由波羅堡子進攻徐家園子,將炮兵陣地布置於沙河沿以為掩護;德英阿,烏勒興額等營為後繼;劄克丹布等營繞到蘇家堡子,從西進攻。
在清軍進攻之前,日軍已重新進行了防禦部署:自雙龍山下至歡喜山以東屬三好成行大佐的防守範圍,自歡喜山下至牛莊大道屬粟飯原常世大佐的防守範圍,由大島久直少將指揮;自牛莊大道至晾甲山下屬塚本勝嘉大佐的防守範圍,自晾甲山下至唐王山下屬佐藤正大佐的防守範圍,由大迫尚敏少將指揮。桂太郎判斷:清軍的主力是在西路,而東路清軍的“目的是分散我軍的兵力,其任務是實行牽製”。注21同時,他認為,佐藤所部的防守範圍是在晾甲山以南,而隻要清軍不從營口大道來攻,這一帶就投有危險。因此,命令佐藤率步兵第十八聯隊第三大隊、第二大隊第七中隊,以及步兵第六聯隊第一大隊和炮兵第二大隊,伺機襲擊清軍的右翼。
上午十時十五分,依軍在大富屯和小富屯以南,經過波羅堡子附近,以密集的隊形向徐家園子進逼。日軍用望遠鏡觀察到:清軍“五人一幟,十人一旗,旗幟飄揚,紅黃黑白相間”。“他們在頭上纏著紫色頭巾,手持抬槍、鳥槍,連發槍等火器”,“從一千公尺以外的遠距離開始射擊,一步一槍,兩步一射,小心翼翼地前進”。注22此時,日軍已在徐家園子設下埋伏,並不還擊,隻等清軍進到近距離,然後再給以突然打擊。原來,防守徐家園子的日軍是步兵第十九聯隊第一大隊,由藤本太少佐指揮,正在村北和村西的防禦工事裏隱蔽。後來的佐藤正所部也進行了隱蔽:步兵第六聯隊第一大隊伏於村西南朝北的土崖上;步兵第十八聯隊第三大隊和第二大隊第七中隊麵西立於土崖下麵;兵頭雅譽少佐指揮炮兵在村南占領陣地。
下午一時十五分,依克唐阿親率博多羅一營督戰,前軍慶德各營逼近徐家園子,“德英阿、烏勒興額繼之,劄克丹布等亦至”。當依軍“以破竹之勢逼近至二百公尺”注23時,日軍步兵第十八聯隊第三大隊長牛島本蕃少佐首先率隊自工事兩端衝出,將依軍橫隊從中間沖開,分割成為兩部。隨後,所有日軍伏兵全部跳出工事,將依軍衝散。依克唐阿見處境不利,一麵命博多羅一營繞攻城南,以牽製敵人,一麵派飛騎向長順告援。關於這次中伏的經過,依克唐阿奏稱:“我軍不能前進,即飭博多羅繞向南門,另牽賊勢。奴才親冒子彈,率領各營復將伏賊誘出(指牛島大隊),劄克丹布等連開數炮,擊斃不少。我軍方擬越過,不意該賊另有埋伏,忽然突起(指其餘日軍伏兵),城上下各炮齊發。我軍已無後繼,兵勇紛紛倒地,不忍再令傷亡,遂飭且戰且退。”注24
長順按依克唐阿的飛報後,即拔隊經沙河沿繞至城西,搶攻晾甲山。吉林練軍馬隊統領西隆阿,吉字營馬隊營官慶昌等先至,親軍統領明順也率隊趕到,對晾甲山進行三麵圍攻。但日軍炮火太猛,難以前進,不久亦即撤退。長順見西路清軍已退,也下令北撤。在這次戰鬥中,仍採取“步步為營,相機進剿”的老戰術。這種戰術曾被日人譏之為“防勢進攻”。注25加以缺少攻城的大炮,又不擅長攻堅,因而遭到了失敗,而且損失比第一次更大。是役日軍僅傷亡九人。注26由於日軍“用開花彈猛擊”,殺傷力很強,所以清軍瞬時“屍積如山”。注27長軍傷亡弁勇一百二十餘名。“哨官周緒科炸去頭顱,立時陣亡;營官左世榮膝被鉛子透出;哨官穆泰和、萬金彪、葛永仁各受重傷。”注28依軍“傷亡亦有五百餘名之多”。注29共傷亡六百餘人。
第二次反攻海城之敗,使依、長二軍的元氣都受到一定的損傷。事後,長順稱:“未敢遽議進兵者,正以穩慎進取。”注30依克唐阿則提出:“一俟調集統領壽山等十一營,即當再圖攻取。”注31由於清廷一再督催,才遲至二十餘天後發動了第三次反攻。
清軍第一次反攻失敗後,退守東起甘泉堡西至耿莊子一線。一月十八、十九兩日,雙方前哨迭有接觸。十九日拂曉,野津道貫一行返回岫巖。是日,為日軍第三師團傷亡最多的缸瓦寨戰鬥一周月。桂太郎為了安撫部下和鼓舞士氣,便在海城南小門內舉行招魂祭。他在祭文中贊這些成為異鄉之鬼的死者:“夏則炎天,冬則冱寒,忠節盡國,不厭其艱”,“或死彈丸,或斃厲疾”,雖“魂魄在天,地無影跡”,卻“氏名在牒”。最後則祈禱這些亡靈佑助:“我武之揚,此靈惟藉。”注19桂太郎估計清軍還會重整旗鼓來攻,所以這次招魂祭實際上是戰前的一次精神動員。在依克唐阿看來,“若不急圖攻計,誠恐再一漫溢,則無險可扼之區,辦理更形棘手。”注20因此,他再次與長順商定,約期各出隊夾攻海城。
一月二十二日上午八時,清軍仍分東西兩路向海城進逼,但在戰術上略有改變,即長、依兩軍又各分兩路進攻,以分散敵人的兵力。長順命親軍統領明順等帶隊自正北從雙龍、歡喜二山之間進擊,將炮兵陣地布置在三裏橋以北高地以為掩護;豐升阿、蔣尚鈞、丁春喜帶隊經頭河堡、二台子繞過雙龍山,以攻海城東北的雙山子。依克唐阿命慶德、韓登舉等營由波羅堡子進攻徐家園子,將炮兵陣地布置於沙河沿以為掩護;德英阿,烏勒興額等營為後繼;劄克丹布等營繞到蘇家堡子,從西進攻。
在清軍進攻之前,日軍已重新進行了防禦部署:自雙龍山下至歡喜山以東屬三好成行大佐的防守範圍,自歡喜山下至牛莊大道屬粟飯原常世大佐的防守範圍,由大島久直少將指揮;自牛莊大道至晾甲山下屬塚本勝嘉大佐的防守範圍,自晾甲山下至唐王山下屬佐藤正大佐的防守範圍,由大迫尚敏少將指揮。桂太郎判斷:清軍的主力是在西路,而東路清軍的“目的是分散我軍的兵力,其任務是實行牽製”。注21同時,他認為,佐藤所部的防守範圍是在晾甲山以南,而隻要清軍不從營口大道來攻,這一帶就投有危險。因此,命令佐藤率步兵第十八聯隊第三大隊、第二大隊第七中隊,以及步兵第六聯隊第一大隊和炮兵第二大隊,伺機襲擊清軍的右翼。
上午十時十五分,依軍在大富屯和小富屯以南,經過波羅堡子附近,以密集的隊形向徐家園子進逼。日軍用望遠鏡觀察到:清軍“五人一幟,十人一旗,旗幟飄揚,紅黃黑白相間”。“他們在頭上纏著紫色頭巾,手持抬槍、鳥槍,連發槍等火器”,“從一千公尺以外的遠距離開始射擊,一步一槍,兩步一射,小心翼翼地前進”。注22此時,日軍已在徐家園子設下埋伏,並不還擊,隻等清軍進到近距離,然後再給以突然打擊。原來,防守徐家園子的日軍是步兵第十九聯隊第一大隊,由藤本太少佐指揮,正在村北和村西的防禦工事裏隱蔽。後來的佐藤正所部也進行了隱蔽:步兵第六聯隊第一大隊伏於村西南朝北的土崖上;步兵第十八聯隊第三大隊和第二大隊第七中隊麵西立於土崖下麵;兵頭雅譽少佐指揮炮兵在村南占領陣地。
下午一時十五分,依克唐阿親率博多羅一營督戰,前軍慶德各營逼近徐家園子,“德英阿、烏勒興額繼之,劄克丹布等亦至”。當依軍“以破竹之勢逼近至二百公尺”注23時,日軍步兵第十八聯隊第三大隊長牛島本蕃少佐首先率隊自工事兩端衝出,將依軍橫隊從中間沖開,分割成為兩部。隨後,所有日軍伏兵全部跳出工事,將依軍衝散。依克唐阿見處境不利,一麵命博多羅一營繞攻城南,以牽製敵人,一麵派飛騎向長順告援。關於這次中伏的經過,依克唐阿奏稱:“我軍不能前進,即飭博多羅繞向南門,另牽賊勢。奴才親冒子彈,率領各營復將伏賊誘出(指牛島大隊),劄克丹布等連開數炮,擊斃不少。我軍方擬越過,不意該賊另有埋伏,忽然突起(指其餘日軍伏兵),城上下各炮齊發。我軍已無後繼,兵勇紛紛倒地,不忍再令傷亡,遂飭且戰且退。”注24
長順按依克唐阿的飛報後,即拔隊經沙河沿繞至城西,搶攻晾甲山。吉林練軍馬隊統領西隆阿,吉字營馬隊營官慶昌等先至,親軍統領明順也率隊趕到,對晾甲山進行三麵圍攻。但日軍炮火太猛,難以前進,不久亦即撤退。長順見西路清軍已退,也下令北撤。在這次戰鬥中,仍採取“步步為營,相機進剿”的老戰術。這種戰術曾被日人譏之為“防勢進攻”。注25加以缺少攻城的大炮,又不擅長攻堅,因而遭到了失敗,而且損失比第一次更大。是役日軍僅傷亡九人。注26由於日軍“用開花彈猛擊”,殺傷力很強,所以清軍瞬時“屍積如山”。注27長軍傷亡弁勇一百二十餘名。“哨官周緒科炸去頭顱,立時陣亡;營官左世榮膝被鉛子透出;哨官穆泰和、萬金彪、葛永仁各受重傷。”注28依軍“傷亡亦有五百餘名之多”。注29共傷亡六百餘人。
第二次反攻海城之敗,使依、長二軍的元氣都受到一定的損傷。事後,長順稱:“未敢遽議進兵者,正以穩慎進取。”注30依克唐阿則提出:“一俟調集統領壽山等十一營,即當再圖攻取。”注31由於清廷一再督催,才遲至二十餘天後發動了第三次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