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土兵雪中行軍,有的鞋磨破,以至雙腳鮮血淋漓。由於補給困難,有的大隊沒有冬裝,隻能穿上白色的夏服裙,在寒風中瑟縮著身子行軍,並用凍成冰坨的米飯和梅幹果腹。注7岫巖以南群山重疊,土門子嶺和萬全嶺尤為險峻,日軍士兵感到前程險惡,情緒十分低落。如果有清軍深入敵後進行襲擊,或擊敵於半渡,或伏兵於險要,那末日軍第三師團能否順利地北進,恐怕是大成問題的。直到八日,日本第三師團才抵達岫巖。


    十二月九日,第三師團長桂太郎中將下令,將部隊劃分為三部分:右翼支隊,以第五旅團長大迫尚敏少將為支隊長,包括步兵第六聯隊(缺一個大隊和一個中隊),步兵第十八聯隊(缺一個大隊)、騎兵第一中隊(缺一個小隊和大孤山至岫巖間的通信騎兵)及野戰炮兵第三大隊(缺一個中隊)。左翼支隊,以步兵第十八聯隊長佐藤正大佐為支隊長,包括步兵第十八聯隊之一個大隊及騎兵第一中隊。主力縱隊,以第六旅團長大島久直少將為前衛司令官,包括步兵第七聯隊(缺一個大隊),騎兵第三大隊本部及第二中隊(缺一個小隊)。主力由桂太郎師團長親自指揮,包括步兵第十九聯隊本部(缺一個大隊)和一個大隊,步兵第六聯隊之一個中隊、騎兵第二中隊之一個小隊,以及野戰炮兵第三聯隊本部和第二中隊(包括大隊本部)。同一天,桂太郎下達了進攻析木城的命令:右翼支隊向北直插牛心山,再向西挺進析木城;左翼支隊進至析木城西南之下八岔溝附近,對蓋平方向實行警戒,以掩護主力縱隊之左翼;主力縱隊過大偏嶺,合營於王家堡子,次日經小偏嶺、小孤山,出於析木城之南。由於兩翼支隊道路迂迴,因此於當天下午即行開拔。主力縱隊則遲至十日晨出發,當天宿營於王家堡子,其前衛則宿營於前方的瓦房店。


    當時,駐守析木城和海城的清軍有:奉軍步隊八營,馬隊四營,炮隊一營,由總兵聶桂林統率;盛字練軍四營,由侍衛豐升阿統帶;原牙山仁字軍步隊二營,由總兵馬金敘統帶;希字軍(大同軍)步隊七營,馬隊一營,由總兵蔣希夷統帶。共計二十八營。清軍兵力不能算少,如能部署得當,指揮得力,是可以一戰的。但是,清軍四統領不相係屬,缺乏統一的指揮,不可能真正協同作戰。在四軍中,聶桂林、豐升阿二軍不但毫無戰鬥力,而且軍紀蕩然,“聞風即潰,騷擾不堪”。蔣希夷和馬金敘稱“此軍有不如無”。注8於是,諸將互相觀望,既未能及時激勵士氣,也無堅守的決心。對此,日本方麵是完全了解的。日諜的報告即指出:“清軍連戰連敗,士氣沮喪,無複決戰之勇。虎山大敗以後,兵備未整,大孤山、岫巖棄而不守,海城之守備不甚堅。”注9聶桂林等軍被派赴析木城駐守時,並未認真構築防禦設備,隻不過是每日遠出馬隊以行警戒而已。直到探悉日軍由岫巖北進時,這才倉促在析木城以南和以東布置陣地,清軍的分工是:


    奉軍:主要兵力分駐於析木城南的龍鳳峪、嘎大峪、櫻樹溝等處及山城子西方高地,並近馬隊一哨在二道河子附近擔任警戒;析木城東的東大嶺和潘家堡子也駐有兩營,為全軍之左翼。


    盛字練軍:紮於奉軍背後的姑嫂峪、朱家堡子一帶,以備接應。


    希字軍:駐守下八岔溝,並派一部至小井子西方高地防守,為全軍之右翼。


    仁字軍:駐守析木城。


    十二月十一日淩晨,日本第三師團主力從王家堡子出發,其前衛也同時從瓦房店出發。按照日軍原先的計劃,當天應宿營於小孤山,十二日再向析木城南清軍陣地發起進攻。但是,日軍偵察騎兵向前衛司令官大島久直報告:析木城以南的二道河子沒有清軍,隻在其附近的龍鳳峪有數量不多的清軍。大島認為,析木城的守備在二道河子西側的山間要道上,此處一旦失守,析木、海城將不戰自潰。是否能夠占領二道河子高地,在戰術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他決定不失時宜地改變計劃,立即向清軍發起攻擊。注10是日下午一時,大島命令前衛之兩個中隊以急行軍前進。在二道河子以南六、七百公尺處,雙方開始對射。不久,日軍前衛後繼部隊趕到,展開全部兵力,向清軍陣地發起猛攻。激戰中,日本第三師團參謀木神原忠誠少佐中彈喪命。


    戰至下午三時半,聶桂林和豐升阿決定退卻,全部撤出析木城以南陣地,從析木城附近奔向海城。駐東大嶺和潘家堡子的奉軍兩營,先於十日即遭到日軍右翼支隊進攻,堅持到十一日下午兩點半也撤離陣地,越五道溝嶺和蟒洞峪向西退卻。隻有駐守下八叉溝和小井子西方高地的希字軍,徹夜與日軍遙相對峙。拂曉前,蔣希夷見他軍全撤,自己已成孤軍,勢難與優勢敵軍對抗,遂西撤至截子嶺、石柱溝附近。馬金敘在析木城,見前敵部隊皆退,也經排路屯、鍾家台撤至海城西麵的坡廠、八裏河子附近。


    當天黃昏時,日軍探騎報告,清軍仍據守析木城南的下八岔溝和小井子西方高地。桂太郎認為,從地形上來說,以進攻清軍右翼最為有利。於是,決定明日進攻櫻樹溝以南高地的清軍。十二日拂曉,桂太郎根據報告,知清軍右翼已撤,便又改變作戰計劃,決定直接進擊析木城。於是,日軍主力縱隊由大道向析木城前進,前衛在前,師團主力在後,左翼支隊經櫻樹溝插向析木城西,以切斷清軍退路;右翼支隊由東路進逼,形成了三麵合擊的形勢。但是,析木城已無清軍一兵一卒。上午十時,日軍不戰而占領了析木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甲午戰爭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戚其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戚其章並收藏甲午戰爭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