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拱衛軍及捷勝營敗向旅順時,在蘇家屯和南關嶺的兩營懷字軍,即隨之而去。趙懷業也率駐和尚島兩營,於當夜移於老龍島。因此,日軍於七日向大連灣進攻時,一路上沒遇到任何抵抗,行進極為迅速。日軍行至三十裏堡迷路,令墊師閻世開為之引路,被拒絕。日本軍官以死相威脅。閻世開痛罵敵人,奮筆書曰:“寧作中華斷頭鬼,勿為倭奴屈膝人!”書畢慷慨就死。時人作歌吊之:“刀邊罵敵怒裂眥,擲筆甘就刀頭死。心肝攫出泣鬼神,淋漓血染山凹紫。”注8


    至是日上午九時左右,大連灣各炮台全部被日軍各支隊分別占領。如下表:(表略)


    在以上各炮台中,除老龍頭炮台稍作抵抗外,餘皆棄台而走。趙懷業見日軍至,即率所部奔向旅順。日本海軍為應援陸軍作戰,也於是日早晨駛赴大連灣外,先對岸上試放兩炮,而毫無反應。至九時許,築紫、赤城二艦來向旗艦報告,和尚島炮台已懸掛日本旗。隨後,第二十三號魚雷艇又來報告,中國炮台的炮口皆指向天空。於是,日本海軍知第二軍已完全占領了大連灣炮台,便派人至水雷營“收布設水霄圖,因得詳其布設之狀,即掃海以絕其憂。”注9李鴻章經營多年的大連灣,反成了日本繼續擴大侵略的根據地。不僅如此,大連灣儲備甚豐,除餉銀已被趙懷業運走外,軍械、彈藥等全歸敵人所有。時人指出:“方倭將至時,我金州、大連灣儲備軍械自勇丁配執兵搶以外,有海岸、行營兩種炮凡一百二十餘尊,大小炮彈二百四十六萬餘顆,而自滬局運至行營快炮封尚未啟,華廠自製槍並德國槍六百數十桿,槍彈三千三百八十一萬數千顆;及馬匹行帳諸式軍需,所蓄甚厚。嚴城巨防,特兩日間竟委之去。大連灣有海軍碼頭,倭人據之,其大小軍資從此得登岸地轉輸前敵,而遼東之禍愈烈矣。”注10


    注釋:


    注1 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見《中日戰爭》(1),第38頁。


    注2 大藍山炮台之名稱,係根據日方記載。或稱作大龍山半島炮台。(見《第一師團司令部參謀野口坤之大尉關於攻克金州和大連灣的談話》,《日清戰爭實記》第13編,第88頁)疑即指老龍島。因大連灣內隻有兩個半島,除和尚島外,就是老龍島了。


    注3 《盛宣懷致龔照璵等電》,《盛檔·甲午中日戰爭》(上),第250頁。


    注4 《盛宣懷致劉含芳電》,《盛檔·甲午中日戰爭》(上),第254—255頁。


    注5 《盛宣懷致趙懷業等電》,《盛檔·甲午中日戰爭》(上),第245頁。


    注6 《復旅順龔道》,《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8卷,第26頁。


    注7 《復總督》,《甲午戰事電報錄》中卷,見《東行三錄》,第174頁。


    注8 張之漢:《閻生筆歌並序》按:閻世開,字梅一,金州城南三道溝人。家境貧寒,世代業儒。本人在金州城南三十裏堡為塾師,死年38歲。


    注9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8卷,第288頁。


    注10 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中日戰爭》(1),第39頁。按:姚著所載日軍虜獲之武器彈藥數字,與日方公布的數字基本相同。(見《日清戰爭實記》第11編,第12--13頁。)


    四 旅順口的防禦


    旅順口與威海衛隔海相望,共扼渤海的門戶。旅順口最狹,寬僅九丈,內澳周約十四裏,水深兩丈以上,可容鐵甲兵輪。一八八o年冬天,首築黃金山炮台,為旅順設防之始。一八八一年,又在旅順設置水雷營、魚雷營和屯煤所,並配備了挖泥船,以浚深海港。一八八五年中戰法爭後,清政府決意“大治水師”。李鴻章也主張:“為保守畿疆計,尤宜先從旅順下手。”他說:“鐵艦收泊之區,必須有大石塢預備修理,西報所譏有鳥無籠,即是有船無塢之說,故修塢為至急至要之事。”注1到一八九o年,在內澳東岸所建之大船塢全部竣工。這是一項大工程,當時被稱為“海軍根本”注2,“其規模宏敞,實為中國塢澳之冠”。注3


    在建港的同時,還陸續修建海岸炮台多座。戰爭爆發後,又臨時增修了一些炮台。在東西兩岸諸炮台中,“以黃金山炮台為第一堅固,置三百六十次(度)迴轉自在大炮,海麵攻之甚難。”注4著名愛國詩人黃遵憲曾有詩讚旅順口之險要:“海水一泓煙九點,壯哉此地實天險!炮台屹立如虎闞,紅衣大將威望儼。”但又指出:“鯨鵬相摩圖一瞰,昂頭側睨視眈眈。”注5確實,日、俄兩國早就對旅順口虎視耽耽,欲攫而瞰之,隻是等待時機罷了。


    旅順口之險要,不僅在於口門嚴實,也在於有“山列屏障”。注6港澳背靠群山,峰巒蜿蜒起伏,呈半月之形,猶如天然城郭,拱環旅順後路。主要山峰上皆設置炮台,以老虎澗山為界,劃分為東、西兩個方麵炮台群,是為旅順後路炮台。其炮位如下頁表注7。由下表可知,旅順後路炮台可算是綿密無間,“且山頂峻嶒,連絡不斷,炮門盡皆向敵,實屬形勝天然”。注8


    防守旅順海岸炮台的清軍,原先隻有親慶軍六營。其中,記名提督黃仕林率三營駐東岸:中營守黃金山炮台及人字牆;前營守摸珠礁炮台;正營守老礪嘴炮台。記名總兵張光前率三營駐西岸:後營守老虎尾及威遠炮台;副營守蠻子營炮台;右營守饅頭山及城頭山炮台。戰爭爆發後,黃仕林增募副前營,張光前增募副後營,各成四營,共八營四千一百人。注9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甲午戰爭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戚其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戚其章並收藏甲午戰爭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