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20 《大東溝海戰》,《中東戰紀本末》,朝警記四,第4卷,第11頁。
注21 《軍情要電清單》,《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1711),附件一,第21卷,第12頁。
注22 《大東溝海戰》,《中東戰紀本末》,朝警記四,第4卷,第11頁。
注23 《直隸總督李鴻章奏請優恤大東溝海軍陣亡各員折》,《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1738),第21卷,第22頁。
注24 池仲祐:《林少保鍾卿事略》,《海軍實記.甲午海戰海軍陣亡死難群公事略》。
注25 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見《中日戰爭》(1),第68頁。
注26 川崎三郎:《日清戰史》第7編(上),第3章,第67頁。
五 力挽危局
——海戰的第三階段
海戰的第三階段,從下午三點二十分到四點十分,歷時五十分鍾。 北洋艦隊雖然居於劣勢,處境極端困難,但定遠、鎮遠、靖遠、來遠四艦將士拚死戰鬥,力挽危局,誓與敵人拚搏到底。因此,戰場上出現了敵我相持的局麵。 下午三點二十分以後,雙方艦隊開始分為兩群同時進行戰鬥: 日艦本隊鬆島、千代田、嚴島、橋立、扶桑五艦纏住定遠和鎮遠;第一遊擊隊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四艦則專力進攻靖遠和來遠。日本方麵的企圖是,將戰場上僅餘的中國四艘戰艦分割為二,使之彼此不能相顧,先擊沉較弱的靖遠、來遠兩艦,然後全軍合力圍攻兩艘大型鐵甲艦定遠和鎮遠,以期勝利結束戰鬥。這個階段一開始,對於北洋艦隊來說形勢仍然非常險惡。日本聯合艦隊依仗其艦多勢眾,對北洋艦隊又是環攻,又是猛逼,恨不得一下子將其吃掉,早奏凱歌。但是,中國四艘戰艦巍然屹立,英勇搏戰,使日艦徒喚奈何。 麵對日艦第一遊擊隊的猛攻,靖遠、來遠二艦將士打得十分勇敢頑強。這兩艘戰艦盡管艦型不同,而且不是一個編隊,但靖遠管帶葉祖珪和來遠管帶邱寶仁覺察到敵人的險惡用心,及本身處境之危殆,便臨時結成姊妹艦,彼此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互相依持,堅持戰鬥到底。靖遠,來遠二艦以寡敵眾,苦戰多時,均受重傷。來遠艦中彈二百多顆,引起猛烈火災,延燒房艙數十間。盡管艦上烈焰騰空,被猛火包圍,炮手依然發射不停。不久,“來遠後部因敵彈起火災,火焰熊熊,尾炮已毀,僅有首炮應戰。艙麵人員悉忙於消防,因通氣管有引火之虞,亦為解除。機艙熱度增至二百度,而艙內人員猶工作不息。及火災消弭之後,機艙人員莫不焦頭爛額。”注1來遠艦將士這種艱苦卓絕的鬥爭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贏得了全軍上下的讚佩,連當時在作戰海域附近“觀戰”的西方人士也無不視為奇蹟。“戰後,來遠駛歸旅順,中外人士目睹其損傷如此嚴重,尚能平安抵港,皆為之驚嘆不置。”注2 與此同時,靖遠艦也中彈一百餘顆,特別是“水線為彈所傷,進水甚多”注3,情況十分危急。在此緊急關頭,為了修補漏洞和撲滅烈火,並使定遠和鎮遠得以專力對敵,葉祖矽向來遠發出“西駛”的信號。來遠遂先行西駛,靖遠緊隨其後,衝出日艦第一遊擊隊的包圍,駛至大鹿島附近。靖遠,來遠二艦占據有利地勢,背靠淺灘,一麵用艦首重炮對準敵艦,一麵抓緊滅火修補。吉野等四艦尾追而來,然已失地利,害怕擱淺,不敢靠近,隻是來回遙擊,喪失了自由機動的能力。靖遠、來遠二艦終於贏得了修補滅火的時間,這才化險為夷。
在彈雨中作戰的“鎮遠”艦 此時,在原作戰海域,中國僅餘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還在同日艦本隊鬆島等五艦激烈戰鬥。敵人早就視定遠、鎮遠為眼中釘,“其所欲得而甘心者,亦惟定、鎮二船”。定遠和鎮遠雖處在五艘日艦的包圍之中,“藥彈狂飛,不離左右”注4,但二艦將士毫不畏懼,果敢沉著,堅決抗擊。在日艦炮火的猛烈轟擊下,“各將弁誓死抵禦,不稍退避,敵彈霰集,每船致傷千餘處,火焚數次,一麵救火,一麵抵敵”。注5日方記載也承認這樣的事實:“定遠、鎮遠二艦頑強不屈,奮力與我抗爭,一步亦不稍退。”“我本隊舍其他各艦不顧,舉全部五艦之力量合圍兩艦,在榴霰彈的傾注下,再三引起火災。定遠甲板部位起火,烈焰洶騰,幾乎延燒全艦。鎮遠前甲板殆乎形成絕命大火,將領集合土兵救火,雖彈丸如雨,仍欣然從事,在九死一生中毅然將火撲滅,終於避免了一場危難。”日艦甚至用望遠鏡觀測到,鎮遠艦上有一名軍官正在“泰然自若地拍攝戰鬥照片”。注6可見,盡管戰鬥環境險惡叢生,二艦將士始終懷著必勝的信心。 在這場你死我活的大搏鬥中,右翼總兵定遠管帶劉步蟾肩負重任,指揮得力。劉步蟾(一八五二——一八九五年),宇子香,福建侯官人。考入沈葆楨所創辦的福州船政學堂後,為駕駛班第一屆學生。“學習駕駛、槍炮諸術,勤勉精進,試迭冠曹偶。”注7“卒業試第一。”注8又赴英國學習海軍,“涉獵西學,功深伏案”。注9國人亦認為:“華人明海戰術,步蟾為最先。”注10歸國後,歷任炮艦、快船管帶。一八八五年督帶定遠等艦回國,遂派充定遠鐵甲艦管帶。一八八八年北洋海軍成軍,奏準《北洋海軍章程》,定海軍經製,“一切規劃,多出其手”。注11時朝廷停購船械,劉步蟾深以為憂,曾當李鴻章之麵抗論:“平時不備,一旦僨事,咎將誰屬?”時人評之曰;“蓋其憂國之深,忠憤激昂,流露於言詞之間而不自覺。”他“治軍嚴肅,凜然不可犯,慷慨好義有烈士氣”。注12開戰之前,他即立下誓言:“苟艦亡,必與亡!”注13兩軍相接之初,劉步蟾駕艦衝鋒在前。丁汝昌負傷後,他代為督戰,“表現尤為出色”注14,“指揮進退,時刻變換,敵炮不能取準”。注15在劉步蟾的指揮下,全艦上下一心,勇抗強敵。定遠艦水手有口皆碑:“劉船主有膽量,有能耐,全船沒有一個孬種!”據日方記載:定遠對“配備大口徑炮之最新式諸巡洋艦毫不畏懼”,“陷於厄境,猶能與合圍之敵艦抵抗。定遠起火後,甲板上各處設施全部毀壞,但無一人畏戰避逃。”注16定遠艦洋員英人泰萊目睹官兵的英勇表現,深為之感動,在其回憶錄中寫道:“(定遠)露炮塔的巨炮繼續噴出火焰和黑煙……炮手及水兵皆激奮異常,毫無畏懼之容。我見一名炮手身負重傷,同伴勸他進艙養息。當我再回到露炮塔時,見他業已因傷致殘,僅包紮一下傷處,依然工作如常。”注18艦上洋員也表現得十分勇敢。定遠總管輪德人阿璧成兩耳被炮彈震聾,毫不畏避,仍奮力救火。管理炮務英人尼格路士見艦首管理炮火的洋員受傷,急至艦首代司其事。及見艙麵火起,又捨生救火,中炮身亡。
注21 《軍情要電清單》,《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1711),附件一,第21卷,第12頁。
注22 《大東溝海戰》,《中東戰紀本末》,朝警記四,第4卷,第11頁。
注23 《直隸總督李鴻章奏請優恤大東溝海軍陣亡各員折》,《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1738),第21卷,第22頁。
注24 池仲祐:《林少保鍾卿事略》,《海軍實記.甲午海戰海軍陣亡死難群公事略》。
注25 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見《中日戰爭》(1),第68頁。
注26 川崎三郎:《日清戰史》第7編(上),第3章,第67頁。
五 力挽危局
——海戰的第三階段
海戰的第三階段,從下午三點二十分到四點十分,歷時五十分鍾。 北洋艦隊雖然居於劣勢,處境極端困難,但定遠、鎮遠、靖遠、來遠四艦將士拚死戰鬥,力挽危局,誓與敵人拚搏到底。因此,戰場上出現了敵我相持的局麵。 下午三點二十分以後,雙方艦隊開始分為兩群同時進行戰鬥: 日艦本隊鬆島、千代田、嚴島、橋立、扶桑五艦纏住定遠和鎮遠;第一遊擊隊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四艦則專力進攻靖遠和來遠。日本方麵的企圖是,將戰場上僅餘的中國四艘戰艦分割為二,使之彼此不能相顧,先擊沉較弱的靖遠、來遠兩艦,然後全軍合力圍攻兩艘大型鐵甲艦定遠和鎮遠,以期勝利結束戰鬥。這個階段一開始,對於北洋艦隊來說形勢仍然非常險惡。日本聯合艦隊依仗其艦多勢眾,對北洋艦隊又是環攻,又是猛逼,恨不得一下子將其吃掉,早奏凱歌。但是,中國四艘戰艦巍然屹立,英勇搏戰,使日艦徒喚奈何。 麵對日艦第一遊擊隊的猛攻,靖遠、來遠二艦將士打得十分勇敢頑強。這兩艘戰艦盡管艦型不同,而且不是一個編隊,但靖遠管帶葉祖珪和來遠管帶邱寶仁覺察到敵人的險惡用心,及本身處境之危殆,便臨時結成姊妹艦,彼此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互相依持,堅持戰鬥到底。靖遠,來遠二艦以寡敵眾,苦戰多時,均受重傷。來遠艦中彈二百多顆,引起猛烈火災,延燒房艙數十間。盡管艦上烈焰騰空,被猛火包圍,炮手依然發射不停。不久,“來遠後部因敵彈起火災,火焰熊熊,尾炮已毀,僅有首炮應戰。艙麵人員悉忙於消防,因通氣管有引火之虞,亦為解除。機艙熱度增至二百度,而艙內人員猶工作不息。及火災消弭之後,機艙人員莫不焦頭爛額。”注1來遠艦將士這種艱苦卓絕的鬥爭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贏得了全軍上下的讚佩,連當時在作戰海域附近“觀戰”的西方人士也無不視為奇蹟。“戰後,來遠駛歸旅順,中外人士目睹其損傷如此嚴重,尚能平安抵港,皆為之驚嘆不置。”注2 與此同時,靖遠艦也中彈一百餘顆,特別是“水線為彈所傷,進水甚多”注3,情況十分危急。在此緊急關頭,為了修補漏洞和撲滅烈火,並使定遠和鎮遠得以專力對敵,葉祖矽向來遠發出“西駛”的信號。來遠遂先行西駛,靖遠緊隨其後,衝出日艦第一遊擊隊的包圍,駛至大鹿島附近。靖遠,來遠二艦占據有利地勢,背靠淺灘,一麵用艦首重炮對準敵艦,一麵抓緊滅火修補。吉野等四艦尾追而來,然已失地利,害怕擱淺,不敢靠近,隻是來回遙擊,喪失了自由機動的能力。靖遠、來遠二艦終於贏得了修補滅火的時間,這才化險為夷。
在彈雨中作戰的“鎮遠”艦 此時,在原作戰海域,中國僅餘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還在同日艦本隊鬆島等五艦激烈戰鬥。敵人早就視定遠、鎮遠為眼中釘,“其所欲得而甘心者,亦惟定、鎮二船”。定遠和鎮遠雖處在五艘日艦的包圍之中,“藥彈狂飛,不離左右”注4,但二艦將士毫不畏懼,果敢沉著,堅決抗擊。在日艦炮火的猛烈轟擊下,“各將弁誓死抵禦,不稍退避,敵彈霰集,每船致傷千餘處,火焚數次,一麵救火,一麵抵敵”。注5日方記載也承認這樣的事實:“定遠、鎮遠二艦頑強不屈,奮力與我抗爭,一步亦不稍退。”“我本隊舍其他各艦不顧,舉全部五艦之力量合圍兩艦,在榴霰彈的傾注下,再三引起火災。定遠甲板部位起火,烈焰洶騰,幾乎延燒全艦。鎮遠前甲板殆乎形成絕命大火,將領集合土兵救火,雖彈丸如雨,仍欣然從事,在九死一生中毅然將火撲滅,終於避免了一場危難。”日艦甚至用望遠鏡觀測到,鎮遠艦上有一名軍官正在“泰然自若地拍攝戰鬥照片”。注6可見,盡管戰鬥環境險惡叢生,二艦將士始終懷著必勝的信心。 在這場你死我活的大搏鬥中,右翼總兵定遠管帶劉步蟾肩負重任,指揮得力。劉步蟾(一八五二——一八九五年),宇子香,福建侯官人。考入沈葆楨所創辦的福州船政學堂後,為駕駛班第一屆學生。“學習駕駛、槍炮諸術,勤勉精進,試迭冠曹偶。”注7“卒業試第一。”注8又赴英國學習海軍,“涉獵西學,功深伏案”。注9國人亦認為:“華人明海戰術,步蟾為最先。”注10歸國後,歷任炮艦、快船管帶。一八八五年督帶定遠等艦回國,遂派充定遠鐵甲艦管帶。一八八八年北洋海軍成軍,奏準《北洋海軍章程》,定海軍經製,“一切規劃,多出其手”。注11時朝廷停購船械,劉步蟾深以為憂,曾當李鴻章之麵抗論:“平時不備,一旦僨事,咎將誰屬?”時人評之曰;“蓋其憂國之深,忠憤激昂,流露於言詞之間而不自覺。”他“治軍嚴肅,凜然不可犯,慷慨好義有烈士氣”。注12開戰之前,他即立下誓言:“苟艦亡,必與亡!”注13兩軍相接之初,劉步蟾駕艦衝鋒在前。丁汝昌負傷後,他代為督戰,“表現尤為出色”注14,“指揮進退,時刻變換,敵炮不能取準”。注15在劉步蟾的指揮下,全艦上下一心,勇抗強敵。定遠艦水手有口皆碑:“劉船主有膽量,有能耐,全船沒有一個孬種!”據日方記載:定遠對“配備大口徑炮之最新式諸巡洋艦毫不畏懼”,“陷於厄境,猶能與合圍之敵艦抵抗。定遠起火後,甲板上各處設施全部毀壞,但無一人畏戰避逃。”注16定遠艦洋員英人泰萊目睹官兵的英勇表現,深為之感動,在其回憶錄中寫道:“(定遠)露炮塔的巨炮繼續噴出火焰和黑煙……炮手及水兵皆激奮異常,毫無畏懼之容。我見一名炮手身負重傷,同伴勸他進艙養息。當我再回到露炮塔時,見他業已因傷致殘,僅包紮一下傷處,依然工作如常。”注18艦上洋員也表現得十分勇敢。定遠總管輪德人阿璧成兩耳被炮彈震聾,毫不畏避,仍奮力救火。管理炮務英人尼格路士見艦首管理炮火的洋員受傷,急至艦首代司其事。及見艙麵火起,又捨生救火,中炮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