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艦第一遊擊隊開始炮擊超勇、揚威之前,日本旗艦鬆島已到達定遠的正前方。十二時五十三分,鬆島駛至距定遠三千五百公尺時,開始發炮。於是,雙方展開了猛烈的炮擊。“戰陣甫合,炸彈遽來,正中定遠之桅。桅頂鐵瞭樓中,有七人焉,彈力猛炸,與桅同墮海底。又有一實心彈至,擊中汽管,幸而未斷。”丁汝昌正在飛橋上督戰,因艦身“猛簸”,“拋墮艙麵”注13,身受重傷。劉步蟾“代為督戰,指揮進退,時刻變換,敵炮不能取準”注14,表現出色。鬆島也成為北洋艦隊炮火集中打擊的目標。十二時五十五分,一顆炮彈擊中鬆島三十二公分口徑火炮之炮塔上段,毀其大炮旋轉裝置,傷兩名炮手,並使水壓管破損。以鬆島為首的日艦本隊,因畏懼定遠、鎮遠的強大炮火,不敢繼續對峙交鋒,便急轉舵向左,駛往定遠的右前方。北洋艦隊也全隊向右旋轉約四度,各艦皆以艦首指向日艦本隊。日艦本隊後繼之比睿等數艦,因速力遲緩,遠遠落後於前方諸艦,遂被北洋艦隊“人”字陣之尖所切斷。這樣一來,日艦本隊便被攔腰截為兩段,形勢大為不利。
北洋艦隊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向敵發動猛攻。“定遠猛發右炮攻倭大隊,各艦又發左炮攻倭尾隊三船。”注15一點零四分,定遠發炮擊毀鬆島第七號炮位,有三名炮手受傷,一名信號員斃命。此時,日艦比睿已落後扶桑一千公尺,而且中國軍艦定遠和靖遠正向它駛來,進逼至相距七百公尺處。比睿見處境危殆,“若繼續照直前進,則勢必與敵艦發生衝撞”,不得已向右急轉彎,向定遠和靖遠的間隙闖去,企圖“穿過成群的敵艦,重新與聯合艦隊本隊會合”。注16但是,剛剛闖進中國艦群的比睿,立即左右兩麵都受到攻擊。此時飛來一彈,命中比睿“右舷仰角計,炮彈炸裂,彈片四飛。一等兵曹團野兼藏、二等兵曹西穀源久郎、一等水兵金井倉助及九號炮手西原久鬆皆被擊斃。”注17靖遠艦停止炮擊,“甲板上排列著攜帶步槍的突擊隊,欲靠近比睿”,將其俘虜。在危急當中,“比睿艦上的速射炮不間斷地連射,在五分鍾內發射了一千五百餘發”,使靖遠難以靠近。注18兩艦正在對峙之際,定遠從比睿的右後方發炮猛擊。比睿被“定遠放出之三十公分半巨彈擊中,下甲板後部全部毀壞,三宅(貞造)大軍醫、村越(千代吉)少軍醫、石塚(鑄太)大主計以下十九人被擊得粉碎而死。”注19“俄頃之間,該艦後部艙麵,已起火災,噴出濃煙,甚高甚烈,艦內喧囂不息。”注20一點五十五分,比睿雖僥倖脫出北洋艦隊的炮火網,但已無力戰鬥,隻得掛出“本艦火災退出戰列”的信號,向南駛逃。
赤城本是一艘炮艦,速力更為遲緩,不能隨本隊而行,落在最後,陷於孤立地位。當比睿駛至定遠正前方時,赤城還位於其左後方。比睿穿過中國艦群後,北洋艦隊左翼諸艦又向赤城駛來,發炮猛擊,赤城中彈累累,死傷甚眾。一點二十分,“旗艦定遠後部十五公分克虜伯炮彈擊中亦城艦橋右側之四十七公厘速射炮之炮盾,打死一號炮手、一等水兵宮本丈太郎及二號炮手,三等水兵椋木繁治,彈片打穿正在觀看海圖之阪元艦長頭部,鮮血及腦漿濺在海圖台上,染紅了羅盤針。”注21赤城艦長阪元八郎太死後,航海長佐藤鐵太郎大尉繼續指揮。赤城又接連中炮,死傷達二十八人。“艦上軍官幾乎非死即傷。”注22於是,赤城轉舵向南駛逃。來遠尾追,連連發炮,先擊倒赤城的大檣,又中其艦橋,擊傷赤城代理艦長佐藤鐵太郎。直至下午兩點三十分,赤城才逃出作戰海域。
在海戰的第一階段中,定遠先發製人,打響黃海海戰第一炮。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炮戰。北洋艦隊右翼的兩艘弱艦超勇、揚威,成為日艦第一遊擊隊集中打擊的目標。二艦以弱抵強,連傷敵艦,終因強弱懸殊,中彈起火,或沉或毀。而北洋艦隊亦將敵陣沖斷,重創敵艦比睿、赤城,使其無力再戰,而逃出戰列。
注釋:
注1 《坪井航三關於黃海海戰的報告》,《中日戰爭》續編,第7冊。注2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7卷,第251一252頁。注3
《中倭戰守始末記》第1卷,第15頁。 注4
《高千穗艦某尉官關於黃海海戰的筆記》,《中日戰爭》續編,第7冊。注5
《大東溝海戰》,《中東戰記本末》,朝警記四,第11頁。 注6
《斐利曼特關於黃海海戰的評論》《海事》第10卷,第1期,第41頁。注7
《大東溝海戰》,《中東戰紀本末》,朝警記四,第4卷,第11頁。注8
川崎三郎:《日清戰爭》第7編(上),第4章,第122頁。 注9
日本海軍軍令部:《二十七八年海戰史》第6章,第171頁。注10
《高千穗艦某尉官關於黃海海戰的筆記》,《中日戰爭》續編,第7冊。注11
池仲佑:《林鎮軍少穀事略》,《海軍實記·甲午海戰海軍陣亡死難群公事略》。又,《曾國晟口述》(1978年記錄稿)。按:曾國晟為曾宗鞏之侄。注12
9月18日,擱淺的揚威號被日艦千代田用魚雷炸毀。注13
《大東溝海戰》,《中東戰紀本末》,朝警記四,第4卷,第12頁。注14
北洋艦隊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向敵發動猛攻。“定遠猛發右炮攻倭大隊,各艦又發左炮攻倭尾隊三船。”注15一點零四分,定遠發炮擊毀鬆島第七號炮位,有三名炮手受傷,一名信號員斃命。此時,日艦比睿已落後扶桑一千公尺,而且中國軍艦定遠和靖遠正向它駛來,進逼至相距七百公尺處。比睿見處境危殆,“若繼續照直前進,則勢必與敵艦發生衝撞”,不得已向右急轉彎,向定遠和靖遠的間隙闖去,企圖“穿過成群的敵艦,重新與聯合艦隊本隊會合”。注16但是,剛剛闖進中國艦群的比睿,立即左右兩麵都受到攻擊。此時飛來一彈,命中比睿“右舷仰角計,炮彈炸裂,彈片四飛。一等兵曹團野兼藏、二等兵曹西穀源久郎、一等水兵金井倉助及九號炮手西原久鬆皆被擊斃。”注17靖遠艦停止炮擊,“甲板上排列著攜帶步槍的突擊隊,欲靠近比睿”,將其俘虜。在危急當中,“比睿艦上的速射炮不間斷地連射,在五分鍾內發射了一千五百餘發”,使靖遠難以靠近。注18兩艦正在對峙之際,定遠從比睿的右後方發炮猛擊。比睿被“定遠放出之三十公分半巨彈擊中,下甲板後部全部毀壞,三宅(貞造)大軍醫、村越(千代吉)少軍醫、石塚(鑄太)大主計以下十九人被擊得粉碎而死。”注19“俄頃之間,該艦後部艙麵,已起火災,噴出濃煙,甚高甚烈,艦內喧囂不息。”注20一點五十五分,比睿雖僥倖脫出北洋艦隊的炮火網,但已無力戰鬥,隻得掛出“本艦火災退出戰列”的信號,向南駛逃。
赤城本是一艘炮艦,速力更為遲緩,不能隨本隊而行,落在最後,陷於孤立地位。當比睿駛至定遠正前方時,赤城還位於其左後方。比睿穿過中國艦群後,北洋艦隊左翼諸艦又向赤城駛來,發炮猛擊,赤城中彈累累,死傷甚眾。一點二十分,“旗艦定遠後部十五公分克虜伯炮彈擊中亦城艦橋右側之四十七公厘速射炮之炮盾,打死一號炮手、一等水兵宮本丈太郎及二號炮手,三等水兵椋木繁治,彈片打穿正在觀看海圖之阪元艦長頭部,鮮血及腦漿濺在海圖台上,染紅了羅盤針。”注21赤城艦長阪元八郎太死後,航海長佐藤鐵太郎大尉繼續指揮。赤城又接連中炮,死傷達二十八人。“艦上軍官幾乎非死即傷。”注22於是,赤城轉舵向南駛逃。來遠尾追,連連發炮,先擊倒赤城的大檣,又中其艦橋,擊傷赤城代理艦長佐藤鐵太郎。直至下午兩點三十分,赤城才逃出作戰海域。
在海戰的第一階段中,定遠先發製人,打響黃海海戰第一炮。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炮戰。北洋艦隊右翼的兩艘弱艦超勇、揚威,成為日艦第一遊擊隊集中打擊的目標。二艦以弱抵強,連傷敵艦,終因強弱懸殊,中彈起火,或沉或毀。而北洋艦隊亦將敵陣沖斷,重創敵艦比睿、赤城,使其無力再戰,而逃出戰列。
注釋:
注1 《坪井航三關於黃海海戰的報告》,《中日戰爭》續編,第7冊。注2
橋本海關:《清日戰爭實記》第7卷,第251一252頁。注3
《中倭戰守始末記》第1卷,第15頁。 注4
《高千穗艦某尉官關於黃海海戰的筆記》,《中日戰爭》續編,第7冊。注5
《大東溝海戰》,《中東戰記本末》,朝警記四,第11頁。 注6
《斐利曼特關於黃海海戰的評論》《海事》第10卷,第1期,第41頁。注7
《大東溝海戰》,《中東戰紀本末》,朝警記四,第4卷,第11頁。注8
川崎三郎:《日清戰爭》第7編(上),第4章,第122頁。 注9
日本海軍軍令部:《二十七八年海戰史》第6章,第171頁。注10
《高千穗艦某尉官關於黃海海戰的筆記》,《中日戰爭》續編,第7冊。注11
池仲佑:《林鎮軍少穀事略》,《海軍實記·甲午海戰海軍陣亡死難群公事略》。又,《曾國晟口述》(1978年記錄稿)。按:曾國晟為曾宗鞏之侄。注12
9月18日,擱淺的揚威號被日艦千代田用魚雷炸毀。注13
《大東溝海戰》,《中東戰紀本末》,朝警記四,第4卷,第12頁。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