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誌薄弱的汪精衛


    這時中國的抗戰正在緊張階段。日軍攻勢淩厲,而且竭盡殘暴之能事。在戰爭中,一個日本記者將他親眼目睹的各種駭人聽聞的行為,寫成一本小書,名《三光》。三光者,殺光、燒光、掠光之謂。著者名神吉晴夫,除了寫當時的情形之外,並附有照片幾幅。驚心動魄的寫真,作為日本軍人殘虐的佐證。一個從軍記者,居然憑自己的良心,將所聞所見真實地記錄下來,公之於世,不能不說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了。這時廣州武漢都已淪陷,全國在絕望中與日軍搏鬥。汪兆銘(精衛)不忍見人民塗炭,對抗戰復失去信心,認為我方軍力不如人,響應日本首相近衛所發表的三原則,準備言和,秘密地於二十七年十二月八日離開重慶,抵達越南的首都河內,發表他停止抗戰、對日求和的主張。汪是個意誌薄弱的人,又無遠見,本心未必想當漢奸,不過其後為他追隨者所誤導,這班人一味地想謀取富貴,沒有替汪設想,以致汪身敗名裂,自毀革命勳業。英、法兩國對德宣戰之後,德軍竟絲毫沒有一點動靜。英國與德國並非緊鄰,中間又隔海,絕無直接被攻擊之虞。法國則有固若金湯的馬其諾防線,以為德軍絕無攻進的可能。半年以來,隻有零星小遭遇戰。兩國的領袖都以為戰事必然打不下去,終會和平了事。不料德軍破壞了永久中立國協議,揮軍進入比利時及荷蘭兩小國,從背後攻占了馬其諾防線。在幾乎沒有任何防備之下,法國首都巴黎被占領了。法國隻有投降,由一位第一次世界大戰負盛名的老將軍貝當來當法國的傀儡總統。剩下來隻有英國還在抵抗。德國的元首希特勒採取雙重政策,來打擊英國的戰意,一方麵用轟炸機狂炸倫敦市區,而另一方麵密派納粹黨高級負責人以降落傘降落英土勸降。幸而這時英國新任首相邱吉爾堅持抗戰到底,不肯屈服,與蔣公的堅決態度完全相同。不過英國沒有英奸,也沒有像汪兆銘、周佛海之類的糊塗人物。


    回天一二九(1)


    日本軍人眼看著德國席捲歐陸諸國的情形,不勝艷羨。於是他們也不客氣,對法國舊領地越南開始進攻,占領了河內。這時已經是公曆一九四○年的下半年了。中國對日抗戰已經經過艱苦的四個年頭。汪兆銘這時回到了南京。日本人深怕陷入泥淖太久,自我解嘲的認為,對中國戰爭已經結束,允許汪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在抗戰初期,許多稀奇古怪的預言在香港、廣州一帶流傳。其中最奇的是說日本侵華,推背圖裏老早有說:“一朝聽得金雞叫,大海沉沉日已過”。那時誰也沒有料到中日之戰能拖到雞年。而尤其不信這句莫名其妙的預言“回天一二九”。但是說也奇怪,這年的十二月九號,太平洋戰爭爆發了。中國孤零零單獨抗戰四年之後,才有了與國,才有了回天的希望。一二九是中國正式向日、德、義宣戰的日期。日本在諾門罕吃了蘇聯大虧之後,知道蘇聯不可輕侮,暫時不想動北進的念頭,但在侵略中國大陸的時候,卻和美國在華的權益有了衝突。日本不斷受到美方的抗議。一九三九年,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日軍封鎖了天津英、法兩國的租界。乘日、英會談的機會,美國忽然通告,將日、美間通商航海條約廢棄。兩國的關係登時惡化起來。雖然以後經過外交交涉,但是沒有改善的跡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軍的閃電式勝利所向無敵,使日本看得眼紅,朝野都掀起了一片南進熱。這種意向不由得美方不緊張。於是美國政府先禁止向日本輸出飛機用高精度的汽油和鐵屑。這當然更惡化了兩國的關係。一九四○年的秋天,日本與德、義兩國訂了三國同盟。日本又出兵侵占了河內,顯示出它有無止境的野心。美方怎能不預為防範。不得已隻好組織了一個abcd集團和強化太平洋艦隊,好像開戰的形勢已經不可避免了。日本負責與美方進行交涉的人是近衛內閣中的外相鬆岡洋右。鬆岡是個不知死活、好大喜功的粗線條人物。他的氣魄有時還勝過關東軍的軍人。他甚至於主張同時南、北進,又對蘇,又對英、美。他這種狂妄態度,並沒有獲得內閣閣員的贊同,尤其穩健的近衛更不贊同他的作為,結果內閣因為有鬆岡的不同主張,隻能總辭了。但是經過重臣們仔細考慮之後,大家認為現時還是推舉近衛最為妥當。於是大命再度降下,近衛不得不再組閣。不過這次新內閣的外相,不再是鬆岡,換了豐田貞次郎。抗戰前途有了轉機在回天一二九以前,抗戰的前途似乎已經有了轉機,雖然那時我兵源缺乏,物資補給困難,但我軍仍能相機反攻,摧破敵人以華製華、以戰養戰的企圖。同時還改進役政,不再任意拉夫,並實施遊擊戰術,隨時隨地打擊日軍。民國二十八年九月,第二次世界戰爭爆發。日軍乘機對我也發動新攻勢,成立對華派遣軍總司令部,以西尾壽造大將為總司令,阪垣征四郎為參謀長。阪垣是有名的所謂中國通,大舉向湖南長沙展開大規模的包圍戰。我軍苦戰之後,反將日軍包圍。日軍不支,突圍逃走,遺屍兩萬餘。長沙第一次會戰,日軍慘敗。民國二十九年初,日本大本營決定,倘在一九四○年不能結束戰爭,將自動撤兵,以免長期陷在泥淖中。在華日軍獲悉這一決定後大驚,不敢不加緊進攻,乃於二十九年(即公曆一九四○年)五月開始猛力進犯我棗陽、宜昌。我名將張自忠奮戰不屈,壯烈成仁。但日軍亦傷亡慘重。嗣後在民國三十年內,日軍不斷發動攻勢,都被我軍防禦得法擊潰。日軍雖然未能得手,但軍人的氣焰還是不可一世。他們決定了南進政策,欺侮法國是德國手下的戰敗國,無力保護它的屬領越南,於是就不顧一切,揮軍進占河內,同時再度進犯我長沙,企圖打通粵漢路,以奠立南進的基礎,不料被我軍迎頭痛擊,狼狽敗走,遺屍八萬。是為我第二次長沙大捷。這次的大捷影響很大,使得美、日談判中美方的態度非常堅強。近衛內閣受軍方壓迫,不得不因此而辭職,由陸相東條英機出組新內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本史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汪公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汪公紀並收藏日本史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