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聯盟考察團(3)


    廣田弘毅意外組閣廣田意外地做了首相,組織了內閣,但不能不聽命於軍部,將原先擬定的大臣名單重新改過,完全照軍部的意見,另外遴選了閣僚。廣田內閣事實上是一個軍部內閣。他恢復了海陸軍大臣及次官非現役不能做的製度,以防止文人及退役軍人投入政黨以後,不再聽軍部的調度。他又任用與軍部關係非常密切的馬場鍈一為藏相,編列了一項十四億日圓軍事費用的預算,大量建造飛機、坦克、航空母艦、大戰艦等武器,並簽訂了日、德、義防共協議,名義是防止第三國際的滲透,實際上是覬覦蘇俄那一大片未開發的土地。對中國則提出了所謂的廣田三原則。內容約略如下:中國政府須積極實行鞏固中日友誼。中國承認滿洲國,實行中、日、滿合作。中、日、滿共同防止共黨在中國之蔓延。


    接到廣田三原則後,中國知道和平恐已無望。不過總希望遲一點爆發戰爭,愈遲對我們愈有利。蔣公發表了以下的名言:“苟國際演變不斷絕我國家生存民族復興之路……當為最大忍耐。復以不侵主權為限度,和平未到完全絕望時期,絕不放棄和平。犧牲未至最後關頭,亦絕不輕言犧牲。”說明了中國方麵的態度。如果日本軍閥再進一步有侵略行動的話,我們隻有玉碎了。百靈廟大捷但是不覺悟的日本軍部嗜殺成性,繼續用武,想併吞我綏遠省。我不得已,隻好扺抗。日軍攻綏主力,自百靈廟進攻,被我軍擊退。其後綏東戰爭展開,我軍反擊,斬獲極夥。我軍乘勝追擊,一舉攻克百靈廟。這次的大捷,使得我民氣大增,舉國歡騰。指揮作戰的日本軍官田中,倉皇乘飛機逃離戰場,才得以身免。日本軍部受到重創之後,不敢輕侮了,戰爭得以稍歇。日本國會反抗軍部可是在日本國內議會裏卻沒有歇。馬場藏相的龐大預算,使得財界深感不安,當然會影響到政黨。政黨的議員免不了要追究原因。及至發現是軍部所要求的,軍部與政黨之間便發生了大衝突。昭和十二年(公曆一九三七年)年頭,在眾議院本會期間,政友會議員濱田國鬆質詢:“近年來軍部老是自誇把國政推進了,實際上是強化了政治獨裁,把軍部力量滔滔不絕地自我稱讚。”這番話不單政友會的同僚大家拍手叫好,連民政黨的議員也一起拍手。他說完之後,寺內陸相站起來答辯道:“濱田君所說的話,很顯然地侮辱了軍人。十分遺憾。”濱田於是馬上回說:“我哪裏有說侮辱軍人的話?請查速記紀錄,如果有的話,我剖腹相謝。要沒有的話,也請剖腹。”他這番話,又博得議會的滿堂喝采。但是沒有再進一步攻擊軍部。寺內卻藉此機會,要求解散議會,以懲罰政黨。不過政黨出身的閣僚都一致反對解散。因為沒有名目,海相也反對,因為他希望在本會期中能通過海軍預算。廣田首相沒有法子,隻好宣布休會兩天,希望兩天後有個轉變,結果這兩天白等了。軍部堅持非解散國會不可。於是迫得內閣總辭。接到內閣總辭的消息,西園寺公望已是在病榻上。湯淺內大臣奉了天皇之命,到靜岡的坐漁莊,去探望西園寺的病,並問老人後繼首相該是誰。老人不能再介紹近衛,想了想,除了宇垣大將外,沒有人能壓得住軍人的氣焰。大命就這樣拜給了宇垣。宇垣剛從朝鮮總督解職歸國,十分興奮,馬上到東京想晉謁天皇。車行到半途,憲兵司令官中島來接,於是同乘一輛車陪同前行。在車中中島傳寺內陸相的話,勸宇垣不要接受大命,因為少壯軍人不好駕馭,還是辭退的好。宇垣說道:“二二六事件不可能再發生。我不怕。”他參內後,拜受了組閣大命。閣僚之中要選一位現任大將來當副相,成了難題。寺內首先表示難找,宇垣又去訪問杉山教育總監,杉山也說物色適當人選,恐怕很不容易。照往例是在三長官裏挑選。三長官者,陸相、參謀總長和教育總監。現在三者都不肯幹,也不肯介紹別人,宇垣隻能問他的好友小磯國昭大將。小磯這時已官拜朝鮮軍司令官,他答說隻要三長官能同意就行。這當然是推託之辭。宇垣沒有辦法,隻好請湯淺內大臣轉請天皇,命令軍部派人。湯淺怕得罪軍部,回說事無先例,他也不敢驚動宸聽。宇垣經過五長天,碰了他舊日好友的釘子,組閣不成,意興闌珊,隻好辭去了大命。西園寺公望兩次在病榻前接見了湯淺內大臣。現在有資格任首相的人,隻剩下平沼騏一郎和林銑十郎大將兩人。當然還有近衛。但是近衛再三懇求不要舉薦他。老人不願違信,又不願舉薦一位他向來看不起的人平沼,隻剩下林銑十郎一人,不得已舉薦了他。不料林銑十郎是個不折不扣沒有骨氣的人,他組織了一個完全聽命於軍部的內閣,居然閣僚內一個政黨人物都不選。議會恢復開會之後,林首相忽然感覺不對,認為自己不是人民選出來的人物,不配掌政。他召集所有的閣僚說道:“這樣實在不象話。我是軍人,真對不起大家,還是解散國會。再來看新國會的動向吧。哪位不同意的就請辭職。”閣僚聞言大驚,但隻好同意解散國會。新國會經選舉之後,大出各方意表,結果民政黨一百七十九議席,政友會一百七十五議席,而社會大眾黨一躍為三十七議席。更糟的是,極左派日本無產黨也占有一席,這樣一來陸軍也不支持林內閣了。陸相杉山勸林總辭算了。於是五月三十一日,林內閣幹了三個多月,就結束了。張學良實行兵諫恰好半年前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張學良自從他的老父張作霖被日本軍人炸死後,這不共戴天的讎恨始終在他心中縈懷。快十年了,此恨未報當然不免焦急。尤其他部下許多策士紛紛勸他聯共抗日,不由得他不心動。所以毅然決然乘蔣公檢閱他的部隊時實行兵諫。他那時年輕氣盛,做事莽撞,又偏聽了策士“左”傾的言論,鑄此大錯。幸而他能及時懸崖勒馬,遵從了陳誠的勸告,親送元首夫婦回京。這一鬧劇就這樣結束了。雖然是一場鬧劇,但是卻明白地昭告了世人,抗日的軍事行動必不可免了。林內閣倒了之後,什麽人能來接替,成了問題。林辭後曾經說過,最好是近衛能來幹,否則就讓陸相杉山來好了。這話傳到西園寺耳朵裏,老人深以為陸相來當首相很不好。既然近衛的健康已經好轉,自以近衛為適當。近衛的好友後藤隆之助又從旁推轂,近衛終於組閣了。消息傳出後,舉國歡騰。不論是軍部、是政黨、是財界,沒有不表示歡迎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本史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汪公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汪公紀並收藏日本史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