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考古中國:定陵地下玄宮洞開記 作者:嶽南/楊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厭世皇帝地宮現身(1)http://book.sina</a> 2007年09月12日 00:05
連載:考古中國:定陵地下玄宮洞開記 作者:嶽南 楊仕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陰森潮濕的地下玄宮又亮起了昏暗的燈光,清理工作在停止了近半年之後,終於重新開始。對於發掘人員來說,歷史既然再次給予他們這個良機,就不能輕易地失去。目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迅速打開萬曆皇帝的棺槨。
這個寬、高均為1.8米,通長3.9米的巨大棺槨,依然悠然自得地穩坐在玄堂中央。歷史讓這位帝國皇帝的亡魂,在玄堂上多停留了近半年,今天終於氣數殆盡,在明亮的水銀燈下,終於要在世人麵前露出真容了。
朱紅色的槨板為鬆木精製而成,四壁以銀錠形卯榫壓住,再用鐵釘釘牢。雖歷經3個多世紀,仍不失當初的威嚴和莊重。蓋底板異常厚重,兩側釘入4枚大銅環,想必這是為了梓宮運送及入葬時運輸方便而設。因為有銅環相助,這巨大的棺槨就可從百裏之外平安地運到玄宮。槨板之上,放置著木製儀仗幡旗之類的殉葬品,形式排列有序,大有兩軍對壘、兵戎相見之勢。
夏鼐大師親臨現場,隊員們用鐵製的銳器將槨板慢慢撬開拆除,一口楠木製成的梓宮露了出來。隻見棺木上方蓋有一塊黃色絲織銘旌,兩端鑲有木製龍牌。銘旗中央金書6個醒目的大字:“大行皇帝梓宮”。
棺木外被朱漆,四周無一絲縫隙,這說明朱漆是在皇帝的屍體入棺後才塗的。梓宮與槨形製相同,前高後低,前寬後窄。從棺前正視,上部略窄,下部稍寬,中部寬大;兩側呈弧形向外突出,使棺內中部有較大的空間;棺蓋則用4個大鐵釘牢牢釘住。
最後一口梓宮就要開啟,幽深的玄宮內悄無聲息。發掘人員撬動棺蓋,鏽蝕的鐵釘在緩緩晃動,厚重的棺蓋露出了縫隙,銳器沿縫隙向裏推進,“咯吱,咯吱”的聲響如同棺內的主人發出的呻吟。
然而,虛弱的陰魂在這些血氣方剛的小夥子麵前,顯得蒼白無力了。陽能克陰,這是兩個世界經過千百年的爭奪得出的最後結論。在這陰陽雙方交手的關鍵時刻,萬曆皇帝再度像對待他的帝國一樣,索性撒手任憑天命。隨著“哢嚓”一聲悶響,朱紅色的棺蓋被高高地撬了起來。四個黑色的鐵釘也如同大明帝國的廷臣守將,自顧不暇,棄關而去,隻留下他這個光杆皇帝。
隊員們用手把住棺蓋,憋足力氣,隨著夏鼐大師一聲令下,厚重的棺蓋倏然而起,然後搖搖晃晃地將棺蓋放在了棺床上。隻見裏麵塞滿了各種光彩奪目的奇珍異寶。一床紅地繡金的錦緞花被,閃著燦燦螢光,護衛著各色金銀玉器、織錦龍袍。這無疑是一個集大明帝國璀璨物質、文化、藝術的寶庫,是一部詳盡的明代帝國史書。
趙其昌拿起照相機,隨著鎂光燈的閃爍,拍下了開棺後的第一批資料。冼自強手拿畫板,描繪著梓宮與器物的形製。其他隊員忙著測量、編號、記錄、登記……一切都按照考古手段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夏鼐和趙其昌默默地圍繞著棺木仔細查看,兩人的心情相同,都在考慮著如何清理棺中這數以百計的殉葬品。萬曆的梓宮不同於兩位皇後,它完好無損,高達1.5米,即使站在凳子上,也無法進行操作。如何既便於操作,又不損壞棺木和隨葬品,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當天晚上,夏鼐把趙其昌找來,談了自己的設想:“在棺木四周搭起木架,架上再鋪木板,這樣人可以趴在木板上進行清理。”趙其昌聽後猶豫地說:“這樣做,好倒是好,可太辛苦了。我們年輕人受得住,您正在病中,怎麽支持得了?”然而,兩人考慮再三,拿不出更好的辦法,隻好按這個方案試一試。
很快,萬曆梓宮的四周搭起了木架,鋪上木板,人趴在木板上,探身棺內進行操作。
掀開錦被,裏邊露出了形態各異、色彩不同的道袍、中衣、龍袍等色彩紛呈的衣料。發掘人員按照放置的順序,小心地拿出上層的一件道袍。道袍用素黃綾做成,設有紗裏,右麵開襟,腋下有帶巧妙地將開襟綁住。道袍通體肥大,外形同今日道士所穿服裝相類似,不同的是背後有錯襟,兩側開口至兩腋,這樣的造型,穿起來也許更方便些。底襟裏麵有絲線繡字,字跡清晰可辨:
厭世皇帝地宮現身(2)http://book.sina</a> 2007年09月12日 00:05
連載:考古中國:定陵地下玄宮洞開記 作者:嶽南 楊仕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萬曆四十三年正月十八日造
長三尺九寸六分
綿九兩
袍的裏麵放有紙條,文字除和繡字相同的外,另有:
本色素綾大袖襯道袍
袍身寬二尺一寸
袍內填有棉絮,但分布極不均勻。根據製造年月和袍的成色進行分析,這件道袍萬曆生前並未穿過。事實上,整個明朝的君主都崇尚佛教,而對道教都比較冷淡。朱元璋和朱棣兩朝,都有佛門高僧輔佐政事。當年還是燕王的朱棣,正是靠慶壽寺僧人道衍即姚廣孝的幫助才奪得了帝位。萬曆的生母慈聖太後,生前多次捐獻銀兩修繕佛廟,萬曆和鄭貴妃邂逅之後,也時常雙雙到佛寺進香,以求佛祖保佑他們百年之好。明代君主對佛教的崇拜,是否與他們的祖先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當過和尚有關,尚無結論,但這方麵的因素至少會對他們的思想產生影響。
連載:考古中國:定陵地下玄宮洞開記 作者:嶽南 楊仕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陰森潮濕的地下玄宮又亮起了昏暗的燈光,清理工作在停止了近半年之後,終於重新開始。對於發掘人員來說,歷史既然再次給予他們這個良機,就不能輕易地失去。目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迅速打開萬曆皇帝的棺槨。
這個寬、高均為1.8米,通長3.9米的巨大棺槨,依然悠然自得地穩坐在玄堂中央。歷史讓這位帝國皇帝的亡魂,在玄堂上多停留了近半年,今天終於氣數殆盡,在明亮的水銀燈下,終於要在世人麵前露出真容了。
朱紅色的槨板為鬆木精製而成,四壁以銀錠形卯榫壓住,再用鐵釘釘牢。雖歷經3個多世紀,仍不失當初的威嚴和莊重。蓋底板異常厚重,兩側釘入4枚大銅環,想必這是為了梓宮運送及入葬時運輸方便而設。因為有銅環相助,這巨大的棺槨就可從百裏之外平安地運到玄宮。槨板之上,放置著木製儀仗幡旗之類的殉葬品,形式排列有序,大有兩軍對壘、兵戎相見之勢。
夏鼐大師親臨現場,隊員們用鐵製的銳器將槨板慢慢撬開拆除,一口楠木製成的梓宮露了出來。隻見棺木上方蓋有一塊黃色絲織銘旌,兩端鑲有木製龍牌。銘旗中央金書6個醒目的大字:“大行皇帝梓宮”。
棺木外被朱漆,四周無一絲縫隙,這說明朱漆是在皇帝的屍體入棺後才塗的。梓宮與槨形製相同,前高後低,前寬後窄。從棺前正視,上部略窄,下部稍寬,中部寬大;兩側呈弧形向外突出,使棺內中部有較大的空間;棺蓋則用4個大鐵釘牢牢釘住。
最後一口梓宮就要開啟,幽深的玄宮內悄無聲息。發掘人員撬動棺蓋,鏽蝕的鐵釘在緩緩晃動,厚重的棺蓋露出了縫隙,銳器沿縫隙向裏推進,“咯吱,咯吱”的聲響如同棺內的主人發出的呻吟。
然而,虛弱的陰魂在這些血氣方剛的小夥子麵前,顯得蒼白無力了。陽能克陰,這是兩個世界經過千百年的爭奪得出的最後結論。在這陰陽雙方交手的關鍵時刻,萬曆皇帝再度像對待他的帝國一樣,索性撒手任憑天命。隨著“哢嚓”一聲悶響,朱紅色的棺蓋被高高地撬了起來。四個黑色的鐵釘也如同大明帝國的廷臣守將,自顧不暇,棄關而去,隻留下他這個光杆皇帝。
隊員們用手把住棺蓋,憋足力氣,隨著夏鼐大師一聲令下,厚重的棺蓋倏然而起,然後搖搖晃晃地將棺蓋放在了棺床上。隻見裏麵塞滿了各種光彩奪目的奇珍異寶。一床紅地繡金的錦緞花被,閃著燦燦螢光,護衛著各色金銀玉器、織錦龍袍。這無疑是一個集大明帝國璀璨物質、文化、藝術的寶庫,是一部詳盡的明代帝國史書。
趙其昌拿起照相機,隨著鎂光燈的閃爍,拍下了開棺後的第一批資料。冼自強手拿畫板,描繪著梓宮與器物的形製。其他隊員忙著測量、編號、記錄、登記……一切都按照考古手段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夏鼐和趙其昌默默地圍繞著棺木仔細查看,兩人的心情相同,都在考慮著如何清理棺中這數以百計的殉葬品。萬曆的梓宮不同於兩位皇後,它完好無損,高達1.5米,即使站在凳子上,也無法進行操作。如何既便於操作,又不損壞棺木和隨葬品,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當天晚上,夏鼐把趙其昌找來,談了自己的設想:“在棺木四周搭起木架,架上再鋪木板,這樣人可以趴在木板上進行清理。”趙其昌聽後猶豫地說:“這樣做,好倒是好,可太辛苦了。我們年輕人受得住,您正在病中,怎麽支持得了?”然而,兩人考慮再三,拿不出更好的辦法,隻好按這個方案試一試。
很快,萬曆梓宮的四周搭起了木架,鋪上木板,人趴在木板上,探身棺內進行操作。
掀開錦被,裏邊露出了形態各異、色彩不同的道袍、中衣、龍袍等色彩紛呈的衣料。發掘人員按照放置的順序,小心地拿出上層的一件道袍。道袍用素黃綾做成,設有紗裏,右麵開襟,腋下有帶巧妙地將開襟綁住。道袍通體肥大,外形同今日道士所穿服裝相類似,不同的是背後有錯襟,兩側開口至兩腋,這樣的造型,穿起來也許更方便些。底襟裏麵有絲線繡字,字跡清晰可辨:
厭世皇帝地宮現身(2)http://book.sina</a> 2007年09月12日 00:05
連載:考古中國:定陵地下玄宮洞開記 作者:嶽南 楊仕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萬曆四十三年正月十八日造
長三尺九寸六分
綿九兩
袍的裏麵放有紙條,文字除和繡字相同的外,另有:
本色素綾大袖襯道袍
袍身寬二尺一寸
袍內填有棉絮,但分布極不均勻。根據製造年月和袍的成色進行分析,這件道袍萬曆生前並未穿過。事實上,整個明朝的君主都崇尚佛教,而對道教都比較冷淡。朱元璋和朱棣兩朝,都有佛門高僧輔佐政事。當年還是燕王的朱棣,正是靠慶壽寺僧人道衍即姚廣孝的幫助才奪得了帝位。萬曆的生母慈聖太後,生前多次捐獻銀兩修繕佛廟,萬曆和鄭貴妃邂逅之後,也時常雙雙到佛寺進香,以求佛祖保佑他們百年之好。明代君主對佛教的崇拜,是否與他們的祖先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當過和尚有關,尚無結論,但這方麵的因素至少會對他們的思想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