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考古中國:定陵地下玄宮洞開記 作者:嶽南/楊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城牆黑洞是地宮入口?(3)
考古所的青年考古同行們也議論紛紛。有的說:“如果真的是門券上緣,那它很可能就是入葬的通道。”這句話又提醒了趙其昌,史料記載,定陵仿永陵建築,寶城外麵都有一道外羅城牆。現在外羅城牆雖已毀壞,但遺址可以證實這道城牆的存在。“是不是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如果是入葬的通道,它正處於外羅城之內,內宮牆之外,帝後的棺槨進入大門之後,繞到寶城外麵,再從這裏進入地宮?” 趙其昌說完,看看夏鼐。大家頓時騷動起來:“夏所長,會不會這樣?” 夏鼐不露聲色地點點頭:“說得有道理,我回市裏和吳副市長商量一下下一步的打算。”說完,驅車同趙其昌向北京奔去。 一見麵,未等夏鼐講話,吳晗就急不可待地問:“作銘,調查的結果怎樣?” “我看是一條極有希望的線索。” “有把握嗎?” 夏鼐望著老同學焦急的麵孔,笑著說:“辰伯!我看你對考古倒真是外行,我們隻有挖開後才能下結論喲!” 吳晗的臉微微紅了一下,在屋內踱了幾步,略帶埋怨的口氣:“你倒是說一句有把握的話呀!” 夏鼐沉著地回答:“像是通往地下玄宮的入口。” 吳晗立即站住,麵露喜色:“那就和大家研究一下,上報試掘,開始行動吧。” 注釋: 【1】長陵:明成祖朱棣的陵墓。 【2】 恩殿:即享殿,是祭祀時舉行典禮的處所。 【3】寶頂:墳丘封土中央再堆一個小丘,常用灰土作成。 【4】明樓:陵寢建築中的明樓建在方城之上,作用接近碑亭,方城與寶城連成一體,明樓四麵各開一門,四出重簷,屋頂為十字形穹隆。 【5】寶城:墳塚外圍之圓形城牆。 【6】外羅城:陵宮外再築一道大牆,將恩殿、寶城等都包圍在內。 【7】考古探鏟:一名“洛陽鏟”,由洛陽盜墓人所創。用以鑽探地下古物,根據剷頭帶上的土質及其他物質,判知地下堆積的情況。如圖所示,洛陽鏟上端裝木柄,木柄頂端可繫繩索,探地下淺埋土時,手握木柄用力鑽探取土,分辨土質,探深埋土時用鏟的重量下鑽,可取土至20米。 【8】門券:門的頂部做成半圓形,常用磚或石材做成。
迷路石?隧道門?(1)
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的心中產生了靈魂的概念之後,死後的墓葬就被看得越來越重了,但還沒有永遠祭祀的意圖。由於有了“靈魂不死”的觀念,人們更認為,死者雖然離開了人世,但靈魂尚存,隻不過隨著軀殼去到另一個世界而已。這些不死的靈魂,還能回到人間降臨禍福,因此,人們對死去的祖先除了存有感情上的懷念之外,還盼望他們能夠在另一個世界過美好生活,並對家族的後人加以保佑和庇護,這就自然地形成了一套隆重複雜的埋葬製度和祭祀崇拜禮儀。這一發展過程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其事實與結論不僅從歷史文獻上可以看出,在中外考古發掘中也可以得到驗證。 中國幾十年考古發掘的墓葬遺址,證實原始社會的母係、父係墓葬都沒有發現過封土或標誌。隻是在甘肅臨洮的馬家窯文化氏族墓葬中,曾經在人骨附近發現有一塊小石板,似是這位死者墓內的標記,但卻不能作為墓上的標誌。在夏、商的大規模墓葬中,也尚未發現過巨大的封土和標誌。河南安陽的殷墟,自盤庚遷都於殷之後,作為殷都近300年之久,而奴隸主殷朝帝王生前雖然窮奢極欲,但他們的王陵到現在在地麵上也很難看出跡象,由此可知當時還處於不封不樹的階段。正如《禮記·檀弓》所載:“古也,墓而不墳。”“凡墓而無墳,不封不樹者,謂之墓。” 從周代起,在墓上開始出現封土墳頭。《周禮·春官》上曾載:“以爵為封丘之度。”這也就是說,按照官爵的等級來定墳頭封土的大小。春秋戰國之後,墳頭封土逐漸高大,形狀好似山丘,因此有人把墓稱為丘,如趙武靈王的趙丘、燕昭王的昭丘即是實例。 從考古中得知,在墓頂之上要壘土成墳、植樹做標,這與奴隸製度的完善和經常需要向祖先的鬼魂祈禱、祭祀有關。殷人尚鬼,凡事先要祈告。除向天神禱告之外,向祖宗先王禱告也是一項重要的製度。 為懷念祖先而在墓前拜奠,也需封土、植樹作為標誌。《禮記》上有一段孔子尋找他父母之墓的故事,說明了封土墳頭和植樹作標的重要性。孔子3歲時,父親就撒手歸天了。孔子長大成人後,想要祭祀一下他的父親,卻找不到墓地所在。後來經過許多老人的回憶,輾轉數月方找到。以重禮著稱的孔子,認為子孫祭祀祖宗是必要的禮節,於是便在父親的墓上培土壘墳,作為標誌,以便經常前來祭祀悼念。培土壘墳可能在孔子之前就已出現,但人們常以孔子的故事作為封土墳頭的起源。 帝王陵墓發展到明清時代,布局、建築形式趨向定式,封土都採取寶城寶頂的形式。兩朝30多個皇帝和上百個後妃的墳頭,都是寶城、寶頂。其建築方法是在地宮之上砌築高大的磚城,在磚城內填土,使之高出城牆成一圓頂。城牆上設垛口和女牆,宛如一座小城。城牆稱為“寶城”,高出的圓頂稱為“寶頂”。這種寶城寶頂和前方的明樓構成一個整體,不僅突出地顯示了陵寢的莊嚴肅穆,也增強了建築藝術效果和神秘氣氛。 明十三陵中的寶城形製,景、裕、茂、泰、康、昭、慶、德八陵,明樓下麵既設券洞【1】,券洞後邊又設月牙城【2】,月牙城的後壁即是琉璃屏。長、獻二陵明樓下麵雖然設有券洞,但其後麵沒有月牙城,因而看不到琉璃屏。盡管這十陵在形製上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如果寶城不是偽裝的話,寶頂之前、明樓之後就是通往地下宮殿的隧道口,其準確位置當是在琉璃屏之前。 除思陵屬於特殊情況外,永、定二陵明樓之下,既無券洞,其後更無月牙城和琉璃屏。它的形製明顯地告訴研究者,其地宮隧道不在明樓之後而在別處。因為明樓高大沉重,牢固起見,未在明樓底下設券洞。既然沒有券洞相通,後麵的月牙城和琉璃屏便無存在的必要,但無論如何變化,定陵地宮的入口一定直衝明樓,隻是隧道口要設在別處。而寶城的牆皮脫落之處,作為通向地下宮殿的隧道口已成定局。
考古所的青年考古同行們也議論紛紛。有的說:“如果真的是門券上緣,那它很可能就是入葬的通道。”這句話又提醒了趙其昌,史料記載,定陵仿永陵建築,寶城外麵都有一道外羅城牆。現在外羅城牆雖已毀壞,但遺址可以證實這道城牆的存在。“是不是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如果是入葬的通道,它正處於外羅城之內,內宮牆之外,帝後的棺槨進入大門之後,繞到寶城外麵,再從這裏進入地宮?” 趙其昌說完,看看夏鼐。大家頓時騷動起來:“夏所長,會不會這樣?” 夏鼐不露聲色地點點頭:“說得有道理,我回市裏和吳副市長商量一下下一步的打算。”說完,驅車同趙其昌向北京奔去。 一見麵,未等夏鼐講話,吳晗就急不可待地問:“作銘,調查的結果怎樣?” “我看是一條極有希望的線索。” “有把握嗎?” 夏鼐望著老同學焦急的麵孔,笑著說:“辰伯!我看你對考古倒真是外行,我們隻有挖開後才能下結論喲!” 吳晗的臉微微紅了一下,在屋內踱了幾步,略帶埋怨的口氣:“你倒是說一句有把握的話呀!” 夏鼐沉著地回答:“像是通往地下玄宮的入口。” 吳晗立即站住,麵露喜色:“那就和大家研究一下,上報試掘,開始行動吧。” 注釋: 【1】長陵:明成祖朱棣的陵墓。 【2】 恩殿:即享殿,是祭祀時舉行典禮的處所。 【3】寶頂:墳丘封土中央再堆一個小丘,常用灰土作成。 【4】明樓:陵寢建築中的明樓建在方城之上,作用接近碑亭,方城與寶城連成一體,明樓四麵各開一門,四出重簷,屋頂為十字形穹隆。 【5】寶城:墳塚外圍之圓形城牆。 【6】外羅城:陵宮外再築一道大牆,將恩殿、寶城等都包圍在內。 【7】考古探鏟:一名“洛陽鏟”,由洛陽盜墓人所創。用以鑽探地下古物,根據剷頭帶上的土質及其他物質,判知地下堆積的情況。如圖所示,洛陽鏟上端裝木柄,木柄頂端可繫繩索,探地下淺埋土時,手握木柄用力鑽探取土,分辨土質,探深埋土時用鏟的重量下鑽,可取土至20米。 【8】門券:門的頂部做成半圓形,常用磚或石材做成。
迷路石?隧道門?(1)
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的心中產生了靈魂的概念之後,死後的墓葬就被看得越來越重了,但還沒有永遠祭祀的意圖。由於有了“靈魂不死”的觀念,人們更認為,死者雖然離開了人世,但靈魂尚存,隻不過隨著軀殼去到另一個世界而已。這些不死的靈魂,還能回到人間降臨禍福,因此,人們對死去的祖先除了存有感情上的懷念之外,還盼望他們能夠在另一個世界過美好生活,並對家族的後人加以保佑和庇護,這就自然地形成了一套隆重複雜的埋葬製度和祭祀崇拜禮儀。這一發展過程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其事實與結論不僅從歷史文獻上可以看出,在中外考古發掘中也可以得到驗證。 中國幾十年考古發掘的墓葬遺址,證實原始社會的母係、父係墓葬都沒有發現過封土或標誌。隻是在甘肅臨洮的馬家窯文化氏族墓葬中,曾經在人骨附近發現有一塊小石板,似是這位死者墓內的標記,但卻不能作為墓上的標誌。在夏、商的大規模墓葬中,也尚未發現過巨大的封土和標誌。河南安陽的殷墟,自盤庚遷都於殷之後,作為殷都近300年之久,而奴隸主殷朝帝王生前雖然窮奢極欲,但他們的王陵到現在在地麵上也很難看出跡象,由此可知當時還處於不封不樹的階段。正如《禮記·檀弓》所載:“古也,墓而不墳。”“凡墓而無墳,不封不樹者,謂之墓。” 從周代起,在墓上開始出現封土墳頭。《周禮·春官》上曾載:“以爵為封丘之度。”這也就是說,按照官爵的等級來定墳頭封土的大小。春秋戰國之後,墳頭封土逐漸高大,形狀好似山丘,因此有人把墓稱為丘,如趙武靈王的趙丘、燕昭王的昭丘即是實例。 從考古中得知,在墓頂之上要壘土成墳、植樹做標,這與奴隸製度的完善和經常需要向祖先的鬼魂祈禱、祭祀有關。殷人尚鬼,凡事先要祈告。除向天神禱告之外,向祖宗先王禱告也是一項重要的製度。 為懷念祖先而在墓前拜奠,也需封土、植樹作為標誌。《禮記》上有一段孔子尋找他父母之墓的故事,說明了封土墳頭和植樹作標的重要性。孔子3歲時,父親就撒手歸天了。孔子長大成人後,想要祭祀一下他的父親,卻找不到墓地所在。後來經過許多老人的回憶,輾轉數月方找到。以重禮著稱的孔子,認為子孫祭祀祖宗是必要的禮節,於是便在父親的墓上培土壘墳,作為標誌,以便經常前來祭祀悼念。培土壘墳可能在孔子之前就已出現,但人們常以孔子的故事作為封土墳頭的起源。 帝王陵墓發展到明清時代,布局、建築形式趨向定式,封土都採取寶城寶頂的形式。兩朝30多個皇帝和上百個後妃的墳頭,都是寶城、寶頂。其建築方法是在地宮之上砌築高大的磚城,在磚城內填土,使之高出城牆成一圓頂。城牆上設垛口和女牆,宛如一座小城。城牆稱為“寶城”,高出的圓頂稱為“寶頂”。這種寶城寶頂和前方的明樓構成一個整體,不僅突出地顯示了陵寢的莊嚴肅穆,也增強了建築藝術效果和神秘氣氛。 明十三陵中的寶城形製,景、裕、茂、泰、康、昭、慶、德八陵,明樓下麵既設券洞【1】,券洞後邊又設月牙城【2】,月牙城的後壁即是琉璃屏。長、獻二陵明樓下麵雖然設有券洞,但其後麵沒有月牙城,因而看不到琉璃屏。盡管這十陵在形製上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如果寶城不是偽裝的話,寶頂之前、明樓之後就是通往地下宮殿的隧道口,其準確位置當是在琉璃屏之前。 除思陵屬於特殊情況外,永、定二陵明樓之下,既無券洞,其後更無月牙城和琉璃屏。它的形製明顯地告訴研究者,其地宮隧道不在明樓之後而在別處。因為明樓高大沉重,牢固起見,未在明樓底下設券洞。既然沒有券洞相通,後麵的月牙城和琉璃屏便無存在的必要,但無論如何變化,定陵地宮的入口一定直衝明樓,隻是隧道口要設在別處。而寶城的牆皮脫落之處,作為通向地下宮殿的隧道口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