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既廉價又實惠的房子一共蓋了13個。除每人一間外,還有一個廚房、一間餐廳和一個氣象儀器室,其餘兩個是臨時儲藏室。每個房間都用地道挖通,必要時8個人守衛住碉堡群就可以抵擋一排人的進攻。冰屋群依託山勢,幾場大雪下過後,和起伏的丘陵、怪石、小土丘混在一起,即便在20米內,也無法辨認出來。
新屋落成後,人們在餐廳又喝了酒。他們住在屋裏有一種深厚的安全感:外麵天地昏黑,漫長的黑暗的北極夜降臨了,什麽生物也不見。世界是暴風雪的天下。在小屋裏喝喝咖啡,聽聽德國帶來的唱片,看看書,下下棋,還有美麗的瑪麗埃特拉著提琴唱小曲,這一切,使人們頗有一種超然世外之感。
他們知道,就在這個可怕的冬天,300萬德軍士兵正在蘇聯戰場上廝殺。蘇聯紅軍和遊擊隊的頑強抗擊,迫使德軍血流成河。然而,馮·萊布元帥、馮·包克元帥、馮·倫斯德元帥的陸軍還是把鋼爪深深插入蘇聯的大地。其中號稱"飛毛腳海因茨"的古德裏安上將、霍特上將的坦克集團軍則殺開一條血路,沖向蘇聯首都莫斯科。
起先,氣象台的人還每天為元首、元帥、上將和中將們幹杯慶賀。後來越聽越不妙,眼看唾手可得的莫斯科久攻不下,蘇軍西伯利亞部隊的猛烈反擊已經逐退了似乎無往不勝的德國陸軍,各條戰線都一籌莫展。到12月初,對莫斯科的進攻被蘇軍徹底擊潰,蘇聯軍隊的反擊推進了70公裏。這樣,戰爭開始以來在波蘭、荷蘭、比利時、挪威、丹麥、法國和巴爾幹建立起來的"德軍百戰百勝"的神話灰飛煙滅了。就像當年拿破崙在馬倫哥、烏爾姆、奧斯特裏茨、耶拿的勝利大軍在莫斯科一敗塗地一樣,德軍也開始嚐到慘敗的滋味。誰知道這不是一連串失敗的開始呢?
赫伯特少校覺察到他的人員往日歡樂的情緒不見了,沮喪的陰影籠罩著每一個人。於是他便把收音機的使用權完全控製起來,隻許收聽柏林電台的德語廣播。等夜深人靜之後,他一個人悄悄地在房子裏聽美國和英國的英語節目,以了解動亂不已的戰況。整個氣象台除軍醫蒙特中尉懂英文和拉丁文之外,隻有他一個人懂德文以外的語言,他開始選擇人員時,特地注意了這點。而蒙特根本不關心戰爭,他除了聽聽音樂,就在自己的冰屋中餵一隻貓頭鷹和幾隻旅鼠。蒙特是個孤僻的威斯特伐利亞人,自己職務以外的話一句也懶得多說。赫伯特認為他天生適於在北極生活。
時間一長,氣象台的士兵們對戰爭也感到厭倦了。他們滿足於赫伯特三天一次的軍事形勢介紹。開始,他們還有興趣每天在地道間鑽來鑽去,到別人房子裏打鬧和談天。漸漸地,除瑪麗埃特的房子繼續熱鬧之外,別的房間都冷清下來。和氣象台無關的士兵、醫生、機械師每天去和電報員調調情,聽上一支曲子,然後終日睡大覺。他們的臉開始發腫,黑暗的北極夜使他們臉色蒼白。
瑪麗埃特不習慣北極生活。冰天雪地的世界中沒有陽光,沒有綠色,沒有歌聲,沒有人。她習慣於歌劇院中的掌聲和捧場,習慣於男人們的獻殷勤,習慣於作為一個明星過上流社會的小姐生活。經過最初的戰爭狂熱之後,她又冷卻下來。每天三次單調的發報,加上德軍在莫斯科近郊的失敗使她對戰爭深感幻滅。每天應付那幾個慾火炎炎的丘八也讓她發膩。隻有舅舅有時給她講講北極探險家的故事,她才會心情好點。
赫伯特的北極知識的確豐富。他娓娓動聽地講那些英國人、美國人、挪威人和其他北歐民族如何前仆後繼地撲向北極,講富蘭克林的遇險和尋找他的運動,講"珍妮特"號船在流冰中的漂泊,然後開始歷數一個世紀以來格陵蘭東海岸的探險家們。其中有發現並命名東海岸斯科爾斯比鎮、克拉夫林島、薩比恩島的英國探險隊,有德國學者考爾德威、拿騷斯特、漢茨,有 1906年的丹麥探險家米科爾森,他們都在格陵蘭東北地區留下了足跡。
這天,她從地道爬到赫伯特的冰屋裏,看到少校在煤油燈下看書。
"舅舅,有什麽故事講講嗎?"
"啊,富蘭克林爵士的恐怖號和陰陽界號被流冰擠碎的故事,他的妻子簡搜索他的故事,德朗上尉、他的珍妮特號以及他的慘死……"
"都聽過了,我想聽個新的,有快樂結局的。"
"皮爾裏大叔到達北極的故事聽過嗎?這本書就是皮爾裏寫的《北極》。"
"就講它吧。"
"19世紀的北極探險家都是膽大包天的人。他們使用了歐洲技術所能達到的全部手段來衝擊北極,然而沒有一個人成功。即便是挪威人南森得以全功而返,他也隻達到了北緯86度14分。他們的勇氣固然可贊,但失敗也使人深思:北極是不可逾越的嗎?
"其實成功並不困難,放棄乘船的打算,徹頭徹尾地向愛斯基摩人學習,改乘狗拖雪橇就對了。"他興致上來,倒了兩杯酒,並且打開了冰涼的檸檬罐頭。
"美國探險家羅伯特·皮爾裏發現了這一點。他認為利用短暫的夏季乘船是不智之舉,而冬季並不可怕,恰恰適於乘雪橇到達北極。在冬季旅行的關鍵就是愛斯基摩皮衣、狗、爬犁和食物,因為冬季打獵是沒有保障的。
新屋落成後,人們在餐廳又喝了酒。他們住在屋裏有一種深厚的安全感:外麵天地昏黑,漫長的黑暗的北極夜降臨了,什麽生物也不見。世界是暴風雪的天下。在小屋裏喝喝咖啡,聽聽德國帶來的唱片,看看書,下下棋,還有美麗的瑪麗埃特拉著提琴唱小曲,這一切,使人們頗有一種超然世外之感。
他們知道,就在這個可怕的冬天,300萬德軍士兵正在蘇聯戰場上廝殺。蘇聯紅軍和遊擊隊的頑強抗擊,迫使德軍血流成河。然而,馮·萊布元帥、馮·包克元帥、馮·倫斯德元帥的陸軍還是把鋼爪深深插入蘇聯的大地。其中號稱"飛毛腳海因茨"的古德裏安上將、霍特上將的坦克集團軍則殺開一條血路,沖向蘇聯首都莫斯科。
起先,氣象台的人還每天為元首、元帥、上將和中將們幹杯慶賀。後來越聽越不妙,眼看唾手可得的莫斯科久攻不下,蘇軍西伯利亞部隊的猛烈反擊已經逐退了似乎無往不勝的德國陸軍,各條戰線都一籌莫展。到12月初,對莫斯科的進攻被蘇軍徹底擊潰,蘇聯軍隊的反擊推進了70公裏。這樣,戰爭開始以來在波蘭、荷蘭、比利時、挪威、丹麥、法國和巴爾幹建立起來的"德軍百戰百勝"的神話灰飛煙滅了。就像當年拿破崙在馬倫哥、烏爾姆、奧斯特裏茨、耶拿的勝利大軍在莫斯科一敗塗地一樣,德軍也開始嚐到慘敗的滋味。誰知道這不是一連串失敗的開始呢?
赫伯特少校覺察到他的人員往日歡樂的情緒不見了,沮喪的陰影籠罩著每一個人。於是他便把收音機的使用權完全控製起來,隻許收聽柏林電台的德語廣播。等夜深人靜之後,他一個人悄悄地在房子裏聽美國和英國的英語節目,以了解動亂不已的戰況。整個氣象台除軍醫蒙特中尉懂英文和拉丁文之外,隻有他一個人懂德文以外的語言,他開始選擇人員時,特地注意了這點。而蒙特根本不關心戰爭,他除了聽聽音樂,就在自己的冰屋中餵一隻貓頭鷹和幾隻旅鼠。蒙特是個孤僻的威斯特伐利亞人,自己職務以外的話一句也懶得多說。赫伯特認為他天生適於在北極生活。
時間一長,氣象台的士兵們對戰爭也感到厭倦了。他們滿足於赫伯特三天一次的軍事形勢介紹。開始,他們還有興趣每天在地道間鑽來鑽去,到別人房子裏打鬧和談天。漸漸地,除瑪麗埃特的房子繼續熱鬧之外,別的房間都冷清下來。和氣象台無關的士兵、醫生、機械師每天去和電報員調調情,聽上一支曲子,然後終日睡大覺。他們的臉開始發腫,黑暗的北極夜使他們臉色蒼白。
瑪麗埃特不習慣北極生活。冰天雪地的世界中沒有陽光,沒有綠色,沒有歌聲,沒有人。她習慣於歌劇院中的掌聲和捧場,習慣於男人們的獻殷勤,習慣於作為一個明星過上流社會的小姐生活。經過最初的戰爭狂熱之後,她又冷卻下來。每天三次單調的發報,加上德軍在莫斯科近郊的失敗使她對戰爭深感幻滅。每天應付那幾個慾火炎炎的丘八也讓她發膩。隻有舅舅有時給她講講北極探險家的故事,她才會心情好點。
赫伯特的北極知識的確豐富。他娓娓動聽地講那些英國人、美國人、挪威人和其他北歐民族如何前仆後繼地撲向北極,講富蘭克林的遇險和尋找他的運動,講"珍妮特"號船在流冰中的漂泊,然後開始歷數一個世紀以來格陵蘭東海岸的探險家們。其中有發現並命名東海岸斯科爾斯比鎮、克拉夫林島、薩比恩島的英國探險隊,有德國學者考爾德威、拿騷斯特、漢茨,有 1906年的丹麥探險家米科爾森,他們都在格陵蘭東北地區留下了足跡。
這天,她從地道爬到赫伯特的冰屋裏,看到少校在煤油燈下看書。
"舅舅,有什麽故事講講嗎?"
"啊,富蘭克林爵士的恐怖號和陰陽界號被流冰擠碎的故事,他的妻子簡搜索他的故事,德朗上尉、他的珍妮特號以及他的慘死……"
"都聽過了,我想聽個新的,有快樂結局的。"
"皮爾裏大叔到達北極的故事聽過嗎?這本書就是皮爾裏寫的《北極》。"
"就講它吧。"
"19世紀的北極探險家都是膽大包天的人。他們使用了歐洲技術所能達到的全部手段來衝擊北極,然而沒有一個人成功。即便是挪威人南森得以全功而返,他也隻達到了北緯86度14分。他們的勇氣固然可贊,但失敗也使人深思:北極是不可逾越的嗎?
"其實成功並不困難,放棄乘船的打算,徹頭徹尾地向愛斯基摩人學習,改乘狗拖雪橇就對了。"他興致上來,倒了兩杯酒,並且打開了冰涼的檸檬罐頭。
"美國探險家羅伯特·皮爾裏發現了這一點。他認為利用短暫的夏季乘船是不智之舉,而冬季並不可怕,恰恰適於乘雪橇到達北極。在冬季旅行的關鍵就是愛斯基摩皮衣、狗、爬犁和食物,因為冬季打獵是沒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