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襄公,晉國第二十三任國君,晉文公之子,名歡,在位時間七年。
晉文公九年,即公元前六二八年,冬,秦國國君秦穆公不顧蹇(jiǎn)叔的勸阻,出兵攻打鄭國。
晉襄公元年,即公元前六二七年,春,秦國軍隊到達滑國,因為鄭國商人弦高的計謀,使得鄭國有所防備,秦國軍隊滅亡了滑國,便回去了。
晉國中軍將先軫向晉襄公表示,秦君不顧蹇叔的建議,因為貪婪而勞苦民眾,這是上天給我們的機會。給予的不能丟失,敵人不能放走。放走敵人,就會發生禍患,違背天意,就不吉利。請一定要攻打秦國軍隊。
下軍將欒枝則表示,沒有報答秦國的恩惠,卻攻打秦國的軍隊,有考慮死去的國君嗎?
先軫便說,秦國不為我們的喪事悲傷,卻攻打我們同姓的國家,秦國如此無禮,還講什麽恩惠?我聽說‘一天放走了敵人,就是數代的禍患’為了子孫後代謀劃,這便可以告慰死去的國君了吧。
於是晉襄公聽從了先軫的建議,起兵準備攻打回國的秦國軍隊,動員薑戎的軍隊。
晉襄公將喪服染成黑色,梁弘駕禦戰車,萊駒擔任車右。
夏四月辛巳,晉軍在崤山(晉地,秦嶺支脈,今河南洛寧西北)擊敗秦軍,俘獲秦軍三位統帥孟明視(百裏視,名視,字孟明,史稱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史稱崤之戰。
晉襄公穿著黑色的喪服安葬晉文公,晉國因此開始使用黑色的喪服。
晉文公夫人文贏(秦穆公之女)向晉襄公請求將孟明三人放回秦國,表示,他們挑撥兩國國君的關係,我國國君如果抓到他們,就算是吃他們的肉也不滿足,何需勞煩國君去討伐。讓他們回到秦國受誅殺,使我國國君快意,如何?
晉襄公答應了文贏的請求。
等到朝堂之上,先軫詢問秦國的俘虜,襄公便說,夫人請求放走他們,我已經放他們離開了。
先軫聽完十分生氣,表示,武人費力在戰場上將他們抓獲,婦人說幾句謊話就把他們在國內放了,毀壞了戰鬥的成果,卻助長了敵人的誌氣,晉國就快要滅亡了。
說完,先軫不顧襄公就在麵前,竟就將唾沫吐在了地上。
晉襄公也意識到事情的不對,便派出陽處父追趕秦國三帥。
等到陽處父追到黃河邊上,孟明視三人已經登上了船。
陽處父於是解下車左邊的驂馬,以晉襄公的名義送給三人。
孟明視叩首拜謝,承蒙國君的恩惠,不用我們被囚之人來祭鼓,讓我們回到秦國受誅戮,我國國君如果殺了我們,死了以後聲名不朽,如果因為國君的恩惠而赦免我們,三年之後再來拜謝國君的恩賜。
三人回到秦國,秦穆公不僅沒有處罰他們,仍然讓他們擔任軍隊的統帥。
狄人入侵齊國,由於晉國有喪事,便沒有派兵援助。
狄人攻打晉國,到達箕地(晉地,今山西太穀東)。
八月戊子,晉襄公在箕地擊敗狄人,郤缺(郤芮之子)俘獲了白狄子。
先軫表示,一個人在國君麵前放肆而沒有受到懲罰,怎麽敢不自己懲罰自己?
於是脫下頭盔,衝入狄人的軍隊之中,戰死了。
狄人將先軫的頭顱送回晉軍,麵色就好像活著一樣。
先軫死後。晉襄公以三命任命他的兒子先居且(上軍將)擔任中軍將,以再命將先茅的食邑賞賜給了胥臣(下軍佐),獎賞他舉薦了郤缺的功勞,以一命任命郤缺(下軍大夫)為卿,將冀地重新賞賜給了他(郤氏之地),但沒有任命給他軍職(將佐之職)。
當初文公在位時,胥臣出使經過冀國,見到郤缺在鋤田,他的妻子給他送飯,很恭敬,彼此像對待客人一樣。
胥臣帶著郤缺回到晉國國都,向晉文公推薦郤缺,表示,恭敬,是德行的集中表現。對人恭敬就一定有德行,德行是用來治理民眾的,請國君任用他。我聽說‘出門恭敬如同對待賓客,辦事莊重如同祭祀,這就是仁的規則’。
晉文公則表示,他的父親郤芮有罪,能夠任用嗎?
胥臣這樣回答文公,從前帝舜為了懲治犯罪而將鯀(gun)流放,為了選拔人才而任用了鯀的兒子禹。管仲,曾經是齊桓公的敵人,後來卻被任命為相,成就了齊國的霸業。《康誥》說‘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父親不慈愛,兒子不孝順,哥哥不友愛,弟弟不恭敬,相互之間沒有關係)。《詩》說‘采葑采菲,無以下體’(采蔓青,采蘿卜,不要將它的根部舍棄。)(記於《詩經·國風·邶風》)您根據他的優點挑選就可以了。
於是文公讓郤缺擔任下軍大夫。
冬,晉國、陳國、鄭國攻打許國,這是因為許國親近楚國。
楚國令尹子上入侵陳國、蔡國,陳、蔡兩國與楚國講和,楚國便又攻打鄭國。
晉國陽處父率軍攻打蔡國,楚國令尹子上救援蔡國,兩軍相隔泜(zhi)水(今泜河,位於河北南部)對峙。
陽處父對此感到憂慮,便派使者對子上說,我聽說‘文不犯順,武不違敵’(在文不能違背真理,在武不能躲避敵人)您如果想打,那我就退後三十裏,讓您渡過河擺好戰陣,至於是早點打,還是晚點打,都聽從您的命令,不然的話,就讓我渡過河列好戰陣。如今這樣,讓士卒疲憊,耗費錢財,也沒有什麽好處。
於是晉軍架上戰車,等待著楚軍渡河。
子上本想渡河,可大孫伯卻表示,不能這樣。晉國不講信用,我們渡河過一半的時候,他們就會攻擊我們,等到戰敗了,後悔又有什麽用呢?不如我們後退,讓晉軍緩口氣。
子上聽從了他的意見,於是楚軍後撤了三十裏。
結果,陽處父向晉軍宣言,表示,軍國軍隊逃跑了。
於是,便率軍回國。楚國的軍隊沒有辦法,也隻能回國。
等到子上回到楚國,楚國太子便在楚成王麵前誣陷子上,楚成王聽信了他的話,就把子上殺死了。
這一年,魯國國君魯僖公去世,他的兒子魯文公繼位。
晉文公九年,即公元前六二八年,冬,秦國國君秦穆公不顧蹇(jiǎn)叔的勸阻,出兵攻打鄭國。
晉襄公元年,即公元前六二七年,春,秦國軍隊到達滑國,因為鄭國商人弦高的計謀,使得鄭國有所防備,秦國軍隊滅亡了滑國,便回去了。
晉國中軍將先軫向晉襄公表示,秦君不顧蹇叔的建議,因為貪婪而勞苦民眾,這是上天給我們的機會。給予的不能丟失,敵人不能放走。放走敵人,就會發生禍患,違背天意,就不吉利。請一定要攻打秦國軍隊。
下軍將欒枝則表示,沒有報答秦國的恩惠,卻攻打秦國的軍隊,有考慮死去的國君嗎?
先軫便說,秦國不為我們的喪事悲傷,卻攻打我們同姓的國家,秦國如此無禮,還講什麽恩惠?我聽說‘一天放走了敵人,就是數代的禍患’為了子孫後代謀劃,這便可以告慰死去的國君了吧。
於是晉襄公聽從了先軫的建議,起兵準備攻打回國的秦國軍隊,動員薑戎的軍隊。
晉襄公將喪服染成黑色,梁弘駕禦戰車,萊駒擔任車右。
夏四月辛巳,晉軍在崤山(晉地,秦嶺支脈,今河南洛寧西北)擊敗秦軍,俘獲秦軍三位統帥孟明視(百裏視,名視,字孟明,史稱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史稱崤之戰。
晉襄公穿著黑色的喪服安葬晉文公,晉國因此開始使用黑色的喪服。
晉文公夫人文贏(秦穆公之女)向晉襄公請求將孟明三人放回秦國,表示,他們挑撥兩國國君的關係,我國國君如果抓到他們,就算是吃他們的肉也不滿足,何需勞煩國君去討伐。讓他們回到秦國受誅殺,使我國國君快意,如何?
晉襄公答應了文贏的請求。
等到朝堂之上,先軫詢問秦國的俘虜,襄公便說,夫人請求放走他們,我已經放他們離開了。
先軫聽完十分生氣,表示,武人費力在戰場上將他們抓獲,婦人說幾句謊話就把他們在國內放了,毀壞了戰鬥的成果,卻助長了敵人的誌氣,晉國就快要滅亡了。
說完,先軫不顧襄公就在麵前,竟就將唾沫吐在了地上。
晉襄公也意識到事情的不對,便派出陽處父追趕秦國三帥。
等到陽處父追到黃河邊上,孟明視三人已經登上了船。
陽處父於是解下車左邊的驂馬,以晉襄公的名義送給三人。
孟明視叩首拜謝,承蒙國君的恩惠,不用我們被囚之人來祭鼓,讓我們回到秦國受誅戮,我國國君如果殺了我們,死了以後聲名不朽,如果因為國君的恩惠而赦免我們,三年之後再來拜謝國君的恩賜。
三人回到秦國,秦穆公不僅沒有處罰他們,仍然讓他們擔任軍隊的統帥。
狄人入侵齊國,由於晉國有喪事,便沒有派兵援助。
狄人攻打晉國,到達箕地(晉地,今山西太穀東)。
八月戊子,晉襄公在箕地擊敗狄人,郤缺(郤芮之子)俘獲了白狄子。
先軫表示,一個人在國君麵前放肆而沒有受到懲罰,怎麽敢不自己懲罰自己?
於是脫下頭盔,衝入狄人的軍隊之中,戰死了。
狄人將先軫的頭顱送回晉軍,麵色就好像活著一樣。
先軫死後。晉襄公以三命任命他的兒子先居且(上軍將)擔任中軍將,以再命將先茅的食邑賞賜給了胥臣(下軍佐),獎賞他舉薦了郤缺的功勞,以一命任命郤缺(下軍大夫)為卿,將冀地重新賞賜給了他(郤氏之地),但沒有任命給他軍職(將佐之職)。
當初文公在位時,胥臣出使經過冀國,見到郤缺在鋤田,他的妻子給他送飯,很恭敬,彼此像對待客人一樣。
胥臣帶著郤缺回到晉國國都,向晉文公推薦郤缺,表示,恭敬,是德行的集中表現。對人恭敬就一定有德行,德行是用來治理民眾的,請國君任用他。我聽說‘出門恭敬如同對待賓客,辦事莊重如同祭祀,這就是仁的規則’。
晉文公則表示,他的父親郤芮有罪,能夠任用嗎?
胥臣這樣回答文公,從前帝舜為了懲治犯罪而將鯀(gun)流放,為了選拔人才而任用了鯀的兒子禹。管仲,曾經是齊桓公的敵人,後來卻被任命為相,成就了齊國的霸業。《康誥》說‘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父親不慈愛,兒子不孝順,哥哥不友愛,弟弟不恭敬,相互之間沒有關係)。《詩》說‘采葑采菲,無以下體’(采蔓青,采蘿卜,不要將它的根部舍棄。)(記於《詩經·國風·邶風》)您根據他的優點挑選就可以了。
於是文公讓郤缺擔任下軍大夫。
冬,晉國、陳國、鄭國攻打許國,這是因為許國親近楚國。
楚國令尹子上入侵陳國、蔡國,陳、蔡兩國與楚國講和,楚國便又攻打鄭國。
晉國陽處父率軍攻打蔡國,楚國令尹子上救援蔡國,兩軍相隔泜(zhi)水(今泜河,位於河北南部)對峙。
陽處父對此感到憂慮,便派使者對子上說,我聽說‘文不犯順,武不違敵’(在文不能違背真理,在武不能躲避敵人)您如果想打,那我就退後三十裏,讓您渡過河擺好戰陣,至於是早點打,還是晚點打,都聽從您的命令,不然的話,就讓我渡過河列好戰陣。如今這樣,讓士卒疲憊,耗費錢財,也沒有什麽好處。
於是晉軍架上戰車,等待著楚軍渡河。
子上本想渡河,可大孫伯卻表示,不能這樣。晉國不講信用,我們渡河過一半的時候,他們就會攻擊我們,等到戰敗了,後悔又有什麽用呢?不如我們後退,讓晉軍緩口氣。
子上聽從了他的意見,於是楚軍後撤了三十裏。
結果,陽處父向晉軍宣言,表示,軍國軍隊逃跑了。
於是,便率軍回國。楚國的軍隊沒有辦法,也隻能回國。
等到子上回到楚國,楚國太子便在楚成王麵前誣陷子上,楚成王聽信了他的話,就把子上殺死了。
這一年,魯國國君魯僖公去世,他的兒子魯文公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