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翳,越國第四十三任國君,朱勾之子,在位三十六年。
王翳七年,即公元前四零四年,齊國田和剛剛執政,越國便趁著田和根基不穩,便發兵討伐齊國。
當時繒國依仗齊國,便輕視越國,於是越國出兵,一舉消滅了繒國。
王翳二十年,即公元前三九一年,田和將齊康公遷往海島,奪了齊國。
越王翳於是發兵逼至齊國邊境,齊國大將向田和請求反擊越軍,田和思慮良久,決定不與越國正麵交戰。
王翳二十五年,即公元前三八六年,當時的周天子周安王承認田氏齊國為諸侯。
於是,越國的局麵從這個時候變得苦難起來。
由於齊國、楚國,這兩個鄰國的國力日漸強盛,尤其是田和對於越國國都琅琊虎視眈眈,琅琊遠離江南,無論是掌控全國還是調配資源,都變得十分困難。
再加上需要防備故吳國貴族的複仇,越王翳便是動了遷都的心思。
王翳三十三年,即公元前三七八年,越王被迫遷都於吳,加強吳越江南之地的掌控,大量越人南下江南,甚至是嶺南之地。
王翳三十六年,即公元前三七五年,越王翳的弟弟豫,為了繼承越國國君之位,相繼謀害了翳的三個兒子。
而為了越王之位,不久之後,豫又在翳麵前挑唆,企圖除掉太子諸咎,可惜翳沒有同意。
同年七月,諸咎擔心遭到迫害,便率領軍隊趕走了豫,還包圍王宮,發動政變殺死了自己父親越王翳。
可沒過多少日子,十月,諸咎也被越國人殺死,越國由此陷入了內亂。
這個時候,在吳地的越國人擁立了諸咎的兒子錯枝為越國國君。
可是諸咎並不像當越國國君,因為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因為這個位置而死的。
他逃亡到丹地的洞穴之中,任追來的大臣怎麽勸說都不出來,最後還是用煙熏之法才將他趕了出來。
錯枝就這樣當上了越國國君,可他這個越王之位卻是做得戰戰兢兢,國事也被吳地越人掌控著。
公元前三七三年,留在越國故地的大夫寺區不忍看到越國被吳人掌控,就率兵平叛,殺死了越國內亂的罪魁禍首豫,進入吳地,攻擊吳國舊貴族,並且廢黜了錯枝。
越王翳有五個兒子,三個被豫所害,太子諸咎為國人所殺,隻剩下了一子之侯(無餘)。
寺區便擁立之侯為越國國君,號稱莽安。
莽安當了十年的越王,也沒有什麽好下場,被寺區的弟弟思又殺死了。
從越王翳死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前三七五年,到莽安死的時候是公元前三六三年。
這十三年的時間,四位越國國君,三位被殺,一位被廢黜。
越國的內亂使得自勾踐起的越國霸業完全得衰敗,也使得越國人不能處理自己的國事,漸漸被吳地人所掌控。
莽安死後,他的兒子無瑞繼位。
王翳七年,即公元前四零四年,齊國田和剛剛執政,越國便趁著田和根基不穩,便發兵討伐齊國。
當時繒國依仗齊國,便輕視越國,於是越國出兵,一舉消滅了繒國。
王翳二十年,即公元前三九一年,田和將齊康公遷往海島,奪了齊國。
越王翳於是發兵逼至齊國邊境,齊國大將向田和請求反擊越軍,田和思慮良久,決定不與越國正麵交戰。
王翳二十五年,即公元前三八六年,當時的周天子周安王承認田氏齊國為諸侯。
於是,越國的局麵從這個時候變得苦難起來。
由於齊國、楚國,這兩個鄰國的國力日漸強盛,尤其是田和對於越國國都琅琊虎視眈眈,琅琊遠離江南,無論是掌控全國還是調配資源,都變得十分困難。
再加上需要防備故吳國貴族的複仇,越王翳便是動了遷都的心思。
王翳三十三年,即公元前三七八年,越王被迫遷都於吳,加強吳越江南之地的掌控,大量越人南下江南,甚至是嶺南之地。
王翳三十六年,即公元前三七五年,越王翳的弟弟豫,為了繼承越國國君之位,相繼謀害了翳的三個兒子。
而為了越王之位,不久之後,豫又在翳麵前挑唆,企圖除掉太子諸咎,可惜翳沒有同意。
同年七月,諸咎擔心遭到迫害,便率領軍隊趕走了豫,還包圍王宮,發動政變殺死了自己父親越王翳。
可沒過多少日子,十月,諸咎也被越國人殺死,越國由此陷入了內亂。
這個時候,在吳地的越國人擁立了諸咎的兒子錯枝為越國國君。
可是諸咎並不像當越國國君,因為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因為這個位置而死的。
他逃亡到丹地的洞穴之中,任追來的大臣怎麽勸說都不出來,最後還是用煙熏之法才將他趕了出來。
錯枝就這樣當上了越國國君,可他這個越王之位卻是做得戰戰兢兢,國事也被吳地越人掌控著。
公元前三七三年,留在越國故地的大夫寺區不忍看到越國被吳人掌控,就率兵平叛,殺死了越國內亂的罪魁禍首豫,進入吳地,攻擊吳國舊貴族,並且廢黜了錯枝。
越王翳有五個兒子,三個被豫所害,太子諸咎為國人所殺,隻剩下了一子之侯(無餘)。
寺區便擁立之侯為越國國君,號稱莽安。
莽安當了十年的越王,也沒有什麽好下場,被寺區的弟弟思又殺死了。
從越王翳死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前三七五年,到莽安死的時候是公元前三六三年。
這十三年的時間,四位越國國君,三位被殺,一位被廢黜。
越國的內亂使得自勾踐起的越國霸業完全得衰敗,也使得越國人不能處理自己的國事,漸漸被吳地人所掌控。
莽安死後,他的兒子無瑞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