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姬姓,名旦,周文王第四子,武王之弟,周成王叔父,先後輔佐文王、武王、成王。


    在周朝建立之後,被封於曲阜,留朝為政,其長子伯禽代為就封。


    這也是周朝初期的一個特點,這些武王時受封的諸侯,有許多都沒有前往封地,而是繼續為周朝出力,除了周公之外,還有召公、薑尚等人。


    以周公這樣的身份,在武王死後,他代成王攝政,其實是十分敏感的。


    要是放在小說之中,恐怕會是有著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大戲。


    而有時候,現實往往要比文學創作更加精彩紛呈,周公攝政七年,所建立的功勳和留下的故事在今日看來依舊是熠熠生輝。


    當周公攝政的消息傳到諸侯之間時,最先反應的不是那些異姓之人,而是管叔和蔡叔這些成王的叔父。


    管叔和他的諸弟在封國之中大肆傳播謠言,周公將對成王不利。


    周公聽聞之後,就對召公和太公望說,他隻是為了穩定周朝的大業才這樣做的。


    然而不久之後,帝辛之子武庚夥同對周公不滿的管叔、蔡叔等人和東夷發動叛亂,史稱‘三監之亂’。


    周公奉成王之命東征,平定叛亂。


    當時周朝雖然滅亡了夏朝,可是武王伐商隻是攻破了他的王都,打擊了商朝的核心勢力,在東方還有著許多忠於商的諸侯國。


    三監之亂是故商勢力對周朝的一次反撲,也是周朝初年政治動蕩的表現。


    三監之亂在曆史之上並不出名,可它的影響卻是十分深遠的,平定三監之亂為穩定周初的政治局勢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當然,無論是武庚還是管叔、蔡叔,亦或者是東夷,它們都不是周朝的對手,就算是聚攏在一起,也不過隻能逞一時之勇。


    史書上對周公平叛三監之亂極為簡略,“伐誅武庚、管叔,放蔡叔”。


    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很不負責的結論,周公的平亂是極為順利的,耗時也應當是不長的。


    但平亂隻是一個前菜而已,周公平定叛亂之後,順勢繼續東征,討伐商朝殘餘勢力。


    商朝時的疆域,北到遼寧,南到湖北,西到陝西,冬至海濱,武王建立周朝時,周朝掌控的勢力範圍還是西方和商王都所在的河北一帶。


    直到周公東征,伐滅了包括與武庚一同叛亂的奄國在內的五十多個國家,將周的勢力延伸到了東部海濱。


    至此,周朝成為了冬至海濱,南至淮河流域,北至遼東的大國。


    而周公為了完成這個目標,總共使用了三年的時間,可以說這次東征為周朝平定了初建的許多隱患,也覆滅了商朝的舊有勢力。


    周朝一片欣欣向榮之景,可周公身上的擔子卻還沒有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朝的腐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立日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立日耳並收藏王朝的腐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