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啟,雖然無法與三皇五帝以及他的父親大禹相比。


    但其開創有功,世襲製的確立使得天下共主的傳承被限製在了一姓一家之內,國家權力得到了集中,君王及其附屬階級的地位得到了長久的保證。


    對於啟的繼位,根據史書的記載,大禹晚年按照禪讓製的傳統,最終選擇了伯益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而在帝禹死後,伯益遵從了帝舜與帝禹的傳統,在三年喪事完畢之後,將王位傳給了帝禹的兒子啟,但啟不同於帝堯的兒子朱丹、帝舜的兒子商均,其才能出眾,得到部落諸侯的擁護。


    所以,諸侯都去拜見啟,而沒有理會伯益,由於啟當時已經掌握了部落聯盟的部分權力,又擁有著強大的武力做支撐,王位的繼承並沒有多大的波瀾。


    隻是世襲製的確立,在客觀上破壞了堯舜禹時期大放異彩的禪讓製。


    舊有製度的支持者自然會對啟抱有不滿,尤其是堯舜禹三位上古賢君,德才兼備,開創大治之世,難免讓人感懷。


    那些舊時代的固守者,或者有著自己的主張,或是懷念舊有的榮光,對啟的繼位心懷不滿


    啟繼承王位之後,曾在鈞台大宴各地部落首領,其中有扈氏拒絕出席鈞台之會。


    有扈氏對啟的反抗,或許是出於禪讓製被破壞,也有可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更有可能是為了取代夏後氏。


    但新時代的開啟,自然需要頑抗者的鮮血來洗清道路的,有扈氏很明顯就充當了這樣的一個角色。


    啟雖然依靠著父親的威名和手中的權力,順利繼承了共主之位,可他正需要一個確立自己威望的機會,有扈氏就這樣順理成章成為了新時代的第一個犧牲品。


    具體的交戰情況,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但啟在甘擊敗了有扈氏之後,使得自己的王位得到了鞏固,強大的夏後氏開始威懾整個部落聯盟,世襲製從此替代了禪讓製。


    在曆史的進程上看,啟的功績是要遠高於他的過錯的,世襲製的確立也有利於華夏族文明的發展。


    但從本書的角度來看,世襲製的確立為王朝的腐朽與文明的衰落埋下了禍根。


    在當時社會生產力低下,國家製度遠未完善,君王的德行與意誌便極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社會的發展與強弱。


    禪讓製雖然隻傳三代,卻保證了繼任者的賢能,往後諸多王朝,也從未出現過像堯舜禹這樣三代帝王皆為賢明聖君的情況。


    從這一點上來說,世襲製擁有著極大的局限性,從一姓一家之中選取天下共主,使得繼任者的範圍被極大縮小,繼任者的德行也完全沒有了保證。


    五帝雖然也有著親近關係,但黃帝時期,華夏民族任然居於黃河流域,部落為了擴張與穩定,首領會將子嗣分封到各地。


    等到帝堯時期,黃帝後代部落已經分散到了各處,他們之中有部落的首領,也有普通的平民。


    這或許也是我們為什麽為什麽被稱之為炎黃子孫的原因,上古聖君們在戰爭征伐和文明傳播中,已經將火種傳向了四方大地。


    就像帝舜出生時,家中已經兩代皆為平民,卻依舊因為孝行與才能,被四嶽舉薦,繼承帝位。


    或許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五帝的壽命都極長,黃帝壽一百一十八,在位一百年;顓頊壽九十八,在位七十八年;帝嚳壽一百,在位六十三年;帝堯更是壽一百二十,在位七十二年;帝舜壽一百二十,在位五十年。


    上古之人,壽命悠久,這一點後代多數帝王不能與其相比,又因為世襲製的原因,繼任之君多數年幼,難有聖明之主。


    而世襲製帶來的局麵,就是使天下為公改為家天下,而家天下的弊端也在啟和他的後代身上得到驗證。


    王朝史上第一場帝位叛亂和第一位昏聵之君來得是如此之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朝的腐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立日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立日耳並收藏王朝的腐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