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好景不長,正當尼祿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他的倒行逆施終於激起了羅馬帝國各地的反抗與反叛,使整個羅馬帝國一時間陷入風雨飄搖之中。這時候,羅馬帝國各軍團首腦決定推舉加爾巴為羅馬皇帝,尼祿本人則被元老院判處死刑。尼祿愴惶出逃,最後死於逃跑的途中。與此同時,羅馬大軍分別開赴帝國各地,對所有的反抗者與反叛者進行血腥鎮壓。公元70年,羅馬大軍抵達耶路撒冷城下,向試圖反抗羅馬帝國統治的猶太人發起進攻,一場空前的大屠殺與大毀滅終於降臨到了猶太人的頭上。
這是近百年以來,在耶路撒冷城下第二次出現的羅馬大軍——公元前37年,那個曾經想殺害耶穌的希律為了自己能夠成為猶太人之王,不惜一切手段,甘願做羅馬人的傀儡王,於是引來羅馬大軍攻占了耶路撒冷,登上了王位。隨後,希律王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開始在耶路撒冷舊城以外進行建築,修建了第二道城牆,耶路撒冷新城出現。公元前20年,希律王又開始重建聖殿,工程浩大,彌時長久,直到耶穌到耶路撒冷傳道的時候,還沒有建成,但整個工程的修建規模已經是蔚為壯觀。公元42年,小希律王將修建規模更加擴大,不僅在耶路撒冷新城之外又修建了第三道城牆,而且終於用雪白的大理石與耀眼的純金建成了聖殿。整個建築群雄偉壯麗,氣象非凡,遠遠望去,"如同一座山頂上覆蓋著白雪"!
然而,如此堅固的耶路撒冷城,在羅馬大軍的圍攻之下,僅僅在短短的百來天之內就化為一片廢墟!這並不隻是由於羅馬人的軍力太強大,而是因為早在羅馬大軍陳兵耶路撒冷城下的時候,猶太人就由於爭權奪利而發生內訌。此外,羅馬人到達耶路撒冷城下的那一天,正好是逾越節期間,結果,剛剛建成不久的第三道城牆,很快就被攻破。到攻城的第134天,耶路撒冷城內火光沖天,房屋被焚毀,城牆被拆除,至於聖殿就更為淒涼:因為小希律王為了顯示聖殿的華貴,竟然在大理石縫隙處用純金作裝飾,以至羅馬士兵為了獲得黃金,將每一塊石頭都翻了個遍,以刮取石頭上麵的黃金,最後留下滿地大大小小的石塊。
羅馬大軍除留下三座塔樓供駐軍使用外,還留下耶路撒冷城西北角的一段殘牆,以顯示羅馬大軍的軍威。這是耶路撒冷城的空前災難,更是猶太人的空前浩劫,一共有將近100萬猶太人喪命在耶路撒冷城的戰火之中。半個世紀以後,約瑟夫斯在《古猶太誌》中寫道:"荒涼寂靜毫無生氣,不見一點兒人煙的耶路撒冷啊,猶如死寂荒蕪的墳場!"公元132年,羅馬人重建此城,但改名為哥羅尼亞,並且建立了一座羅馬神廟,同時禁止猶太人進入,違者處死。一直到公元313年"寬容敕令"頒布以後,才恢復了耶路撒冷這一城市名稱,猶太人亦被允許進城。
看起來,這似乎是猶太人在為殺害基督耶穌而付出血的代價:"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從此以後,猶太人流落他鄉。實際上,耶路撒冷的陷落,固然是一個民族及其宗教的不幸,值得同情,不過,在客觀上卻更加有利於基督教的發展,不僅徹底地斬斷了猶太教與基督教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且徹底消除了猶太人自恃神的選民的狹隘意識,進而使他們最終成為了眾多民族之中的一員,從而加快了基督教向著世界宗教發展的進程。從公元326年到336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的母親及他本人,先後在耶路撒冷修建禮拜堂,取代了羅馬神廟,隨著基督教開始走上成為羅馬帝國國教的道路,所有的耶路撒冷居民都必須接受洗禮,由此出現了持續200多年的基督教興旺景象,直到公元613年波斯人再度攻陷耶路撒冷城!
戰爭與和平,都同樣直接地影響著基督教的發展。公元324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戰勝了東羅馬皇帝李錫尼,從政治上統一了羅馬帝國,然後立即著手進行基督教的統一,以便與大一統的政治秩序相適應,為帝國提供精神信仰的有力支撐。於是,在第二年,君土坦丁親自出麵召集近300名羅馬帝國各地教會的主教,在尼西亞舉行會議,來解決教義及教會體製爭端,促使基督教走向規範化,為其成為國教鋪平道路。這就是著名的尼西亞會議,它是基督教歷史上的第一次"基督教普世主教會議",同時也開啟了由羅馬皇帝來裁決教義爭端的先例,這正是國教化對於基督教發展的負麵影響:以皇權來壓製、甚至剝奪教權,特別是對《聖經》的闡釋權。
這次會議的焦點,就是如何理解聖父、聖靈、聖子這三位一體之中聖父與聖子的關係:是"父先於子,子為被造而次於父"呢,還是"父子同質,子為道成肉身"。爭論的雙方各持己見,互不相讓,最後由羅馬皇帝出麵裁定將"父子同質,子為道成肉身",而聖靈則"從父出來",寫入作為具有宗教權威性的基本信仰綱要——普世信經《尼西亞信經》——之中,與此同時,凡是持有異議者均被視為異端,遭到政治性的放逐。此外,這次會議肯定了主教製,並按照帝國行省的行政區劃設立教區,以建立羅馬帝國與基督教之間的緊密關係,同時確定每年春分後第一次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天為復活節。
隨著羅馬帝國的政治大一統的形成,基督教的宗教大一統也在羅馬皇帝的直接指揮之下最終完成。公元392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以羅馬帝國的名義正式宣布基督教為國教。為了確保皇權對於教權的控製,從公元325年到787年,歷代羅馬皇帝一共召開了7次"基督教普世主教會議",第七次會議又是在尼西亞召開的,由東羅馬皇帝與皇太後來裁決所謂的"聖像破壞",確認聖像是道成肉身的可見之像,應該對其表示恭敬,但它也不同於對上帝的崇拜,這對於宗教藝術的發展,乃至文藝復興都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這是近百年以來,在耶路撒冷城下第二次出現的羅馬大軍——公元前37年,那個曾經想殺害耶穌的希律為了自己能夠成為猶太人之王,不惜一切手段,甘願做羅馬人的傀儡王,於是引來羅馬大軍攻占了耶路撒冷,登上了王位。隨後,希律王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開始在耶路撒冷舊城以外進行建築,修建了第二道城牆,耶路撒冷新城出現。公元前20年,希律王又開始重建聖殿,工程浩大,彌時長久,直到耶穌到耶路撒冷傳道的時候,還沒有建成,但整個工程的修建規模已經是蔚為壯觀。公元42年,小希律王將修建規模更加擴大,不僅在耶路撒冷新城之外又修建了第三道城牆,而且終於用雪白的大理石與耀眼的純金建成了聖殿。整個建築群雄偉壯麗,氣象非凡,遠遠望去,"如同一座山頂上覆蓋著白雪"!
然而,如此堅固的耶路撒冷城,在羅馬大軍的圍攻之下,僅僅在短短的百來天之內就化為一片廢墟!這並不隻是由於羅馬人的軍力太強大,而是因為早在羅馬大軍陳兵耶路撒冷城下的時候,猶太人就由於爭權奪利而發生內訌。此外,羅馬人到達耶路撒冷城下的那一天,正好是逾越節期間,結果,剛剛建成不久的第三道城牆,很快就被攻破。到攻城的第134天,耶路撒冷城內火光沖天,房屋被焚毀,城牆被拆除,至於聖殿就更為淒涼:因為小希律王為了顯示聖殿的華貴,竟然在大理石縫隙處用純金作裝飾,以至羅馬士兵為了獲得黃金,將每一塊石頭都翻了個遍,以刮取石頭上麵的黃金,最後留下滿地大大小小的石塊。
羅馬大軍除留下三座塔樓供駐軍使用外,還留下耶路撒冷城西北角的一段殘牆,以顯示羅馬大軍的軍威。這是耶路撒冷城的空前災難,更是猶太人的空前浩劫,一共有將近100萬猶太人喪命在耶路撒冷城的戰火之中。半個世紀以後,約瑟夫斯在《古猶太誌》中寫道:"荒涼寂靜毫無生氣,不見一點兒人煙的耶路撒冷啊,猶如死寂荒蕪的墳場!"公元132年,羅馬人重建此城,但改名為哥羅尼亞,並且建立了一座羅馬神廟,同時禁止猶太人進入,違者處死。一直到公元313年"寬容敕令"頒布以後,才恢復了耶路撒冷這一城市名稱,猶太人亦被允許進城。
看起來,這似乎是猶太人在為殺害基督耶穌而付出血的代價:"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從此以後,猶太人流落他鄉。實際上,耶路撒冷的陷落,固然是一個民族及其宗教的不幸,值得同情,不過,在客觀上卻更加有利於基督教的發展,不僅徹底地斬斷了猶太教與基督教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且徹底消除了猶太人自恃神的選民的狹隘意識,進而使他們最終成為了眾多民族之中的一員,從而加快了基督教向著世界宗教發展的進程。從公元326年到336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的母親及他本人,先後在耶路撒冷修建禮拜堂,取代了羅馬神廟,隨著基督教開始走上成為羅馬帝國國教的道路,所有的耶路撒冷居民都必須接受洗禮,由此出現了持續200多年的基督教興旺景象,直到公元613年波斯人再度攻陷耶路撒冷城!
戰爭與和平,都同樣直接地影響著基督教的發展。公元324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戰勝了東羅馬皇帝李錫尼,從政治上統一了羅馬帝國,然後立即著手進行基督教的統一,以便與大一統的政治秩序相適應,為帝國提供精神信仰的有力支撐。於是,在第二年,君土坦丁親自出麵召集近300名羅馬帝國各地教會的主教,在尼西亞舉行會議,來解決教義及教會體製爭端,促使基督教走向規範化,為其成為國教鋪平道路。這就是著名的尼西亞會議,它是基督教歷史上的第一次"基督教普世主教會議",同時也開啟了由羅馬皇帝來裁決教義爭端的先例,這正是國教化對於基督教發展的負麵影響:以皇權來壓製、甚至剝奪教權,特別是對《聖經》的闡釋權。
這次會議的焦點,就是如何理解聖父、聖靈、聖子這三位一體之中聖父與聖子的關係:是"父先於子,子為被造而次於父"呢,還是"父子同質,子為道成肉身"。爭論的雙方各持己見,互不相讓,最後由羅馬皇帝出麵裁定將"父子同質,子為道成肉身",而聖靈則"從父出來",寫入作為具有宗教權威性的基本信仰綱要——普世信經《尼西亞信經》——之中,與此同時,凡是持有異議者均被視為異端,遭到政治性的放逐。此外,這次會議肯定了主教製,並按照帝國行省的行政區劃設立教區,以建立羅馬帝國與基督教之間的緊密關係,同時確定每年春分後第一次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天為復活節。
隨著羅馬帝國的政治大一統的形成,基督教的宗教大一統也在羅馬皇帝的直接指揮之下最終完成。公元392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以羅馬帝國的名義正式宣布基督教為國教。為了確保皇權對於教權的控製,從公元325年到787年,歷代羅馬皇帝一共召開了7次"基督教普世主教會議",第七次會議又是在尼西亞召開的,由東羅馬皇帝與皇太後來裁決所謂的"聖像破壞",確認聖像是道成肉身的可見之像,應該對其表示恭敬,但它也不同於對上帝的崇拜,這對於宗教藝術的發展,乃至文藝復興都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