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康先生傳》
第五冊康有為(1858—1927)(5)
南海失寵妾
南海寵姬何女土縋理、殤於滬寓邸第。其門下客某製聯恭挽雲:“天若有情亦老,人難再得為佳。”南海亟獎藉之,時方歲晚,饋遺有加。
《眉廬叢話》
康有為南洋作為
有為亡命南洋島中,遊說僑民集資立保皇黨。八國聯軍事起,征李相入京議和,行至滬得有為書,勸清君側,逐母後。時上海居民十方雜處,恃租界為護符,揚言無忌,為舉國訁皮辭之所自起。李相偶聞人言及此,輒笑曰:“何今之少年中毒若是之易也。”蓋至是已微知亂萌矣。有為旋命唐才常密結會匪遊勇,謀據武昌。已而,才常及其同黨駢誅於市。雖無成功,然定計在辛亥革命十年以前,不可謂不識時務者也。既敗,以餘資設《時務報》館,欲以言論之力轉移人心,於思亂之一途,積久似有微效。有為死,《清史》本其素誌置諸列傳之末,而論事實則不然也。
《異辭錄》卷3
康南海之圖章
康先生有為南海縣人也,原名祖貽。應禮闈試時,公車六千餘人詣闕上書,康居首。通籍後以德宗內製於母後,外製於權奸,即銳意行新政清君側,雖以主事進身,頗邀上眷。梁啓超係康之門生,同為維新派而意向迥別。忌者乃構蜚語,謂康進紅丸蠱閉聖聰,黨禍獄興,遂出亡。當時友人贈以聯雲:“豈有鴆人羊叔子,恨無草檄駱賓王。”民國成立始返國,二年春,國會議立約法,康屢請以孔教為國教,無效,遂專程赴徐州晤張勳,請協助。勛素重康之為人,即去電請願,始得於“信教自由”條下添“以孔教為國教”句。現雖此議取消,不能不佩其力崇聖學也。復辟期前進京下火車時,手執大蒲扇,遮遮掩掩而行,論者多疑之。未幾康為弼德院長,觀此,康雖誌在維新,似不與革命同係也。先生文筆夭矯不群,書法亦瀟灑出塵。來徐州時,予適在第七路統部司筆劄,曾請其書楹聯一副,上印大章一方,刊句雲:“維新百日,出亡十三年,遊三十二國,行四十萬裏路。”如此印章得未曾有,可謂清季有數人才矣。
《蟄存齋筆記》
康有為學問及其著述
光緒季年文體日趨?!詭,掇拾子史中之奇字僻語,以為博奧。詩宗宋體,實則沿明季公安竟陵餘習,皆所謂亡國之音也。其時公羊學盛行,南海康有為因創《為孔子改製說》,肇革命之萌芽。康號長素,蓋謂學問長於素王也。甲午會試題為《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康文結語曰:“夫孔子大矣,孰知萬世之後復有大於孔子者哉?”房考閱之,咋舌棄去。旋於乙未成進士,出李芍農侍郎之門。李惡其學說詭異,殿試得康卷,抑置三甲,遂失翰林。康大恨,竟削門生之籍。其人學術、心術雖不純正,然戊戌後以保皇黨為揭櫫,鼎革後仍奔走復辟。無論其是非真偽,而抱定宗旨始終不變,視翻雲覆雨,惟利是趨者品格終高一籌。
《竹素園叢談》
其二
康南海著書立說好為創論,而實皆有所因。惟所撰《大同書》,究天人,融儒釋,發前人所未發。坐言起行,庶幾不負立言之意。自謂當光緒甲申,感國難,哀民生,著《大同書》以為待之百年。不意卅五載而國際聯盟成,身親見大同之行也。餘嚐創世界經濟大聯盟論,略謂禮運大同,本合世界經濟。先統製經濟,推行盡利,使人人皆安居樂業,以共享太平。大同而以禮運出之,衣裳之會,天下一匡,與南海立言之意亦正同也。惜已不及互研討耳。南海病卒青島,先草遺疏,敘一生艱險,誓死不二,悲憤動人。自知將不起,感懷今昔,哭笑無端。蓋傷心甚矣。疏上擬諡文忠,左右久惡其直言,遂阻不行。同人又議私諡忠文,其門下樑任公等嚐與餘商,請於崇陵近處,擇地公葬,亦皆未就。及身後繼起無人,人琴盡散。僅晚納西湖船家女,獨矢守不去,亦可哀已。
南海體格異人,冬日常浴於海,竟不知寒,其人似有魔力,見者輒為所動。遊墨西哥時,其總統贈以地數百方裏,約為國賓。印度某酋,指巨礦為贐。南海每言及輒自笑其富當可敵國也。
《瓜圃述異》卷上
清末民初之康有為
時康遍遊歐西,習聞社會主義之說,乃取其義著《大同書》一種,康又知國人迷信甚深,乃假讖緯之說,以愚徒眾,謂己生平有十不死。及孫中山倡導革命,海外華僑棄康而就孫,康勢為之日削。雙方在海外互爭領土,互組黨報,政爭筆戰迄無寧日。無何,民國告成,孫被選為臨時總統,康益無以自處矣。是後持復辟之說遊說四方,曾與張勳合作,號為文武兩聖。勛敗,又走依吳佩孚,以吳知大義,不敢言復辟矣。康嚐至長安,見某寺有宋本佛藏,紿寺僧以翻印,載之而去;將及潼關,事聞於陝西學界,大憤,遣人追之,得其書而去。好事者夜題其門曰:“國家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康在“萬木草堂”講學時,倡“素王”改製之說,自字長素,意謂長於“素王”也;字其弟子韓某曰“超回”,字梁啓超曰“邁賜”,意謂賢於顏回、子貢也。及其入京時,創“強學會”遍訪清才碩望之士,凡稍與周旋者皆列名“強學會”中。前清末葉,外而強鄰耽視,內而政治失修,舉國惶惶,切望挺生異人以挽垂危之國脈,誠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之時。惜康得其時而不能善用也。鼎革以還,傳食於軍閥之間。後築室於西湖之濱,顏曰“天遊別墅”。某日出遊,遇榜人女,悅而納之,時已七十矣。自是不問理亂,?)傺以終。
第五冊康有為(1858—1927)(5)
南海失寵妾
南海寵姬何女土縋理、殤於滬寓邸第。其門下客某製聯恭挽雲:“天若有情亦老,人難再得為佳。”南海亟獎藉之,時方歲晚,饋遺有加。
《眉廬叢話》
康有為南洋作為
有為亡命南洋島中,遊說僑民集資立保皇黨。八國聯軍事起,征李相入京議和,行至滬得有為書,勸清君側,逐母後。時上海居民十方雜處,恃租界為護符,揚言無忌,為舉國訁皮辭之所自起。李相偶聞人言及此,輒笑曰:“何今之少年中毒若是之易也。”蓋至是已微知亂萌矣。有為旋命唐才常密結會匪遊勇,謀據武昌。已而,才常及其同黨駢誅於市。雖無成功,然定計在辛亥革命十年以前,不可謂不識時務者也。既敗,以餘資設《時務報》館,欲以言論之力轉移人心,於思亂之一途,積久似有微效。有為死,《清史》本其素誌置諸列傳之末,而論事實則不然也。
《異辭錄》卷3
康南海之圖章
康先生有為南海縣人也,原名祖貽。應禮闈試時,公車六千餘人詣闕上書,康居首。通籍後以德宗內製於母後,外製於權奸,即銳意行新政清君側,雖以主事進身,頗邀上眷。梁啓超係康之門生,同為維新派而意向迥別。忌者乃構蜚語,謂康進紅丸蠱閉聖聰,黨禍獄興,遂出亡。當時友人贈以聯雲:“豈有鴆人羊叔子,恨無草檄駱賓王。”民國成立始返國,二年春,國會議立約法,康屢請以孔教為國教,無效,遂專程赴徐州晤張勳,請協助。勛素重康之為人,即去電請願,始得於“信教自由”條下添“以孔教為國教”句。現雖此議取消,不能不佩其力崇聖學也。復辟期前進京下火車時,手執大蒲扇,遮遮掩掩而行,論者多疑之。未幾康為弼德院長,觀此,康雖誌在維新,似不與革命同係也。先生文筆夭矯不群,書法亦瀟灑出塵。來徐州時,予適在第七路統部司筆劄,曾請其書楹聯一副,上印大章一方,刊句雲:“維新百日,出亡十三年,遊三十二國,行四十萬裏路。”如此印章得未曾有,可謂清季有數人才矣。
《蟄存齋筆記》
康有為學問及其著述
光緒季年文體日趨?!詭,掇拾子史中之奇字僻語,以為博奧。詩宗宋體,實則沿明季公安竟陵餘習,皆所謂亡國之音也。其時公羊學盛行,南海康有為因創《為孔子改製說》,肇革命之萌芽。康號長素,蓋謂學問長於素王也。甲午會試題為《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康文結語曰:“夫孔子大矣,孰知萬世之後復有大於孔子者哉?”房考閱之,咋舌棄去。旋於乙未成進士,出李芍農侍郎之門。李惡其學說詭異,殿試得康卷,抑置三甲,遂失翰林。康大恨,竟削門生之籍。其人學術、心術雖不純正,然戊戌後以保皇黨為揭櫫,鼎革後仍奔走復辟。無論其是非真偽,而抱定宗旨始終不變,視翻雲覆雨,惟利是趨者品格終高一籌。
《竹素園叢談》
其二
康南海著書立說好為創論,而實皆有所因。惟所撰《大同書》,究天人,融儒釋,發前人所未發。坐言起行,庶幾不負立言之意。自謂當光緒甲申,感國難,哀民生,著《大同書》以為待之百年。不意卅五載而國際聯盟成,身親見大同之行也。餘嚐創世界經濟大聯盟論,略謂禮運大同,本合世界經濟。先統製經濟,推行盡利,使人人皆安居樂業,以共享太平。大同而以禮運出之,衣裳之會,天下一匡,與南海立言之意亦正同也。惜已不及互研討耳。南海病卒青島,先草遺疏,敘一生艱險,誓死不二,悲憤動人。自知將不起,感懷今昔,哭笑無端。蓋傷心甚矣。疏上擬諡文忠,左右久惡其直言,遂阻不行。同人又議私諡忠文,其門下樑任公等嚐與餘商,請於崇陵近處,擇地公葬,亦皆未就。及身後繼起無人,人琴盡散。僅晚納西湖船家女,獨矢守不去,亦可哀已。
南海體格異人,冬日常浴於海,竟不知寒,其人似有魔力,見者輒為所動。遊墨西哥時,其總統贈以地數百方裏,約為國賓。印度某酋,指巨礦為贐。南海每言及輒自笑其富當可敵國也。
《瓜圃述異》卷上
清末民初之康有為
時康遍遊歐西,習聞社會主義之說,乃取其義著《大同書》一種,康又知國人迷信甚深,乃假讖緯之說,以愚徒眾,謂己生平有十不死。及孫中山倡導革命,海外華僑棄康而就孫,康勢為之日削。雙方在海外互爭領土,互組黨報,政爭筆戰迄無寧日。無何,民國告成,孫被選為臨時總統,康益無以自處矣。是後持復辟之說遊說四方,曾與張勳合作,號為文武兩聖。勛敗,又走依吳佩孚,以吳知大義,不敢言復辟矣。康嚐至長安,見某寺有宋本佛藏,紿寺僧以翻印,載之而去;將及潼關,事聞於陝西學界,大憤,遣人追之,得其書而去。好事者夜題其門曰:“國家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康在“萬木草堂”講學時,倡“素王”改製之說,自字長素,意謂長於“素王”也;字其弟子韓某曰“超回”,字梁啓超曰“邁賜”,意謂賢於顏回、子貢也。及其入京時,創“強學會”遍訪清才碩望之士,凡稍與周旋者皆列名“強學會”中。前清末葉,外而強鄰耽視,內而政治失修,舉國惶惶,切望挺生異人以挽垂危之國脈,誠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之時。惜康得其時而不能善用也。鼎革以還,傳食於軍閥之間。後築室於西湖之濱,顏曰“天遊別墅”。某日出遊,遇榜人女,悅而納之,時已七十矣。自是不問理亂,?)傺以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