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糧食消耗快
一胎四寶而已,王爺竟以身相許 作者:路幽靜難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事情到了這裏,祝雷和柳全的命運已經注定了。
楊知槿沒管兩個要死的人,而是走向了李夢玥和謝睿淵。
他其實想問問謝睿淵,相府二小姐什麽時候成了他的未來王妃。
隻是當下他還有更重要的事做,來杏花村的路上他已經發現了。
杏花村、蓮花村、桃花村、石頭村、桂花村、梅花村、周家村這七個村子,都在全力挖河道,修水庫。
在趕路的過程中,他當然沒閑著,逮著王村長的兒子問的清清楚楚。
因此他也知道是修建水庫是誰提出來的,還有把整個青山鎮都能連通的河道,全都是李夢玥提議修建的。
當時他聽到又和李夢玥有關,既感到驚訝,也覺得有些理所當然。
確實是李夢玥能做出來的事,好像他自從認識李夢玥,對方就一直給他帶來驚喜。
特別是當蝗災來臨,所有人都陷入到恐慌絕望中時,是李夢玥站出來,帶領大家力挽狂瀾。
不僅消滅了武寧縣的蝗蟲,就連藍龍縣、武江縣、黃姚縣、水墨縣、穀崗縣、夢川縣也跟著沾了光,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蝗災給百姓們帶來的損失。
最重要的是,在鴨子大軍掃蕩蝗蟲時,李夢玥向百姓們提出高價收購蝗蟲,並且對所有縣城的百姓都一視同仁,全都按照五文一斤的價格。
說實話別說百姓們聽到這個價格會瘋狂,就是不缺錢的他也有些心動,五文一斤可不是一斤五文,鋪天蓋地的蝗蟲隨便一抓就是一大把,不需要費太多力氣,家家戶戶都能弄幾百來斤,輕輕鬆鬆賺上幾兩銀子。
要知道幾兩銀子對普通農戶來說,是一年所有的收入總和,並且有很多家庭一年也賺不下五兩銀子,即使沒有蝗災,也不太可能吃飽。
可是在大麵積蝗災到來後,本來大家都以為完了,為了活下去,可能要背井離鄉,逃到其他地方。
哪裏想到天無絕人之路,在所有人都陷入困境中,覺得在蝗蟲的啃噬下,不會有什麽活路。
可李夢玥帶領的鴨子大軍,硬生生給慶山府的七個縣城百姓,吃出了一條活路。
前麵有鴨子大軍不停的吃蝗蟲,後麵有百姓跟著捉蝗蟲賣錢,一時間黑壓壓,數也數不盡的蝗蟲群,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食,賺錢的路子。
以至於李夢玥每到一個縣城,當地的百姓就會瘋狂起來,大家再也不擔心蝗蟲會把莊稼吃的幹幹淨淨了,而是想方設法多做一些蝗蟲,畢竟每桌一斤就能得到五文錢,一家人齊心協力捉上一天,就再也不用怕因為蝗災,會讓大家不得不逃難。
在清除蝗蟲的那段時間裏,他全程都有跟著,很是明白李夢玥給百姓們帶去的是什麽。
因此當他從王村長兒子口中聽說,青山鎮的七個村子都在李夢玥的帶領下,開始修水庫挖河道。
他就知道廠門口的難民有救了,雖說他也命人每天施粥,可這隻是權宜之計,在短期內還好,看不出什麽問題,時間一長,矛盾就顯現出來了。
像是他在來杏花村之前,就是在處理難民之間的矛盾。
畢竟不管在什麽地方,人一多,大家還都閑著,每天無所事事,就等著每天領兩頓粥,自是免不了會有摩擦。
比如規定每天隻施兩次粥,每次每人隻能領一碗,雖說在糧食不足的情況下,他也沒有苛待難民,讓人把粥熬的又黏又稠。
可並不是說每個人的飯量都一樣,有些青壯年的食量比較大,一碗粥根本吃不飽,而有些孩子飯量較小,一碗粥又吃不完。
吃不完還好說,家裏人可以吃了,可總體來說,還是吃不飽的人多。
每天都吃不飽,又那麽多人都聚集在一起,有些心術不正的人就會想些歪點子,搶別人手裏的粥。
可人的貪心是無限的,給了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一旦有人受不了反抗,就會迎來拳頭加身。
自從難民來到武寧縣,他在讓人施粥的這段時間裏,每天都有人為了吃的打架,剛開始還是小打小鬧,可現在打得越來越厲害,參與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即使他讓衙役在難民區裏輪流值守,可縣裏的衙役有限,抽調不出多少人手,顧及不到所有人。
今天就是有個混子,把一個老人打傷了,老人身上的傷雖不致命,可也要遭不少罪。
對於這些情況,他下達了死命令,誰惹事惹事,直接抓到縣衙大牢。
隻是他知道這樣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有些不安分的難民,不敢在明麵上找事,私下裏會怎麽樣,他就不得而知了。
可他雖然知道這些情況,也在想盡辦法處理,收效甚微。
更何況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湧入縣城的難民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是每天施粥所消耗的糧食越來越多。
可縣衙裏的糧食有限,以現在這個消耗速度,最多能堅持半個月。
也就是說等半個月後,縣衙糧倉裏的糧食也會被消耗完畢,到時還沒弄到糧食,絕對會出大亂子。
一旦難民發生暴動,縣裏的兵力抵抗不了,那時難民就會徹底摒棄道德,隻要能活著,能弄到吃的,什麽事情都敢幹。
縱使他有心阻止,也是有心無力,難民要的很簡單,有吃的就行。
可就是這看似最簡單的事,對武寧縣甚至整個慶山府來說都是最難的,除非能一下子籌集夠糧食,給官府留有充足時間安置災民。
隻有這樣才能避免暴亂,最後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還有一點,那就是他得到了京裏的消息,而他剛聽到這個消息時,也有些不敢相信。
他怎麽都想不到,皇上會下那樣一道旨意,就是宸王隻要安置好災民,回到京城就會舉行太子冊封大典。
在他印象中,皇上是非常疼愛三皇子這個兒子的,怎麽可能會讓三皇子陷入險境。
他不相信皇上不知道這道聖旨,會給三皇子帶去怎樣的危險。
楊知槿沒管兩個要死的人,而是走向了李夢玥和謝睿淵。
他其實想問問謝睿淵,相府二小姐什麽時候成了他的未來王妃。
隻是當下他還有更重要的事做,來杏花村的路上他已經發現了。
杏花村、蓮花村、桃花村、石頭村、桂花村、梅花村、周家村這七個村子,都在全力挖河道,修水庫。
在趕路的過程中,他當然沒閑著,逮著王村長的兒子問的清清楚楚。
因此他也知道是修建水庫是誰提出來的,還有把整個青山鎮都能連通的河道,全都是李夢玥提議修建的。
當時他聽到又和李夢玥有關,既感到驚訝,也覺得有些理所當然。
確實是李夢玥能做出來的事,好像他自從認識李夢玥,對方就一直給他帶來驚喜。
特別是當蝗災來臨,所有人都陷入到恐慌絕望中時,是李夢玥站出來,帶領大家力挽狂瀾。
不僅消滅了武寧縣的蝗蟲,就連藍龍縣、武江縣、黃姚縣、水墨縣、穀崗縣、夢川縣也跟著沾了光,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蝗災給百姓們帶來的損失。
最重要的是,在鴨子大軍掃蕩蝗蟲時,李夢玥向百姓們提出高價收購蝗蟲,並且對所有縣城的百姓都一視同仁,全都按照五文一斤的價格。
說實話別說百姓們聽到這個價格會瘋狂,就是不缺錢的他也有些心動,五文一斤可不是一斤五文,鋪天蓋地的蝗蟲隨便一抓就是一大把,不需要費太多力氣,家家戶戶都能弄幾百來斤,輕輕鬆鬆賺上幾兩銀子。
要知道幾兩銀子對普通農戶來說,是一年所有的收入總和,並且有很多家庭一年也賺不下五兩銀子,即使沒有蝗災,也不太可能吃飽。
可是在大麵積蝗災到來後,本來大家都以為完了,為了活下去,可能要背井離鄉,逃到其他地方。
哪裏想到天無絕人之路,在所有人都陷入困境中,覺得在蝗蟲的啃噬下,不會有什麽活路。
可李夢玥帶領的鴨子大軍,硬生生給慶山府的七個縣城百姓,吃出了一條活路。
前麵有鴨子大軍不停的吃蝗蟲,後麵有百姓跟著捉蝗蟲賣錢,一時間黑壓壓,數也數不盡的蝗蟲群,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食,賺錢的路子。
以至於李夢玥每到一個縣城,當地的百姓就會瘋狂起來,大家再也不擔心蝗蟲會把莊稼吃的幹幹淨淨了,而是想方設法多做一些蝗蟲,畢竟每桌一斤就能得到五文錢,一家人齊心協力捉上一天,就再也不用怕因為蝗災,會讓大家不得不逃難。
在清除蝗蟲的那段時間裏,他全程都有跟著,很是明白李夢玥給百姓們帶去的是什麽。
因此當他從王村長兒子口中聽說,青山鎮的七個村子都在李夢玥的帶領下,開始修水庫挖河道。
他就知道廠門口的難民有救了,雖說他也命人每天施粥,可這隻是權宜之計,在短期內還好,看不出什麽問題,時間一長,矛盾就顯現出來了。
像是他在來杏花村之前,就是在處理難民之間的矛盾。
畢竟不管在什麽地方,人一多,大家還都閑著,每天無所事事,就等著每天領兩頓粥,自是免不了會有摩擦。
比如規定每天隻施兩次粥,每次每人隻能領一碗,雖說在糧食不足的情況下,他也沒有苛待難民,讓人把粥熬的又黏又稠。
可並不是說每個人的飯量都一樣,有些青壯年的食量比較大,一碗粥根本吃不飽,而有些孩子飯量較小,一碗粥又吃不完。
吃不完還好說,家裏人可以吃了,可總體來說,還是吃不飽的人多。
每天都吃不飽,又那麽多人都聚集在一起,有些心術不正的人就會想些歪點子,搶別人手裏的粥。
可人的貪心是無限的,給了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一旦有人受不了反抗,就會迎來拳頭加身。
自從難民來到武寧縣,他在讓人施粥的這段時間裏,每天都有人為了吃的打架,剛開始還是小打小鬧,可現在打得越來越厲害,參與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即使他讓衙役在難民區裏輪流值守,可縣裏的衙役有限,抽調不出多少人手,顧及不到所有人。
今天就是有個混子,把一個老人打傷了,老人身上的傷雖不致命,可也要遭不少罪。
對於這些情況,他下達了死命令,誰惹事惹事,直接抓到縣衙大牢。
隻是他知道這樣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有些不安分的難民,不敢在明麵上找事,私下裏會怎麽樣,他就不得而知了。
可他雖然知道這些情況,也在想盡辦法處理,收效甚微。
更何況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湧入縣城的難民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是每天施粥所消耗的糧食越來越多。
可縣衙裏的糧食有限,以現在這個消耗速度,最多能堅持半個月。
也就是說等半個月後,縣衙糧倉裏的糧食也會被消耗完畢,到時還沒弄到糧食,絕對會出大亂子。
一旦難民發生暴動,縣裏的兵力抵抗不了,那時難民就會徹底摒棄道德,隻要能活著,能弄到吃的,什麽事情都敢幹。
縱使他有心阻止,也是有心無力,難民要的很簡單,有吃的就行。
可就是這看似最簡單的事,對武寧縣甚至整個慶山府來說都是最難的,除非能一下子籌集夠糧食,給官府留有充足時間安置災民。
隻有這樣才能避免暴亂,最後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還有一點,那就是他得到了京裏的消息,而他剛聽到這個消息時,也有些不敢相信。
他怎麽都想不到,皇上會下那樣一道旨意,就是宸王隻要安置好災民,回到京城就會舉行太子冊封大典。
在他印象中,皇上是非常疼愛三皇子這個兒子的,怎麽可能會讓三皇子陷入險境。
他不相信皇上不知道這道聖旨,會給三皇子帶去怎樣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