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希拉蕊在新罕布夏州首府康科德對聽眾說:“當時我們初來乍到,對如何處理一些事情並不太懂。如果我們當時便像現在一樣了解情況,事情可能完全不同。”她的這一敘述也映射出了她當時為什麽支持授權喬治?布希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原因。同樣在2007年,希拉蕊說如果早知道情況是現在這樣,便不會有人去投票,她也絕不會投票給總統授權。


    《希拉蕊傳》後記(3)


    無論是來自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希拉蕊的敵人們都宣稱,這隻是希拉蕊的託詞,也是她的優勢和劣勢(在白宮任職,醫療保障改革)以及違心(對“白水案”、“旅行門”的解釋,募集資金濫用以及對戰爭的投票),盡管這些表麵看上去表現是某種程度的謙遜、公允和自省。這在其競選總統過程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也許,她最明顯的優勢在於她能夠於困境中崛起—盡管她在“白水案”、在白宮遭遇到了挫折,但她卻抓住了每一次機會,她和柯林頓在1992年和1996年曾兩次擊敗共和黨右翼勢力。


    現在,柯林頓夫婦一心為了希拉蕊的競選而努力。盡管希拉蕊從來不使用“東山再起”一詞,但他們的確在行“東山再起”之實。在希拉蕊的一些競選活動中,柯林頓總是一馬當先,出現在電視節目、募捐活動以及採訪現場。很明顯,在布希政府的統治之下,人們經常會懷念柯林頓執政時期和平、繁榮的歲月。希拉蕊的總統競選再次成了柯林頓夫婦共同的事業。


    對於那些宣稱希拉蕊並沒有怎麽改頭換麵的民主黨對手們,希拉蕊說:“自從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以來,民主黨擁有了歷史上第一次的總統連任。對柯林頓總統的反對,就意味著反對2008年大選的獲勝。大家知道,20世紀90年代,民主黨人為經濟發展做出了努力。實際上,不論是相對於布希還是切尼,民主黨人都要比共和黨人做得好。即使是在刑事犯罪和國家安全的表現上,民主黨人也不輸於共和黨人。自從林登?詹森以來,民主黨人實行了最大規模的醫療保障改革以及兒童健康保險計劃。因此,我們為什麽要反對我們取得的成績?”


    她的對手們曾極力形容“新柯林頓主義”和希拉蕊早已過時。他們斷言,她所代表的是一幫迂腐的政客和知識分子,並不能把美國領上正軌,並在小布希的災難性統治之後使美國走上新的道路。這是希拉蕊政敵手中最強的一張牌。特別是巴拉克?歐巴馬的參選也妨礙了希拉蕊和柯林頓順利進行民主黨初選和提名的如意算盤。希拉蕊並沒有為自己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性總統候選人感到高興,她反而被一名黑人(歐巴馬)壓住了風頭。他利用這一機會對希拉蕊的競選做了定性—柯林頓二世的選舉,以此緩解自己的選舉壓力。他把自己定義為帶來變革的人,恰如柯林頓在1992年的表現。對希拉蕊來講,最重要的問題在於,歐巴馬堅決反對對伊拉克發動戰爭。


    在談到自己的候選資格時,歐巴馬大膽談了自己的想法:“我懷疑,如果比爾?柯林頓也參加這次選舉,那麽他也會這麽做。我認為,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他正確把握了這個國家的脈搏,並看到了民主黨內部所應當進行的一場改革。因此,2008年,我們也不得不做與1992年同樣的事情。但是,我們不能簡單效法1992年的做法,因為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


    在希拉蕊領導集團中,歐巴馬發起的挑戰,特別是他自稱代表民主黨所必須變革的方向,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博拉?塞爾說:“希拉蕊已經意識到,在發動變革方麵她不及他。他是不同時代的人。柯林頓的執政對她來講是一個很大的優勢,但同時又拖了她的後腿。她很清楚這一點,她永遠無法否認。她隻是一再強調她的優勢,沒有人會料到來自於歐巴馬的反對,她意識到了他的實力強大和機智過人。同時,她還最終看到,不管她有多麽不情願,她也必須要向媒體多獻殷勤,盡管她幾十年來對媒體一直沒什麽好感。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她越來越認為,她的這位‘不速之敵’不負責任地高估了華盛頓可能接受的變革的深遠程度。”


    希拉蕊競選總統可以最終歸結為一場二人共同執政,這將促使柯林頓夫婦利用他們所有的才幹、經驗和教訓去扭轉被動局麵,這一局麵自從他們不體麵地搬出白宮的那一天便形成了。


    在競選歷程中,他們兩人總是一起參與,一起並肩作戰,不管柯林頓在第一次競選總統時是如何單槍匹馬做了許多事情。直到柯林頓遭受彈劾以及希拉蕊當選參議員,他們的目標越發清晰,那就是希拉蕊繼柯林頓之後競選總統,不管他們之前遭受了多少非議和誹謗。畢竟,希拉蕊為他們夫婦又贏得了一個走向光輝頂點的機會,他們將藉此機會彌補柯林頓從前由於魯莽而失敗的事業。但是,希拉蕊從未在公開場合這樣說過。


    《希拉蕊傳》後記(4)


    如果這件事情果真發生,這便如同電影中的人物一樣,改頭換麵,重新做人,不再過於招搖,不再妄自尊大,讓自己的見識和經驗隨著歲月的年輪增加而增長。希拉蕊以年屆六十的年齡使其當選總統成為可能,使她的理想和想像成為可能。


    現在,隨著前方道路上的障礙逐一掃清(共和黨人可能已經向她使出了渾身解數),剩下的便是要使選民們相信,他們夫婦不是要故伎重演,而是要使這個國家在他們夫婦的帶領下積極進取,使這個國家擺脫過去遇到的危險。他們的想法來自於他們廣泛的經驗以及接觸過的眾多優秀人物;同時,柯林頓貪婪的知性主義以及希拉蕊堅定的樂觀主義也起了重要作用。人們很少去談論希拉蕊在參議院到底為紐約人做了什麽,從來沒有討論過她所提議或者宣揚的立法,但是人們卻樂於討論希拉蕊帶來的富有責任感的柯林頓式的態度和品質,包括教育、努力工作和人性原則。作為參議員和第一夫人,她已經訪問過83個國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希拉蕊傳:掌權美國的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卡爾·伯恩斯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卡爾·伯恩斯坦並收藏希拉蕊傳:掌權美國的女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