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希拉蕊傳:掌權美國的女人 作者:[美]卡爾·伯恩斯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希拉蕊與柯林頓的婚姻曾被無數人稱為“天作之合”,然而他們的政治生涯和感情生活無一不經歷了數次的跌宕起伏。他們因為共同的政治理想走到一起,而極具諷刺的是,他們之間所有的矛盾衝突無一不源自他們的偉大夢想。自從比爾?柯林頓2001年成功當選總統以來,白宮一直處於前所未有的高聚光時期,無論是“葆拉?賴斯”案、“白水案”,還是差點葬送柯林頓前途的“萊溫斯基緋聞”,這位“第一夫人”一度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媒體猛烈抨擊的焦點。
然而,歷史即將被重新書寫。隨著希拉蕊逐漸成為美國社會、政治、生活中一個幾乎無所不在的人物,一位集各種矛盾於一體的政治家,一位大權在握的參議員,一位卓爾不群的政治領袖,這個國家也將可能在她的帶領下,沿著另一條沒有人走過的希拉蕊式道路前行。
《希拉蕊傳》作者簡介
卡爾?伯恩斯坦,《華盛頓郵報》資深記者,美國廣播公司(abc)新聞台華盛頓站資深記者及主管,《名利場》特約記者,曾為《時代周刊》、《今日美國》、《滾石》及《新共和》雜誌撰寫文章。1973年,曾和鮑勃?伍德沃德在擔任《華盛頓郵報》調查記者期間披露“水門事件”,獲得當年美國“普立茲獎”。除此以外,伯恩斯坦還著有《教宗:約翰?保羅二世與我們當代的秘密》和《忠誠》。在本書中,伯恩斯坦花費六年時間,採訪了兩百多位希拉蕊的朋友、同事,以及政敵,盡可能客觀公正地還原希拉蕊的傳奇人生。
《希拉蕊傳》封底文字
或許沒有人做好準備迎接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然而,希拉蕊在人們的懷疑和唏噓聲中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標。有人說,希拉蕊天生是為政治而生;也有人說,希拉蕊和柯林頓在美國人麵前玩起了權力的蹺蹺板遊戲。不管如何,人們對於這位前“第一夫人”在政治轉型過程中懷有的種種心態備加關注了。
也許,在把自己的未來託付給比爾?柯林頓之後,這是希拉蕊第一次感受到一種持續的滿足、欣慰和成就感。現在,無論從婚姻、政治生涯還是個人價值觀上,希拉蕊已然成為一個掌權的女人,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
《希拉蕊傳》序言(1)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裏,我的言行不僅僅會影響到比爾和我的未來,也會影響到整個美國的未來。我的婚姻正搖搖欲墜,我不知道它的天平將要或應該向哪一邊傾斜。
—希拉蕊?柯林頓《親歷歷史》
1999年2月12日中午,希拉蕊身著款式保守的褲子、簡潔的上衣,腳穿平跟鞋,麵帶微笑,大踏步地走進了白宮會客廳。她接下來的舉動將會改變她的一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將改變美國的歷史。自從1970年她遇見柯林頓的那一天起,她就一直對他不離不棄,陪伴他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其中包括那件讓全世界一片譁然的“萊溫斯基事件”。從她和全美國人民聽說這個名字的那天算起,一年多已經過去了。在這段日子裏,她的生活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華盛頓也是如此。現在,希拉蕊就要擺脫這一切了,不過,她不是要擺脫婚姻,不是要擺脫華盛頓,也不是要擺脫民眾意誌對她的約束。希拉蕊與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她就要做出最後的決定,決定自己是否要在從未生活過的紐約州參加美國國會參議院議員的競選,從而使自己從第一夫人成為一名真正的公職人員。
樓下的總統辦公室裏,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威廉?倫奎斯特身穿寬大的法官袍服,這身法官袍服是他自己設計的,衣袖繡著金邊,隻有在審理總統彈劾案時他才會穿上這身衣服,這無疑使得整個場麵顯得更加莊嚴肅穆。
在每位參議員麵前的桌子上都擺放著一個紅色的皮製文件夾,裏麵有對總統作偽證、妨礙司法公正的正式書麵指控,當然還有等待他們填寫的選票。這次表決的結果完全在人們預料之中—必須有2/3的人投贊成票才能宣布總統有罪,而隻有共和黨人才會投贊成票。第一條罪名45票贊成,第二條罪名50票贊成。繼1868年美國第17屆總統安德魯?詹森之後,柯林頓是第一個受到美國眾議院彈劾的總統,而他即將被宣告無罪。
柯林頓能夠繼續擔任總統職務,主要歸功於總統夫人採取的行動。然而,恰恰是他們夫妻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使他此時陷入受到眾議院彈劾的尷尬處境。
7年後,比爾?柯林頓開始考慮該怎樣生活,而希拉蕊則在努力成為美國的總統。由於丈夫的不忠,她這位“第一夫人”一度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柄,而在參議院的一個任期屆滿後,她已經成了民主黨內一名頗具知名度的領袖。她是一位集各種矛盾於一體的政治家,一位與眾不同的參議員和名人。她幾乎統禦了整個美國的社會、政治生活,並頻繁地在媒體亮相。
2006年,她以絕對的優勢再次取得參議員競選的勝利。人們喋喋不休地談論她的政治觀點、她敏銳的商業頭腦、她的未來、她的道德觀念、她的性觀念、她的宗教信仰、她的外表以及她的婚姻(還在談)。她獨自一人就已經把柯林頓政敵的憤怒及恐懼激發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她之所以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媒體的煽風點火是一個主要原因,而她從來都會毫不吝嗇地滿足媒體貪婪的胃口。有時,人們對她的關注甚至超過了對在位總統的關注。2000年,也是那個身穿金邊衣袖袍服的大法官與其同僚們在美國最高法院宣布了喬治?布希的當選。喬治?布希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不是由全體選民選出,而是由司法機構確認的總統。他之所以當選是因為他在競選時向選民們保證,他要恢復白宮以前的榮耀,恢復被柯林頓夫婦倆褻瀆了的傳統價值觀念。
然而,歷史即將被重新書寫。隨著希拉蕊逐漸成為美國社會、政治、生活中一個幾乎無所不在的人物,一位集各種矛盾於一體的政治家,一位大權在握的參議員,一位卓爾不群的政治領袖,這個國家也將可能在她的帶領下,沿著另一條沒有人走過的希拉蕊式道路前行。
《希拉蕊傳》作者簡介
卡爾?伯恩斯坦,《華盛頓郵報》資深記者,美國廣播公司(abc)新聞台華盛頓站資深記者及主管,《名利場》特約記者,曾為《時代周刊》、《今日美國》、《滾石》及《新共和》雜誌撰寫文章。1973年,曾和鮑勃?伍德沃德在擔任《華盛頓郵報》調查記者期間披露“水門事件”,獲得當年美國“普立茲獎”。除此以外,伯恩斯坦還著有《教宗:約翰?保羅二世與我們當代的秘密》和《忠誠》。在本書中,伯恩斯坦花費六年時間,採訪了兩百多位希拉蕊的朋友、同事,以及政敵,盡可能客觀公正地還原希拉蕊的傳奇人生。
《希拉蕊傳》封底文字
或許沒有人做好準備迎接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然而,希拉蕊在人們的懷疑和唏噓聲中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標。有人說,希拉蕊天生是為政治而生;也有人說,希拉蕊和柯林頓在美國人麵前玩起了權力的蹺蹺板遊戲。不管如何,人們對於這位前“第一夫人”在政治轉型過程中懷有的種種心態備加關注了。
也許,在把自己的未來託付給比爾?柯林頓之後,這是希拉蕊第一次感受到一種持續的滿足、欣慰和成就感。現在,無論從婚姻、政治生涯還是個人價值觀上,希拉蕊已然成為一個掌權的女人,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
《希拉蕊傳》序言(1)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裏,我的言行不僅僅會影響到比爾和我的未來,也會影響到整個美國的未來。我的婚姻正搖搖欲墜,我不知道它的天平將要或應該向哪一邊傾斜。
—希拉蕊?柯林頓《親歷歷史》
1999年2月12日中午,希拉蕊身著款式保守的褲子、簡潔的上衣,腳穿平跟鞋,麵帶微笑,大踏步地走進了白宮會客廳。她接下來的舉動將會改變她的一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將改變美國的歷史。自從1970年她遇見柯林頓的那一天起,她就一直對他不離不棄,陪伴他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其中包括那件讓全世界一片譁然的“萊溫斯基事件”。從她和全美國人民聽說這個名字的那天算起,一年多已經過去了。在這段日子裏,她的生活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華盛頓也是如此。現在,希拉蕊就要擺脫這一切了,不過,她不是要擺脫婚姻,不是要擺脫華盛頓,也不是要擺脫民眾意誌對她的約束。希拉蕊與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她就要做出最後的決定,決定自己是否要在從未生活過的紐約州參加美國國會參議院議員的競選,從而使自己從第一夫人成為一名真正的公職人員。
樓下的總統辦公室裏,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威廉?倫奎斯特身穿寬大的法官袍服,這身法官袍服是他自己設計的,衣袖繡著金邊,隻有在審理總統彈劾案時他才會穿上這身衣服,這無疑使得整個場麵顯得更加莊嚴肅穆。
在每位參議員麵前的桌子上都擺放著一個紅色的皮製文件夾,裏麵有對總統作偽證、妨礙司法公正的正式書麵指控,當然還有等待他們填寫的選票。這次表決的結果完全在人們預料之中—必須有2/3的人投贊成票才能宣布總統有罪,而隻有共和黨人才會投贊成票。第一條罪名45票贊成,第二條罪名50票贊成。繼1868年美國第17屆總統安德魯?詹森之後,柯林頓是第一個受到美國眾議院彈劾的總統,而他即將被宣告無罪。
柯林頓能夠繼續擔任總統職務,主要歸功於總統夫人採取的行動。然而,恰恰是他們夫妻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使他此時陷入受到眾議院彈劾的尷尬處境。
7年後,比爾?柯林頓開始考慮該怎樣生活,而希拉蕊則在努力成為美國的總統。由於丈夫的不忠,她這位“第一夫人”一度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柄,而在參議院的一個任期屆滿後,她已經成了民主黨內一名頗具知名度的領袖。她是一位集各種矛盾於一體的政治家,一位與眾不同的參議員和名人。她幾乎統禦了整個美國的社會、政治生活,並頻繁地在媒體亮相。
2006年,她以絕對的優勢再次取得參議員競選的勝利。人們喋喋不休地談論她的政治觀點、她敏銳的商業頭腦、她的未來、她的道德觀念、她的性觀念、她的宗教信仰、她的外表以及她的婚姻(還在談)。她獨自一人就已經把柯林頓政敵的憤怒及恐懼激發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她之所以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媒體的煽風點火是一個主要原因,而她從來都會毫不吝嗇地滿足媒體貪婪的胃口。有時,人們對她的關注甚至超過了對在位總統的關注。2000年,也是那個身穿金邊衣袖袍服的大法官與其同僚們在美國最高法院宣布了喬治?布希的當選。喬治?布希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不是由全體選民選出,而是由司法機構確認的總統。他之所以當選是因為他在競選時向選民們保證,他要恢復白宮以前的榮耀,恢復被柯林頓夫婦倆褻瀆了的傳統價值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