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沒有什麽,對這事我沒有介意。要喬木同誌放下包袱。不要為此有什麽負擔。他3月2日寫的那個材料我看了。沒有什麽嘛。其中隻有一句話不符合事實,他說那次我發了脾氣,實際上那次我並沒有發脾氣。說到批我麽,不批也不行嘛。當時主席講話了,四號文件發下來了,大家都批,你不批不是同主席唱對台戲。至於揭發我說過的話那就更沒有什麽問題。我過去這樣講,我現在仍舊那樣講。比如台階論。最近我就對華主席講,還是要講台階論。青年要積累經驗。這是培養青年的好辦法。不用這個辦法反而把好好的青年人害了。


    小平同誌要我們轉告喬木同誌,不必寫信或寫自我批評了。


    2 鄧小平說:胡喬木是黨內第一枝筆


    談到對喬木同誌的估計。我向鄧說:對喬木這段錯誤的看法上,我們這些留在政研室的人與李鑫他們的看法不同,他們認為喬木在“反擊右傾翻案風”時政治上動搖,因此在粉碎“四人幫”後重點不應是整造反派,重點應是批胡喬木的政治動搖。在這點上可看出鄧的高明,他說:


    喬木不是政治上動搖,是軟弱。他說:喬木是我們黨內的第一枝筆桿。過去黨中央的很多文件都是他起草的。毛主席盡管對他有批評。可是一向重視他。有幾個人聯合起來反對他,一個是陳伯達,一個是陸定一,結果主席沒有辦法,隻好不用。


    談到整理《毛選》五卷,鄧小平同誌說:


    《論十大關係》這篇是誰整理好的?這事我可以作證,是喬木同誌主持,整理了好幾稿才搞成。在這以前搞了好幾遍都不行。這次文字上下的功夫很不少。整理後的文字,理論、邏輯很嚴密,成了一篇理論文章,哲學文章。《論十大關係》是《毛選》五卷新發表的文章中最重要的文章。《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已早發表了。這篇是新發表的。總而言之,喬木這個人還是要用。至於怎麽用,做什麽工作,要找同誌商量、交換意見。他這個人缺點也有。軟弱一點,還有點固執,是屬於書生氣十足的缺點,同那些看風轉舵的不同。批我厲害得多的人有的是。有的甚至說我五毒俱全。


    小平同誌還告訴我們:


    我對方毅、李昌講,要給黃昆捎個口信。說是我給他惹了一個禍。讓他受到壓力。他批我,不批怎麽行。這些違心的話是完全可以諒解的嘛。捎信給他,解除包袱。張孝騫寫批我的文章,我也請他放下包袱。小平同誌對我說:


    請你告訴喬木同誌,要解除包袱。不要再把這事放在心上。


    保胡喬木實際上幫了鄧小平。如果那時把喬木一棍子打死,那麽以後十年(1976-1985年)鄧小平主要著作的文字就不會是那樣的麵貌,《鄧選》的麵目可能完全兩樣了。意思可能還有,但文字、道理可能就很不同了。現在收進《鄧選》的那些著作,主要都是喬木主持下幫助整理的。在這方麵,沒有比喬木更強的人。


    3 鄧小平批評"兩個凡是"


    小平同誌同我們談了他對汪東興、李鑫談批評“兩個凡是”的情況。他說:


    東興同誌和李鑫同誌曾經來看過我。我對他們講,“兩個凡是”不行。"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按照"兩個凡是"就說不通為我翻案的問題,也說不通肯定廣大群眾在天安門的活動合乎情理的問題。(他用手比劃著名說)主席在這個問題上講的移到另外的問題上,在這個地點講的移到另外的地點,在這個時間講的移到另外的時間,在這個條件下講的移到另外的條件下,這樣做,不行嘛!主席自己就說過他有些話講錯了。主席就講過,一個人隻要做工作,沒有不犯錯誤的。馬恩列斯都犯過錯誤。如果不犯錯誤,為什麽他們的手稿改得亂七八糟呢?改得亂七八糟就是因為原來有些觀點不完全正確,不那麽完備、準確,所以要改嘛。改,這就證明以前犯過錯誤。主席講自己也犯過錯誤。一個人講的每句話都對,一個人絕對正確,沒這回事情。


    說到毛主席對鄧小平有三七開的評價時,鄧小平同誌說:


    毛主席說,能夠有三七開就很好了。很不錯了;毛主席說,我死了,如果後人能夠給我以三七開的估計,我就很高興,很滿意了。這個問題是個重要的理論問題,是個是否堅持唯物主義的問題。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就應該像主席這麽說。馬恩自己沒有說過“凡是”。列斯也沒有說過"凡是"。主席自己也沒有說過"凡是"。我對東興同誌和李鑫同誌說。我提出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是經過反覆考慮的。毛澤東思想是個思想體係,我們要高舉旗幟,就是要學習和運用這個思想體係。我曾同林彪作過鬥爭,批評他把毛澤東思想庸俗化,沒有把毛澤東思想當作體係看待。


    鄧小平同誌又跟我們說到他的工作問題。他我出來工作的事定了,反正要繼續當大官。至於分工做什麽,軍隊是要管的。要我繼續管外事,不那麽想幹,太累,當然重要的外事活動還可以參加,不想大部分時間卷進去。


    4 鄧小平談科學、教育


    鄧小平著重講了科學、教育問題。他說:


    我現在考慮科學、教育。我們要搞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能上去。搞科學技術,不搞教育不行。我們要上去,空講不行,必須有知識,有人才。沒有知識,沒有人才,怎麽上得去?科學技術這麽落後怎麽行?要承認落後,承認落後就有希望了。現在看,我們整整落後了二十年。科學技術、教育都落後了二十年。科技人員美國一百二十萬,蘇聯八九十萬。日本也花了很大力量。我們科技人員隻有二十多萬,包括老弱病殘,真正頂用的不多。我們的尖子,現在許多新的科技文獻都看不懂。日本人從明治維新開始注意搞科技、搞教育的問題。明治維新,還有俄羅斯的彼得維新,是新興資產階級幹的現代化。我們是無產階級,應該也可能幹得比他們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鄧力群自述:十二個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鄧力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鄧力群並收藏鄧力群自述:十二個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