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這個故事,或對接下來的發展有什麽建議,請給酒徒發信<span ss="__cf_email__" data-cfemail="b4c0ddd3d1c6d9d1dad38586f4c2ddc49ac7dddad59ad7dbd9">[emailprotected]</a>,(垃圾郵件和gg就不必了,酒徒現在每天收到得太多)。


    祝大家周末愉快!


    第12節 作品前言資料與雜談 推薦好書及第二卷問題


    酒徒費了半個月,終於想出了第二卷的開頭,期間消耗啤酒n瓶。


    第二卷關於戰爭的場麵會很多,酒徒不太會寫,因為有夜摩先生的小說再前頭,酒徒幾乎想把所有戰爭場麵省略掉,以免自慚形穢。所以請加入了本書的讀者多多幫忙出主意,給酒徒點兒好點子。


    寫到現在,酒徒很迷惑,有些情節不知如何處理。


    首先迷茫的是如何對待其他民族的問題,如果來個種族清洗,就等於認同掌握了先進技術的民族對落後民族的屠殺是應該的,也等於認同了日本入侵中國的合理。


    第二迷茫的是內部的紛爭,胡維庸案,藍玉案還有紛繁複雜的政治。明朝是刑罰非常殘忍的時代,對於異己,武安國如何去處理。當然殺了痛快,但是這等於又塑造了一個恐怖政治,這種政治沒有什麽價值。大家對此的見解可以給酒徒留言,或直接發信給酒徒。


    在此推薦兩本酒徒特別喜歡的書,一本就是風塵不息先生的《明月》,此間風景,隻能用壯美形容。


    另一本是《曲線救國》,酒徒前兩天看了一遍,覺得太有趣了,笑得肚皮都疼,真得好得不得了。


    第13節 作品前言資料與雜談 明初遼東問題


    有讀者問及明初遼東問題,認為高麗人早就稱臣,為什麽《明》中還有遼東戰爭。雖然本書為架空,但當時明朝和高麗關係,卻非酒徒杜撰。網上有一篇文章講得比較清楚,現轉載如下。


    恭湣王後期明、高麗關係與明、蒙戰局


    李新峰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八月明軍攻克大都,明與高麗即分別主動遣使聘問。[1] 高麗恭湣王十八年(洪武二年即1369年)五月,高麗對明稱臣,[2] 十九年(洪武三年即1370年)始行洪武年號,[3] 從此“遣使朝賀,歲以為常”。[4] 明朝“於海東之使,禮遇尤厚……高麗乃箕子胥餘之邦,上有常尊,下有等衰,實存先生之遺風焉。正當以中夏視之,未可以外國例言之也。”。[5] 但洪武六年(1373年)十月明朝方麵卻以高麗使臣以私馬充貢為由拒絕受貢,[6] 從此開始對高麗百般苛責,或因進貢路線不合要求,或因表文規製有誤,或因貢品數量不足,或因高麗國內政變後王位未得明承認等等,拒絕高麗正常朝貢,直到洪武後期李朝建立後兩國關係才漸趨正常,其與以後二百年間友好互助恰成對照。高麗為東方大國,兩國關係之重要性盡人皆知,當時明與琉球、暹羅、安南等均通好唯恐不及,何獨對最重要的藩邦卻吹毛求疵?其託辭種種,均不能盡釋人懷。本文擬從明蒙戰爭形勢演變對明高麗關係的影響入手,辨析高麗恭湣王在位後期(恭湣王十七年至二十三年,即洪武元年至七年,1368至1374年)明高麗關係由密切到疏遠至惡化這一過程。


    洪武五年明軍鎩羽漠北,從此由一味進攻轉向尺進寸取,是為明蒙戰爭轉折點。《高麗史》卷四四載,恭湣王二十二年(洪武六年即1373年)二月“乙亥,北元遣使波都帖木爾及於山不花來詔曰:‘頃因兵亂,播遷於北。今以廓擴帖木爾為相,幾於中興。王亦世祖之孫也,宜助力,復正天下。’初,二人入境,王欲遣人殺之,群臣皆執不可。於是訪以拘留、放還、執送京師三策,群臣皆曰放還便。……戊寅,王夜見元使曰:‘予眼疾,見日則大劇,故以夜待之。’蓋畏朝廷知也。……乙酉,元使還,以苧布附獻。”元使此來所謂中興,當指洪武五年(1372年)春夏漠北之戰後北元之大好形勢,而這給高麗君臣以極大震動。經反覆爭論,高麗終於決定結好北元,執藩邦禮。[7] 其事雖盡量秘密,但元使公開出入境,明朝方麵豈能不知?洪武六年(1373年)四月,明猶以常禮接待高麗使者,[8] 至十月態度忽變惡劣,應與此事有關。


    然洪武五年明軍雖敗,尚能固守長城一線,且國力仍遠勝北元,高麗何以出此下策?觀元末情勢,高麗本為元之忠實屬國,其國王如上引“亦世祖之孫也”,元順帝皇後、太子愛猷識理達臘之母奇氏乃高麗人。[9] 高麗軍曾助脫脫圍攻高郵,[10] 與遼陽行省軍閥合擊紅軍,[11] 與降元的張士誠、方國珍頻繁互使,[12] 而與朱元璋勢力則直至洪武元年末才開始接觸。這種親元疏明背景使高麗在明兵臨大都城下時尚以加強西北邊防為務,[13] 款明後與元仍有來往,至正二十九年(洪武二年即1369年)正月遣使至上都。[14] 《高麗史》卷四一載,恭湣王十八年(洪武二年即1369年)三月“癸卯,元遣使進王為右丞相。甲寅,遣同知密直司事王重貴如元賀聖節。”卷四二載,十九年(洪武三年即1370年)九月“乙巳,元丞相擴廓帖木爾遣使來。”洪武二年初元順帝據開平,明蒙雙方尚未決戰,高麗尚未得到明方回音,明使亦未達王京,其賀元聖節自可理解。洪武三年沈兒峪、應昌戰後,大局已定,而擴廓遣使來,高麗方麵就不再那麽積極,此後遂不見來往。但這並不能說明高麗國內親元勢力已銷聲匿跡,其僅懾於明之兵威而暫隱忍而已,明軍一旦遭遇大敗,其“群臣”即可如上引文述操縱外交政策轉向。而高麗南有為元牧馬之野的耽羅,海上倭寇猖獗,北與納哈出等隔江相望,其四臨強部,在明軍不利時結元自固,亦在情理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徒並收藏明最新章節